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事故鉴定和现场查勘.ppt
《汽车保险事故鉴定和现场查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保险事故鉴定和现场查勘.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汽车保险与理赔,河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系 姚新胜 副教授 2023年10月,2023/10/29,2,第9章 汽车保险事故鉴定和现场查勘,第一节汽车保险事故鉴定第二节汽车保险事故现场查勘,2023/10/29,3,第一节 汽车保险事故的鉴定,一、交通事故鉴定概述二、汽车交通事故的碰撞类型三、交通事故鉴定必要的人体工程学知识 四、交通事故鉴定必要的汽车相关知识,2023/10/29,4,一、交通事故鉴定概述,(一)交通事故鉴定的意义(二)汽车交通事故的形态(三)交通事故鉴定的基本知识(四)交通事故鉴定的注意事项,2023/10/29,5,(一)交通事故鉴定的意义,道路交通事故是
2、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首先,道路交通事故的主体,一方必须是车辆;其次,道路交通事故的地域范围是道路,发生在道路以外的事故一般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再次,道路交通事故的另一个主观因素是过错或者意外。,2023/10/29,6,发生交通事故就会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对于保险车辆就会涉及到保险赔付,有些还会涉及刑事或民事诉讼。因此,对汽车交通事故进行科学公正的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汽车交通事故鉴定可以委托交通事故鉴定专家进行。在我国,一般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并出具正式文件。,2023/10/29,7,鉴定书一般格式,1.事故简介2.鉴定内容2.
3、12.23.鉴定依据事故车参数等,4.鉴定经过4.1鉴定方法4.2考证内容4.35.鉴定结论参考文献附录,2023/10/29,8,长平高速公路“04.04.*”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书1 事故概况1.1事故发生时间 2004年04月*日上午*时分许。1.2事故发生地点 长平高速公路68km+700m处。1.3事故简要过程 上述事故时间,四平市铁西区驾驶员王*驾驶吉C199*牌照宝莱轿车在长平高速公路沿长春方向行驶,与同方向行驶的由四平市铁西区驾驶员刘*驾驶的吉C224*牌照宝莱轿车,在上述事故地点发生碰撞交通事故,致使吉C224*宝莱轿车驶出车道,进入右侧边沟。事故造成吉C224*宝莱轿车乘员陈*
4、重伤,后因抢救无效死亡;齐*、王*、唐*及驾驶员刘*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鉴定书实例,吉C199*宝莱,吉C224*宝莱,2023/10/29,9,2委托鉴定事项 公主岭大队事故科委托鉴定吉C224*宝莱轿车碰撞前的行车速度。3鉴定依据 3.1事故车辆、道路数据 事故现场道路环境及路面情况;事故案卷(当事人笔录、事故现场图、车损照片、事故现场照片);事故现场补充调查与测量结果;汽车损坏及接触变形情况。3.2参考数据 宝莱轿车基本技术参数数据。,2023/10/29,10,4车辆损坏情况 4.1吉C199*牌照宝莱轿车变形情况 在右侧前车门处有明显的黑色轮胎橡胶刮痕,后翼子板轻微碰撞变形。如
5、照片1、2。,照片1 黑色轮胎橡胶刮痕,照片2 后翼子板轻微碰撞变形,2023/10/29,11,4.2 吉C224*宝莱轿车变形情况 吉C224*宝莱轿车前保险杠脱落,右侧前大灯脱落,发动机罩严重变形,左侧前轮爆胎,轮胎部分脱离轮辋且轮辋附有大量泥土,车身两侧的后视镜脱落,左侧前车窗玻璃破碎,右侧前后车窗玻璃破碎,行李箱有严重的变形,车顶盖向上翘起,右侧后翼子板向横向溃缩40cm。后风挡玻璃破碎,右侧后车门与后翼子板间隙有泥土嵌入。如照片3、4、5、6、7、8所示。,2023/10/29,12,5事故分析,长平高速公路分上下行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道路横断面为分车分向式,单向车道设有行车道和
