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秦).ppt
《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秦).ppt(1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机械工程学院 秦 伟,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是高等学校工科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课程配套的机械基础课程综合设计是学生首次较全面地进行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运动学设计、动力学分析、零部件工作能力设计和结构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课程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初步具有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运动学设计、动力学分析以及强度和结构设计的能力 加强现代设计方法与手段的掌
2、握与应用 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具有运用设计标准、设计规范、设计手册、设计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表达设计成果、书写技术报告及科学研究论文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机械产品设计的一般进程,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执行系统、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工作能力和结构设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包括: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根据机械系统的工作要求,确定执行系统的工作原理 拟定工艺动作和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 进行执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 进行执行系统的协调设计,绘制工作循环图 进行执行机构的尺度设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进行机械动力学性能分析,设计调速飞轮 对执行系统运动方案进行评价与决策,原动机类型
3、的选择和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选择原动机的类型和主要参数,确定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 选择机械传动装置的类型,拟定传动链的布置,分配各级传动比,确定各级传动机构的基本参数,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 执行系统、传动系统零部件工作能力和结构设计 进行执行系统、传动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计算,三、课程设计的要求 了解机械产品设计过程和要求,以机械总体设计为出发点,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合理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和结构布局。以所学知识为基础,针对具体设计题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分配的各项任务,并注意与同组其他同学进行协商与协调。在确定机械工作原理、构思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等过程中,要有意
4、识地采用创新思维方法,设计出原理科学、方案先进、结构合理的机械产品。对设计题目进行深入分析,注意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比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出几种可行的运动方案。,正确使用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和标准规范,认真计算和绘图,力求设计图样符合国家标准,计算结果正确。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多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完成课程设计中分析计算和图形绘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将方案构思、机构分析以及设计计算等所有工作都仔细记录在笔记本上,便于形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 1.了解设计任务 机械设计任务通常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提出。设计任务书详细规定了机械的用途、主要性能参数、工作环境条件、生产指
5、标和成本预算等。学生应首先对设计题目进行分析,了解设计任务和要求。,第二节 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注意事项,2.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广泛收集同类机器或相近机械的性能参数、使用情况、优缺点等技术资料和数据,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取决与机械的工作原理。完成同一生产任务的机器,可以有多种工作原理和运动方案,而同一种方案,有可以有不同的组合。设计者应根据具体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设计出效率高、工作可靠、成本低的运动方案。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拟定机械的工作原理,确定执行构件的数目和运动形式,选择原动机类型,执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绘制机构运动示意
