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积极乐观心态提高心理改造质量.ppt
《培养积极乐观心态提高心理改造质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积极乐观心态提高心理改造质量.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罗鸣春博士心理健康讲座 培养积极乐观心态 提高心理改造质量,第三方身份协助人和建议人为了全面提高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让大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改造生活,提高自身改造质量,早日新生,新生后能够承担起社会、家庭和自己的责任,我们在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学目的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的改造观念。目的是适应服刑改造的特殊环境,提升改造质量,明白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一样普遍常见,任何人都能遇到。特别是大家由于其自身的犯罪,而受到刑法的处罚,人生自由被剥夺和限制,在监管改造场所,依法接受强制性的管理、教育和劳动改造,面对人生的重大挫折,身份、地位的鲜明变化,生活环境的巨大落
2、差,空间处遇的种种限制,以及在亲情、恋情、友情和婚姻家庭、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等多方面遇到的问题,许多服刑人员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教学目的2,协助大家掌握一些处理日常生活、改造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技巧,正确应对生活,改造中遇到的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学目的3,3、通过学习,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能够正确面对现实,在努力改造的同时,始终保持良好的改造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把握自己的命运,争取立功减刑,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教学目的4,4、通过学习,使大家明白,当自己实在无法平衡心理时,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帮助,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重点和难
3、点,重点: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情绪难点:把理论应用到实践,把调节情绪的方法运用到改造生活中去,讲座目录,一、服刑人员心理二、认识情绪 接纳情绪三、调整心态 管理情绪,一、服刑人员心理,大家在没有犯罪之前是一个普通公民,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渐产生了犯罪心理,发生了犯罪行为,然后被绳之以法,受到审判,成为服刑人员,送入监狱后随之产生了刑罚心理和改造心理。,服刑人员心理是在法院判决后形成的,并且随着改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家之所以被司法系统进行强制改造,是由于你们首先是一个自然人,只是由于一念之差或者蓄意而为,导致犯罪,变成了在押服刑人员。但是作为人的基本心理成分仍然存在,占据你
4、们心理一个部分,这也是你们改造的心理基础。,服刑人员心理发生变化大致要经过三个时期:服刑初期服刑中期服刑后期。,服刑初期心理适应期或心理过渡期,时间是从入监开始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其间需要三个适应:延续对判决的心理适应;是对监狱环境的适应;是对监规纪律的适应,最终让新入监人员达到服从管理,认同规范,内化为行动。,服刑中期外表平静心理矛盾期,服刑人员经过半年或一年的改造后,对监狱的生活基本适应,心理进入改造关键期,主要特征是外表上情绪稳定,而且由于有了明确的改造目标,进入了半自觉或自觉改造阶段(绝大多数)但内心深处却经历着复杂的心理冲突,如原来的心理习惯与服刑改造心理之间,原来自由散漫的生活与
5、强制改造的生活习惯之间,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之间进行着长期艰苦的较量。,多数服刑人员会在情绪和行为上可能会表现出反复。这一时间较长,主要心理特点是平静中的矛盾运动,在量变中孕育着质变。服刑人员常见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认罪与不认罪的冲突,入监一段时间后对监狱情况有所了解,由于种种原由不认罪念头会反复出现,个别服刑人员的反复申诉往往伴随整个服刑中期,服刑人员不认罪,除了少数事实确有出入外,多数人的动机是想通过否定犯罪而否定刑罚或将犯罪归咎于外部因素,开脱自己的责任,减轻心理压力。,一般情况下服刑人员不认罪的心理表现主要有抓住细枝末节掩盖主观动机;运用个别非主要情节企图推翻全案。可以说
