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内部监测.ppt
《建筑物内部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内部监测.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第七章建筑物内部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建筑物的内部监测是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温度监测、渗流监测和挠度监测等。内部监测一般采用传感器等自动化监测技术实施;在大多数大型工程中,内部监测已经成为必选的监测项目,其监测资料为工程建筑物的安全评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建筑物内部监测,第七章建筑物内部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主要内容,第七章建筑物内部监测,内部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地下水位及渗流监测挠度监测裂缝监
2、测光纤监测技术,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1内部位移监测,内部位移观测包括分层沉降观测、分层水平位移观测和界面位移观测。在土工建筑物的施工控制和变形监测中,一般都需要进行这个项目的监测。,第七章建筑物内部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5,内部位移观测,一般以观测断面的形式进行布置,观测断面应布置在最大横断面及其他特征断面上,如地质及地形复杂段、结构及施工薄弱段等。每个观测断面上可布设13条观测垂线,其中一条宜布设在轴线或中心线附近。观测垂线上测点的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材料特性及施工方法与质量等而定。一条观测垂线上的分层沉
3、降测点,一般宜315个。最下一个测点应置于基础表面,以兼测基础的沉降量。,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6,界面位移,测点通常布设在坝体与岸坡连接处、组合坝型不同坝斜交界及土坝与混凝土建筑物连接处,测定界面上两种介质相对的法向及切向位移。,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7,观测方法,分层沉降观测主要方法有:电磁式沉降仪观测、干簧管式沉降仪观测、水管式沉降仪观测、横臂式沉降仪观测和深式测点组观测。分层水平位移观测的常用方法有:测斜仪及引张线式位移计,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正、倒垂线进行观测。界面位移可采用振弦式位移计
4、及电位器式位移计进行观测。,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8,测斜仪及其应用,测斜仪是观测分层水平位移的常用仪器。测斜仪一般由测头、导向滚轮、连接电缆及测读设备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摆锤始终保持铅直方向的特性。弹簧铜片上端固定,下端靠着摆线;当测斜仪倾斜时摆线在摆锤的重力作用下保持铅直,压迫簧片下端,使簧片发生弯曲,由粘贴在簧片上的电阻应变片测出簧片的弯曲变形,即可知道测斜仪的倾角,从而推算出测斜管的位移。,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9,1传感器2电缆3导管接头4钻孔5导管6灌浆7导轮8管初始位置
5、线9传感器,测斜仪工作原理示意图,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0,测斜仪的使用方法(1),(1)测斜仪在使用前需按规定进行严格标定;(2)测斜管用钢材、铝合金和塑料等制作,每节长度24m,管接头有固定式或伸缩式两种,管内壁设有两对互相垂直的纵向导槽;(3)测斜管宜埋设在孔径等于或大于89mm 的钻孔中,通常管底应埋置在预计发生倾斜部位的深度之下;(4)测斜管应竖向埋设,管内导槽位置应与量测位移的方向一致;,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1,测斜仪的使用方法(2),(5)测斜管顶部高出基准面150200mm
6、,顶部和底部用盖子封牢,并在埋入前灌满清水,以防污水、泥浆或砂浆从管接头处漏入;(6)测斜管应在正式测读前5天安装完毕,并在35天内重复测量3次以上,判明测斜管已处于稳定状态后方可开始正式测量工作;(7)测量时,将测斜仪与标有刻度的电缆线连接,电缆线的另一端与测读设备连接;然后将测斜仪沿测斜管的导槽放入管中,直滑到管底,每隔一定距离向上拉线读数,测出测斜仪与竖直线之间的倾角变化,即可得出不同深度部位的水平位移。,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2,分层沉降观测,分层沉降观测一般和分层水平位移观测联合布设,即在测斜管的外部再加设沉降环;要求测斜管的刚度与
7、周围介质相当,且沉降环与周围介质密切结合;沉降管(或测斜管)一般应随建筑物的填筑埋设。,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3,1磁铁环;2沉降管;3探测头;4钢尺;5指示器,分层沉降观测示意图,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4,电磁式沉降仪观测,利用电磁式沉降仪观测分层沉降时,首先应测定孔口的高程,再用电磁式测头自下而上测定每个沉降环的位置(即孔口到沉降环的距离),每个测点应平行测定两次,读数差不得大于2mm。利用孔口高程和孔口到沉降环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每个沉降环的高程,从而可以计算出每个沉降环的沉降量,以及每个
8、沉降环之间的相对沉降量。,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5,深式测点组观测,分层沉降观测也可采用深式测点组的方式进行观测,即在需要观测的位置预埋测点标志,并将标志接伸到建筑物的表面,这样,多个标点就形成了一个标点组,每次观测各个标头高程,即可知道各测点的沉降情况。,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6,水管式沉降仪观测,水管式沉降仪也是用于测量建筑物内部沉降的一种常用测量仪器;该仪器由沉降测头、连通水管、排水管、通气管、保护管、观测台、充水排气设备等构成;常用于土石坝、河堤等土工建筑物的沉降监测。,第1节内部位
9、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7,水管式沉降仪结构示意图,第1节内部位移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8,2应力/应变监测,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力是反映物体一点处受力程度的力学量,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应力会随着外力的增加而增长,对于某一种材料,应力的增长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一限度,材料就要破坏。,第七章建筑物内部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9,应力/应变监测的作用,通过应力/应变监测,了解建筑物应力的实际分布,寻求最大应力的位置、