6、图等。,3.机械运动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拟定的运动方案进行尺度综合,以满足根据该机械的用途、功能和工艺要求而提出的执行构件的运动规律、运动位置或轨迹等要求。机械运动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机构的主要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机构运动,绘制机械运动循环图等。在机械运动设计中,如果经过运动分析发现,所选择的运动方案没有满足或没有完全满足预期的运动要求,应修改运动方案,或调整构件尺寸、进行结构变异等,重新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4.机械动力设计 在机械运动设计基础上,确定作用在机械系统各构件上的载荷并进行机械的功率计算和能量计算。机械动力设计的内容包括动态静力分析,功能关系、真实运动规律求解,速
7、度波动的调节和机械的平衡计算等。根据机械各执行构件上承受的载荷性质和大小,考虑机械系统效率,计算出机械的输出功率,然后确定原动机应有的功率、转速,从而选择适宜的原动机型号。,5.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机械传动系统的功能是将原动机的转速和转矩进行传递和变换,以满足执行机构对速度和力的要求。传动系统通常有带传动、链传动以及各种齿轮传动组成。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的具体内容是根据执行机构对输入运动和动力的要求以及机械的用途、工作环境、成本、效率等条件,选择合适的传动类型及其组合顺序,分配总传动比,并依据原动机的额定功率(或工作机所需功率)和转速,算出机械各传动轴的转矩(或力)、转速(或速度)。,6.主要零部件
8、工作能力设计 对执行系统和传动系统中的非标准零部件,进行工作能力和结构设计。设计时应根据机械零部件的工况条件和主要失效形式,选定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依据设计准则,确定其合理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尺寸,绘制机械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在零部件工作能力和结构设计中,常需要进行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稳定性计算和热平衡计算等。,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是对整个设计工作的整理和总结,是课程设计的最终成果之一,是老师了解设计、审查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技术文件,也是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的重要依据。,二、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1.机械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机械系
9、统整体需要考虑。设计和计算、绘图和校核、完善和提高,以及方案设计与结构设计常常需要交叉进行。2.巩固机械设计基本技能,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机械设计内容繁多,所有的设计内容都要求设计者将其明确无误地表达为图样或软件形式,并经过制造、装配,才能成为产品。机构设计、工作能力计算和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中必备知识和基本技能,同学们应自觉加强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掌握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设计能力。,3.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题目多选自工程实际中的常见问题,设计中有很多前人的设计经验可供借鉴。同学们应注意了解、学习和掌握前人的设计经验,同时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10、决问题的能力。4.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先总体设计,后零部件设计;先概要设计,后详细设计;先运动设计,后结构设计。遇到设计难点时,要从设计目标出发,在满足巩固能力和工作环境要求的前提下,首先解决主要矛盾,逐渐化解其他矛盾;提倡使用成熟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5.正确处理传统设计与创新设计的关系,优先选用标准化系列化产品,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维护方便。,第三节 课程设计常用方法特点,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的任务总体上可分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也是机械产品设计的主体内容,其设计的常用方法可划分为传统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两大类 一、传统设计方法的
11、特点 以理论计算和长期设计实践而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方法等进行设计,即传统设计,又称常规设计。传统设计在长期运用中不断得到完善,是符合当代技术水平的有效设计方法。,传统设计是以静态分析、经验设计、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设计方法,设计结果的近似性较大,难以获得最优方案,设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二、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给机械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突变。随着科技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控制技术等对机械产品的渗透和有机结合,与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的深化和设计思想的更新,使机械设计跨入了现
