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干法水泥基本知识培训.ppt
《型干法水泥基本知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型干法水泥基本知识培训.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司 宁,目 录,一、概述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四、生产技术简介五、煅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一、概述,1、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凡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凝材料。胶凝材料分为水硬性和非水硬性两大类。非水硬性胶凝材料是只能在空气中或其他条件下硬化,而不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如无机的石灰、石膏及有机的环氧树脂胶结料等。水硬性胶凝材料是在拌水后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无机材料。,一、概述,2、胶凝材料发展简史粘土以及粘土掺加一些纤维
2、材料作为胶凝材料是人类使用最早的一种胶凝材料,但粘土不耐水且强度低。大约在公元前2000-3000年,人们开始把石灰、石膏来调制砌筑砂浆用作胶凝材料。我国万里长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首石像建筑,就是由这种胶凝材料建造的。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注意到在石灰砂浆中掺入火山灰使砂浆具有一定抗水性。我国很早就使用的“三合土”建筑物等都用的是石灰火山灰材料。随着陶瓷生产的发展,人们用废陶器。碎砖磨碎后混合石灰作胶凝材料时,发现它的砂浆可以在水中硬化、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抗水性;由此,进一步发现可用石灰和煅烧的粘土来制成胶凝材料。,一、概述,2、胶凝材料发展简史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在历史上是探求
3、真理成为一种潮流的时代,化学和物理学被广泛地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在这样一个时期内,许多学者、工程师注意到了水泥的神秘。于1756年和1796年先后制成了水硬性石灰和罗马水泥。在此基础上,又进而用合适量(20%-25%)粘土的石灰石(天然水泥)经煅烧磨细,制得天然水泥。19世纪初期(1810-1825 年)已经将石灰石和粘土细粉按一定比例配合,在类似石灰窑的炉内,经高温烧结成块(熟料),再进行粉磨制成水硬性胶凝材料。因为这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具有与英国波特兰城建筑岩石相似的颜色,故称之为波特兰水泥(我国称为硅酸盐水泥)。,一、概述,2、胶凝材料发展简史硅酸盐水泥出现后,应用日益普遍。100多年来,由
4、于各国的科学家和水泥工作者的不断研究、探索及生产工艺的改进,使硅酸盐水泥生产不断提高和完善。同时水泥制品也相应得到发展。由于工业不断发展,以及军事工程和特殊工程的需要,先后制成了各种特殊用途的水泥,如高强快硬水泥、矾土水泥、膨胀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油井水泥等。,一、概述,3、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水泥是基本建设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现在水泥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水工建筑、道路建筑、农田水利建设和军事工程等方面。由水泥制成的各种水泥制品,如坑木、轨枕、水泥船和石棉水泥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等部门,在代钢、代木方面,也越来越显示出技术经济上的优越性。由于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和钢
5、结构材料的混合使用,才有高层、超高层、大跨度以及各种特殊功能的建筑物。新的产业革命,又为水泥行业提出了扩大水泥品种和扩大应用范围的新课题。开发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而海洋工程的建造,如海洋平台、海洋工厂,其主要建筑材料就是水泥。此外,如宇航工业、核工业以及其他新型工业的建设,也需要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最为基本的是以水泥为主的复合材料。因此水泥工业的发展对保证国家建设计划的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概述,4、水泥工业发展概况硅酸盐水泥出现后,水泥生产技术经历多次变革。硅酸盐水泥是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问世的,开始是间歇作业的土立窑。随着冶炼技术为突破口的第二次产业革命,
6、推动了水泥生产设备的更新,1877年出现了回转窑,继而出现了单筒冷却机、立式磨和单仓球磨,使水泥产质量有所提高。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水泥工业一直进行不断改造与更新,1910年立窑实现机械化连续生产,1928年出现立波尔窑,使回转窑产量有明显提高,热耗降低。,一、概述,4、水泥工业发展概况以原子能、合成化工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达到了高度工业化阶段。水泥工业也出现变革,1950年悬浮预热器的应用,使热耗大幅度降低;年代初,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水泥工业中开始得到应用;在1971年开发了水泥窑外分解技术,是水泥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同时随着原料预均化及生料均化等多种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以
7、及 射线检测方法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在水泥生产过程的应用,使干法窑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在节能方面取得极大进展,使干法工艺正在逐步取代湿法、老式干法及半干法生产,将水泥工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一、概述,5、水泥的定义和分类凡细磨材料,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状,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水泥。水泥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及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性水泥。通用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专用水泥如75油井水泥、砌筑水泥等;特性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
