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砂、石JGJ.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规范-砂、石JGJ.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土木工程材料新规范(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监理员、见证员继续教育必修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529号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3、3.1.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同时废止。,培训内容,重点讲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增加、修订的内容及强制性条文进行详解;根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讲座;人工
2、砂及特细砂配制混凝土;人工砂石粉问题;砂、石碱活性问题;砂、石级配的判断及应用。,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质量要求;4.验收、运输和堆放;5.取样与缩分;6.砂的检验方法;7.石的检验方法。,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砂的种类增加了人工砂和特细砂,同时增加了相应的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2.增加了海砂中贝壳的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3.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指标;4.将原筛分析试验方法中的圆孔筛改为方孔筛;5.增加了砂石碱活性试验的快速法。,【条文说明】,本标准第一版为两本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
3、及检验方法JGJ5392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是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研究所、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中建四局科研设计所、上海市建筑工程材料公司、福建省建筑科研所、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冶金部建筑科学研究总院、河南建材研究设计院。,1总则,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1.0.1为在建筑工程上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新配制的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制定本标准。,1总则,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4、。【条文说明】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的普通混凝土用砂和石的要求和质量检验。对用于港工、水工、道路等工程的砂和石,除按照各行业相应标准执行外,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1总则,【条文说明】修订标准中的砂系指:天然砂即河砂、海砂、山砂及特细砂;人工砂(包括尾矿)以及混合砂。石系指:碎石、碎卵石及卵石。通过本次修订扩大了砂的使用种类,将人工砂及特细砂纳入本标准,主要考虑天然砂资源日益匮乏,而建筑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日益扩大,天然砂供不应求,为了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供需矛盾,特作此修订。,1总则,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
5、验。,1总则,【条文说明】1.0.3“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指的是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环境,直接与水或潮湿土壤接触的混凝土工程;及有外部碱源,并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如:地下构筑物,建筑物桩基、地下室、处于高盐碱地区的混凝土工程、盐碱化学工业污染范围内的工程。,1总则,【条文说明】引起混凝土中砂石碱活性反应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活性骨料,二是有水,三是高碱。骨料产生碱活性反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建筑物的安全及使用寿命,因此将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作为强制性条文。,1总则,1.0.4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6、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如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的规定。,2.1术语,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条文说明】2.1.1由于试验筛孔径改为方孔,原5.00mm的筛孔直径改为边长4.75mm,为不改变习惯称呼,将原来砂的粒径和筛孔直径,称为砂的公称粒径和砂筛的公称直径,与方孔筛筛孔尺寸对应起来。,2.1术语,2.1.2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2.1术语,【条文说明】2
7、.1.2增加人工砂、混合砂是由于天然砂资源日益减少,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天然砂供不应求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起,贵州省首先在建筑工程上广泛使用人工砂,近十几年来我国相继在十几个省市使用人工砂,并制定了各地区的人工砂标准及规定。,2.1术语,【条文说明】由于人工砂颗粒形状棱角多,表面粗糙不光滑,粉末含量较大。配制混凝土时用水量应比天然砂配制混凝土的用水量适当增加,增加量由试验确定。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时,当石粉含量较大时,宜配制低流动度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中,宜采用低砂率。细度模数高的宜采用较高砂率。,2.1术语,【条文说明】人工砂配制混凝土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比天然砂配
8、制混凝土的时间延长1min左右。人工砂混凝土要注意早期养护。养护时间应比天然砂混凝土延长23d。实践证明人工砂配制混凝土的技术是可靠的,将给建筑工程带来经济与质量的双赢。,2.1术语,2.1.3混合砂 mixed sand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条文说明】2.1.3混合砂的使用是为了克服机制砂粗糙、天然砂细度模数偏细的缺点。采用人工砂与天然砂混合,其混合的比例可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及所要求的细度模数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混凝土。,2.1术语,2.1.4碎石 crushed stone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2.1.5卵石
9、gravel由自然条件作用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2.1术语,2.1.6含泥量 dust content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m颗粒的含量。2.1.7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m的颗粒的含量。,2.1术语,2.1.8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的颗粒的含量。2.1.9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
