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ppt
《湖北工业大学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工业大学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ppt(2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第一节 废水处理的基础知识,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和去除对象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是指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如重力分离、气浮、反渗透、离心分离、蒸发等。使用的处理设备和构筑物有格栅、筛网、沉砂池、沉淀池、滤池、微滤机、气浮装置、离心机等。,1、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成60o70o于废水流经的渠道上,当废水流过时,呈块状的污染物即被栅条所截留,而从废水中去除。,格栅,(1)废水的物理处理法,沉淀池与沉砂池,通过本身的重力作用使固体物质与水分
2、离。这种工艺分离效果好,简单易行,应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处理单元。沉淀池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大量的呈颗粒状的悬浮固体,沉砂池主要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气浮装置,对于一些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细微颗粒,可采用气浮装置,使空气以细小气泡的形式散步于水中,并与颗粒附聚在一起,形成浮选体,上浮到水面而与水分离。,(1)废水的物理处理法,(2)废水化学处理法,是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作用来分离、转化、破坏或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并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如混凝、中和、氧化还原、吸附、电渗析、汽提、萃取等处理工艺。,中和处理法,化学沉淀法,混凝处理法,用化学方法消除废水中过量的酸或碱,使
3、其pH值达到中性左右的过程。,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使它与水中某些溶解物质产生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下来。这种方法一般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向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药剂,经化学反应过程,使水中呈胶状的污染物质形成絮状体,再经过沉淀或气浮的过程,使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氧化还原法,吸附法,溶解于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新物质。使用的氧化剂有空气中的氧、臭氧、氯气等;还原剂有铁、锌、石灰等。,是指不同界面上的物质传递。在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磺化煤、沸石、硅藻土、焦炭等。,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在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广,使用的离子交换剂分为无机离子交
4、换剂、有机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渗析、电渗析、超滤、反渗透等技术都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分离水中离子和分子的技术统称为膜分离法。电渗析、反渗透法主要用于水的脱盐和回收某些重金属离子等。反渗透分离的溶质粒径小,除盐率高,所需工作压力大。超滤所用材质和反渗透可以相同,但超滤是筛滤作用,分离溶质粒径大,透水率高,除盐率低,工作压力小。,(一)废水水质指标与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厨房洗涤、沐浴、衣物洗涤等的废水及冲洗厕所的污水等。,工业废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其成分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原料和化学品。不经处理即排放的工业废水成为生产废水,处理后排放的工业
5、废水成为生产污水。,废 水,水质指标种类有:有毒物质、有机物质、固体物质、pH值、色度、温度等。,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间接表示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1.水质指标,1.水质指标,(1)有毒和有用物质,(1)有毒物质,1.水质指标,(2)有机物,有机物的成分比较复杂,难以准确测定,通常采用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两个指标表示有机物的含量。如果水中的有机物含有毒性,则需要分别测定这些有毒物质的数量。,有机物是很多微生物的良好养料,微生物利用有机物的同时要消耗水中
6、的溶解氧,当溶解氧得不到有效补充时有机物开始腐化,产生臭气;有毒有机物会对生物体产生危害。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1、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它反映了水体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用COD表示。当水体中存在有毒有机物时,一般不能准确测定废水中BOD的值,采用COD值可以较准确地测定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但COD值不能区别可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常用的化学氧化剂有K2Cr2O7和KMnO4,但前者的氧化能力更强,能使水体中80%-100%的有机物迅速氧化,由此测得的COD值
