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寒、隐域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ppt
《温、寒、隐域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寒、隐域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温带的植被类型,一、夏绿林(summer-green forest/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一)环境特征1、气候_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有很好的水热条件。2、土壤_棕壤或褐土,深厚,比较肥沃,且通透性好。,(二)群落特征1、群落外貌具有明显季相变化,冬季寒冷,林木在冬季来临前落叶是防止寒害的一种适应。春夏温暖多雨有利于生长,很多中生植物繁茂生长。2、乔木叶宽阔、柔软、无茸毛,是对夏季湿润环境的适应。树干有厚的树皮,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芽有坚实的芽鳞,这些都是抗御不利条件的保护适应。3、森林结构层次比较简单
2、清晣,乔木层有一、二层,林下草本层,随林内有叶无叶时的更替,林下光照强度也随之变动,草本层可分2-3层。4、生活型谱以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占优势,高位芽植物占一定比例。,5、种类组成相对丰富,最主要是壳斗科的落叶成分,桦木科、榆科、槭树科、杨柳科等,森林群落优势种明显,常以1-2个优势种占优势。6、层间植物不显著,藤本植物不发达,数量少,且以草质或半木质为主,附生植物仅苔藓、地衣,且大多生长于树干上。7、上层乔木为风媒花,花色不美丽,先叶开花,大部分乔木果实和种子都有翅,或其他适应于风力传播的形成物,以保证风力传播更好进行。8、代表动物:鹿、浣熊、狐、雉和鼠等,动物有较强的季节性迁移现象。,
3、(三)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三个区域,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中欧海洋性的温暖区域、亚洲东部(中、日、朝)。南半球分布极少。,1、欧洲:欧洲夏绿阔叶林的分布比东亚和北美更加靠北,可到达北极圈附近的波罗地海沿岸。以西班牙、挪威、乌克兰三点形成一个三角形分布。现存生物种类远比东亚和北美贫乏。欧洲西部比较湿润的地区分布着壳斗科的欧山毛榉林,欧山毛榉林夏季林冠非常稠密,林下极为阴暗,灌木和草本植物难以生长,只有一些早春开花的种类才能在林下生存。壳斗科的栎林分布比欧山毛榉林更广泛,林下阳光比较多,灌木和草木植物生长旺盛。栎树种类比较多,很多种栎树都可以组成纯林,各地的栎林也有所差异。总的分布是西欧沿岸(欧石南灌
4、丛)、西欧、中欧(夏绿林)、东欧(混交林)。,2、北美洲:北美的夏绿阔叶林区和东亚一样也是北极第三纪植物区系的残余,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糖槭是北美夏绿阔叶林中最著名的树种,加拿大的东南部盛产糖槭,素有枫叶之国的美称。栎树(红栎、白栎、黑栎、大果栎)在北美的夏绿阔叶林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栎树从北部一直分布到墨西哥湾沿岸。在南方的夏绿阔叶林中出现常绿树种,并向南逐渐增多,直到常绿树种超过夏绿树种,逐渐过渡到常绿阔叶林。有北美俄掌楸分布。,3、亚洲:主要分布东部沿海区域,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小片分布。1)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南部,目前已无原始林分布,主要树种有辽东栎、蒙古栎、槲栎、栓皮栎、麻栎为主,另
5、有栗属、山毛榉属、鹅耳枥属、桦木属、赤杨属、榆属、朴属、青檀属、杨属、枫香属、槭树属等。有时夏绿林中混有针叶树种,如赤松、油松、华山松等,有时可形成纯林,林下灌林和草本植物很丰富。2)日本北部和朝鲜北部夏绿林有分布,种类成分比西欧丰富,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也较丰富。,夏绿林群落,春 夏,秋 冬,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鹅掌楸(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木犀科、金钟花 Forsythia viridissima 茄科、乳茄 Solanum mammosum,(四)经济价值 夏绿林资源植物非常丰富,有多种落叶果树,如梨、苹果、桃、杏、胡桃、柿、枣、栗等。经
6、济树种较多,如栓皮栎生产软木,壳斗科植物可提取单宁等,许多树种作木材。,二、寒温性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Taiga)(一)环境特征1、气候_夏季温凉,7月均温10-19,冬季严寒,1月温-10-20,月均温10,不足4个月。常有厚的冻土层,降水量300-600mm,生长期很短促。2、土壤_灰化土,(二)群落特征1、外貌特殊,很容易与其他森林类型区别,因组成优势种不同,外貌又有些差异,可分暗针叶林(冷杉、云杉),明针叶林(松林、落叶松林)。2、群落结构非常简单,乔木层常由1-2个树种组成,在同一建群种组成的森林可根据下木层和地被层不同,而划分出若干个不同的林型。如俄罗斯的针