10、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2.1术语,2.1.10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2.1.11紧密密度 tight density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2.1.12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1术语,2.1.13坚固性 soundness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2.1.14轻物质 light material砂中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2.1术语,2.1.15针、片状颗粒 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凡岩石颗
11、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2.1术语,2.1.16压碎值指标 crushing value index人工砂、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2.1.17碱活性骨料 alkali-active aggregate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3质量要求,3.1砂的质量要求3.2石的质量要求,3.1砂的质量要求,3.1.1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f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粗砂:f3.73.1中砂:f3.02.3细砂:f2
12、.21.6特细砂:f1.50.7,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3.1.1本次修订增加了特细砂的细度模数。考虑到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匮乏,使用特细砂的地区已不限于重庆地区。而原建筑工程部标准BJGl965关于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至今一直未作修订,因此本次修订将特细砂纳入本标准范围内。,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由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俗称特细砂混凝土,在我国特别是重庆地区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经研究和工程应用表明其许多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性能相当或接近,只要材料选择恰当,配合比设计合理,完全可以用于一般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与人工砂复合改性,提高混合砂的细度模数与级配
13、,也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用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大,因此,主要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搅拌时间要比中、粗砂配制的混凝土延长12min。配制混凝土的特细砂细度模数满足表1要求。,3.1砂的质量要求,表1配制混凝土特细砂细度模数的要求,3.1砂的质量要求,配制C60以上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特细砂,应与天然砂、粗砂或人工砂按适当比例混合使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砂率应低于中、粗砂混凝土。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应比一般混凝土增加20kg/m3,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最大水灰比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
14、有关规定。特细砂混凝土宜配制成低流动度混凝土,配制坍落度大于70mm以上的混凝土时,宜掺外加剂。,3.1砂的质量要求,3.1.2砂筛应采用方孔筛。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应符合表3.1.2-l的规定。,3.1砂的质量要求,表3.1.2-1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3.1砂的质量要求,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630m筛孔的累汁筛余量(以质量百分率计,下同),分成三个级配区(见表3.1.2-2),且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3.1.2-2中的某一区内。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1.2-2中的累计筛余相比,除公称粒径为5.00mm和630m(表
15、3.1.2-2斜体所标数值)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颗粒级配,3.1砂的质量要求,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II区砂。当采用I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III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配制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砂的级配区曲线,砂的级配区曲线,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3.1.2本次修订,筛分析试验与ISO6274混凝土-骨料的筛分析一致,将原2.50mm以上的圆
16、孔筛改为方孔筛,原2.50mm、5.00mm、10.0mm孔径的圆孔筛,改为2.36mm、4.75mm、9.50mm孔径的方孔筛。经编制组试验证明:筛的孔径调整后,砂的颗粒级配区,用新旧两种不同的筛子无明显不同,砂的细度模数也无明显的差异。,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考虑到以往的习惯用法,编制了表3.1.2-1。为不改变习惯称呼,将原来砂的粒径和砂筛筛孔直径,称为砂的公称粒径和砂筛的公称直径,与方孔筛筛孔尺寸对应起来。本次修订规定砂(除特细砂外)颗粒级配应满足本标准要求。由于特细砂多数均为150um以下颗粒,因此无级配要求。由于天然砂是自然状态的级配,若不满足级配要求,允许采取一定的技术
17、措施后,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使用。,3.1砂的质量要求,3.1.3天然砂中含泥量应符合表3.1.3的规定。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0。,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3.1.3增加了C60及C60以上混凝土的含泥量。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含泥量的最严格的限定:美国标准ASTMC33规定受磨损的混凝土的限值为3,其他混凝土限值为5.0;德国DIN4226、英国BS882标准中最严格的要求均是4。,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我国砂石国家产品标准规定I类产品为1,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定CECSl04:99要求配制C70以上混凝土时为
18、1.0。经569批次C60混凝土用砂含泥量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含泥量:1.5占20.0、1.8占18.4、2占13.9,鉴于砂子实际含泥的状况及国内外标准,同时考虑到在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因此将C60及C60以上混凝土的含泥量定在2之内。,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经试验证明,不同含泥量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有一定影响。对低等级混凝土的影响比对高等级混凝土影响小,尤其是对低等级塑性贫混凝土,含有一定量的泥后,可以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因此含泥量可酌情放宽,放宽的量应视水泥等级和水泥用量而定,因此本次修订去掉了对C10以下混凝土中含泥量的规定。,3.1砂的质量要求,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