7、应标以“CODCr”。,生化需氧量(BOD),指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氧气量。是一种以微生物学原理为基础的测定方法。所有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如温度的时间等将影响BOD的测定。最终的BOD是指全部的有机物质经生化降解至简单的最终产物所需的氧量。一般采用20和培养5天的时间作为标准。以BOD表示,通常用亳克/升或ppm作为BOD的量度单位。BOD越大,表示水体中的有机物越多,污染越严重。由于有机物全部分解稳定所需时间很长,可达100天以上,实际上常采用20oC温度条件下5天的生化需氧量作为衡量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通常用BOD5来表示。我国对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为:一级
8、水BOD51mg/L;二级水3mg/L;三级水4mg/L,若 10mg/L时,表示该水已严重污染。,2、生化需氧量:,废水的可生化性,16,根据BOD5与CODcr的比值大小判断:B/C0.45 B/C0.30 B/C0.25 B/C0.2生化性好 可生化 较难生化 不易生化,按溶解性分,(3)固体物质,(3)固体物质,固体物质,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按溶解性分,挥发性物质固定性物质,按挥发性分,悬浮固体和挥发性固体是表示废水强度的重要指标,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1.水质指标,1.水质指标,第二节 有机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有机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没
9、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可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得到净化。水体自净过程主要包括:稀释、沉降、扩散等物理作用;氧化、还原、分解、絮凝等化学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而生物降解即生物净化作用是水体自净的主要动力。,污水生物处理法: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使微生物高浓度的富集在特定的构筑物,即污水处理装置中,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高速度、高效率的分解/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根据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将污水处理分为,好氧处理与厌氧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方法概述,1.定义: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的一部分转化为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另一部分转化为比较稳定的化学物质(
10、无机物或简单有机物)的方法。,废水的生物处理,(一)概述,细菌动胶菌属、球衣菌属和甲烷菌属,真菌藻类、半知菌和酵母,原生动物纤毛虫纲的草履虫、游仆虫等,微小的后生动物轮虫、线虫等,微 生 物,污水生物处理法: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使微生物高浓度的富集在特定的构筑物,即污水处理装置中,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高速度、高效率的分解/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根据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将污水处理分为,好氧处理与厌氧处理,生物处理法,好氧处理,厌氧处理,自然条件下人工条件下,自然条件下人工条件下,水体自净好氧稳定塘土壤自净污水灌溉及渗滤,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氧化沟生物膜
11、法生物滤池及生物转盘,堆肥厌氧稳定塘,化粪池、厌氧消化池及污泥床,3.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分类,2.用生物法处理废水对水质的要求,由于生物法中的各种微生物生长与水质关系密切,因而必须控制适宜的水质指标以保证微生物能够正常的生长和工作。,生物处理对水质要求,4.有机物好氧分解,(1)好氧生物处理法主要依赖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工艺的过程。(2)作用机理 废水的好氧处理是在提供游离氧的前提下,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使有机物降解的方法。,30,在有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作为好氧微生物的营养基质而被氧化分解,使污染物的浓度下降的处理方法。,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原理,31,有机物+O2+微生
12、物,能量+无机物(CO2、NH3),能量+无机物(CO2、NH3),细胞物质,残留物,分解,1/3,合成,2/3,内源呼吸,80%,20%,(3)特点 反应速度较快,所需反应时间较短,且在反应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臭气,较卫生,对BOD5浓度在600mg/L以下的废水较为适用。,好氧生物处理的特点,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5浓度小于8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33,二、好氧生物处理,第三节 活
