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学习教材.ppt
《混凝土学习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学习教材.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 述,定义: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和水组成的水泥浆体将粗细集料胶结起来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人工石材.,水泥混凝土的优缺点:优点: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有较好的耐久性:用得越久,强度越高.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以浇筑成任意形状、不 同强度、不同性能的建筑物;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缺点:抗拉强度低,受拉时容易受温度变化而开裂 自重大,水泥混凝土的分类,按表观密度分:,普通混凝土,轻混凝土,重混凝土,按强度等级分:,低强度混凝土,中强度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按混凝土流动性可分为:塑性混凝土、低流动性混土、干性混凝土按用途可分为:高聚物改性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流态混
2、凝土。,第一节 普通水泥混凝土(Ordinary cement concrete),定义:普通水泥混凝土是以通用水泥为胶结材料,用普通砂石材料为集料,并以普通水为原材料,加入适量的化学外加剂,按专门设计的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到的复合材料。,一、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 Cement水 Water 细集料 Fine aggregate粗集料 Coarse aggregate 混凝土外加剂 Concrete admixture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水泥浆,集料,早期:润滑作用后期:胶结作用,骨架填充作用,(一)、水泥(cement),选用原则:水泥品种的选择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二)、集
3、料(aggregate)集料在混合料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岩石天然风化而成的砾石(卵石)和砂等,以及由岩石经人工轧制的各种尺寸的碎石、机制砂、石屑等。工程上将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m 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砂,细集料(Fine aggregate),砂,天然砂,人工砂,河砂,山砂,海砂,机制砂,煅烧砂,矿渣砂,天然砂 定义:由自然风化、水流冲刷、堆积形成的、粒径小 4.75mm的岩石颗粒。按生存环境分:河砂、山砂和海砂 河砂:颗粒表面圆滑,比较洁净,质地较好,产源广 山砂:颗粒表面粗糙有棱角,含泥量和含有机质量多 海砂:虽然
4、有河砂的特点,但是其中混有贝壳、碎片 和盐分等有害物质,人工砂 人工砂是人为加工处理得到的符合规格要求的细集料,通常指石料加工过程中采取真空抽吸等方法除去大部分土和细粉、或将石屑水洗得到的洁净的细集料。人工砂表面多棱角,较洁净,但造价较高,特殊情况采用,一、物理常数 1、表观密度 定义: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集料矿质实体和闭口 孔隙的体积)的质量。试验方法:容量瓶法,细集料的技术性质,2、堆积密度 定义:单位体积(包括矿质实体、闭口孔隙和开口孔隙及颗粒间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 3、空隙率 定义:细集料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粗集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细集料
5、的技术性质,二、级配 定义:级配是砂各级粒径颗粒的分配情况 试验方法:采用筛析法(方孔筛一套标准筛)注: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需要可用 水筛法)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分析:级配目的:提高密实度(耐久性好)细度模数目的:控制抗折强度、节约水泥,细集料的技术性质,筛析法:一套标准筛(方孔),细集料的技术性质,控制粒径:0.6mm 粒径的含量决定它的区间,砂总量500g,筛底(0.075mm),实验录象,有关级配的三个重要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ai:某号筛上的筛余量占试样总质量 的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Ai:某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和大于 某号筛的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之总和
6、通过百分率Pi:通过某号筛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 的百分率 Pi=100Ai,二、级配,1、定义:粗度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通常用 系度模数表示(细度模数又称为细度模量)2、计算方法:3、结论: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规定:砂的粗度按照细度模数可以分为下列三级:Mx=3.73.1 为粗砂 Mx=3.02.3 为中砂 Mx=2.21.6 为细砂,三、粗度,“”不带入计算,细集料的技术性质,总结:表征砂颗粒性质的两项指标细度模数水泥裹覆着集料平均粒径组成;分析:粒径差太大,拌合困难 粒径差太小,细小颗粒多受力易断裂 细级料粒径过小表面积大,浪费水泥 完全是一种颗粒的砂,密实度不够 还必
