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卫生起居卫生与运动卫生营养与饮食卫生.ppt
《学习卫生起居卫生与运动卫生营养与饮食卫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卫生起居卫生与运动卫生营养与饮食卫生.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康生活方式,科大医院 江健华,本课的目的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我们说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土壤、空气、水质、气候、居住、战争、瘟疫)意外因素等等,大量研究证实,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内因的作用只占15,而外因作用却占85,其中
2、社会因素10,医疗因素8,气候地理因素7,而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占60。由此可见,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人们寿命和疾病的主要原因。,有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长期紧张过度疲劳生活中的坏习惯,6、蒙头睡觉7、带病工作8、个人卫生9、久坐电脑前10、水果代替蔬菜,1、轻视早餐2、甜食过量3、吸烟酗酒4、睡眠不足5、少言寡语,11、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12、大汗淋漓立即喝冷饮、13、跟着广告盲目吃保健品、减肥。14、暴饮暴食15、在不卫生的大排挡吃饭等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调查统计了心脏病、癌症、中风、车祸、意外、流感肺炎、糖尿病、肝硬变、自杀、他杀等10个最常见的死因,从统计资料来看,
3、除流感肺炎(自然环境),糖尿病(遗传因素)外,其他8个常见死因都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最重要的前4位危险因素是吸烟、过量饮酒、膳食不合理、缺少运动,可见当今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以称为生活方式病,它是目前全世界各国医药费居高不下的重要意义。,有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也有调查,我国前10位死亡疾病中,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在致病因素占44、7,在疾病发生原因中占80,例如酗酒、吸烟、缺乏运动、营养不合理、生活不规律、肥胖、吸毒、紧张、孤独、抑郁等等都有统计数据,和美国CDC的相似,美国曾预测:使美国成年人平均寿命增加1年,须花费100亿美元,而如果人们做到不吸烟,少饮酒,合理饮食,多
4、运动,几乎不花钱就能使人们平均寿命增加11年,我国专家也预测,如果能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我国的成年人平均寿命可增加10年。和美国专家预测的惊人相似。可见生活方式虽是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模式,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但又是可由个人选择和控制的。,有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吸烟的危害,对呼吸道的损害对心血管的损害对脑的损害吸烟的其他损害,酗酒的危害,酗酒是指无节制的过量饮酒。酒精对肝脏的损害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酒精对人体其他系统的损害酗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的危害,毒品是指鸦片、吗啡、大麻、可卡因、冰毒、摇头丸等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毒品是当今世界性公害,目前全世界吸
5、毒人数在1000万以上。毒品对人体最大的危害就是其药理作用所引起的强烈的依赖性和严重的并发症,一旦染上毒瘾,人体就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型,如果停止吸毒814小时,就会出现胸闷、呕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浑身打颤等症状,重者会失去理智和自制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指出:要在科学论据和政府决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科学更好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这座健康之桥有四块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16个字,在我们大学生系列讲座中都会经常听到。这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施,它的效果超过所有的养生方法,因为心情好能使免疫力和身体内部环境达到最佳状态
6、。,如何保护脑力(大脑)?,1、改善大脑机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不吸烟不酗酒3、注意食物营养,合理调配4、充足睡眠,合理作息制度5、适当文娱活动,调节大脑,注意饮食卫生有哪几条措施?,1、防止病从口入2、不暴饮暴食3、不挑食偏食4、吃饭时不要看书5、不吸烟不酗酒6、避免进食过多冷饮,大学生应保持的生活规律及卫生,注意以下要点:大学生参加各项活动要有规律的节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按时作息,按时就餐;每天学习不超过10小时;每天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户外活动;学习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合理用脑,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合理摄入(三餐热量分配应早、晚餐各占30,中餐占4
7、0)饮食营养,注意饮食卫生;提高防病治病知识及意识等等。,预防乙肝及乙肝疫苗知识,提 纲,乙型肝炎的基本特征及流行特征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和职业有关吗?生活中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关于乙肝疫苗,应注射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染给他人 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 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接种乙肝疫苗后多久产生免疫力能维持多长时间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及影响表面抗体滴度的因素 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校医院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乙型肝炎的基本特征及流行特征,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
