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3.4-声与现代科技1.ppt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3.4-声与现代科技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3.4-声与现代科技1.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节 声与现代科技,自学指导:,范围:课本P49P50时间:3 分钟目标:1、什么是回声?2、什么是共鸣?3、你知道声在生活中和其他方面的应用有哪些?,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一、奇异的声现象,北京的天坛,始建于1420年,原来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现在是供人民游览的公园。天坛公园的建筑独特,结构精巧,吸引着不少中外游客。特别是人称“声学三奇”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huan)丘,更使游人终生难忘。,天坛公园的“声学三奇”(1)回音壁,回音壁位于天坛公园的中心稍偏南,它是皇穹宇四周的围墙。,回音壁,回音壁表面磨砖密砌,整齐平滑,是声波很好的反射面。一个人在回音壁内侧(如图中甲
2、处)对着墙低声说话,由于声波经回音壁内表面多次反射,另一人站在回音壁内侧的任意位置(如图中乙处),都能清楚地听到说话声,而且几乎和面对面谈话一样。,天坛公园的“声学三奇”(1)回音壁,三音石,天坛公园的“声学三奇”(2)三音石,从皇穹宇到回音壁大门的大路是一条用白色石块铺的路,三音石就是从皇穹宇数起的第三块铺路石。只要游人站在这块石头上拍一下掌,就可以听到三下掌声。,三音石位于回音壁的圆心上,这种特殊的声学现象是回音壁造成的。当拍掌声发出后,声波就沿半径传播,经回音壁反射后,又沿原半径返回,就形成第二下掌声;第二下掌声沿半径又传向回音壁,反射后又汇集到圆心,形成了第三下掌声。如果拍手的能量足够
3、大时,还会出现第四下、第五下掌声,天坛公园的“声学三奇”(2)三音石,天坛公园的“声学三奇”(3)圜丘,圜丘坛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心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原来,这也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据声学专家测验,从发音到声波再回到圆心石的时间,总共仅有零点零七秒钟。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同时并赋
4、予“亿兆景从石”的美名。,1、回声的现象,分析:在楼道内说话时,声音遇到墙壁会反射回来;在山谷里大喊时,声音会在两侧高山间来回反射;夏天打雷时,雷声会在云层和地面之间来回反射。,2、回声,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回声现象。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1)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到达人耳所用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秒以上,才能听到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只能使原声加强。,回声,原声,设原声用的时间为t原,回声用的时间为t回,则:t回t原 0.1s,t原,t回,(2)利用回声可以测距。如果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t,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距离为
5、,2s=vt,【例题1】(多选)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在回音壁附近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涉及的声学原理有()A.声音的反射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在墙壁内传播 D.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且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B符合题意;,声音在墙壁内传播与听到的回声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若回声与原声重合,使声音加强,则听不到回声,故D不符合题意。,A B,提示:人们利用声的反射可以探测、检查物体,获得信息。,【例题2】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_m(v声=340m/s),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 科版八 年级 物理 3.4 现代科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