12、代设计阶段,该阶段使用的新兴理论和方法称为现代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 研究设计的全过程 突出设计者创造性 用系统工程处理人机环境的关系 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和参数 动态的、精确的分析和计算机械的工作性能 将计算机全面引入设计全过程,机械设计常用现代设计方法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法动态设计虚拟设计 协同设计,一、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1.执行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 确定产品工作原理的设计,即根据机械预期实现的功能,考虑选择何种工作原理来实现所需的功能要求。实现某种预期的功能要求,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工作原理。不同的工作原理,需要不同的工艺动作,所设计出的机械其性能、结构、工作
13、品质、适用场合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必须根据更具体的工作要求,如强度、精度寿命以及产量、效率、成本、环保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同时尽可能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多采用几个方案。,第四节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功能原理设计的多解性,将一叠纸张逐一分开,重 力,离心力,摩 擦,推 刮,粘 力,静 电,气 吹,气 吸,自动输送料板装置的功能原理设计,气吸,要求吸头做L形运动,需要附加的气源,气吸,要求吸头做L形运动,需要附加的气源,自动输送料板装置的功能原理设计,机械推拉,运动规律简单,但要求料板必须有一定的厚度,需要实现摩擦板的接近料板运动、送料运动和回退运动等,规律复杂,摩擦传动,自动输送料板装置的
14、功能原理设计,摩擦传动,需要实现摩擦轮的接近料板运动、送料运动和回退运动等,规律复杂,2.执行系统的运动规律设计 实现同一工作原理,可以采用不同的运动规律。运动规律设计通常是对工艺方法和工艺动作进行分析,把其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动作。工艺动作分解的方法不同,所形成的运动方案也不同。,刀具作复合运动,刀具与工作台分别运动,立式钻床工艺动作分解,工作原理不同,运动方案也不同。,齿轮加工,范成原理,仿形原理,工作原理相同,运动方案不同。,齿轮加工,插 齿,滚 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复合运动,往复摆动,回转运动,每分钟转数 rpm,由两个以上单一运动合成,间歇转动,停歇往复直线运动,停歇单向直线运动,沿
15、可变曲线运动,连续转动,沿固定曲线运动,往复直线运动,每分钟转位次数、转角大小、运动系数,每分钟摆动次数、转角大小、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每分钟行程数、大小、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每次进给量的大小,每循环停歇次数、位置、时间、行程大小和工作速度,3.执行机构型式设计 实现同一种运动,可以选用不同型式的机构。所谓机构型式设计,是指究竟选择何种机构来实现上述运动。例如,为了实现刀具的上下往复运动,既可以采用齿轮齿条机构、螺旋机构;也可以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还可以机构组合或结构变异创造发明新的机构等。究竟选择哪种机构,还需要考虑机构的动力特性、机械效率、制造成本。,设计原则 满足执行构件所需的运动形
16、式、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方面的要求。尽量简化和缩短运动链,选择较简单的机构 实现同样的运动要求,应尽量采用构件数和运动副数最少的机构。这样可以降低制造费用,减轻机械重量;减少运动副摩擦带来的功率损耗,提高机械效率;有利于减少运动链的累积误差,提高传动精度和工作可靠性;有利于提高机构的刚性。,精确直线导向机构,近似直线导向机构,在同一制造精度条件下,前者的实际传动误差约为后者的23倍。,冲压床传动系统配置,尽量减小机构的尺寸 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希望机械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机械的尺寸和重量,随机构型式设计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例如,在相同的运转参数下,行星轮系的尺寸和重量较定轴轮系显著减小
17、;在从动件移动行程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圆柱凸轮要比盘形凸轮尺寸更为紧凑。,滑块行程为曲柄长度的2倍,滑块行程为曲柄长度的4倍,选择合适的运动副形式 运动副在机械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机械的结构形式、传动效率和灵敏度等。,用转动副代替移动副,采用高副易于实现执行构件较复杂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而且有可能减少构件数和运动副数,从而缩短运动链。缺点是高副元素形状复杂且易于磨损,一般用于低速轻载场合。,用高副机构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考虑动力源的形式 选择合适的动力源,有利于简化机械结构和改善机械性能。在进行执行机构型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作要求、生产条件和动力源情况。常用原动机