6、超车道各一条,宽均为3.75m,单向车道右侧设有硬路肩,宽为2.5m。道路中央设有中央分隔带,宽为3.0m。,路况,2023/10/29,13,5.1两车碰撞运动分析,吉C199*牌照宝莱轿车右侧前车门有明显的与轮胎形状相符的碰撞变形并附有黑色橡胶擦痕(见照片1),右后侧翼子板位于轮胎上方处右三角形变形(见照片2)。结合吉C224*碰撞变形情况,可以推导两车的碰撞过程示意图如下所示。,2023/10/29,14,5.2吉C224*宝莱轿车事故前行车速度推算宝莱轿车总质量为m1816330=2146kg。事故现场路面状况良好,可取道路附着系数(纵向附着系数)。由事故现场勘测草图和比例图可知,轮胎
7、制动侧滑印迹最长的为 s 38m。(见照片9和现场草图及比例图)由此计算宝莱轿车因与道路摩擦而损失的摩擦功为 宝莱轿车在驶离高速公路硬路肩后(见照片10),继续在道路右侧土路肩上运动,最长的侧滑制动距离为s4.8m(见照片11、照片12)。经现场勘查,路肩上为软土,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取摩擦系数,由此计算宝莱轿车在软路肩上行驶的能量损失为,2023/10/29,15,宝莱轿车继续运动,在护坡处作斜抛运动,如图1所示,并参见照片11和照片12。,图1路外轮廓及汽车跌落示意图,2023/10/29,16,随后,继续在道路右侧排水沟内运动。宝莱轿车斜抛距离为15m,斜抛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汽车跌落示
8、意图,2023/10/29,17,由此列方程如下:路面在设计时一般都有一定的拱度,取路面拱度为0.05,由上式计算汽车斜抛的初速度为 综合以上分析计算,可得宝莱轿车总的能量损失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可得宝莱轿车事故前的行车速度为 从吉C199*牌照宝莱轿车右侧的碰撞变形情况看,吉C224*宝莱轿车因两车接触所损失的能量较小,对车速影响小,故没有考虑吉C224*宝莱轿车碰撞损失的能量。另外,由于宝莱轿车与路缘碰撞变形很难确定,所以并没有考虑宝莱轿车与路缘碰撞的能量损失。,2023/10/29,18,5.3 通过模拟软件确定宝莱轿车事故前行车速度 参照车辆变形情况和事故现场图,将事故现场记录的汽车碰
9、撞点、路面痕迹、汽车乘员质量情况、车辆技术参数等数据输入软件。参照吉C199*牌照宝莱轿车的变形部位和特征,确定宝莱轿车碰撞的接触部位和运动情况。反复设定宝莱轿车初始速度、初始方向角度等参数,将模拟的两车运动轨迹状态和结果,与现场情况进行比较,特别是比较碰撞后吉C224*宝莱轿车在事故现场的轮迹的形状和长度等,结合其在碰撞过程与吉C199*牌照宝莱轿车的接触部位和变形特征,得到两车碰撞前行车速度约为 注:为吉C199*宝莱轿车碰撞前行车速度。为吉C244*宝莱轿车碰撞前行车速度。两车碰撞部位以及碰撞后的运动轨迹见附件。,2023/10/29,19,6结论,通过对吉C224*宝莱轿车的运动轨迹、
10、运动形态的分析以及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可推断:吉C224*宝莱轿车碰撞前的行车速度约为V 146158km/h,不低于132km/h。,2023/10/29,20,科学鉴定的目的主要是向事故处理人员、理赔员或法官及律师说明科学解释的程序,为事故处理、保险理赔和诉讼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鉴定书应尽可能简明扼要、易于有机地把握相关内容。在使用专业术语时,要通俗易懂地解释其意思。叙述要文理清晰,避免杂乱无章。,2023/10/29,21,对于复杂的问题,在“鉴定经过”章节的开始要说明鉴定程序。在“考证内容”一节中要对证据中的重要资料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以此为基础对事故形态进行考证分析与推理计算。可以充