7、须考虑颗粒的级配。,表征砂颗粒性质的两项指标(2)颗粒级配 砂子级配好密实耐久性好强度高。混凝土用砂的级配按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的规定划分为3个级配区有:粗砂、中砂、细砂。砂完全粗的不行,小颗粒的也需要,从级配来说,就是填满骨架的空隙(要符合表3-3规定)按水泥砼对于砂的技术要求分为:、类详见砂的分区及级配范围表3-3:,砂的颗粒级配(教材P63表3-3),说明:区砂属于粗砂采用较区大的砂率(不易捣实)区砂属于中砂由中砂和一部分偏粗砂的细砂组成 区砂属于细砂采用较区小的砂率(易捣实),区砂,下限,上限,砂样,区砂,区砂,砂子类别确定,步骤:计算三个重要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
8、累计筛余百分率 通过百分率 计算细度模数(结果)用标准级配确定砂子的级配范围(结果)结论(根据细度模数和级配范围),水泥砼对于细集料的技术要求,1)砂的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2)有害杂质含量 危害:妨碍水泥水化,降低与水泥石粘附性,与水泥 水化物产生不良化学反应 杂质:泥、云母、轻质物、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 等有害物质含量限值见教材P64表3-43)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4)坚固性 天然砂硫酸钠溶液进行检测 人工砂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检测5)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堆积密度大于 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粗集料的技术性质,一、物理性质 1、物
9、理常数(1)表观密度 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集料矿质实体和闭口孔隙的体积)的质量。表观密度用a表示 试验方法:网篮法(2)毛体积密度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闭口孔隙和开口孔隙)的质量。试验方法:蜡封法,粗集料(Coarse aggregate),(3)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包括矿质实体、闭口孔隙和开口孔隙及颗粒间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堆积密度包括:自然堆积状态、振实状态和捣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4)空隙率粗集料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粗集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粗集料的技术性质,2、级配 定义:粗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情况。试验方法:筛
10、分试验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 干筛法 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 水筛法 筛分试验级配参数的计算方法同细集料,粗集料的技术性质,3、坚固性 按现行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选取规定数量集料,分别装在金属网篮浸入饱和硫酸钠溶液中进行干湿循环试验。经5次循环试验后,观察其表面破坏情况,并用质量损失百分率来计算坚固性(也称安定性)。,粗集料的技术性质,1、粗集料压碎值 粗集料压碎值是集料在连续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集料强度的相对指标,用以鉴定集料的品质。压碎值实验录象,粗集料的技术性质,2、粗集料磨光值 磨光值反映岩石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集料磨光值是利用加速磨光机磨光集料并以摆式摩
11、擦系数测定仪测得的磨光后集料的摩擦系数来确定。(将摩擦系数除以0.6即为集料的磨耗值)以PSV表示 石料磨光值越高,表示抗滑性越好。,粗集料的技术性质,二、力学性质,3、集料冲击值 集料冲击值是集料抵抗多次连续重复冲击荷载作用的性能。用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对道路表层用集料非常有用。试验方法:采用冲击试验仪测得,粗集料的技术性质,二、力学性质,4、集料磨耗值 磨耗值用于确定岩石抵抗表面磨损的能力,适用于对路面抗滑表层所用集料抵抗车轮磨耗能力定。我国现行试验标准规定采用道瑞磨耗试验机测试岩石的磨耗值5、磨耗性 磨耗性是岩石抵抗撞击、剪切和摩擦等综合作用的性能。采用洛杉矶式
12、磨耗试验以磨耗损失表示。,粗集料的技术性质,二、力学性质,水泥砼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1)强度 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 值指标两种方法检验2)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检验)3)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 a、最大粒径选择:在结构截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 增大最大粒径可节约水泥。(规定见教材P66)b、颗粒级配:粗集料级配应符合表3-8的规定,采 用连续级配粗集料,当连续级配不能配合成满意 的混合料时,可参加单粒级集料配合。(连续级 配的优点?),4)表面特征及形状 a、表面特征 b、形状:以正立方体为佳,不能含有过多的针、片 状颗粒 针状颗粒:颗粒长度大于平均粒径的2.4倍的颗粒 片状颗粒
13、: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的0.4倍的颗粒 测定方法:规准仪法,粒级上、下粒径的平均值,水泥砼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规准仪针片状颗粒试验,5)有害物质含量6)碱集料反应 水泥中碱性氧化物 氢氧化物+集料中活性二氧化硅 碱-硅酸凝胶(附在集料表面)危害:凝胶吸水体积膨胀,使集料与水泥石界面胀裂,粘结强度下降,砼结构破坏,水泥砼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水解,(三)砼拌和用水(Water)(四)外加剂(admixture)作用:改善砼性质 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类型:减水剂、引气剂、保水剂、缓凝剂等等 用途见表3-12,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技术性质 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
