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第5章第1课 自然资源与人类.ppt
《模块1第5章第1课 自然资源与人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1第5章第1课 自然资源与人类.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1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全球变暖及其影响。3自然灾害的含义。旱涝、台风、寒潮、地震等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以我国能源、资源的生产与消费为背景,以油价改革或能源运输工程(国内、国外)等热点为切入点,考查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2.以热点区域为背景,以图表资料的形式提供信息,结合区域自然资源(或能源)配置和开发状况等,考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3.以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 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为背景,考查四种灾害的危害与成因。联系生活实际,以等值线为切入点,考查泥石流、台风、地震、的区域分布,同时考查比较分
2、析的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4.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以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为背景,通过图表资料呈现信息,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和影响。,自然资源与人类,自然资源及其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能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题1】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用了大量的节能设备,许多太阳能景观灯和风能路灯组成亮丽的风景。据此完成(1)(2)题。,(1)风能路灯所用的能源属于()A潮汐能B重力能C生物能D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D,(2)太阳能景观灯使用的能源的特征,分析不正确的是()A清洁能源 B可再生资源 C常规能源 D取之不尽,
3、用之不竭的能源,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征,能源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自然资源。解决该题关键需抓住以下几点:(1)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2)太阳能具有清洁、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答案】(1)D(2)C,能源的分类方法,1按照能源所蕴藏的能量来源可分为三类 一是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直接来源,如太阳能;间接来源,如水能、风能、波浪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是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地热能、核能。三是来自天体引力,如潮汐能。,2接目前开发利用现状 常规能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被大规模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且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4、。新能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被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生物能(沼气)等。3按是否转换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得来的。,【变式训练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回答(1)(3)题。,(1)下面A、B、C、D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C,(2)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再生,取之不尽 B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无限的 C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其分布也是有规律的 D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C,(3)有人把自然资源丰
5、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C,资源的数量、质量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土地资源为例),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2.土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及对策,【例题2】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影响d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D,D,(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块1第5章第1课 自然资源与人类 模块 自然资源 人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