8、胀硫铝酸盐等。目前水泥品种已达100余种。,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1、定义与代号根据国家标准 GB175 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本标准规定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2、材料 2、1硅酸盐水泥熟料 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
9、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其中硅酸钙矿物不小于66%,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2、2石膏 天然石膏:应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采用前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2、3 活性混合材料 符合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2、4 非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指标分别低于GB/T203、GB/T18046、GB/
10、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石灰石和砂岩,其中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应不大于2.5%。2、5窑灰 符合JC/T742的规定。,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2、6助磨剂 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水泥质量的0.5%,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3、强度等级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矿渣硅酸盐水泥、火
11、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4技术要求:4、1化学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4、2物理指标 4、2、1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4、2、2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4、2、3强度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不同各龄期的强度应符合下表的
12、规定。,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4、2、4细度(选择性指标)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二、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5、废品与不合格品 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最大限量和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标号工厂名称和出厂编号不
13、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1水泥生产方法与分类 水泥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窑筒体卧置,并能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窑;另一类窑筒体立置不转动称为立窑,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2水泥的原料、燃料与配料水泥生产原料分为: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校正原料(辅助原料)硅质校正原料 铝质校正原料 铁质校正原料燃料,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钙质原料钙质原料:是制造硅酸盐水泥和石灰的主要原料,也是陶瓷和玻璃工业生产中引入CaO成分的物质。水泥工业中的钙质原料主要是石灰石。水泥生产用钙质原料质量要求CaO48%;MgO3.0%;K2O+Na2O0.6%;S3O1.0%;f-SiO26.0%(石英质),或
14、4.0%(燧石质);Cl-0.015%;,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粘土质原料主要是碱和碱土的铝硅酸盐。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其次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校正原料顾名思义硅质、铝质、铁质校正原料主要为水泥生产提供SiO2、Al2O3、Fe2O3,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水泥生产用校正原料质量要求校正原料:MgO3.0%;K2O+Na2O4.0%;S3O2.0%;Cl-0.015%;硅质校正原料:SiO280%;铝质校正原料:Al2O330%;铁质校正原料:Fe3O250%;,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燃料:按其物理状态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固体燃料的代表是煤。煤有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之分
15、。水泥生产用煤质量要求水份(Mt)():0.5细度:0.08mm方孔筛筛余(%)5.010 灰分(Aad)():25 挥发分(Vad)():20低位热值QDW(kJ/kg):55004.18=22990 全硫(有机硫、硫化铁、硫酸盐):1.5,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C3S 硅酸三钙(含量:5060%)C2S 硅酸二钙(含量:1532%)C3A 铝酸三钙(含量:311%)C4AF铁铝酸四钙(含量:818%)主要化学成分:CaO 6267%、SiO2 2024%、Al2O3 47%、Fe2O3 2.56%。,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矿物在水泥中的作用 C3S 早期强度高,水泥凝结
16、硬化快,但抗矿物盐侵蚀性差。C2S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水泥凝结硬化慢,但抗矿物盐侵蚀性好。C3A 水泥凝结硬化速度较快,早期强度增长快后期强度增长慢,水化热高,抗硫酸盐侵蚀性差,但在磨制水泥时,石膏掺入量与之相适应时,对水泥强度及抗矿物盐侵蚀性会好一些。C4AF水泥后期强度较高,水泥凝结硬化较慢,抗矿物盐侵蚀性好,抗折性好。,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4 生、熟料率值4.1 石灰石饱和系数石灰饱和系数即水泥熟料中全部SiO2生成硅酸钙(C2S和C3S)所需的CaO含量与全部SiO2生成CaS所需的CaO含量的比直,即 CaO1.65 Al2O30.35 Fe2O3 KH-2.8 SiO2熟料
