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ppt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 唐诗五首,野 望,王 绩,引入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朗读背颂,读音:东皋(go)薄暮望,徙倚(xy)欲何依。注释:选自东皋子集卷中。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东皋(g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徙倚徘徊,来回地走。落晖落日。犊(d)小牛,这里指牛群。禽鸟兽,这里指猎物。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2、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理解诗意,翻译: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猎物驰过我的身旁。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理解&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
3、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
4、的人交朋友了。,点评,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王尧yo衢q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黄鹤楼,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腾王阁序而著名。,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作者简介,李白曾
5、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还有送孟浩然之广陵。,逸事,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之说。,黄鹤楼简介,黄鹤楼简介,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
6、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美丽的传说,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
7、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欣赏全诗,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
8、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你知道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该诗,“鹏飞象行,惊人以远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比一比,赏一赏,使至塞上,王维,使至塞上(王维)五言律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人誉为诗佛。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王维是个
9、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关于作者,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历史背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 12 唐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