13、性 污 泥 法,36,活性污泥法,1912年英国的Clark和Gage发现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同时水质明显改善。Arden和Lockett发现了正是这些污泥对水质改善有着关键作用,所以把这些污泥称为活性污泥。,37,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是由多种好氧微生物、某些兼性或厌氧微生物以及废水中的固体物质、胶体等交织在一起的呈黄褐色絮体。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一)活性污泥法利用含有大量好氧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强力通气的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1.活性污泥的性质和生物相活性污泥:以好氧性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和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
14、物质混杂在一起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絮状颗粒。,2、活性污泥的性质 颜色以棕褐色为佳,黑色说明厌氧、白色说明无机物过多 含水率在99左右,密度为 1.0021.006 颗粒大小为0.020.2mm 比表面积为 20100cm2mL之间 弱酸性(pH约为6.7)当进水改变时,对进水pH的变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颗粒大小约0.050.5mm,表面积为20100 cm2/mL,比重约1.0021.006,静置时能立即凝聚成较大的绒粒而沉降。絮状体一般呈黄褐色,因水质不同也有呈深灰、灰褐,灰白等色。,(一)定义 就是以含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连续地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其吸附凝聚和
15、氧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42,利用活性污泥作为生化反应的主体物;利用曝气设备提供氧源;对体系进行搅拌增加接触和传质过程;通过污泥回流使微生物返回系统;经常排除一部分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点,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过程,43,(1)吸附阶段 污水中的污染物与活性污泥微生物充分接触过程中,被具有巨大比表面积(可达200010000m2/m3)且表面有多糖类粘性物质的活性污泥微生物所吸附及粘连,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2)氧化阶段 活性污泥在有氧条件下,以吸附及吸收的一部分有机物为营养,进行细胞合成,以另一部分进行分解代谢,并释放能量。(3)絮凝体的形成与
16、凝聚沉淀阶段 氧化阶段合成的菌体絮凝形成絮凝体,通过重力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使水得到净化。,二、活性污泥的净化反应过程,污水与污泥混合曝气后BOD的变化曲线,有机物降解的过程,(2)活性污泥法的微生物学过程,活性污泥的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废水进入曝气池与活性污泥接触后,其中有机物在约130分钟的短时间内被吸附到活性污泥上。大分子的有机物,先被细菌的胞外酶分解,成为较小分子化合物,然后摄入菌体内。,低分子有机物则可直接吸收。在微生物胞内酶作用下,有机物的一部分同化形成微生物有机体,另一部分转化为CO2、H2O、NH3、SO42-、PO42-等简单无机物及能量释出。,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不断地氧化
17、分解污泥所吸附有机质,合成新的微生物细胞。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使处理水与污泥分开,达到净化的目的。微生物的代谢,无论合成或分解,都是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有分解、合成、氧化、还原、转移、异构等各种反应,绝大多数是在特定的酶促作用中进行的。,活性污泥的驯化,将取来的污泥/土壤置入含有待处理污水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在开始驯化时先加入少量污水,然后转种扩大培养量,废水浓度逐渐增加;在此过程中,使微生物由原来不适应而驯化至适应,降解污染物能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3)活性污泥的培育及驯化活性污泥的培育一般在曝气池中进行,步骤如下:A、将污水泵入曝气池,并按曝气池有效体积的5%10%投
18、入接种污泥。B、在不进水的条件下,连续曝气数天,溶解氧控制在1mg/L左右。C、继续保持曝气,以小流量进水,并逐渐提高进水流量,最终达到设计流量。,判断活性污泥是否成熟,可以利用镜检的方法。,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影响因素,1、溶解氧;2、水温;3、营养物质;4、pH;5、有毒和有抑制物质;6、有机负荷率。,*有机负荷率:曝气池内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基质量。,3.活性污泥法的基本要求,(1)养料活性污泥的生物合成,取决于能源物质的性质、浓度、氮和磷等的平衡,少量的钾、钠、硫、钙、镁、铁以及痕量的铜、锌、钻、铝等都是必要的。一般认为BOD:N:P的比例为100:5:1是适宜的,有
19、机物的浓度过高,微生物难以适应,或感氧气供应不足;同时,进水有机物浓度高时,出水浓度也会相应提高。浓度过低,微生物缺乏营养,也会降低处理效果。一般而言,好氧性生物处理法进水有机物浓度不宜超过BOD55001000mg/L。,(2)水中溶解氧(DO)溶解氧太低会影响到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活动,净化功能下降,易于滋生丝状菌产生污泥膨胀。混合液溶解氧浓度过高,氧转移效率降低,浪费动力费用,还会引起絮凝体分散。DO应保持在1.53 mgL较为适宜。,(3)温度一般认为活性污泥处理中的适宜温度为2532,9.0,微生物的代谢速率也会受到影响。,(5)有毒物质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物有重金属、硫化氢
