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学习材料(定稿).ppt
《煤气安全知识学习材料(定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安全知识学习材料(定稿).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气安全知识学习材料,一、前言二、煤气基础知识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四、煤气爆炸事故的预防五、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六、煤气事故的处理七、安全防护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八、煤气检修安全九、煤气事故案例,目 录,一、前言,近几年来,冶金企业煤气事故频发,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事故公布,2000年至2010年,工业企业煤气事故发生40余起,其中冶金企业煤气事占总数的70%,死亡200余人,占总数的75%,平均每起事故死亡4.7人。因此,要切实防止煤气中毒事故而引发的群死群伤事故。上述统计数据警示我们:普及煤气防护基础知识,让员工更多地了解煤气的来源和危害,掌握必备的防护知识,是确保人员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前
2、提。为此,安全环保部编制了本学习材料,供公司各生产厂和施工、劳务、协力检修单位的员工在安全学习时使用,避免煤气事故的发生。,二、煤气基础知识,1、煤气来源 煤气是冶金生产的副产品和重要能源,在炼铁、炼钢、焦化等工序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煤气。(1)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时的副产品。在高炉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碳和石灰石;在高炉下部送入热风,焦碳首先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接触未然烧的焦碳还原成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来还原矿石。这时融化的铁在炉底,炉气再次成为二氧化碳上升,再次同焦碳接触,一部分还原成一氧化碳与未还原的二氧化碳从炉顶排出,这种气体就是高炉荒煤气,再经过净化后成为可利用的高炉煤气。(2)焦
3、炉煤气: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合格的原料煤从焦炉炉顶装入焦炉的炭化室,煤在与外界空气隔绝的条件下,由燃烧室供给温度;逐步升高的热量加热过程(即干馏过程),产生的烟气通过集气管送出,称为焦炉荒煤气(粗煤气);再经过净化精制后成为焦炉煤气。(3)转炉煤气:转炉煤气是转炉冶炼过程中回收的副产品。铁水在转炉内,采用氧气吹炼的方式,使铁水中的碳氧化(脱碳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能。,2、煤气的主要成分 煤气含有多种可燃气体成分的混合气体。其特点是发热值高、使用方便、应用广泛。,二、煤气基础知识,(1)转炉煤气的特点: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密度是1.251.29 kg
4、/m,与空气密度(1.29kg/m)相近。一氧化碳含量约50%以上,若发生泄漏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着火点为600700。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75%。(2)高炉煤气的特点: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密度1.35kg/m,与空气密度(1.29kg/m)相近。一氧化碳含量2730%,毒性很强。着火点为700。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4070%。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性。,3、煤气的特点,二、煤气基础知识,(3)焦炉煤气的特点:无色、有奇臭味(因含硫化氢)、有毒的可燃气体。密度是0.450.55 kg/m,是空气密度的1/3;一氧化碳含量约7%,毒性较高炉煤气小、易燃、易爆。着火点为650
5、。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630%。(4)加热炉煤气的特点:冶金加热炉一般选择混合煤气作为能源介质,由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混合而成,综合了两种煤气特点,CO含量高,毒性大。含有一定量的H2S和CH4,所以有异臭味道,空气中弥漫混合煤气时,人的嗅觉可以捕捉到,混合煤气的使用安全系数大于高炉煤气。,二、煤气基础知识,4、煤气的三大特性 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三大特性,这三大特性决定其可能酿成三大事故的必然性,所以煤气作业、煤气设备的检修,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1)特性一:易中毒 煤气中毒实际上是一氧化碳(CO)中毒。一氧化碳是剧毒性窒息性毒物,属血液窒息性气体。煤气(CO)使人中毒的机理:当C