19、3.1.4增加了C60及C60以上混凝土用砂的泥块含量限值。美国标准对泥块的含量不分等级,所有混凝土限值均为3.0;国内建筑用砂、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求C60以上混凝土,泥块含量为0。据调查,用于C60混凝土中的砂569个批次,泥块含量0.3占18.3、0.5占10.2、0.8占8.6,考虑到砂子的现实状况及运输堆放过程中的污染,允许有0.5的泥块含量存在是合理的。,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适量的非包裹型的泥或胶泥,经加水搅拌粉碎后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其量视水泥等级而定,因此本次修订去掉了对C10以下混凝土中泥块含量的规定。,3.1砂的质量要求,
20、MB人工砂中亚甲蓝测定值。,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3.1.5石粉是指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小于75m以下的颗粒。人工砂中的石粉绝大部分是母岩被破碎的细粒,与天然砂中的泥不同,它们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也有很大区别。石粉含量高一方面使砂的比表面积增大,增加用水量;另一方面细小的球形颗粒产生的滚珠作用又会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因此不能将人工砂中的石粉视为有害物质。,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石粉含量对人工砂的综合影响经过几十年的试验证明:贵州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使用人工砂,当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在030时,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小,对中、低等级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无影响,C50级混凝土强度的
21、降低也极小,收缩与河砂接近。铁科院的试验研究也证明,人工砂配制的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比更好一些(在水泥用量与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相等的条件下)。,3.1砂的质量要求,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经试验证明,当人工砂中含有7.5的石粉时,配制C60泵送混凝土强度比普通天然砂的强度稍高,当石粉含量为14.5时,配制C35的强度比普通天然砂高。因此现将石粉含量限值定为:大于等于C60时为5、C55C30时为7、小于等于C25时为10是可行的。考虑到采矿时山上土层没有清除干净或有土的夹层会在人工砂中夹有泥土,标准要求人工砂或混合砂需先经过亚甲蓝法判定。亚甲蓝法对石粉的敏感性如何?经试验证明
22、,此方法对于纯石粉其测值是变化不大的,当含有一定量的石粉时其测值有明显变化,黏土含量与亚甲蓝MB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99。,3.1砂的质量要求,3.1砂的质量要求,3.1.7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30。【条文说明】3.1.7人工砂的压碎值指标是检验其坚固性及耐久性的一项指标。经试验证明,中、低等级混凝土的强度不受压碎指标的影响,人工砂的压碎值指标对高等级混凝土抗冻性无显著影响,但导致耐磨性明显下降,因此将压碎值指标定为30。,3.1砂的质量要求,3.1砂的质量要求,3.1.9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应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或砂浆长度法进行骨料的碱活性检验。经上述检验判断为
23、有潜在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3kg/m3,或采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3.1砂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3.1.9将原“对重要工程结构混凝土使用的砂”改为“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用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因活性骨料产生膨胀,需水及高碱,缺一不可,否则不会膨胀。去掉了原采用的化学法检验砂的碱活性,增加了砂浆棒法。因化学法易受某些因素的干扰如:碳酸盐、氧化铝等。快速砂浆棒法从制作到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里浸泡14d,共16d即能判断砂的碱活性,快捷、方便、直观。本标准本次修订提出了当骨料判为有潜在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与混凝土结构设
24、计规范GB50010一致。,3.1砂的质量要求,3.1.10砂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2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条文说明】3.1.10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本标准要求除海砂外,对受氯离子侵蚀或污染的砂,也应进行氯离子检测。,3.1砂的质量要求,3.2石的质量要求,3.2石的质量要求,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3.2.1-2的要求。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3.2石的质量要求,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3.2.1-2的要求。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3.
25、2石的质量要求,单粒级宜用于组合成满足要求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粒级。当卵石的颗粒级配不符合本标准表3.2.1-2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并经试验证实能确保工程质量后,方允许使用。,3.2石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3.2.1 ISO6274混凝土骨料的筛分析方法中规定试验用筛要求用方孔筛,为与国际标准一致,同时考虑到试验筛与生产用筛一致,将原来的圆孔筛改为方孔筛。为使原有指标不产生大的变化,圆孔改为方孔后,筛子的尺寸相应的变小。编制组共进行了164组对比试验,对不同公称粒径的级配进行了圆孔筛及方孔筛筛分析。试验证明,筛分结果基本与原标准的颗粒级配范围基本
26、相符合。因此表3.2.1-2中除将56的4.75mm筛上的累计筛余由原90100改为85100外,其余的均没变。,3.2石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由于原圆孔筛与现在的方孔筛进行的筛分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在圆孔筛未损坏时,仍可使用。为满足用户的习惯要求,筛孔尺寸改变,公称粒径称呼不变。本次修订规定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去掉了可用单一粒级配制混凝土。主要是单粒级配制混凝土会加大水泥用量,对混凝土的收缩等性能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卵石的颗粒级配是自然形成的,若不满足级配要求时,允许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使用。,3.2石的质量要求,3.2石的质量要求,3.2石的质量要求,3
27、.2石的质量要求,3.2.5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碎值指标表示。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2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碎石的压碎值指标宜符合表3.2.5-1的规定。,3.2石的质量要求,什么是岩石?,岩石的分类,1.岩浆岩(火成岩),岩浆岩是因地壳变动,熔融的岩浆由地壳内部上升后冷却而成。岩浆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2.沉积岩,根据沉积方式分机械沉积岩化学沉积岩生物沉积岩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石膏、硅藻石、硅藻土、蛋白石等。,3.变质