14、 硬化后混凝土的耐久性,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定义混凝土拌和物在浇注、振捣、成形、抹平 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流动性满足运输和浇捣 可塑性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 稳定性不产生分层、泌水现象 密实性易于浇捣致密,和易性,混凝土的拌合,工作性的测定方法:,方法一: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适用范围: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 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坍落度10mm 坍落度试验 坍落度220mm 坍落扩展度法试验方法二:维勃稠度试验适用范围: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维勃稠度在5s30s之 间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坍落度:将新拌砼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坍落筒内,装满刮平 后,立即将筒
15、垂直提起,混合料坍落的高度,试验步骤:1、洗净坍落筒,润湿铁板,踏紧筒两边脚踏板2、分三层装;装料,插捣,抹平3、垂直提起坍落筒(5-10s内)4、先测保水性,再测坍落度值5、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坍落度试验,坍落扩展度法试验,测定方法:1、装样方法同坍落度法,当坍落筒垂直提起后,砼发生坍落(坍落高度大于220mm)2、用钢尺测量砼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应满足: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差小于50mm(否则试验无效)3、坍落扩展度=,最大直径+最小直径,2,维勃稠度试验,步骤:1、装样方法同坍落度试验2、开动振动台并记录时间,从开始振动至透明圆盘底面完全被水泥浆布满至,所经历的时间
16、,以s计,和易性的影响因素,1、内因1)水泥浆的数量和集浆比 结论:拌合物的水泥浆的数量应以满足流动性为宜2)水泥浆的稠度 水泥浆的稠度取决于水灰比(在用水量固定的情况 下)水灰比小 水泥浆稠 拌合物流动性小 水灰比大 水泥浆稀 流动性增大,拌合物流浆、离析,严重影响砼强度,3)砂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质量的百分率。当水泥浆用量一定时:砂率过大,集料总表面积增大,包裹集料的水泥浆变薄,砂粒间摩阻力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小。砂率过小,集料总表面积减小,但砂浆数量不足,水泥砂浆除填充空隙外,包裹在石子表面的水泥砂浆层薄,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小,同时砂量不足,也易导致离析、泌水现象,影响工作性(合
17、理砂率)4)组成材料性质,和易性的影响因素,砂率与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关系,合理砂率:在水泥浆用量一定时,能使新拌砼获得最大流动性,又不产生离析、泌水时的砂率,R,2、外因 主要有湿度、温度、风速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选择 依据结构物的断面尺寸、钢筋配置的疏密以及捣实的机械类型和施工方法等来选择。,R,和易性的影响因素,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强度),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和强度等级 1、立方体抗压强度fcu 标准试件: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试件 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龄期28天 标准方法测定:强度测定结果处理:以三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 注:当采用
18、非标准尺寸试件测得的立方体强度,应乘以换算系数 折算为标准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边长200mm换算系数为1.05 边长100mm 的试件换算系数为0.95,2、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按照标准方法测定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3、强度等级(C)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表示方法:用符号“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两项内容表示,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强度),思考题: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及强度等级三者的关系?,二、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p)标准试件:采用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
19、试件 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比约为0.70.8,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强度),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强度),三、混凝土的辟裂抗拉强度(fts)标准试件:采用150mm 150mm 150mm 的立方体 试件测定方法:在立方体试件(或圆柱体)中心平面内用圆弧 垫条施加两个方向相反,均匀分布的压应力,当压应力增大至一定程度时试件就沿此平面辟 裂破坏,此为辟裂抗拉强度,四、抗折强度(ft)标准试件:采用150mm 150mm 550mm 的梁 形试件 测定方法:采用三分点的加荷方式,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强度),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因素,一、材料组成1、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水灰比定则:注