6、O被吸入人体后,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其丧失输氧能力,导致人体内部各器官缺氧,引起新陈代谢减缓,直至停止,人很快就会死亡。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快300倍,而把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中的碳和氧分离,碳比氧与血红蛋白的分离速度要慢3600倍。当34的被CO血红蛋白凝结后,人很快就会死亡;当碳血红蛋白为15时,人即发生喘息;13时发生头疼、敏感和疲倦;12时发生昏迷,并在兴奋时发生昏厥。80%时呼吸停止并迅速的死去。煤气泄漏、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是造成煤气中毒的祸源!,二、煤气基础知识,(2)特性二:易燃烧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7、达到着火温度)。燃烧三特征:化学反应;放热;发光。煤气着火的条件:煤气;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明火、静电火花或高温等;煤气着火原因:a、煤气设备泄漏煤气,遇明火而引起燃烧;b、煤气爆炸事故同时引起的着火;c、在煤气设备、管道动火时,没有采取必要措施而引起着火;d、在停役焦炉煤气设备内(外)动火,未清除内部可燃物动火引起的煤气着火;e、煤气泄漏遇上雷击、电气火花、静电等火源而着火;f、带煤气作业中使用铁制工、器具,碰撞产生火花而引起着火;g、在煤气泄漏附近吸烟引起着火。,二、煤气基础知识,(3)特性三:易爆炸 煤气爆炸的三条件:a、煤气(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b
8、、存在于密闭的容器内;c、具备火源(明火、静电火花或高温等)。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发生爆炸。煤气爆炸属于气相爆炸。煤气爆炸会产生声响、压力波、冲击波与火焰。燃烧、爆炸、爆轰的共同点均是以化学形式进行;燃烧、爆炸、爆轰的不同点在于传播的速度不同:a、燃烧-通常指传播速度每秒数毫米至数米的过程;b、爆炸-通常指传播速度每秒十米至数百米的过程;c、爆轰-通常指传播速度每秒一千米至一万米的过程。,二、煤气基础知识,5、煤气设备及附属设施(1)隔断装置:煤气隔断装置是重要的生产装置,也是重要的安全装置。其作用是能有效切断、阻止装置前的煤气流向装置后。单一的隔断装置不能作为可
9、靠切断装置,除了带水封的NK阀或带水封的双面蝶阀。工厂常用的隔断装置:a、闸阀。操作要点:可用于净煤气中的任何部位,但因严密性差,必须与水封和盲板联合使用,才作为安全可靠切断。闸阀的手轮上应标明开”或“关”的字样和箭头,螺杆上应有保护套,阀门开到位时,要回几圈。,二、煤气基础知识,b、密闭蝶阀。操作要点:只有和水封、盲板等并用方可作为可靠隔断装置。安装时应注意使煤气的流动方向与阀体上的箭头方向一致,轴头上应由开、关行程标志。,二、煤气基础知识,c、盲板(插板、扇形阀、电动盲板阀)。属可靠性的切断装置,要保证压紧的严密性,和设备配套的波纹管不能受其他外力的影响,安装时要保持水平和垂直,电动盲板阀
10、的行程和电传回转方向必须有明显的指示和标志,在投入前要反复试验其重复准确性及同步性,电动盲板阀应按说明书要求做好传动部位的润滑维护。,(2)水封 水封因制作、维护、操作较简便,切断时对系统的相互影响小等特点,使用较普遍。其有效高度应为煤气计算压力加500mm,一般有效高度是最大煤气压力的1.5倍,常用压力2倍。水封只有装在其他隔断装置以后并用,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U型水封实观图,U型水封,隔离水封,缸式水封,二、煤气基础知识,(3)排水器(排水密封罐)排水器的作用是承接煤气中的冷凝水及杂物。多室排水器也称复室脱水器,是将单室排水器的水封室分成2-4室,每一室都独立成室,形成2-4个水封。水封
11、高度是单室水封高度的2-4倍,能大幅度地降低排水器的高度。每一室都设置单独的上水口,排污孔和放水口。检查口 上水口 满流口 手孔 排污阀 2室排水器结构简图 卧式排水器实观图,二、煤气基础知识,(4)补偿器(伸缩节)a、影响架空煤气管道的线性胀缩的因素是环境温度和介质温度,一般情况下,煤气管道的最高温度来源于介质温度的升高,煤气管道的最低温度起因于天气寒冷。b、在布置管道时,采用特殊的支架形式使管道在不使用补偿器的情况下能在固定点区域里自由变形,而不使管道拉断、变形,叫做管道的自然补偿。一般有直角L型、钝角L型、Z型、立体型和拱型等。c、管道的补偿可用管道的自然补偿和补偿器两种方式。d、补偿器
12、有鼓型补偿器、填料型补偿器和波型补偿器三种。,二、煤气基础知识,(5)接地装置 a、为防止煤气管道雷击和电产生火源,一般在300米范围内至少设一处接地装置。b、每年春秋两季由管辖单位各做一次接地装置的电阻测定,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6)人孔 a、人孔是进入煤气管道工作的进出口和通风口。b、人孔直径应不小于600mm,盖上通常设有把手,并设有吹扫头(通入吹扫介质气或取试样用)。c、人孔的安装位置通常是在切断装置后;补偿器、碟阀附近;沉积物易于积聚的特征管段;煤气设备或单独管段上一般不少于两个。,二、煤气基础知识,(7)煤气放散管装置 a、吹扫放散管管口应采取防雨、防堵塞装置;禁止在厂房内或
13、向厂房放散煤气;每年入冬前进行一次放散管开关试验,放掉管内的积水,并给放散管阀门、螺丝、阀杆加黄油。b、煤气放散管安装位置:煤气设备和管道的最高处;煤气管道以及卧式设备的末端;煤气设备和管道隔断装置前,管网隔断装置前后支管闸阀在煤气总管旁0.5米以内,可不设放散管,应设放气头;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米,离地面10米。,二、煤气基础知识,1、煤气中毒的症状,(1)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
14、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3)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煤气中毒的后遗症: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2、煤气中毒