7、叶林,可分为北方针叶林、南方针叶林、具阔叶成分的针叶林三种类型。3、生长季节短促,产生了对低温引起的生理性干旱适宜。针叶树木的叶都缩小成针状,具厚的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冬天细胞内含有大量可溶性糖等。4、代表动物:驯鹿、猞猁、紫貂、雪兔、狼獾、花鼠、林莺、松鸡、黑熊、狐狸、飞鼠等,动物种类贫乏,大部有迁移现象,大多有冬眠习性。,(三)地理分布 寒温带的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在泛指寒温带的针叶林。,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长满苔藓的温带雨林 北美洲点缀着湖泊的北方泰加林,1、欧亚大陆:欧洲-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经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
8、影响,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要有云杉等较喜阴湿环境的树种。东部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有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林,落叶松以落叶的形式抵御东西伯利亚比北极还严寒的冬季。落叶松喜欢阳光充足而较干旱的环境,森林常较稀疏而阳光直达林下,冬季落叶后林下更是充满阳光,因此落叶松林是典型的“明亮针叶林”。落叶松的根系较浅,可以在永久冻土上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是生活在最严酷环境中的森林。,我国大兴安岭的森林就是东西伯利亚的兴安落叶松林的延伸。云杉、冷杉等喜阴湿环境的树种组成的森林与落叶松林不同,生活在较肥沃的土壤上,生长非常茂密,林内阴暗潮湿,是典型的“暗针叶林”。西西伯利亚雨量较
9、多,分布着最典型的暗针叶林,土壤极度潮湿并有广泛的沼泽化现象,是世界上最大的沼泽地区。我国阿尔泰山的森林是西西伯利亚暗针叶林的延伸。,2、北美洲:北美洲针叶林的面积仅次于欧亚大陆,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分布到太平洋沿岸,横贯整个北美大陆。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针叶林与欧亚大陆的泰加林相类似,从海岸线一直延伸到西部的落基山下。落基山以东的太平洋沿岸的针叶林面积较小,但那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不是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气候,森林沿海岸想南延伸,已经不属于北方泰加林的范畴,而带有亚热带森林的特征,被称为“温带雨林”。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针叶林,比北方泰加林高大繁茂,种类也更丰富,保存了种类最多的针叶树种,其中有不少是
10、古老的孑遗物种。,三、草原(steppe)(一)环境特征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它是介于夏绿阔叶林和温带荒漠之间,占据着广阔的区域的代表性生物群落。草原是温带夏绿旱生性多年生草本群落类型。土壤:黑钙土或栗钙土,(二)群落特征1、草原是生长在黑钙土或栗钙土上、多年生低温和中温旱生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的草本植物群落。2、草原区系是以禾本科、豆科、莎草科占优势,其他菊科、藜科和杂类草也占有重要地位,而以丛生禾草针茅属植物最为典型。故草原(Steppe)的名字就来自于针茅(Stipa)。3、生活型是以地下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占优势,以地面芽植物最典型。具有草原上特殊的类型“风滚草型植物”,它有大量分枝,
11、借助风力在地面上滚动动散布种子以扩大分布区。,4、旱生结构普遍存在1)叶面积缩小,叶片内卷,有绒毛,有腊层,气孔下陷,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发达。2)植物地下部分强烈发育,其地下郁闭程度常超过地上部分,这也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3)多数植物根系分布很浅,根系集中在0-30厘米土壤中,细根位于地下5-10cm,雨后可迅速吸水。4)各市地多植物形成密丛,基部常被缩存的枯叶鞘所包围,以避免夏季地面过热,并保护更新芽渡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5、种类丰富。1m2样方内可见数十种植物。6、季相明显,在整个生长期内,可有多个不同种类优势开花的时期,而出现不同的季相。7、许多植物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一般情况是以
