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课件-教师培训.ppt
《小学心理学课件-教师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学课件-教师培训.ppt(3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小学心理学,走进心理学,走近我们自己。,师范学院 李永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Tel:15291936576 QQ:371471396E-mail: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课程,2,学心理学的烦恼,学心理学的第一个烦恼是必然要知道别人心里想的是什么。“哇,你哥儿们学心理学的,一定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啦。”学心理学的第二个烦恼是常被人指着鼻子骂:“亏你还是学心理学的,连这点儿心里都不懂。”学心理学的第三个烦恼是会被人怀疑自己是否也有些神经兮兮的。学心理学的另一个烦恼是会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家伙儿是学心理学的,防着点。”,3,走进心理学,心理学是什么?,一门学科两大误解三重生命四项任务,4,
2、1.1 心理学的学科定位,至关重要的学科:关于人类自身的学问年轻稚嫩的学科:科学心理学历史短暂极富挑战的学科:研究对象极具特殊性高危风险的学科:本意助人与害人害己,但不管怎么说都可以预见,就远景而言,无疑将是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5,1.2 心理学解读,关于心理学的大众理解 心理学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心理学家会催眠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心理学成果不过是些常识 心理学就是“话疗”,超验神秘之学,说服治疗之学,愚民忽悠之学,6,1.2 心理学解读,对大众理解的纠正 心理学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学家只研
3、究变态的人 心理学家会催眠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心理学成果不过是些常识 心理学就是“话疗”,不易直接知道,仅仅是一部分,绝不是,7,1.3 人有三重生命,自然生命心理生命社会生命,因为懂的,所以慈悲;内省不疚,何忧何惧?我们庸俗而深情地活着。,8,1.4 四项任务/四大使命,心理学的最终使命:从心所欲,不逾矩,2,3,4,1,9,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Psychology”“psyche”“logos”阐释灵魂(心灵)的学问。Psyche=soul(灵魂);Logos=discourse(阐述)原来的心理学是阐述灵魂的学问今天的心理学是
4、 旧瓶装新酒的现代心理学,10,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11,心理学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分成诸多分支,但根据担任的任务不同,又可以划分为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人因心理学(人类功效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爱情心理学以及法律、体育、航空航天等与人自身有关的领域都有相应的心理学研究。,12,13,普通
5、心理学定义: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普通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14,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动机和兴趣(人格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现象,二、心理学的内容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个性心理),15,心理现象(动态-稳态),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情感过程(情):情绪和情感意志过程(意),需要和动机(动力)个性倾向性气质、性格、能力个性心理特征
6、,心理状态(暂时状态),注意,人格(个性)(稳态),心理过程(动态),补充1:心理现象的结构,16,2.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这三方面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都有其发生、发展、终止或升华的过程。所以,这些心理活动都统称为心理过程。而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心理过程又以其相互联系、彼此制约而构成人的整个心理过程。,17,2.2人格(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可以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18,2.3 心理
7、状态,心理状态是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的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19,心理过程和人格的关系,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先有心理过程,而后逐渐形成了人格。人格形成以后,又会对心理过程具有制约作用。从整体上说,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20,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资料30年代凯洛格夫妇(Kellogg,W.N.&Kellogg,
8、)把一只出生后7个半月的雌猩猩和他们的9个半月的儿子一起进行抚养,给予同样的训练。头5个月,黑猩猩学习对口语刺激的行为反应比小儿进步还快;可是在学习语言方面,黑猩猩就无法跟上小儿,无论怎样训练,黑猩猩都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21,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也就是说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22,动物心理的发展3阶段:无脊椎动物(如蚯蚓环节动物)-简单的神经链-感觉心理阶段(认识个别属性)脊椎动物(如鱼猫等)-脊髓和大脑-知觉心理阶段(认识到整个事物)灵长类动物(如猩猩)-大脑相当高度发展-思维的
9、萌芽(没有意识不能抽象思维)人类心理:具有思维和意识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23,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大脑是心理产生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己。(如狼孩的故事)能动性反映主观性反映。(注意:反映 反应)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24,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可以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心理学到底是研究意识,还是行为是心理学发展第一个百年的一大课题。四、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
10、结合的产物。,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25,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长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也就是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第三节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26,墨菲的名言: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27,哲学 生物学 生理学(父亲)(媒人)(母亲)心理学(儿子),学科独立的标志:学科带头人/权威出版物/学科梯队,28,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 心理学家冯特 1879年 在莱比
11、锡大学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1832-1920)科学心理学之父,29,二、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 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詹姆士 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30,1.构造心理学,(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学派观点:研究意识,认为人的认识经
12、验分为感觉、意象、情感三种元素。(3)研究方法:实验内省。()评价:使心理学走上独立,被格式塔心理学派称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也被詹姆士认为是“黄铜铁器心理学”。,31,.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新行为主义)(2)学派观点:抛弃意识研究,反对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确定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3)研究方法:实验,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32,行为主义经典实验儿童惧怕情绪获得实验,评价:竭力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心理学摆脱思辩的性质,但否认人的主观世界,以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是错误的,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33,.格式塔心理学,(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