11、分利用图表、图形和照片加深对事故过程及形态的认识,某些场合还可以利用模型和录像。,2023/10/29,22,鉴定内容,碰撞事故的发生形态;单车事故的发生形态;碰撞车速、制动前的车速;碰撞地点的特殊情况(违章情况);碰撞姿态(碰撞时的相对姿态、碰撞角度等);碰撞发生前事故车的运动状况与驾驶人的动作;避免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是否为追尾或妨碍行车;该事故确实存在吗(是否伪造事故);该事故是否为故意(蓄意)的(自杀事故、他杀事故);,驾驶人是谁;因车辆故障引发的事故(使用不当、维护不当、缺陷车);车辆发生火灾的原因;废气中毒死亡事故的原因;交通信号灯状态;乘车人所受的冲击;碰撞所造成的乘车人身体运动状
12、况;事故与受伤之间的因果关系;碰撞的顺序(台球式追尾或堆积式追尾);证言的真伪;相反证言、相反鉴定结果真伪的判定;引发事故的诱因。,2023/10/29,23,(二)汽车交通事故的形态,绝大部分的汽车交通事故是碰撞事故。把碰撞事故分为4个阶段,则更加容易理解。第一个阶段是碰撞发生前事故车辆的运动状态以及操纵车辆的驾驶人的动作。在这一阶段,往往由于驾驶人的错觉、判断错误、反应迟钝,或者车辆及道路环境的异常等原因而引起碰撞事故。,发生碰撞的4个阶段,碰撞发生前撤离的运动状况与驾驶人的动作,碰撞,碰撞后的车辆及乘车人和运动,车辆损坏,乘车人受伤,路面痕迹,(原因),(结果),2023/10/29,2
13、4,从科学鉴定理论的观点来说,汽车碰撞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是车辆之间相互交换运动能量的现象。(2)是相互挤压,通过车身的损坏(塑性变形)来消耗一部分运动能量的现象。(3)是部分相互损坏(塑性变形),而另一部分相互排斥(反弹、弹性变形)的现象。(4)在进行运动能量交换的同时,有时还会将一部分运动能量转换为角运动的现象。因此,发生碰撞事故的车辆不仅存在平移运动,有时还伴随有旋转运动。(5)由于惯性作用,乘车人与车辆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这就是所谓的二次碰撞,即乘车人受伤的原因。(6)碰撞现象一般发生在0.10.2s极端的瞬间。,2023/10/29,25,在碰撞中未消耗掉的能量则通过碰撞后车辆和
14、乘车人的运动,以摩擦功的形式消耗掉。碰撞后的运动时间通常为数秒,整个碰撞过程几乎是人力无法左右的纯物理现象,这使得车辆碰撞事故的科学鉴定具有极高的客观性。碰撞和碰撞后的运动结果主要是造成车辆损坏、乘车人受伤、路面痕迹(胎痕、车身的擦痕、路面上的散落物)等。车辆交通事故的科学鉴定,就是根据这一事故的“结果”,即车辆的损坏和乘车人的伤害程度、路面痕迹等(同时参考目击者的证言),对照自然规律、汽车运动特性、结构特点、人体工程学等准确地再现碰撞现象。然后追溯、推定构成事故“原因”的碰撞发生前的车辆运动状态与乘车人的动作。,2023/10/29,26,交通事故中发生的这些物理现象一定会遵循以牛顿的三大定
15、律为首的物理定律而产生和发展,因此,只要正确地记录碰撞的结果,就能够完全正确地反推出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所以说,车辆交通事故鉴定具有高的实证性。,交通事故,瞬间能量释放,车辆损坏、乘车人受伤、路面痕迹,胎痕、车身的擦痕、路面上的散落物),事后必然痕迹,依据碰撞等事件的自然规律、汽车特性、人体工程学等知识体系进行追溯,2023/10/29,27,(三)交通事故鉴定的基本知识,汽车交通事故的科学鉴定涉及到多学科知识,说明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必须广泛地跨学科集中收集相关知识。图概括了汽车交通事故鉴定学的基本知识体系。碰撞力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各种力学的基本概念、术语、牛顿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16、动量守恒定律、有效碰撞速度、相对碰撞速度、反弹系数、摩擦系数、塑性变形等定义,以及必须加深对作为碰撞物体的汽车特性的理解。,汽车交通事故鉴定学基本知识体系,碰撞力学,汽车运动特性,汽车构造特性,人体工程学,汽车交通事故鉴定学,2023/10/29,28,对于汽车运动特性的基本知识,主要应加深对加速、制动、转向等汽车的运动,以及控制机械故障的原理、实验知识(实际经验)的理解。在车辆构造特性的基本知识中,车身作为碰撞物体的特性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必须根据车身的损坏状况逆推出碰撞事故的产生过程,完成这些工作,还需要材料力学、破坏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重点在于分析视觉、知觉反应时间,