28、岩,3.2石的质量要求,3.2石的质量要求,【条文说明】3.2.5对配制C60及以上混凝土的岩石,由原来要求“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修改成“岩石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宜比新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20以上”。主要考虑到,随着混凝土等级的不断提高,原有的1.5倍要求不易达到。而提高混凝土等级不只是依靠岩石的强度,可通过不同的技术途径,实践证明是可以做到的。,3.2石的质量要求,3.2石的质量要求,3.2石的质量要求,3.2.8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其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进行碱活性检验时,首先应采用岩相法检验碱活性骨料的品种、类型和数量。当检验出骨
29、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时,应采用快速砂浆棒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碱活性检验;当检验出骨料中含有活性碳酸盐时,应采用岩石柱法进行碱活性检验。经上述检验,当判定骨料存在潜在碱碳酸盐反应危害时,不宜用作混凝土骨料;否则,应通过专门的混凝土试验,做最后评定。当判定骨料存在潜在碱硅反应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3kg/m3,或采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4验收、运输和堆放,供货单位应提供砂或石的产品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使用单位应按砂或石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采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的,应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采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应以200m3或300
3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量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条文说明】4.0.1将砂、石验收批作了统一的规定,小型工具系指拖拉机等。,4验收、运输和堆放,4.0.2每验收批砂石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对于碎石或卵石,还应检验针片状颗粒含量;对于海砂或有氯离子污染的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对于海砂,还应检验贝壳含量;对于人工砂及混合砂,还应检验石粉含量。对于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检验。当砂或石的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当使用新产源的砂或石时,供货单位应按本标准第3章的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验。,4验
31、收、运输和堆放,【条文说明】4.0.2“当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定期检验”系指日进量在1000t以上,连续复检五次以上合格,可按1000t为一批。规定了砂、石检验的必试项目,增加了人工砂、混合砂需对石粉进行必试,以及海砂应进行贝壳含量的检测。,4验收、运输和堆放,4.0.3使用单位的质量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委托单位、样品编号、工程名称、样品产地、类别、代表数量、检测依据、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结论等。检测报告可采用附录A、附录B的格式。【条文说明】4.0.3规定了砂、石质量检验报告的内容及可参照的报告格式。,4验收、运输和堆放,4.0.4砂或石的数量验收,可按质量计算,也可按
32、体积计算。测定质量,可用汽车地量衡或船舶吃水线为依据;测定体积,可按车皮或船舶的容积为依据。采用其他小型运输工具时,可按量方确定。【条文说明】4.0.4规定了砂、石数量验收的方法,可按重量计也可按体积计。,4验收、运输和堆放,4.0.5砂或石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防止颗粒离析、混入杂质,并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堆放。碎石或卵石的堆料高度不宜超过5m,对于单粒级或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的连续粒级,其堆料高度可增加到10m。【条文说明】4.0.5规定了砂、石堆放的要求。,5.1取样,5.1.1每验收批取样方法应按下列规定执行:1从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
33、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为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石8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条文说明】5.1.1规定了砂、石在料堆上、皮带运输机上、火车、汽车、货船不同地方取样的方法及份数。,5.1取样,5.1.2除筛分析外,当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项时,应加倍取样进行复验。当复验仍有一项不满足标准要求时,应按不合格品处理。注:如经观察,认为各节车皮间(汽车、货船间)所载的砂、石质量相差甚为悬殊时,应对质量有怀疑的每节列车
34、(汽车、货船)分别取样和验收。【条文说明】5.1.2规定了对不合格试样可进行加倍复验。但不包括筛分析。,检验取样的三种原理,木桶原理砂、石随机原理混凝土强度择优原理墙材的强度、防水材料的防水,5.1取样,5.1取样,5.1取样,5.1取样,【条文说明】5.1.3规定了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数量约是试验量的四倍,经四分法后,得试样重。同时规定了当做几项试验,如确保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样品做几项不同的试验。,5.1取样,5.1.4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避免细料散失,防止污染,并附样品卡片,标明样品的编号、取样时间、代表数量、产地、样品量、要求检验项目及取样方式等。【条文
35、说明】5.1.4规定了样品的包装。,5.2样品的缩分,5.2.1砂的样品缩分方法可选择下列两种方法之一:1用分料器缩分(见图5.2.1):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将其通过分料器,留下两个接料斗中的一份,并将另一份再次通过分料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图5.2.1 分料器 1分料漏斗 2接料斗,5.2样品的缩分,5.2.1砂的样品缩分方法可选择下列两种方法之一:2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合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状,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量为止。,5.2样品的缩分,5.2.2碎石或卵石缩分时,应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至试验所需量为止。【条文说明】5.2.2石子的缩分用人工四分法。,5.2样品的缩分,5.2.3砂、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条文说明】5.2.3做砂、石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试验时,所用试样可不缩分。,5.2样品的缩分,5.2样品的缩分,本章结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