煤矿典型事故分析.ppt
《煤矿典型事故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典型事故分析.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典型事故分析,案例分析,1.魏家地矿“822”运输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8月22日,魏家地矿防突队工人陈某、张某和跟班队长严某下班后在1070水平中央石门运输大巷行走,电机车司机王某驾驶8吨电机车在该大巷位于三人之后同向行驶,由于该段巷道断面小,风速大,三人低头迎风行走,当机车行走到距这三人约30米时,司机王某看见前方有行人,故打铃警示。当电机车行驶到距陈某约4米距离时,陈某突然从右帮跨越轨道向左帮行走,电机车司机紧急刹车,但时间已经来不及,将陈某撞伤,当场昏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1.1070水平中央石门事故的发生段巷道断面小,风速大,噪音大,影响人的视线和听力,客观条件
2、上存在着安全隐患。2.当事人陈某严重违章,在巷道内行走时,随意横穿轨道,造成安全隐患。,3.当班电机车司机违反大巷运输中对电机车司机的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没有执行“车让人”的安全管理规定,在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时才去的处置措施不当。4.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自保互保联保意识差,当班跟班队长没有尽到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事故教训,1.及时维修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巷道,使工作地点的断面风速和风量等指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2.加强对特殊工种岗位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训,提高准入门槛,经常性的检验特殊工种岗位人员的操作技能,规范操作行为。,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上下班途中的安全管理,执行井下巷道“排队单列行走”的安
3、全管理规定,提高职工的自保互保意识。4.机车司机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中对司机安全操作的要求,坚决执行“车让人”的安全管理规定。5.加大安全投入和安全隐患治理力度,落实安全责任,在可能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暂时未排除的区域要设置安全警示牌,防止事故发生。,案例分析,2.煤电公司“114”运输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11月4日中班,煤电公司一采区运输队班长王某带领工人程某、黎某在主井1550-1600水平之间维修轨道,17时30分左右,班长王某安排程、黎二人运送物料到三水平通道,二人到达后,没有等到班长王某上来,便返回主井寻找,发现王某被下行的付箕斗撞伤在人行台阶上,二人随即
4、进行抢救和汇报,后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1.王某个人严重违章,未经允许进入主提升井作业,造成致其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2.矿井运输管理混乱,“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落实。3.设备检修和检修作业过程中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安排工作随意。4.部分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自保互保意识差。,知识与技能,斜井提升时,严禁蹬钩、行人。井下行人时,要走人行道,不在轨道中间行走。不随意横穿电机车轨道,绞车道。在横穿大巷、通过弯道及交叉口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事故教训,1.充分发挥调度室对全矿井安全生产过程的调度指挥职能,对于主要提升运输巷道在维修前必须要经过调度
5、室批准,安监部门派安检人员现场监督检修。2.严格落实提升斜巷“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通往主提升井的通道要有专人看管。3.强化矿井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错数的落实工作,确保一工程一措施的贯彻施行。4.加强对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安全意识,克服工人抢时间,走捷径完成工作任务的心理。,案例分析,红会一矿“54”运输事故,事故经过,2007年5月4日凌晨,红会一矿运输一队在1502回风中间巷运输支架时,跟班人员杨某听到绞车声音异常,便命令绞车工停止绞车运转,车待命。自己便去沿途查看,发现支架右侧斜靠在巷帮上(右帮擦痕7米)但未掉道。便安排李某、郑某和邱某进行处理,在用倒链拉