17、KH值的高低,反映了熟料在煅烧过程中生成C3S含量的多少。KH值高,煅烧困难,容易产生游离氧化钙,但对KH值高,煅烧良好的熟料,其游离氧化钙低,硅酸三钙含量高,熟料强度高,具有硬化快的特点;KH值低,熟料中硅酸二钙含量增加,熟料硬化速度减缓,早期强度低。,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4 生、熟料率值4.2 硅酸率 硅酸率是水泥熟料中SiO2含量与Al2O3、Fe2O3,含量之和的比值,SiO2 SM Al2O3Fe2O3 硅酸率的大小表示熟料在煅烧过程中生成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相对含量。硅酸率过高,熟料中硅酸盐矿物多,熔剂矿物少,煅烧困难,熟料硬化速度减缓;硅酸率过低,熔剂矿物增加,硅酸盐矿物减少
18、,液相量过多,煅烧时易出现结大块、结圈等现象,熟料强度降低。,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4 生、熟料率值4.3 铝氧率 铝氧率是水泥熟料中Al2O3含量与Fe2O3,含量的比值,即 Al2O3 IM Fe2O3铝氧率反映熟料熔剂矿物中C3A与C4AF的相对含量,既关系着熟料水化速度的快慢,也影响到熟料煅烧的难易。在熔剂矿物含量一定时,铝氧率高,熟料中C3A含量增加,C4AF含量降低,液相粘度增加,生成C3S速度慢。熟料煅烧困难,反之,液相粘度降低,熟料易于形成,但料子烧结范围较窄,易结大块,不利于操作,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5 水泥熟料有害成分5.1 氧化镁(MgO)熟料中的氧化镁(MgO)的主要
19、作用引起水泥膨胀,影响水泥的安定性。适量(约2%)的MgO存在,能够增加熟料的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促进硅酸盐矿物的形成,减少fCaO的含量,是水泥熟料烧成温度降低,明显提高熟料质量。MgO具有显著的固硫作用,在一定含量范围(1%2.29%),随其含量增加,熟料中的SO3含量也增加。在少量碱存在的情况下,镁-碱的联合作用可以大大减少SO2挥发,消除生产高硫水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适量的MgO使水泥熟料的颜色变为深绿色,过量的MgO使水泥熟料的颜色变为灰绿色,并以方镁石形式存在,而且能破坏水泥的安定性,降低强度性能。,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5.2游离二氧化硅fSiO2游离二氧化硅f-SiO2一般为燧
20、石,其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耐压强度高,化学活性低,对粉磨设备的磨损非常严重,对窑的操作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生产经验:石灰石中燧石一般要低于4%;但以石英为主要形态的f-SiO2含量可大于4%,需要试验确定;对于辊磨,国外经验可允许f-SiO2含量7%;采用耐磨材料,并在试验的基础上,f-SiO2可放宽到89%。,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5.3碱K2O、Na2O当生料中含碱量过高时,料发粘,烧结范围窄,易结圈,窑内飞砂大,窑皮和熟料结构疏松,烧成带耐火砖寿命短,热工制度不易稳定。另外,当碱含量过高(1.7%)时,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大幅度增加,水泥急凝,强度下降。对于旋风预热器或预分解窑而言,
21、当原、燃料中含碱、氯、硫较多时,在预热器的旋风筒和窑尾下料溜子内,有氯化碱和硫酸盐等化合物粘附在筒壁上,形成结皮;严重时会堵塞通道,影响正常生产。生料中的碱除一部分挥发循环以外,其余的大部分均以硫酸碱(K2SO4,Na2SO4)的形式存在于熟料中。熟料中碱含量过高,将导致凝结时间短、水泥需水量增加、熟料中fCaO增高、安定性不良、抗折强度降低,并出现1天、3天的抗压强度略有升高,而7天、28天的抗压强度明显下降。根据国内经验,生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时,熟料中K2O+Na2O含量以小于1.5%为宜,相应的一般要求,生料中的碱含量(K2O+Na2O)应不大于1.0%。美国规定低碱水泥的碱含量以
22、Na2O当量计要小于0.6%。,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5.4 硫SO3 生料和燃料中的硫在燃烧过程中生成SO2,在烧成带气化,并与R2O结合形成汽态的硫酸碱。这些R2SO4除一小部分被窑灰带走外,因其挥发性较低,大部分被固定在熟料中而带出窑外。如果SO2含量有富裕,则在预热器中它将与生料中的CaCO3反应生成CaSO4进入窑内。在烧成带其大部分再分解成CaO和气态SO2,小部分残存于熟料中。这样,气态SO2在窑气中循环富集,常引起预热器结皮或窑内结圈。反之,如碱含量有富裕,则剩余的碱就会生成高挥发性的氯化碱和中等挥发性的碳酸碱,形成氯和碱的循环,影响预热器的正常操作。根据国外经验,常用硫碱比作
23、为控制指标,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5.5氯CI氯在烧成系统中主要生成CaCl2或氯化碱RCl,其挥发性特别高(一般要达到95%以上),在窑内几乎全部挥发,形成氯循环富集,致使预热器生料中氯化物的含量提高近百倍,引起预热器结皮堵塞。氯除了对烧成产生不利影响外,对钢筋还有腐蚀作用。,三、水泥工艺基础知识,5.6有害成分的控制预分解窑生产中对原料中碱、硫、氯含量的控制,到目前为止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生料Na2O+K2O1.0%,CI 0.015%,熟料中硫碱比(),最好在0.60.8,如超过此值就可能影响窑系统的正常操作。如碱、硫、氯超过规定值不多,可通过在操作上采取措施来消除,如设置自动清理装
24、置或人工清理装置,加强清堵频次和定期清堵等。如超量过多,就需要在工艺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切断或降低有害组分的循环富集主要有三种途径:热料旁路、窑灰旁路和气体旁路。气体旁路就是旁路放风,它是目前采用最多和效果最好的一种旁路途径,四、生产技术简介,1、什么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最新成果广泛地应用于水泥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一套具有现代高科技特征和符合优质、高产、节能、环保以及大型化、自动化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四、生产技术简介,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矿山开采破碎预均化配料生料粉磨生料均化悬浮预热、预分解、回转窑煅烧配料水泥粉磨水泥均化水
25、泥包装、散装出厂 简称:两磨一烧,水泥厂的主要工艺环节:,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石膏,混合材,水泥生产原理,四、生产技术简介,3、生料均化 新型于法窑生料均化多采用空气搅拌方式,该方式按其物料的工艺流程不同可分为间歇式均化和连续式均化两种,均化效果是衡量各类均化设备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均化前后被均化物料中某组分的标准偏差之比,称为该均化设备的均化效果H:Sin进均化设备物料某成分的标准偏差;Sin出均化设备物料某成分的标准偏差。,四、生产技术简介,3、1 各种均化库简介混合室连续均化库 该类库的特点为一个大库,其底部中心位置设一小库,即混合室,在混合室底部一般配置四等分扇形充气装置,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型干法 水泥 基本知识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