13、考夫卡、苛勒(2)学派观点: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构造心理学。(3)研究方法:实验(4)评价:在知觉研究方面的贡献极大,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4,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主要观点: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整体,反对构造心理学。心理学应该对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心理与意识活动进行了解,研究意识作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杜威美国自觉的机能主义学派创始人,3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创始人,(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学派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人类的思想和行为都源于心灵
14、深处的某种动机。提出本我、自我、超我 三层次结构。(3)研究方法:个案法(自由联想 梦的分析)(4)评价:注意到早期生活经历的重要性,该理论具有深远影响。,36,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主要理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等理论。罗杰斯提出的来访者(个人)中心治疗理论。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37,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作是计算机,以信息加工
15、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38,第四节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态度)实验者效应(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在实验中有意或者无意地将预期的要求通过表情、动作等暗示给被试,以至于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实验者假设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反映的是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预期心理。即接受实验后,对实验的目的进行猜测,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或者行为反应方式 顺序效应 发生在被试接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反映了有机体受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实验偏差。,与“众”不
16、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作者:斯塔诺威克,39,2.辨证发展原则(发展的、联系、实践的观点)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育性原则,40,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一般)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观察法有两种方式,一是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另一种是在旁观察而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觉自己的活动正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从而导致结果失真,对儿童的单向观察,41,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
17、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问卷法是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问卷要有信度和效度,调查对象具有随机性。访谈法是通过面谈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测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法,42,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常用于临床、咨询中。Eg:超常儿童。,个案研究,43,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自变量、
18、因变量和额外变量,44,第二章 认识过程(感觉和知觉)第一节 感觉概述一、感觉及其意义 1.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意义(1)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其它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2)感觉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信息超载与感觉剥夺,45,感 觉 剥 夺 实 验 装 置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46,二、感觉的种类(书P18)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19、,感觉,47,一、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一个范围。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然。(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第二节 感觉的基本规律,48,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刚刚引起感觉的微弱刺激的能力注意:绝对阈限并非某个固定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 E=1/R,二、感受性与
20、感觉阈限的种类,49,补充3: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50,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简称)。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也称韦伯定律。,51,韦伯定律(书p30)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物增加的绝对重
21、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K=I/I K:韦伯常数;I:原刺激强度;I: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注意:韦伯定律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三、韦伯定律,52,视觉(亮度)1/60动觉(重量)1/60痛觉(皮肤灼痛)1/30听觉(音调)1/10触觉(皮肤压力)1/7嗅觉(天然橡胶气味)1/4味觉(盐咸味)1/3,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53,第三节 感觉现象,一、感觉适应二、感觉后象三、感觉对比四、联觉,54,一、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而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光适应:快 暗适应:慢,第三节 感觉现象-感受性变
22、化规律,视紫红质分解 视紫红质合成,暗,光,波长620纳米的红光可以阻止分解,因此红色眼睛可以保护暗适应。,55,二、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正后像:性质相同或相似 负后像:性质相反后象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56,黑白视觉后像: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你将看到灯泡发光了!,黑白视觉后像: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白色的区域,你将看到灯泡发光了!,57,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象,出
23、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蓝绿色;黄色蓝色,58,59,三、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味觉、嗅觉和皮肤觉都存在感觉对比。,60,明度对比:灰色纸分别放到黑色背景和白色背景上,黑背景上的灰显得亮些,白背景上的灰显 得暗些。,61,明 度 对 比,62,颜色对比:绿纸中放一小块灰纸,灰纸带上红色。Eg:红花需要绿叶配。彩色对比效果:对比色的补色。,63,颜色对比,64,同时对比: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几种刺激的作用 而产生的对比。相继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刺激的作用 而产生的对比。,感觉对比分类:同
24、时对比和继时对比,65,四、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蓝、青、紫色使人觉得冷“冷色”,66,“暖色”的东西看上去显得大,有使视觉膨胀的作用;“冷色”使视觉收缩;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等宽,但因冷暖色的视觉效果,看上去并不等宽,其中白色最宽,蓝色最窄,后来调整宽度,使蓝色最宽,白色最窄,才使旗子看起来三色等宽。,67,补充:联觉的心理效应,淡蓝色可以引起凉爽的感觉,对高热患者有利;黄色可以刺激食欲;绿色对心理活动起缓和作用;玫瑰色能抑制、消沉的情绪振奋起来。,68,第四节 各种感觉,一、视觉(一)适宜刺激:波长38078
25、0纳米的电磁波(光波),69,(二)视觉器官角膜前房瞳孔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70,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锥体细胞明视觉(昼视)器官 短粗,呈锥形,主要分布在网膜中央窝及附近,中央窝是对光最敏感的区域。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夜视觉器官 细长,呈棒状,主要分布在视网膜边缘及附近。在昏暗的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和轮廓。,71,(三)颜色视觉 色调光波的波长 彩色的特性 明度光波的物理强度 饱和度纯杂程度,色弱 色觉异常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全色盲 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心理学 课件 教师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