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安全和防护.ppt
《护理-职业安全和防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职业安全和防护.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平凉医专基护教研室,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都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应该为患者及护理人员营造出一个安 全,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环境和氛围。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需要,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重视。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行为的可性,保证患者的安全,预防护理职业性损伤。,学习目标:,掌握: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熟悉: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了解: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第一节 护理安全控制,护理安全:一般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
2、、障碍、缺陷或死亡。,一.护理安全的重要性:1.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2.有利于创造和谐执业环境,树立良好公众形象3.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二、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一,护士因素 人员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不够。,人员素质数量技术因素:主要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医源性因素:主要指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用药时药物配备不当、给药途径不当,设备、设施使用不当等方面原因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
3、不安全结果。,二,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二)患者及家属因素:不遵医嘱(三)环境因素:对护理安全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医院内污染、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四)管理因素:主要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三,护理安全的控制,一,加强护理职业安全的教育: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继续教育二,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三,护理安全的控制,三,加强规范化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定期系统的专业培训和理论技能考核,学术专题会议四,提高护理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4、(1)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加强护理文书档案的考核,三,护理安全的控制,(2)加强护患沟通(3)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4)监控重要环节五,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第二节 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防护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一,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1.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2.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3.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二,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一)生物性因素:1.病毒:乙肝、丙肝、艾滋病2.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大肠杆菌,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1、乙肝(HBV):没有经过乙肝疫苗注射者,若
5、被告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一次,根据其乙肝病人e抗原(HbeAg)的情况,其感染率是630。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阳性的病人表示血液中含乙肝病毒量多,因此传染的机会大。,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2、丙肝(HCV):基于有限研究: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说器割伤的感染率是1.8、通过血溅而引起感染的感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但相信这种危险性很小,但也曾有过报道。,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3、艾滋病毒(HIV):被含有 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 0.3;被含有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腔平均感染率0.1,含有HIV的血接触到皮肤上的感染
6、机率估计小于 0.1,少量的血液接触到皮肤可能不会引起感染。,有多少医务人员被经血液传播的病菌感染?,1982乙肝疫苗问世,19851996感染的医务人员个倒下降90,每年800左右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乙肝。丙肝(HCV):研究表明1在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曾有过丙肝感染。艾滋病毒HIV):19852000年,57名医务人员通过医源性途径被感染上 HIV,其中25例发展成艾滋病。,二,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二)化学性因素:1.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 消毒剂、戊二醛2.化疗药物:甲氨蝶呤、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的危害,1、最严重的毒性反应骨髓抑制 主要表现:白
7、细胞下降;血小板和红细胞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远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 表现: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以及对胎儿致畸作用。3、高敏体质者:接触后出现过敏反应,护士吸收抗肿瘤药物途径,主要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打开粉剂安培及抽取瓶装药液后拔针时眼看不见的药物逸出,通过裸露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二,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三)物理性因素:1.机械性损害2.温度性损伤3.放射性损伤4锐器伤5噪声(四)心理-社会因素,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禁止双手重新盖帽,不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三、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锐器伤,护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职业 安全 防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