8、、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卫生条件比较差是本病流行的基础。本病遍及全球。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经血液、性接触和生活密切都是传播的重要方式。易感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经个月(周至月)发病。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查体中发现。肝功能异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为阳性。少数病例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变甚至肝癌;少数病例病程发展迅猛,肝细胞大片坏死,成为重症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由于人群对乙型肝炎普遍易感,所以本病遍及全球。该病无
9、一定的流行周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长,主要与有无流行、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和防治措施等有关。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热带地区高于温带,男性高于女性,儿童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乙肝亚型的地理分布亦有不同。我国是是肝炎高发区,年的资料表明,我国人口中约半数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正在感染中。孕妇中起码有十分之一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不接受乙肝疫苗预防,其新生儿在年内以上可被感染乙型肝炎。一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月龄时其表面抗原阳性率约为左右;表面抗原及抗原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则月龄时表面抗原的阳性率几达以上。,乙型肝炎的基本特征及流行特征,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与年龄性别
10、、职业有关吗,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与年龄曲线相一致。岁是发病的第一高峰;岁是发病的第二高峰;岁以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乙型肝炎的发病率男多于女。在河南省人群大面积抽样调查发现,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男性,女性;而乙肝显性现患率男性却比女性多倍。临床上急性乙肝的治愈率女比男高,乙肝表面抗体转阳亦是女高于男,而慢性乙肝和肝癌的现患率则又是男多于女,这种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类固醇性激素和自体免疫等因素有关。乙肝与职业的关系,据国内统计发现,中小学生发病率较高,干部、工人、农民的比例相近;城镇分散居民的发病率最低。国外在同性恋者和性乱交者中乙肝发病率离高,吸毒和药瘾者中亦比常人高。还有血透单位和口腔科
11、工作人员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和乙肝发病率亦比普通人群高数倍。妓女、暗娼、犯人中乙肝病毒标志的阳性率在我国亦可达以上。,生活中如何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以其病毒含量的多少做为传染指标来看。第一重要的是血液。大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每毫升血中含有1000万几亿个成熟乙肝病毒颗粒。极微量的血液进入皮肤黏膜的破口,就造成感染。第二是月经血所含的病毒和血液是相似的,是重要的传染源。第三是阴道分泌物和精液所含病毒虽不及血液和月经多,但是在性生活中常能通过生殖黏膜破损,而感染性伙伴。在乳汁、唾液中虽然有乙肝病毒存在,但造成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故不把它们做为主要传播原因对待。,生活中如何预防乙型肝炎,(一)生活上
12、的措施:预防血传播及性传播。1、不用未检测乙型肝炎指标的血液及血制品。2、不到黑窝点去献血。3、不要从事男同性恋和宿娼活动。4、不要用不洁的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牙钻、内窥镜等介入性医疗仪器。5、不要用不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纹身针等进行美容活动。6、不要和乙肝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牙刷、被褥等,以防生活接触性感染。,生活中如何预防乙型肝炎,(二)特异性预防:就是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乙肝疫苗免疫后已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新生儿期接种疫苗以0、1、6个月免疫程序。3针免疫可保证15年不得乙型肝炎。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15年的追踪,可能保护时间更长,甚至终生受益。,关于乙肝疫苗
13、,在世界各地,乙型肝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人口已有5是 HBV标志的慢性携带者,不进行全球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要想控制这种疾病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接种乙肝疫苗。一般来说,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接种了乙肝疫苗后,不一定都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
14、乙肝发病,只有注射疫苗后能产生足量抗体的人,才有预防作用,足量抗体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要在 1:10以上。注射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不是永久性的,一般只能维持 3 5年,以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足量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对其它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没有预防作用。接种者还可能感染甲、丙、戊、庚肝等病毒。注射乙肝疫苗前一定要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抗-HBc),化验结果阴性者才可以注射,两岁以内的小儿如没有密切接触史,可以不用化验,直接注射乙肝疫苗。,关于乙肝疫苗,母亲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婴儿,注射剂量为5g
