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学习.ppt
《建筑防火设计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火设计学习.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 建筑专业,一 建筑防火设计二 建筑防火问题研讨,一 建筑防火设计 1建规与高规民用建筑适用范围,1.1 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住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2.0.14 商业服务网点 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且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
2、分别独立设置。高层民用设计建筑防火规范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首层及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2 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1.2建筑高度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
3、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3.2 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2 非第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面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1.3 建筑层数计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注:2 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
4、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物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注:1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2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住宅设计层数折算 住宅建筑规范9.1.6 住宅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应根据
5、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2.1 贴邻建设的规定,示例 与住宅建筑贴建的变电所、锅炉房等存在问题贴邻建设两座建筑物,较高建筑贴邻外墙高出较低屋面15m范围内开设门窗洞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2 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0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2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单独建造的燃油、燃气锅炉房与民用建筑(多层或高层)的防火间距按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布置。,2.2 燃油、燃气锅炉房及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2.2 民用
6、建筑与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所、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小于等于4t/h或单台热水锅炉的额定热功率小于2.8MW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执行。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其他变电所、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及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大于上述规定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条有关室外变、配电站和丁类厂房的规定执行。,存在问题,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7 高层建筑与厂(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的规定。摘自表4.2.7高层建筑与厂(库)房防火间距(m),摘自表3.4.1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 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
7、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3.4.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的规定。,8.5.2当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且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总容积小于1m3时,瓶组间可设置在与建筑物(住宅、重要公共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除外)外墙毗连的单层专用房间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 应通风良好,并设有直通室外的门;3 与其他房间相邻的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2.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有关防火间距的要求城镇燃气设计规范6.6.3 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
8、表的规定。表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水平净距(m),表8.5.3 独立瓶组间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项目,气瓶总容积(m3),8.5.3当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总容积超过1m3时,应将其设置在高度不低于2.2m的独立瓶组间内。独立瓶组间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的规定。,注:1 气瓶总容积应按配置气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不结合功能布局划分防火分区,盲目按面积切块,人流集中的分区面积超标较多,区内只有一个直通室外安全出口。防火分区480自行车库(无喷洒)防火分区110无用途(局部有喷洒)防火分区1100职工餐厅、自行车库(有喷洒)防火分区545机房(局部有喷洒
9、)防火分区505变配电(无喷洒)安全出口 防火门 疏散门,3.1 防火分区划分基本原则,防火分区划分不结合功能布局,不考虑消防设施和管网线路的配置,盲目按面积切块,不利于火灾时的疏散救援,也不便于日常的管理使用。,3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划分,结合功能分区调整防火分区。人流集中的分区有二个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由高层下来用餐的客用电梯组均在本区内。防火分区480自行车库(无喷洒)防火分区490自行车库、机房(无喷洒)防火分区1010职工餐厅(有喷洒)防火分区255机房(局部有喷洒)防火分区505变配电(无喷洒),合理划分防火分区的基本原则:1 符合规范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限值;2 尽可能与建筑内部不同功
10、能布局的分区取得一致;3 考虑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管网线路的合理配置。,4.1 附件燃油、燃气、锅炉房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1.2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宜设置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与高层建筑贴邻布置时,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的建筑内,并应采用防火墙与高层建筑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布置在高层建筑中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锅炉房设计规范4.1.3 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临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
11、筑物外墙部位。4.3.7 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2 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口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15.1.3 燃油、燃气锅炉房锅炉间与相邻的辅助间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隔墙上开设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朝锅炉操作间方向开设的玻璃大观察窗应采用具有抗爆能力的固定窗。,4 人流密集场所的设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4.1 燃煤、燃油或燃气锅炉等用房宜独立建造。当确有困难时可贴邻民用建筑布置,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5.4.2 燃油或燃气锅炉等用房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12、 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5.3 防火分区间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有关规定,但其火灾
13、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h。2 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和墙、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5.1 防火卷帘的设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11 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门。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甲级常开防火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4.5 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5 防火分隔措施,以防火卷帘阻断人行疏散通道时,未在卷帘一侧设置可手动开启,并具有自行关闭功能的平开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12 建筑中的疏散用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民用建筑和厂房疏散用门应向疏散