18、类型 电动机 内燃机 液压马达、液压缸 气压马达、气压缸等,选择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选择往复式油缸作为动力源,使执行系统具有良好的传力条件和动力特性 进行执行机构的型式设计时,应注意选用具有最大传动角、最大增力系数和效率较高的机构。机构中若有虚约束,则要求提高加工和装配精度,否则将会产生很大的附加内应力,甚至会产生楔紧现象而使运动发生困难,因此应尽量避免采用虚约束。若为了改善受力状况、增加机构刚度等而必须引入虚约束时,应注意结构、尺寸设计的合理性。对高速运转机构中作往复平面运动或平面复杂运动的大惯性质量构件、或有较大偏心质量的转动构件,应考虑进行平衡设计。,存在4个过约束,存在3个过约束,存在1
19、个过约束,不存在过约束,使机械具有调节某些参数的能力 在某些机械的运转过程中,有些运动参数(如行程)需要经常调节;在另外一些机械中,为了安装调试方便,也需要机构中有调整环节。方法 选择具有两个自由度的机构,将其中一个原动件作为主原动件,驱动机构实现工艺动作所要求的运动,另一个原动件作为调节原动件,当调整到需要位置后,使其固定不动,整个机构成为具有一个自由度的系统。,保证机械的安全运转 进行机构的型式设计时,应考虑机械的安全运转问题,防止发生机械损坏出现生产和人身事故的可能性。例如,采用具有过载保安性的带传动或摩擦传动机构防止机械的过载损坏;设置具有自锁功能的机构防止起重机械的起吊部分在重物作用
20、下自行倒转等。,机构的选型 利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将前人创造发明出的数以千计的各种机构按照运动特性或动作功能进行分类,然后根据设计对象中执行机构所需要的运动特性或动作功能进行搜索、选择、比较和评价,选出执行机构的合适型式。,按照执行构件所需的运动特性进行机构选型,啮合传动机构,连杆机构,传递连续转动机构,摩擦传动机构,摩擦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平行四边形机构,带传动,双曲柄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齿轮连杆机构,单向间歇转动机构,槽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按照执行构件所需的运动特性进行机构选型,凸轮机构,螺旋机构,传递往复运动机构,正弦机构,多杆机构,正切机构,曲柄滑块机
21、构,组合机构,齿轮齿条机构,液压缸、气缸,连杆机构,按照执行构件所需的运动特性进行机构选型,齿轮连杆组合机构,联动凸轮机构,再现轨迹机构,连杆机构,凸轮连杆组合机构,按照执行构件所需的运动特性进行机构选型,按照动作功能分解与组合原理进行机构选型,基本机构的功能符号,举例 设计题目 精锻机主机构 总功能 当加压执行构件(冲头)上下运动时,能锻出较高精度的毛坯。空间约束条件 驱动轴必须水平布置。,基本功能 运动形式变换 转动变换为移动,运动轴线变向 水平轴运动变换为铅垂方向运动,运动位移或速度缩小 减小位移量(或速度),实现增力要求,基本功能结构,组合机构方案总数 N63216,精锻机组合机构方案
22、,机构的构型 当已有机构不能完全实现预期的要求,或虽能实现功能要求但存在结构复杂、运动精度不当、动力性能欠佳或占据空间较大等缺点时,设计者可先从常用机构中选择一种功能和原理与工作要求相近的机构,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构筑机构的型式。,扩展法 在原有机构基础上增加基本杆组,构筑出新的机构型式,可在不改变机构自由度的情况下,增加或改善机构的性能。,以摆动导杆机构为基本机构,在导杆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一个RRP级组,形成六杆机构,增加了执行构件滑块的行程,且具有工作行程近似等速的优点。,组合法 将几种基本机构用适当方式组合,来实现基本机构不易实现的运动或动力特性。串联组合 特点 前一级子机构的输出构件,作
23、为后一级子机构的输入构件,依次串联。,I型串联 后一级子机构的主动件为前一级子机构的一个连架杆。,II型串联 后一级子机构的主动件为前一级子机构的连杆。,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并联组合 特点 两个或多个子机构并列布置。,I型并联,并联机构,II型并联,抓片机构采用了联动凸轮机构,通过两凸轮的联动作用,使抓片爪按矩形轨迹运动,从而达到间歇抓片的目的。,III型并联,装配线采用了联动凸轮机构,使笔芯托架沿着矩形轨迹运动,从而达到使圆珠笔芯步进式地向前送进的目的。,复合式组合 特点 将一个多自由度机构(称基础机构)中的某两个构件的运动用另外一机构(称约束机构)将其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单自由度机构的组合
24、。,基础机构为一个2自由度5杆机构,约束机构为槽凸轮机构(其中槽凸轮固定不动)。只要适当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就能使从动滑块按预定的复杂规律运动。,校正原理蜗杆主动,因制造误差使蜗轮运动精度达不到要求,由误差设计一凸轮机构,并驱动蜗杆轴移动,使其得到一附加运动,以校正误差。,反馈式组合 特点 多自由度机构(称基础机构)中的一个输入运动是通过单自由度机构从该多自由度机构的输出构件回馈的。,变异法 通过运动副形状、尺寸和位置安排上的变化生成新的机构型式。运动倒置 即机架变换。如四杆机构经过运动倒置能生成不同功能的机构;定轴齿轮机构经过运动倒置后可生成行星齿轮机构。,运动副变换 例如,转动副变异为移动
25、副、高副变异为低副、低副变异为高副等。,改变运动副元素的接触性质 移动副变异为滚滑副,构件形状变异,正弦机构变异,可调廓线凸轮,构件形状变异,4.执行系统的协调设计 一部复杂的机械,通常由多个执行构件及执行机构组合而成。当选定执行构件及其运动后,还必须使这些执行构件的运动以一定的次序协调动作,使其统一于一个整体,互相配合,以完成预期的工作要求。执行系统的协调设计,就是根据工艺过程对各动作的要求,分析各执行构件应如何协调和配合,设计出协调配合图。这种协调配合图通常称为机械的运动循环图,作为选择执行机构型式和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依据。它具有指导各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的作用。,执行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基础 综合 课程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