6、起倾斜支架后,支架突然向前滑行,,此时,负责拉倒链的李某因为站位不当(在支架左侧前,后大柱之间拉倒链),在支架突然向前滑行时,受左侧倒链牵引,支架车向左侧倾斜掉道,拔脱掉具将李某头部砸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1.支架因倾斜与巷道帮部摩擦产生阻力,绞车拉不动,现场人员采用倒链等工具进行处理,因未提前将主牵引钢丝绳的张力进行消除,当倒链拉起支架后,支架车与巷帮摩擦力消失,在钢丝绳张力作用下支架车向前滑行,同时在倒链的反作用力下,支架向巷道左侧倾斜并且掉道,导致固定倒链的锚杆扣被捋掉,拔脱的倒链盒砸伤李某,致其死亡。,2.在处理侧翻的支架车时,现场采取的措施不当,制定的搬家回撤安全技术措施
7、针对性不强,指导安全生产的作用性不强。3.工作面运输系统轨道铺设不符合标准要求,起吊作业还是利用巷道支护锚杆,没有执行打注专用起吊锚杆的规定。4.操作人员李某自主保安意识不强,站位不当。,知识与技能,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钢
8、轨型号。绞车提升时,处理掉道、卡阻等故障时,必须首先消除绞车钢丝绳张力,并将车辆稳固好后,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事故教训,1.在运输过程中,处理掉道和倾斜的大件时,首先必须制定好针对性强的、可操作的技术措施,现场有跟班领导监督指导落实。2.提升运输过程中途处理故障的,必须消除牵引钢丝绳的张紧力,并将故障车辆在原地进行固定和防再倒保护。3.处理支架等重型设备的侧翻和掉道,要尽可能的采用液压支柱远距离控制顶升等安全系数较高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人员进入危险区域。4.工作面回撤搬家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于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和问题,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要齐全、完善。,案例分析,大水头矿“92”运输
9、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9月2日,大水头矿开拓二队喷浆班孙某某、张某、孙某、田某、周某五人将1380副井车场装在花栏车上的一车道轨向十石门存车场推运,途中碰到本队支部书记赵某和安检员包某,7人一同推车前行,当道轨车推至十石门存车场(临时车场)主道处时花栏车所装的道轨末端被副道上的耙岩机阻挡,副道耙岩机后还停放有5辆矿车,都是重车。,为了能让道轨车通过,他们将副道存放的矿车向后推移,推第二辆重车到道岔处时掉道,将其余三辆车继续向后推移后,在推移耙岩机车时,现场人员推不动,因现场无工具处理掉道车,跟班支部书记赵某便安排松开道轨绑扎钢丝绳,将阻挡的道轨向左移动,张某、周某在车前,田某在车后道轨左侧
10、距道头1.4m处,孙某站在道轨末端左侧,孙某某站在车后道轨末端右侧观察挤车情况。在松绑挪动轨道时,花栏车向巷道左侧倾倒,站在道轨末端左侧的孙某和田某被翻下的道轨压住,田某抢救无效死亡,孙某受伤。,事故原因,1.当班人员在推运轨道车过程中出现阻挡情况后,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但当副道的重车掉道后,因怕麻烦、抢时间、图省事改变了处理措施,采取了针对性不强、安全风险大的处理措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当班人员,特别是现场施工负责人对花栏车装运轨道轨后重心上移,容易失稳侧翻的安全隐患没掌握,违章指挥。3.处理中挪动花栏车中所装轨道时,田某站立于材料车道轨的左侧,处于不安全位置,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差。
11、4.在维修安全技术措施中对运送超长物件没有做具体规定,工人在运送过程中遇到运输问题,处理时无章可循。,5.当班班长及队支部书记在指挥处理被阻拦材料车过程中,对现场情况的危险程度没有认真分析判断,未能预见到翻车的严重后果,指挥处置措施不当。6.当班安检员失职,未尽到现场安全监督负责人的责任。,知识与技能,职工有权利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搬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拆装或检修有危险的设备和部件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事故教训,1.会审修改补充矿井运输管理规定,细化运输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并在全矿范围内贯彻