6、,在押服刑人员真正认罪之日,就是他们建立自觉改造动机之时。,2、悔罪与自责多数罪犯对自己的罪行会产生自我悔恨,是罪犯积极改造的内在动力,但个别人员对自己的犯罪手段,犯罪时机,个人命运而抱怨,怪自己手段不高明,时机没有掌握好,或运气差被绳之以法。,3、希望与悲观希望就是服刑人员对新生活的希望和迫切追求,对改造前途和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使大家在希望中改造。同时,刑期较长的服刑人员面对漫漫刑期还是带有悲观情绪带有无可奈何的心情。,4、醒悟与迷惘醒悟是服刑人员经过改造后对人生道理的觉醒,对人生意义开始产生正确的领悟,从而促进改造进程,同时,心理上的模糊认识依然存在,再加上现实中的不确定因素,使大家对前
7、途还存在迷惘。,5、监狱人格监狱人格是大家在服刑中期出现的一种消极适应现象。所谓监狱人格就是指由于长期的服刑生活所造成的消极效应,即在一部分服刑人员(特别是重刑犯)中有可能出现的以双重人格为主要特征的人格变异,监狱人格的特征,一是屈从。由于长期被强制管理改造,逐渐失去自己原有的个性,一切听命于他人,委屈服从。二是卑微(自卑)过分降低自己的价值,过于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对任何人惟命是从。,三是双重人格,双重人格是指同一个人同时存在两种相互矛盾或完全对立的人格特征,比如强与弱,好与坏同时并存。有双重人格的服刑人员在警官面前是一副假的卑躬屈膝,毕恭毕敬的弱者与尊重的面孔,而背后对其他服刑人员中的弱者
8、欺侮,凌辱或对警官的管理发泄怨气。,四是缺泛活力,此类服刑人员整天循规蹈矩,行为死板,象机器人一样,自己无积极的主动表现,如在会上从不提建议,不发表自己的见解。,五是服刑人员需求的延续与纪律的约束,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不会消失,而是在不同程度地延续,许多人在相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满足或代偿性满足,如监内偷盗、脱逃、违反监规纪律、同性恋。但由于监狱环境和各种制度的约束,使大家产生了一定的惧怕感,用惧怕抑制自己的行为,但只要有机可乘,部分服刑人员可能会铤而走险。,六是好逸恶劳与强迫劳动。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在服刑人员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硬抗抗拒劳动;软抗消极怠工;狡抗弄虚作假。这三方
9、面又与强迫劳动的惧怕心理之间形成矛盾。,七是常态需要与自由爱限。常态需要表现在四方面:生理需要;业余爱好与兴趣的需要;衣食住用的生活需要;与亲人团聚的需要。这四方面分别与监狱生活受限引起的不满足感、压抑感之间形成矛盾。监狱人格不利于服刑人员的彻底改造,也不利于大家在今后新生重返社会参与社会,容易造成社会适应不良。,服刑中期是服刑人员心理转化的关键时期,时间较长,改造成绩能得到体现,整个过程看似平静,大部分人员能顺利渡过,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绝大多数的违规违纪甚而狱内重新犯罪却在此阶段发生,这个时期也是爱恨情仇的酝酿期和爆发期。,请你思考,请你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成了在押服刑人员?因为犯法啦
10、!追问:当时我为什么会做出不顾后果的事情?引出情绪话题,二、认识情绪 接纳情绪,情绪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与人的需要有关系。当客观事物符合并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当客观事物不符合或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事物是否符合于个人的需要或愿望有赖于对事物的认识、评价、和理解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情绪,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与痛楚.马克思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美国流行语,关于情绪的错误认识,一、,3、情绪表达的特点,先天性:情绪表达是先天的本能活动,不需要学习和模范。儿童
11、生来就有表情先天盲童早期的表情反应与正常婴儿一致。,共同性:基本的情绪表达方式,如表情,世界各个民族都是一样的,代表同样的意义,与文化背景无关。旧金山加州大学艾克曼的一项发现:全世界任何一种文化的人都可认出四种表情(恐惧、愤怒、悲伤与快乐),习得性:环境和学习,影响个体部分情绪的表达方式。婴儿会说法之前的表情动作是先天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表情的复杂性增加。有些面部表情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有更多表情不同文化与种族是不一样的。,可控性:指情绪表达的外显行为可以为意志所掩饰、或模仿、或夸张做作,诱导他人误解。,4、情绪的功能,自我保护功能,情绪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的,每一种情绪都是有其功能的,人际沟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 积极 乐观 心态 提高 心理 改造 质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