2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水泥的实际强度(MPa)灰水比 粗集料回归系数(参见表3-17)2、集料特征与水泥浆用量 二、养护温度与水泥浆用量三、龄期,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技术措施,1、采用高强度水泥和特种水泥2、采用低水灰比和浆集比3、掺加外加剂4、采用湿热处理方法 1)蒸汽养护: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2)蒸压养护5、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一、荷载作用下变形 1、弹性变形和弹性模量 2、徐变变形 定义:在持续荷载的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 变形(蠕变)二、非荷载作用下变形 1、温度变形 2、化学收缩 3、干湿变形,硬化后混凝土的耐久性,1、抗冻性 试验方法(两种):慢冻
21、法和快冻法2、耐磨性3、碱集料反应4、混凝土的碳化5、混凝土的抗侵蚀性,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通过计算和试配调整,确定出满足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混凝土各种组成材料的用量。设计指标:抗压强度,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小净距等)3、耐久性要求(如抗冻性、抗侵蚀、耐磨、碱集料反应等)4、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5、砂、石的种类,石子最大粒径、密度等)6、施工方法,二、配合比表示方法,1、单位用量表示法 以1m3 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表示(例如:水泥:水:砂:石=33
22、0Kg:150Kg:726Kg:1364Kg)2、相对用量表示法 以水泥的质量为1,并按“水泥:砂:石;水灰比”的顺序排列表示(例如:1:2.14:3.81;W/C=0.45),三、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1、施工工作性的要求 2、结构物强度要求 3、环境耐久性要求 4、经济性的要求 四、配合比设计的三参数 1、水灰比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前提下取较 大值,以获得较大的流动性 2、砂率在满足粘聚性的前提下取较小值 3、单位用水量在达到流动性前提下,取较 小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四步: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一、初步配合比的计算,1、确定混
23、凝土的配制强度 注: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可根据近期同类混凝土强度资料求得,当无强度历史资料时,强度标准查可根据强度等级按表3-18查得,标准差 值,表318,2、初步确定水灰比注: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 当无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水泥强度等级值(MPa)水泥强度等级值富余系数,按实际统计资料 确定,一、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注意:按计算所得的水灰比,进行耐久性校核,3、确定单位用水量 1)干硬性、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当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集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按表3-20、
24、3-21确定 b、水灰比小于0.40 的混凝土以及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a、以表3-20,表3-21种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5Kg,计算未掺加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一、初步配合比的计算,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1)按配制强度要求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2)按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水量(见表3-19),一、初步配合比的计算,5、砂率的选定 1)坍落度为1060mm 的混凝土,可根据粗集料品种、粒径及水灰 比按表322选取 2)坍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以在表322
25、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 3)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一、初步配合比的计算,6、计算粗、细集料用量 1)质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为一固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拌合物的假定湿表观密度,一、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混凝土假定湿表观密度参考表 表3-22,2)体积法(绝对体积法):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各组成材料绝对体积和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空气之和。注意:质量单位为Kg,密度单位为Kg/m3 在不使用引起型外加剂时,取值为1,6、计算粗、细集料用量,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学习 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