17、打瞌睡、酒后驾车、人体的耐冲击性等知识,以明确事故责任之间的关系。,2023/10/29,29,(四)交通事故鉴定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汽车交通事故科学鉴定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1.坚持中立性2.做到通俗易懂3.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4.避免先入为主5.避免使用夸大其词的逻辑推理6.从多种角度观察、论证7.鉴定结论必须充分考虑采样数据的误差8.着眼于关键证据,2023/10/29,30,1.坚持中立性在交通事故鉴定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性、公正性,要遵守职业道德。在实际中出现完全相反的鉴定结论已屡见不鲜。当然,真理只有一个,两个鉴定书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鉴定结果一般分为结论前提型(先入
18、为主型)和错觉型两种。导致结论前提型鉴定的原因和理由是鉴定人按照鉴定委托方所希望的结论,适当地捏造和杜撰。大多数情况是受经济或人情的束缚,经济和人情像一根看不见的线,间接地、紧紧地支配着鉴定人的行为。错觉型鉴定是一种非恶意的、无意的错误鉴定。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细致谨慎,按要求进行科学鉴定。,2.做到通俗易懂鉴定书要作为证据用于事故处理、理赔处理,甚至法庭诉讼。在这些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普遍不熟悉科学鉴定中所使用的科学概念、定律、技术术语等。因此,鉴定书的撰写应尽可能简明扼要,不要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使外行人也能读懂。将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论证部分作为附录,还可适当地添加一些图表、照片
19、、图形、录像等,这样更有助于加深感性认识。,2023/10/29,31,3.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要保证交通事故鉴定的客观性,最重要的是不受事件的细节所束缚,要完整地观察事故的全貌。不要过分拘泥于事故的部分细节,不要拘泥于某一特定的证据或理论设定假说。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4.避免先入为主这是在强行做出结论前提型鉴定时的常用手段。在鉴定过程中,必须清楚所作的考证过程与提交的结论之间的关联性,依靠考证的条理性与来龙去脉让相关人员弄清楚鉴定的结论。,2023/10/29,32,5.避免使用夸大其词的逻辑推理这也是在强行做出结论前提型鉴定时常见的方法。在鉴定时明显夸大损伤的程度,故意忽略难以掩盖的明
20、显损伤的例证,以特定的不确切的证言或风闻为依据,故意展开故事情节,并围绕这些因素进行各种求证,来解释其理论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在事故鉴定中有极大的危害性。6.从多种角度观察、论证事故鉴定的证据主要分为证明碰撞及碰撞发生前的运动、碰撞发生后的运动状况的物证和证人的证言两种。实际上,碰撞发生前的运动状态与碰撞过程及碰撞后的运动状态紧密相关,各种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通过力学计算按时间序列追溯推定。因此,交通事故这一物理现象可以依据大量可靠的证据从多方面、多角度查证。,2023/10/29,33,7.鉴定结论必须充分考虑采样数据的误差 当通过实验室来处理交通事故鉴定问题时,因与外界存在着各种可控条