14、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4.2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因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存在问题,5.2 防火门及变形缝附近防火门的设置,锅炉房设计规范 4.3.8 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5.2 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4 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存在问题设置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未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跨越变形缝。,5.3 玻璃幕墙的防
15、火设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2.7 建筑幕墙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材料;2 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3 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4.4.10 无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4.4.11 玻璃幕墙与各层楼板、隔墙外沿间的缝隙,当采用岩棉或矿棉封堵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0
16、0mm,并应填充密实;楼层间水平防烟带的岩棉或矿棉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镀锌钢板承托;承托板与主体结构、幕墙结构及承托板之间的缝隙宜填充防火密封材料。当建筑要求防火分区间设置通透隔断时,可采用防火玻璃,其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要求。4.4.12 同一幕墙玻璃单元,不宜跨越建筑物的两个防火分区。,点支式玻璃幕墙层间防火分隔措施,出挑隐框玻璃幕墙层间防火分隔措施,未设置实体裙墙,金属幕墙层间防火分隔措施,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4.4.1 金属与石材幕墙的防火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火层应采取隔离措施,并应根据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决定
17、防火层的厚度和宽度,且应在楼板处形成防火带;2 幕墙的防火层必须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1.5mm的耐热钢板,不得采用铝板;3 防火层的密封材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防火密封胶应有法定检测机构的防火检验报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2.2 医院中的洁净手术室或洁净手术部、附设在建筑中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及附设在居住建筑中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不低于1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乙级防火门。,5.4人流集中、疏散困难以及危险性较大部分的防火分隔要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1.5A 高
18、层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宜靠外墙设置,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和尽端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它场所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平面示意,敞向顾客的热加工间设置一道钢制防火卷帘,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下列建筑或部位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隔墙上的门窗应为乙级防火门窗: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门厅;5.除住宅外,其他建筑内的厨房;,住宅建筑规范9.1.2 住宅建筑中相邻套房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9.1.3 当住宅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住宅部
19、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9.4.3 住宅建筑中竖井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 电缆井和管道井设置在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时,其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5.5 住宅设计中的防火分隔措施,9.4.2 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1.0m。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6.1.1.2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和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20、,玻璃幕墙层间窗槛墙高度不足0.8m,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与周围防火分隔构件间,与楼板或隔墙外沿间,以及与周边墙面洞口边缘的缝隙间未进行防火封堵设计;设计同一幕墙玻璃单元跨越防火分区;低窗台凸窗、落地窗上下窗槛墙高度不足0.8m,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住宅建筑规范9.4.1 住宅建筑上下相邻套房开口部位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8m的窗槛墙或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性实体挑檐,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0.5m,长边不应小于开口宽度。,存在问题,6.1 建筑安全出口的诠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7 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7.6.4 连接
21、两座建筑物的天桥,当天桥采用不燃烧体且通向天桥的出口符合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时,该出口可做为建筑物的安全出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 安全出口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6.2 安全出口的距离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1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1.5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6 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安全出口距离要求,存在问题 楼层安全出口被会议室、报告厅、实验室等大房间阻隔;地下直通室外安全
22、出口设置在设备用房内,防火分区之间以设备用房连通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未以公共走道连通。,6.3 安全出口的连通要求,存在问题 大餐厅无第二安全出口,6.4 地上、地下商店营业厅防火分区及安全出口的设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1.2 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4.1.5B 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营业厅不宜设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4 当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得开设门
23、窗洞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1.12 地上商店营业厅、展览建筑的展览厅符合下列条件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0:1 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内或多层建筑的首层;5.1.13 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5 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2.4.1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出口的
24、疏散人数不限;5.2.3 防火分区至防烟楼梯间或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前室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2)防火隔间。该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3)避难走道。该避难走道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的有关规定外,其两侧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且在局部连通处的墙上应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4)防烟楼梯间。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住宅建筑规范9.5.1 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全出口,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10
25、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2 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3 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4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11 居住建筑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建筑单元每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防火 设计 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