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人生三大经典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儿去?,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1.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有关概念。2.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意义。3.知道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年龄特征与自我教育的活动特征。,第二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理论知识,学前儿童 自我意识概述,2、两重性,个体的主观自我的两个基本特征:1、区别于他人的“分离感”2、跨时间、空间的“稳定的同一感”,个体的客观自我包含三个要素:1、物质的客我2、社会的客我3、精神的客我,二、自我发展的理论主要学派,三、自我的结构 多维度、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形式,知:即自我认识,属于自我的
2、认知成分。主要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知和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形象、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情,即自我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的情感成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自我感受、自尊感、自信心、羞耻感、自豪感、自卑感、内疚感、自我欣赏等。自尊感影响到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两个方面。,三、自我的结构 多维度、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的形式结构:-自我认知: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自我情感体验:自尊感-自我调控: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内容结构: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发展的历程怎么样?
3、有哪些特点?,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动物知道镜子里的图像是它自己吗?,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点红实验,小孩知道镜子里的小孩是他自己吗?什么时候?,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婴儿对自我形象的认识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6-10个月13-20个月20-14个月,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初级自我意识,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意识到活动的主体,当婴儿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开始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产生愿望
4、和感觉,儿童能使用自己的名字或是他人对自己的称呼来称呼自己。,宝宝要吃葡萄;嘟嘟吃葡萄。,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自我意识的形成,儿童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完成从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我是漂亮的小公主,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顺序,把自身和物体分开,把自己和他人分开。,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始逐步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即产生了自我评价,自我命名,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主体的我,客体的我,01岁,12岁,23岁,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特点),1.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2.儿童的
5、自我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其复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3.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同时儿童又在不断的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度逐步提高。4.儿童的自我功能体现出社会适应性逐渐增高,区分外部自我与内部自我的能力增强。,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初级自我意识-意识到活动的主体-产生愿望和感觉-自我意识的形成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顺序自我认识自我命名自我评价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特点),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有什么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有什么重要性?,思考,学前儿童自我教育的活动设计,1、定义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的看法和知识,以及对自我
6、的总体评价。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关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观认识,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一、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教育,一、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教育,(1)社会互动在社会交往中,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自我概念不断发展,儿童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人际间信息、观念的交流与传递,能够获得丰富可靠的文化知识经验,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学会将这些信息和经验整合起来构成统一协调的自我概念。社会交往中,社会文化赞许的内容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图:幼儿对玩具等物品的占有感常会引发一些冲突,但这也是孩子自我概念发展的结果。,(2)社会发展认知水平 社会发展认知水平是决定儿童自我
7、概念发展的条件之一。学前儿童的自我也非常简单,他们体验到的事物非好即坏,容易把自己的冲动与他所处的文化相混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从主要反映生理方面的内容开始涉及自己与父母、同伴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与学校有关的自我概念和学业自我概念。,(3)社会比较能力 社会比较能力是指个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自我的特征与他人的特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的能力。社会比较最早出现在3-6岁;儿童的社会比较,最早时仅仅局限于身体和外部行为的比较而后逐步转向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比较。,(4)观点采择能力 个体的观点采择能力是指个体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在内部与他人的观点进行交流
8、,想象、体验他人观点,并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进而采纳他人观点的能力。儿童是在采择社会观点和生活观点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它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儿童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一、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教育,3、教育方法和策略(1)理解拒绝的重要性(2)拒绝之后简单解释(3)一旦说不,就要坚持下去(4)让孩子明白什么值得拥有,一、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与教育,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我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我和小敏是最好的值日生,因为她值日就给我好东西,我值日也给他好东西。”“这个作品好,因为他是老师的;我和小敏比,肯定我的好。”想说自己好,又不好意思,于是便说:“我不知道
9、我做的怎么样。”或说“我不说。”“我很棒。”“我很厉害的,你看我都能搬起这个大石头呢。”“我三岁了”。“”我喜欢画画”、“我很聪明”。,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与教育,3、学前儿童自我评价恰当性的发展趋势 自我评价是一种主观判断,它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程度就是自我评价的恰当性。恰当的自我评价是个性行为的积极调节因素。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水平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提高;发展趋势:34岁自评过高;45岁儿童自我评价由过高转向恰当;56岁儿童恰当的自评已占主导。,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增加交往活动,讲明行为规则,你耍赖!,我错了!,聆听规则,游戏要按要求进行,评价外部行为,能和朋友一起玩耍,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 自我 意识 发展 教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