15、条件,煤气中毒有时也被称为一氧化碳中毒。随着一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人体的中毒程度也会加重:,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1)CO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会使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中毒;(2)高炉、焦炉、转炉煤气比重分别为1.03、0.36、1.04,遇到阴、雨、雪、雾及寒冷天气,CO不易扩散,就会慢慢聚集在地面1.5米左右,正好是人体呼吸带附近,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而引起中毒;(3)一氧化碳中的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快200-300倍,分解速度则慢3600倍,从而引起人体缺氧窒息中毒。,3、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客观因素,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1)执行规章制度不严,违章作业,进入
16、煤气地区作业不进行CO检测。(2)煤气设备泄漏未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及时处理,造成工作环境污染。(3)在煤气地区、设备附近乘凉、取暖、休息、睡觉。(4)在停送煤气或煤气地区作业时,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制度。(5)在煤气地区作业,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不佩戴防毒面具,不进行强行通风等措施。,4、造成煤气中毒事故主观因素,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6)吹扫煤气管道(设备)的蒸汽未及时断开,当蒸汽压力低于煤气压力时,造成煤气倒窜到蒸气管道,引起中毒。(7)用水封煤气管道、设备时,由于水压低,煤气倒窜到水管中,引起中毒。(8)煤气管网、
17、V型水封、排水器,缺乏管理,检查不倒位,造成亏水,补水量不足,使大量煤气泄漏。(9)当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高度要求时,造成水封水位被击穿,煤气泄漏。(10)作业人员对煤气性质及安全防护知识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11)煤气地区的管道、设备附近未设明显警示标志,致使他人贸然进入煤气地区或乱动煤气设备设施。(12)在煤气管道下、排水沟、暗井处私搭乱建房屋、办公室引起中毒。,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1)严格执行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和公司、生产厂煤气安全管理制度。(2)从事煤气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煤气安全知识教育考试合格,否则不能上岗工作。(3)在煤气设备上抽堵盲板作业必须向能
18、源中心申请,由盲板班负责实施。动火检修必须经公司安全环保部煤防站办理申请手续,审批后,煤防站人员到现场监护,否则不能工作。(4)煤气设备管道打开人孔时,要侧开身子,防止煤气中毒和氮气窒息,检修人员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必须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合格后方可作业。(5)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煤气设备,应有定期检查泄漏规定和要求,发现泄漏及时处理。(6)对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试验时间为2小时,泄漏率小于1%/h。(7)发现煤气泄漏或带煤气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8)严禁在煤气地区停留、睡觉或取暖。(9)煤气岗位人员检查时,必须携带CO报警器
19、,发现CO超标及时处理。,5、如何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10)蒸汽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期联通,防止煤气倒窜造成煤气中毒,水管应装逆止阀,以防断水时倒窜煤气。(11)煤气地区应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牌,以防误入造成煤气中毒。(12)煤气排水器应定期检查溢流情况。冬季要伴随蒸汽保温,避免因亏水造成煤气压力超过水封的安全要求,使水封被压穿。(13)在煤气放散过程中,放散上风侧20米、下风侧40米内禁止有人,并设有警示线,防止误入。(14)高炉出铁口外溢煤气,要用明火点燃。到炉身以上工作时,要两人以上,携带监测仪。(15)高炉洗涤区域排水沟,是极易发生泄漏煤气的地方,因此禁止在排