15、,在出生后注射,母亲是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同时伴有乙肝病毒 e抗原阳性或乙肝病毒DNA阳性,分别在出生后 6小时及一个月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1支,并在出生后 2,3,6月各注射乙肝疫苗5g还有一种免疫程序,是将一般程序中的 6月改为 2月,在第 12月再加强一次。最好在 0月、1月和 12月三次接种。对于高危人群,在 0月及 1月 2月、12月 4次接种,可确保尽早的血清阳转和持久的保护作用。近来,进一步研究了妇女婚前接种乙肝疫苗的办法,能更有效地阻断“母一婴”或“父一婴”传播途径。注射疫苗后的未来的母亲可将通过接种所产生的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直接传递给胎儿,如果她们的丈夫感染了乙肝病毒
16、,则通过接种在体内所产生的抗-HBS可以抵抗丈夫精液中进入的乙肝病毒,保护卵细胞和受精卵不被感染。妇女婚前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防夫妻间的“水平传播”。所以,有条件的妇女可以在婚前接种乙肝疫苗。婚前接种不排斥新生儿出生后接受常规接种。两者结合更佳。,关于乙肝疫苗,应注射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间为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另一部分是危险人群,包括接触乙肝病人的医护人员,直接接触血液、分泌物的医护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乙肝病毒传播途径,a.乙肝病毒主要是经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 其它血制品,通
17、过血源性注射传播。b.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c.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一个注射器对几个免疫对象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血透患者常是乙肝传播的对象。d.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乱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传染性伙伴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e.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肝传播起一定作用。f.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而
18、传播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0、1、6月免疫程序:“0”以第一针的注射时间为0。(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后6个月注射第三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许多工序都能杀死血液中包括爱滋病病毒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如注射
19、破损、变质疫苗,或注射过程不按无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接种乙肝疫苗后多久产生免疫力能维持多长时间,注射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要刺激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这种抗体的产生,标志着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和抗御能力,人就不会得乙肝了。注射乙肝疫苗必须按照0、1、6方案实施,即注射第一针后一个月时,打第二针;六个月后打第三针,一共要打三针。注射第一针后,机体进入感应阶段,疫苗作为小剂量的特异性
20、抗原进入人体,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细胞,这期间大约3050的人会出现表面抗体;注射第二针后,进入效应阶段,表现为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这一阶段,大约8090的人会产生表面抗体;注射第三针后,进入加强阶段,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处于最佳状态,大约9095的人可以出现表面抗体,第三针打完23周后,抗体滴度达到高峰,之后滴度逐渐下降,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一般乙肝疫苗保护的时间都在5年以上,由于个体差异较大,要求有抗体形成者,也需每年检查一次乙肝“两对半”,观察表面抗体是否消失,如果消失,还需再次注射。,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
21、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影响表面抗体滴度的因素,1、母亲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如果母亲已有表面抗体形成,婴儿接种疫苗后,效果最好,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如果母亲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阳性,或是母亲本人就是乙肝,婴儿产生抗体的滴度就会较低;如果母亲是乙肝“大三阳”,产生抗体最差。2、年龄越大,产生抗体的概率就越小,女性对疫苗的应答明显高于男性。3、疫苗中含有前S蛋白的,抗体产生好。4、患有艾滋病、营养不良、肿瘤、应用免疫
22、抑制剂、血液透析、大量饮酒者,抗体产生较差。,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也有学者认为只要出生后全程注射过乙肝疫苗没有必要3年注射一次。,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
23、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乙型肝炎疫苗是安全有效的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十分优良的疫苗。早在1998年,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卫生 起居 运动 营养 饮食卫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