21、件的误差,会使鉴定结论存在较大的误差。,8.着眼于关键证据 在整个鉴定过程中,往往是某一关键证据决定着鉴定结论的真伪。,2023/10/29,34,二、汽车交通事故的碰撞类型,汽车与汽车之间发生的碰撞事故,按事故发生后的碰撞结果,可分为正面碰撞、追尾碰撞、迎头侧面碰撞、斜碰撞几种。(一)正面碰撞(二)追尾碰撞(三)迎头侧面碰撞(四)斜碰撞,2023/10/29,35,(一)正面碰撞,即相向行使中车辆间发生的迎头正面碰撞。该现象多发生在超车过程中与对面来车相撞;在视线不良的弯道上与对面来车相撞;因其他原因驶入逆行车道,与对面来车发生的迎头正面相撞。,汽车与汽车正面碰撞示意图,由此引发的正面相撞一
22、般不会引起车辆发生侧滑,所以不产生摩擦力。,2023/10/29,36,(二)追尾碰撞,通常所说的追尾碰撞,一般发生在行进过程中,由于跟车距离过近,当前车猛然减速或紧急停车时,后车采取措施不力或在雨雾天行车视线不良,后车发现前车时由于距离太近,来不及采取措施而导致车头与前车尾部相撞。,此时的碰撞面为正面而不会引起车辆发生侧滑,所以不产生摩擦力。,2023/10/29,37,(三)迎头侧面碰撞,迎头侧面碰撞是指基本上垂直于被撞车辆的车身侧面的迎头碰撞。该现象多发生在无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两车垂直方向直行且同时进入路口时发生的拦腰碰撞。,另外,在路口左、右转弯行进的车辆也可能发生此类碰撞事故。
23、,2023/10/29,38,(四)斜碰撞,斜碰撞是指有别于正面碰撞和迎头侧面碰撞的一种以锐角或钝角形式相互接近的碰撞。斜碰撞多发生在躲避正面碰撞和迎头侧面碰撞时形成的;左、右转弯车和直行车之间会发生斜碰撞。,此时由于是重心与重心偏斜的碰撞,且碰撞面之间不呈直角,所以碰撞将伴随有旋转运动(角运动),车辆有侧滑现象发生,会有摩擦力。,2023/10/29,39,三、交通事故鉴定必要的人体工程学知识,(一)视觉1.可视距离 2.视野3.颜色、形状与识别4.光照适应与眩目(二)知觉与反应(三)驾驶状态(四)人体抵抗冲击的能力,2023/10/29,40,(一)视觉,安全行车与躲避危险所必需的信息,大
24、部分是通过视觉摄取的,通过视觉驾驶人可以获得80%的行车信息。视觉问题包括:可视距离、视野、识别、适应和眩目等。1.可视距离2.视野3.颜色、形状与识别,2023/10/29,41,1.可视距离,对于驾驶人来说,“能看多远”对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识别所看到的对象物。“能看多远”具体来说可分为可视距离和视野。可视距离基本上受亮度制约。夜间行车,前照灯的亮度直接决定着可视距离。车速也会间接影响到可视距离。对象物的反射率直接影响着可视距离。在夜间,汽车行驶在狭窄的道路上,对穿着黑色衣服的行人只有非常接近时才会发现。车辆行驶速度的高低也会使可视距离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行人和自
25、行车的反射率对交通安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视物的关系可分为:人与视物都静止的静止视力;人在移动的物体上,看静止的视物,叫移动视力;移动的人看移动的视物,人和物都在移动,称为移动体视力。与静止视力相比,移动视力约下降5%,移动体视力约下降10%。汽车安全技术条件中对灯光的安全照射距离都有详细的规定。,2023/10/29,42,2.视野,视野即生理性视觉的极限角度,左右两眼分别为160。中间重叠的视野为左右各60,确认色彩的视野为正前方左右35。一般说来,人的最佳视野为:水平45,垂直30。夜间视野主要受前照灯光的定向性所制约。间接视野由驾驶人的眼位和后视镜的特性决定。,2023/10/2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保险 事故 鉴定 现场 查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