20、水沟周围停留,排水沟沿线10米以内,不准搭建房屋或临时板房;煤气管道下严禁有房屋建筑。(16)热风炉开炉点火前,要按工艺要求进行烘炉和烟道烘烤工作,烟道要有足够负压,避免废气外溢,造成煤气中毒。,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17)煤气鼓风机、加压机的轴头密封要严密,防止因泄漏发生煤气中毒。(18)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低于160ppm时,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对一氧化碳浓度作业时间规定:a、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60ppm可工作15-20分钟。b、一氧化碳浓度达到80ppm可工作30分钟。c、一氧化碳浓度达到40ppm可工作60分钟。d、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4ppm以下可连续工作。(19)在生产、操作
21、、施工中,如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60ppm时,宜采取通风或佩带防毒面罩的措施。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抢救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在煤气设备(管网)发生煤气泄漏时,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域。(20)采用V型水封与隔断装置并用的煤气切断方式,不准单独将V型水封作为切断装置使用。使用V型水封时,补水量要充足,必须保持高水位溢流,泄水管不准泄水,水封要设专人检查监护,防止水封亏水。,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四、煤气爆炸事故的预防,1、什么是煤气爆炸 煤气爆炸是煤气的瞬时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冲击波,从而造成强大的破坏力,这就叫做煤气爆炸。2、煤气的爆炸极限 可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
22、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在爆炸下限至爆炸上限之间的煤气浓度范围就是爆炸极限。这种混合气体就是爆炸性混合气体。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遇引爆能量不会发生爆炸,所以不是爆炸性混合气体。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空气,而煤气不足,所以既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高于上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煤气,所以能够燃烧,也不会发生爆炸。,3、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的原因(1)煤气设备停气后,没有吹扫干净残存气体,就盲目动火检修,造成残余煤气爆炸。(2)停气的设备与运行的设备只用闸阀或水封断开。没有用盲板或水封与闸阀联合切断,造成煤气窜入停气设备,动火时引起煤气爆炸。(3)煤气设备在送气前未按规定进行吹扫,管道内的空气
23、与煤气形成混合气体,在未做爆发试验的情况下,冒险点火造成煤气爆炸。(4)强制送风的加热炉,由于故障或停电,致使煤气窜入风管道,造成煤气爆炸。(5)加热炉、窑炉、烘烤炉在正压情况下点火时,易产生爆炸。,四、煤气爆炸事故的预防,(6)违章操作,先送煤气后点火。(7)由于烧嘴不严,煤气泄漏炉内,或烧嘴点不着火时,点火前未对炉膛进行通风处理。二次点火时易发生爆炸。(8)在停送煤气时没有把煤气彻底切断,由于热源倒流或没有检测就动火作业。(9)煤气管道引煤气后,未做爆发试验急于点火。(10)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腐蚀的、不同厚度的钢板焊接拼凑的盲板,使煤气渗漏,动火时易发生爆炸。(11)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
24、煤气管道未进行检查验收就违规引气,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四、煤气爆炸事故的预防,4、如何预防煤气爆炸事故(1)煤气设备和管道要保持严密,防止煤气漏出或空气渗入在一定空间(或管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2)煤气设施送气前要用蒸汽或氮气置换设施内的空气。待末端放散见蒸汽或氮气后,方可引送煤气。(3)停产、检修的煤气设施必须用盲板或闸阀与水封联合切断的形式,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彻底进行置换。还应打开足量的人孔,使设施内部与大气勾通。(4)长时间停用的煤气设施在动火前,必须重新处理残存煤气,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四、煤气爆炸事故的预防,(5)在距煤气设备和煤气作业区10米范围内,严禁火源,煤
25、气设备上的电器开关、照明均应采用防爆式的。(6)在煤气回收工艺中必须严格控制煤气中的氧含量,一旦超过规定时,应停止回收。(7)煤气回收和燃烧设备应设置泄爆装置,以防止发生爆炸事故时,造成设备损坏。煤气用户应装有低压报警器和自动切断阀以防止回火爆炸。(8)工业炉窑点火时,应严格执行先点火后给煤气的原则。如一次点火不成功,应排尽炉膛内残存气体,然后再按点火程序操作。(9)煤气检修动火是一项危险工作,施工单位在动火前必须按规定提前到安全环保部煤气防护站、保卫部办理动火证后方能施工,施工中应有防毒措施,施工后要清理火种。不论是停气动火或正压动火都应由专业部门取样分析,符合动火要求。,四、煤气爆炸事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气 安全 知识 学习 材料 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