12、学习。2.对地面存放的10m长的24Kg/m轨道截为两截(每节5米),重新加工道轨螺栓连接孔,并对装车数量、装车方式做具体规定。,3.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现场安全管理能力,充分发挥跟班队长现场安全第一负责人的作用和安检员现场监督职能,即使制止职工的不安全行为。4.加强安全管理,严肃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安检、生产职能部门的监督监管作用,开展狠反“三违”活动,坚决制止各类违章现象,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案例分析,煤电公司“1019”打钻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10月19日,煤电公司一采区掘进一队副队长王某和班长刘某带领工人薛某、刘某、李某在14202-1材料下山掘进作业,在打好顶部10个眼后打掏槽
13、眼时,副队长王某扶钻杆,刘某操作打眼,先用1.2m钻杆打了0.7m,在用2.0m钻杆继续打眼,在打的过程中钻杆突然断裂,后部钻杆随钻机倒向窝头左前方,将扶完钻站在窝头左前方观察的副队长王某颈部血管扎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1.王某本人安全意识不强,在扶完钻杆后,未及时撤到钻机后面,自主保全意识差,违章作业。2.钻机操作工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给气压力不匀,左右晃动等现象,从而因操纵不当而使之断钎。3.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质变化时,未及时补充安全技能措施,现场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4.钻杆本身质量存在问题,区队、供应部分对平时断钻杆情况没有向有关部分和矿上汇报进行替换。5.利用长短钻杆接
14、替打深孔眼时,短钻杆没有打到位就更换长钻杆也是造成断钎的一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打眼前先对工作区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风水管路搭接牢靠,电缆吊挂整齐。打眼时,双人配合,一人观察,风水开启顺序符合规定,严禁站在钻具前面,防止断钎伤人。后路畅通,在斜巷施工中,注意防倒和防滑。,事故教训,1.加强打钻安全管理,补充完善打钻、扶钻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杜绝类似的断钎伤人事故。2.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规程措施,落实岗位职责,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严禁违章作业。3.进一步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上标准岗,干标准活。,4.加强对钻
15、具设备管理,各岗位操作工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各区队要有专门针对打钻的培训学习和措施规定。5.严把材料、设备的质量关,对各种入井材料和设备要从严验收,保证质量过关,性能可靠。6.深孔眼严格执行长短钻杆接替打眼的规定,案例分析,红会一矿“927”放炮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9月27日凌晨,红会一矿开拓一队跟班队长张某、班长杨某带领本班人员罗某等10人在540中巷进行扩巷维修,打眼工罗某和放炮员杨某负责打眼、放炮、清渣、打注锚杆,当放完第三茬 炮后,张某和罗某在打右帮第12个锚杆眼时,风钻钻头触及瞎炮使其突然爆炸,将打眼工罗某崩伤,后经及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1.放炮后,放炮工杨某,跟班队长张
16、某,班长杨某,跟班安检员马某对维修地点检察不严不细,未发现瞎炮,导致在打锚杆眼过程中引起瞎炮爆炸,只是打眼工罗某被崩伤致死。,2.1540中巷扩帮维修点现场管理混乱,现场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心不强,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够,未严格按照维修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装药(措施规定0.5-1码/眼,实际2码/眼)。3.矿、区、队对该项维修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重视不够,跟班部室长现场检查不严不细。4.当班作业人员对放炮后现场所反映拒爆、残爆的现象没有得到总够的重视,经验欠缺。,知识与技能,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中,专职爆破工必须固定在同一工作面工作。爆破工必须执行“
17、一炮三检制”,必须依照爆破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就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烟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机拒爆(残爆)炮眼,事故教训,1.教育全体干部职工端正态度,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决按“三不生产”原则,进一步加强现场安