12、营养繁殖为主,羊草以根茎繁殖;针茅、羊茅用分株方法实现后代。这是草原上一种独特的营养繁殖方式。8、典型代表性动物:欧亚大陆,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黄牛、野驴、野马、骆驼、小型黄鼠、仓鼠、跳鼠等。北美大陆,草原犬鼠、长耳兔、叉角羚、草原松鸡等,鸟类很少,很多动物具有季节性休眠、迁移和冬贮食物习性。,草原分布图,(三)地理分布,亚洲草原上的蒙古野马 高山草地上的马鹿,1、欧亚大陆:草原面积最大,超过其它草原面积的总和,东西跨100个经度,南北跨28个纬度,Steppe原本就特指欧亚大陆的草原。我国的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一部分,从东北到西北都有分布。草原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类型:面积
13、最大的是典型草原,又叫干草原,草比较矮小稀疏,草的种类不太丰富,针茅属等旱生丛生禾草占绝对优势。在比较湿润的地方有草甸草原,多位于草原向森林过渡的地区,在干草原中水湿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也有出现。草的种类丰富,草长得高,覆盖率大,又叫杂类草草原。草甸草原与森林带中的草甸有些相似,是肥美的牧场。在比干草原更干旱的地方是荒漠草原,逐渐过渡到温带荒漠,荒漠草原中强旱生的小半灌木大量出现,甚至可占据主导地位。,我国青藏高原还普遍存在另一种高寒草原,高寒草原与欧亚大陆的草原带的温带草原有所不同,所处的环境是类似苔原带的寒带性质的寒冷环境。欧亚大陆草原的哺乳动物以啮齿类最多,主要有黄鼠、鼢鼠、旱獭(土拨鼠)等
14、,还有与啮齿类形态与习性相似的鼠兔。有蹄类动物主要有野驴、野马和几种羚羊,但欧洲野马早已灭绝,蒙古野马现在是否还有野生的也有疑问,塞加羚羊(高鼻羚羊)的角就是中药里的羚羊角,现在已经在我国境内消失。欧亚大陆草原的鸟类种类不是太多,著名的有毛腿沙鸡、大鸨和几种百灵,大鸨是最大型的飞禽之一。,2、北美:北美洲的草原规模仅次于欧亚大陆,在北美洲中部东西跨20个经度,南北跨30个纬度。北美洲的草原叫Prairie(称普列利),草原的东部气候比较湿润,生有高草Prairie,相当于草甸草原。草原的西部气候干旱,生有矮草Prairie,矮草Prairie与欧亚大陆典型的Steppe比较类似。高草Prair
15、ie和矮草Prairie之间还有混合Prairie。,北美洲的草原上拥有一些大型食草动物,其中最著名是美洲野牛,也是美洲草原上最大型的有蹄类动物。过去曾经结成不亚于非洲角马群的大型兽群,但西方人进入后,曾经一度减少到灭绝的边缘,现在数量虽有恢复,但已经没有当年那样壮观的野牛群了。叉角羚是北美洲特有的有蹄类动物,也是西半球跑得最快的动物,过去数量也很多。啮齿类以场拨鼠或称草原犬鼠(Prairie dog)最著名,草原犬鼠叫声象犬吠,可以象非洲的猫鼬一样站立张望,警惕性很高。北美洲草原上的鸟类有草原榛鸡,西美草地鹨等。在史前时期北美草原拥有更多的大型动物,还有不少动物(比如马)的演化中心就在这里,
16、但是这些动物后来都灭绝了,现在北美洲的马是欧洲人重新带到这里的。,北美洲草原上的美洲野牛 北美洲草原上的叉角羚,3、南美洲:南美洲的草原叫Pampas(称潘帕斯草原),位于阿根廷北部和乌拉圭一带,Pampas地区地势平坦,降雨量比较大,草原中菊科植物数量多,著名的动物有美洲鸵鸟,三绊犰狳等。4、大洋洲:澳大利亚的草原叫Mallee(称马里群落),位于澳大利亚南部,气候干燥,不太典型。新西兰的草原位于南岛东部背风区,也可分为高草和矮草两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草原是棉羊的乐园,那里羊的数量大大超过人口的数量。非洲的草原叫Veld,面积很小,主要分布在南非南端的高原上,气候温暖,往北与辽阔的热带稀树
17、草原相连。,(四)经济价值 有多种优良牧草,是畜牧业的良好生产基地。有很多药用植物资原。由于草原土壤肥沃,一部分草原地区开垦为农业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大部分草原已被开垦。末开垦的地区,由于过渡放牧,引起草原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我国草原地区也不例外,为改善天然草场,防止草场退化,因根据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如轮牧、加播优良牧草,兴建草库仑。,第四节 寒带的植被类型,一、苔原(tundra)(一)环境特征 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年均降水量200-300mm,集中夏季,光照特殊(极昼、极夜),风力大,土壤具有永冻层,这种冷湿条件下,植物受到生理性干旱的影响。,(二)群落特征1、种类贫乏,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被 类型 分布 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