10、大小和方向,真正掌握建筑物的实际强度安全程度。利用应力/应变的观测成果,可以改进设计,验证新的设计方法和建筑物的设计形态。,第2节应力/应变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0,仪器埋设,为了获得观测数据,必须在事先选择好的观测截面上的测点处埋设应变计组和无应力计。应变计组主要监测混凝土在平面方向上的应力状态。应变计组的各向应变计的测值反映的是测点的各向应变。无应力计是用来测量除外力以外的由于混凝土物理、化学因素及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变形。,第2节应力/应变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1,应变计埋设,先将支座固定于埋设仪器处的预埋钢筋上
11、,然后插上支杆并准确校正支杆方向,再将应变计装于支杆上,五支仪器的方位误差不超过1,方向布置在观测断面上,但至少有一个方向与观测断面垂直。仪器周围填筑混凝土时,一定要剔除大于8cm大骨料,防止大骨料造成混凝土不均匀,影响观测精度。用人工方法振捣仪器周围的混凝土,使混凝土慢慢围住并逐渐覆盖仪器,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仪器和电缆不被巨大的外力破坏。,第2节应力/应变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2,无应力计埋设,先用细铁丝将应变计固定在无应力计内筒的中心位置上,将没有大骨料的混凝土填充到内筒内,使混凝土均匀地分布在应变计周围,然后用人工振捣密实,否则将影响仪器信号的输出。
12、最后用螺栓把筒盖密封埋入混凝土中。无应力计筒的埋设位置应距应变计组1米左右。特别注意在埋设时,要不断测量应变计组的电阻和电阻比,以便发现有异常情况的仪器即时更换。,第2节应力/应变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3,3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位观测是水利、采矿、能源、交通以及高层建筑等工程中进行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国内地下水位观测一般采取在透水层埋设测压管,通过人工或利用水位传感器进行观测,也可通过专门的观测井进行观测。,第七章建筑物内部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4,水位观测井观测,利用水位观测井观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是一种传统
13、的测量方法,该系统主要由钻孔埋入地下的水位管和由测头、钢尺电缆、接收系统及绕线盘等部分组成,测头内部安装了水阻接触点,当触点接触到水面时,便会接通接收系统,蜂鸣器发出响声。此时,读取测量钢尺读数,即可获取地下水位相对于管口的深度,并可进一步转换成绝对水位。水位观测井应设置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上,井位的布设以能全面反映工程环境地下水位分布面为准。,第3节地下水位观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5,压阻式液位传感器观测,该系统采用中美合资麦克传感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压阻式液位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体积小,安装维护较方便,其抗振动冲击性能也相当好。它采用高稳定性的OEM表压传感器,
14、将其装入一个不锈钢壳体内,钢体顶部有一钢帽能起到保护传感器膜片的作用,同时又能使水通畅地接触到膜片,输出信号通过防水电缆与传感器外壳密封连接。该传感器是为连续投入水中使用而设计的,工作温度范围宽,稳定性良好。,第3节地下水位观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6,X=H-h,测量方法示意图,第3节地下水位观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7,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观测,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液位测量的器件,采用神经网络电路的棒式传感器,利用机械方法定位感应装置感应液位变化,经机械编码处理,实现数字化分度(等精度测量的关键)、数字化采样、数
15、字化传输的全新新型液位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可靠、抗干扰等优点。,第3节地下水位观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8,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第3节地下水位观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9,4渗流量观测,渗流量观测包括渗漏水的流量及其水质观测。水质观测中包括渗漏水的温度、透明度观测和化学成分分析。渗流量观测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渗漏水的出流和汇集条件以及所采用的测量方法等确定。对于大型工程应分区、分段进行测量,所有集水和量水设施均应避免客水干扰。渗漏水的温度观测以及用于透明度观测和化学分析水样的采集,均应在相对固定的渗流出
16、口或堰口进行。,第七章建筑物内部监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0,观测方法,根据渗流量的大小和汇集条件,可选用如下几种方法进行观测:(1)当流量小于1L/s时宜采用容积法;(2)当流量在130L/s之间时宜采用量水堰法。(3)当流量大于300L/s或受落差限制不能设置水堰时,应将渗漏水引入排水沟中,采用测流速法。,第4节渗流量观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1,量水堰法观测,量水堰的结构有三角堰、梯形堰和矩形堰三种。目前,量水堰一般选用三角堰,三角堰缺口为等腰三角形,底角为直角,堰口下游边缘呈45。矩形堰堰板应严格保持堰口水平,水舌两侧
17、的堰墙上应留通气孔。,第4节渗流量观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2,1水尺;2堰板,量水堰结构示意图,第4节渗流量观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3,直角三角形量水堰板示意图,第4节渗流量观测,2023/10/28,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4,安装要求,量水堰应设在排水沟直线段的堰槽段。该段应采用矩形断面,两侧墙应平行和铅直。槽底和侧墙应加砌护,不漏水,不受其它干扰。堰板应与堰槽两侧墙和来水流向垂直。堰板应平正和水平,高度应大于倍的堰上水头。堰口水流形态必须为自由式。测读堰上水头的水尺或测针,应设在堰口上游35倍堰上水头处。尺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物 内部 监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