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思路从何而来.ppt
《技术创新思路从何而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创新思路从何而来.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术创新思路从何而来,李大东二一一年十月,前 言,世界原油质量变化趋势含硫和高硫原油比例在增加2010年世界产原油39.14亿吨,其中含硫和高硫原油占 75%,含硫量在1%以上的占57%,在2%以上的超 过30%全球剩余可采储量中硫含量1.5%的高硫原油约占70%含酸和高酸原油产量有所增长世界高酸原油产量1998年1.4亿吨,2004年2.0亿吨,2009年达4亿吨,占全球原油产量近10%我国高酸原油约5700万吨/年,占全国产量30%,3,2010年中国大陆的炼油能力已经达到57527万吨,是2000年的1.77倍。2010年中国加工原油4.23亿吨,进口原油2.36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55
2、.8%。2010年中国石化加工原油21297.2万吨,共计144个油种。按照原油性质分类原则:加工高硫、高酸劣质原油的比例达到了49.58%,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加工含硫、含酸及以上原油的比例达到了80.66%,同比增加0.68个百分点。,我国炼油工业面临原油劣质化压力,进口主要原油总体评价:总体趋势变重,硫含量、酸值上升2010年炼油企业进厂原油平均性质:硫含量为1.24%,最高达2.4%酸值为0.6mgKOH/g,最高达1.85mgKOH/g盐含量53.8mgNaCl/L,最高达195mgNaCl/L,4,我国炼油工业面临原油劣质化压力,5,我国炼油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世界各国的环保法
3、规日趋严格,与之相适应的汽柴油标准也不断升级。欧盟及日本、韩国等国家车用汽、柴油产品的硫含量已经要求小于10ppm,北美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其硫含量的要求也控制在3050ppm。根据预测,全球硫含量低于10ppm的汽、柴油产品产量今年将达到60%以上。从未来发展看,各国汽、柴油产品质量主要向超低硫方向发展。,6,从2010年起,我国汽油硫含量控制在150ppm,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内从2010年起控制汽油产品中的苯含量不大于1%,与欧美、日本及韩国等国家对苯含量的要求相当。2011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有较大幅度降低。,我国炼油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最大量生产清洁产品,
4、日益劣质化的原油资源,7,?,用日益劣质的原油,尽可能多地生产优质产品,别无选择,只有依靠技术创新!,中国炼油工业面临巨大挑战,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研究开发新技术(全新的或改进的),并将这些新技术成功商业化而创造价值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创造技术差异,目的是获得竞争优势,产生更大价值。,技术创新过程,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要开发的技术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缺点、不足为突破口,找准问题,逐个解决,形成新技术,最终用于市场、创造利润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起点就是正确地找到问题找对了问题,就找对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技术创新就成功了一半,本报告通过石科院实际开发加氢技术的5个例子
5、,说明找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技术创新思路的形成过程RN-1催化剂的开发RS-2000催化剂的开发RTS技术开发RICP技术开发IHCC技术开发,1.RN-1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上世纪80年代,重油催化裂化生产的柴油安定性差国产原油氮含量高导致柴油中杂环氮化物含量偏高,是柴油安定性差的根本原因。首先要准确表征氮化物的类型 杂环氮化物与其加氢产物存在热力学平衡,影响加氢脱氮深度,后者在高温和低压或中压下存在一个最大值如何脱除杂环氮的问题,转化为“低温下如何强化C-N键氢解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对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制备工艺、成型技术反复探索,开发出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RN-1催化剂,并出口意大利
6、,是我国炼油催化剂首次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原油中典型含氮化合物(一),原油中典型含氮化合物(二),吡啶加氢脱氮的反应机理,杂环氮化物与其加氢产物的热力学平衡能够限制和影响总的加氢和脱氮反应速度热力学平衡问题关系到脱氮反应工艺条件及催化剂选择,活性组分:Ni-W体系载体的选择:最佳孔分布60-100最大,几种载体和催化剂的孔分布数据,两种Al2O3载体每平方毫米上特大孔的孔数(孔径为410412104),无论用何种助挤剂,含磷Al2O3载体的特大孔数据都远超过SB-Al2O3。,如何使活性组分最有效地发挥作用抑制活性组分与载体的强相互作用混捏法与浸渍法焙烧温度与焙烧时间抑制NiAl2O
7、4生成四配位的NiAl2O4无活性B、Mg、Zn,两种催化剂的紫外漫反射光谱,NiAl2O4,运转初期催化剂活性和积炭量示意图,运转时间,积炭量,活 性,如何抑制?,运转初期催化剂迅速结焦问题比较严重,1,式中:NB=碱性氮化物Br=Bronsted酸中心L=Lewis酸中心-S=缺质子表面,原料油中的碱性氮化物与催化剂表面酸性中心的相互作用,2,3,解决积炭的办法引入助剂,未配对电子与L酸中心结合,积炭量比较低是RN-1催化剂保持高稳定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复合助挤剂与三叶形孔板复合助挤剂多元羧酸+田菁粉三叶形催化剂压碎强度高床层压降低反应活性高,2.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背 景,柴
8、油的超低硫化是清洁柴油的发展方向2009年欧盟实行欧V排放标准,柴油硫10 g/g 北京2012 年在国内率先实行国V排放标准ULSD的生产:需要相应的工艺和催化剂提供技术支撑现有催化剂:500g/g S 50g/g S10 g/g S 运转周期缩短,处理量降低要全面解决10 g/g硫含量 ULSD的生产问题,需要开发更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S含量从 500g/g 到50 g/g-催化剂面临的挑战,Knudsen K G,Cooper B H,Topse H.Catalyst and process technologies for ultra low sulfur dieselJ.Appl C
9、atal.1999,189:205-215,生产10g/g硫柴油-必须脱除4,6-DMDBT类硫化物,取代基阻碍活性中心接近硫原子,位阻效应,4,6-DMDBT的反应网络,提高加氢性能的关键-增加活性中心数量,Arrhenius equation:,指前因子 活性中心的数目,活化能 活性中心的本征活性,增加活性中心数量的途径,增加活性金属载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活性中心数量,但这种促进效果随金属载量上升而递减受载体担载能力和成本限制而不能无限增加提高活性金属利用率取决于对活性相本质和形成机制的透彻理解新的理念技术进步,加氢催化剂中金属的存在形态,金属高效利用的前提之一:抑制低活性、无活性物种(
10、NiSx、Co9S8、Ni(Co):Al2O3)的形成,加氢活性相的形成机制,Ni-W-S形成机制 硫化形成 WS2和 Ni-S物种 NiS 迁移至WS2晶粒附近并吸 附形成 Ni-W-S 活性相,金属高效利用的前提之二:提高金属的硫化度和分散度,形成尽可能多的WS2(MoS2)晶粒,形成活性相的可能状态,金属高效利用的前提之三:金属匹配合适,实现对WS2(MoS2)晶粒边角位的充分利用,利用络合技术促进活性相形成(1)活性评价结果,络合制备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催化剂的脱硫、脱氮活性络合剂的用量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利用络合技术促进活性相形成(2)XPS表征结果,络合剂可促进W的硫化,进而促进Ni-W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创新 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