18、全管理。2.组织作业人员重新学习规程,措施及相关安全管理规定,特别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应知应会能力,做到按章作业。,3.加强爆破安全管理,对采掘工作面爆破作业人员加强培训和教育,认真落实好放炮警戒工作。各工作地点放炮结束后,现场要有放炮员、跟班队长、班长、安检员负责认真检查爆破情况,发现有瞎炮、残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消除隐患后,方可进行其他工作。4.在严格执行放炮管理规定的同时,及时采取听炮声、看窝头煤碴抛掷形状等经验知识判断是否存在拒爆和残炮现象。,案例分析,宝积山矿“109”运输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10月9日凌晨,宝积山矿开拓队跟班队长万某、班长王某带领当班工人共
19、12人施工1060车场,出碴采用矿车提升运输。当班孙某在1132车场开绞车,杨某负责发1060底弯道信号和开闭安全门,班长王某带领其他人员在窝头掘进,出碴。当第四趟重车提至1132车场后,1132车场绞车工孙某、信挂工魏某、张某三人将重车推到车场后,又把两辆空车推至上部车场处,(1060)要求下放车的信号,孙某去开绞车,魏某便去打开了阻车器并推移矿车到崩崩头,当矿车通过蹦蹦头处后发现两车之间没有连接,前面一辆矿车从1132暗斜井飞驰而下,将在1060车场没有躲进安全硐的信挂工杨某撞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1.暗斜井上部车场负责运输的3名作业人员魏某,张某和孙某工作极不负责任,工作麻痹
20、大意,在没有确认矿车连接的情况下直接放车,严重违章造成本次事故。2.暗斜井下部车场信号工杨某发出下放矿车信号后,提前打开下部车场拦车栏,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逗留在运输轨道线耙斗装岩机附近,违章作业造成自己被伤害。,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岗位人员安排随意,习惯性违章严重,现场安全管理、监管混乱。4.对现场作业人员未进行明确分工,致使责任不清,岗位工职责混乱。5.当班矿安全监查人员未能全面履行安全监督检查职责,安全监管存在盲区,职工自保互保意识差。,知识与技能,运送物件时,开车前把钩工必须检查牵引车数、各车连接和装载情况。牵引车数超过规定,连接不良或装载物料超重、超高、超宽或偏载严重有翻车危险时,严
21、禁发出开车信号。下放车辆时,信号必须清晰响亮,声光兼备,灵敏可靠,并要进行确认操作。斜巷下放车辆时,下部车场信挂工必须提前进入安全硐进行躲避。,事故教训,1.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监查制度,落实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加强对井下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2.班前会分工必须明确,责任清楚,每个作业点指定一个负责人,对重点岗位、零星岗位,调度室签发工作任务单,责任落实到个人。,3.增加动态检查次数和质量,安排业务部室人员到重点队、重点采掘工作面进行生产工程写真式检查,落实班组“三违”连带责任制。4.创新培训形式,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经验和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落实矿上和区队两级培训制度。5.加强
22、对每个生产环节的安全检查,堵漏洞,确保安全生产。,案例分析,宝积山矿“218”顶板事故,事故经过,2010年2月18日凌晨,宝积山矿综掘队副队长刘某带领本班10名职工在704工作面运输顺槽进行维修作业,在维修挑顶的接茬处,原用于加强支护的木垛已暴露在维修好的巷道内,接茬以里失修巷道内有木点柱加强支护,表面看似巷道压力稳定,故安排班长常某和朱某将木垛拆除,由于挑顶以外有6米巷道帮部还没扩完,便要求暂不进行挑顶维修,先扩掘支护后巷。副队长牛某安排班长带领5人进行后巷帮部维修,他与朱某延伸溜子,牛某来到溜子机进入挑顶接茬处在以里查看延伸溜子位置,此时巷道突然来压,接茬处冒顶,将牛某埋压其中,冒顶长度
23、4米,宽度3.7米,高3.5米,牛某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1.跟班副队长牛某违章进入维修接茬以里巷道,违反维修安全技术措施中“严禁任何人进入失修区”的规定。2.该地点地质构造复杂,处于断层破碎带,顶部岩石胶结程度低,形成复合顶板,且岩层倾角大,锚索(杆)没能锚固至顶板稳固岩层中,支护措施针对性不强。,3.矿技术管理不到位,制定的失修巷道维修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对该区域地质资料不清,导致地质预测预报不能有效指导安全生产。4.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职工培训、班组长和跟班队长安全管理不到位。,知识与技能,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典型 事故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