20、、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物有酚、醇、醛等。重金属及其盐类是蛋白质沉淀剂,其离子易与细胞蛋白质结合,使之变性。,(7)废水的可生化性 指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改变化学结构,从而改变化学和物理性能所能达到的生物降解程度。一般用BOD5/COD值表示。当BOD5/COD0.5,采用生物处理效果明显;BOD5/COD0.4,则不宜采用生物法处理。,(6)进水有机物的浓度 进水BOD5浓度一般在100800mg/L。,按栖息着的微生物分:,活性污泥的组成,一组活性污泥图片,活性污泥的性质,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组分,(1)细 菌 起主导作用,活性污泥中有多种细菌;主要的优势种有:产碱杆菌属
21、、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动胶菌属以及球衣菌属等。,动胶菌属,球衣菌属,活性污泥中,细菌大多数以菌胶团的形式存在,呈游离状态的较少;生枝动胶菌是最早发现的菌胶团形成菌;现已知道埃希氏菌属、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一些菌株均可以产生菌胶团。,活性污泥絮状体的作用,有机物的吸附或黏附及其分解;金属离子的吸附;防止原生动物对细菌的吞食;增强污泥的沉降性,有利于污水分离。,在水处理领域内,将所有具有荚膜或粘液或明胶质的絮凝性细菌相互凝聚成的菌胶团块称为菌胶团。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中心,是活性污泥的基本组分,一旦菌胶团受到破坏,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将明显下降或
22、丧失。通过观察菌胶团的颜色、透明度、数量、颗粒大小及结构松紧程度等可以判断和衡量活性污泥的性能。新生菌胶团无色透明、结构紧密,吸附氧化能力强、活性高;老化的菌胶团颜色深、结构松散,吸附氧化能力差、活性低。,在活性污泥中的一些丝状细菌,如球衣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和硫发菌属等,附着在菌胶团上或与之交织在一起,成为活性污泥的骨架。,(2)原生动物,纤毛虫类:游泳型和固着型鞭毛虫类 肉足虫类 都为好氧性生物,主要附聚在活性污泥的表面。,(2)原生动物 是废水净化的主要成员,污水处理效率的重要指示生物。以纤毛虫占多数,如草履虫、游仆虫等。,草履虫,游仆虫,70,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2、原生动物,鞭毛虫,
23、纤毛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2、原生动物,2、原生动物,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1、促进絮凝:分泌黏液,促进生物絮凝,从而改善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特性。2、净化作用:能吞食游离细菌和微小污泥,有利于净化水质;3、指示作用:根据出现的原生动物的种类可判断活性污泥的状态和处理水质的好坏。植鞭毛虫 肉足虫 动鞭毛虫 小型游泳型纤毛虫 大型游泳型纤毛虫 固着型纤毛虫 匍匐型纤毛虫 轮虫。,(3)真菌类 通常出现在工业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大多为藻类、半知菌类和酵母类的一些种。,水节霉,瑞氏木霉(Trichoderma),假丝酵母,(3)其他微生物,青霉属(Penicillium)头孢
24、霉属(Cephalosporium)枝孢属(Cladosporium)镰孢霉(Fusarium)地霉属(Geotrichum)假丝酵母屑(Candida)红酵母属(Rhodotorula),活性污泥中的真菌主要为霉菌,76,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4、微小后生动物轮虫类(rotifers)线虫类(nematodes)4,微小后生动物常摄食污泥中细菌、原生动物残骸的碎片等。,(4)微小后生动物 有轮虫类和线虫类物种,常摄食污泥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残骸的碎片。,轮虫,线虫,78,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法系统组成1、初沉池;2、曝气池;3、二沉池;4、曝气系统;5、污泥回流系统。曝气池与二沉池是活性
25、污泥法的基本组成。,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二沉池,废水,初沉池,空气,曝气池,二沉池,处理水,回流污泥,(二)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通常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曝气系统、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所组成。,污泥处理,污泥处理,81,活性污泥工艺在污水工艺中的位置,曝气池,曝气池,曝气池,曝气池出水堰,曝气池混合液配水进入二沉池,87,二沉池,二沉池,88,二沉池,4.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问题,(1)污泥膨胀:在曝气池运转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污泥结构松散,沉降性能恶化,随水漂浮,溢出池外的异常现象,引起出水水质的恶化。,六、活性污泥法运行中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法:加强管理,及时监测。当进水浓度大,出水水质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 工业大学 废水 生物 处理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