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鉴-认识自然-常见昆虫.ppt
《图鉴-认识自然-常见昆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鉴-认识自然-常见昆虫.ppt(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认识自然-认识昆虫,第一章 昆虫鉴别技术,第一节 昆虫的特征一、昆虫的分类地位: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二、昆虫的特征,(一)昆虫具有节肢动物门的特征,1体躯分节2外骨骼;3成对的分节附肢;4体腔即为血腔5腹神经索,(二)昆虫纲的特征,头、胸和腹三个体段。头部具有口器、1 对触角、1 对复眼和2 3 个单眼。胸部具3 对足、常具2 对翅。腹部有外生殖器,有时还有1 对尾须。,(二)昆虫纲的特征,有变态。,(三)与节肢动物门相近纲的区别,马陆,第二节 昆虫的附肢、附器,一、昆虫的头部,(二)头部的形式,昆虫有三种形式:1 下口式 如蝗虫、蟋蟀和鳞翅目的幼虫等。2 前口式 如虎甲、步甲、草蛉等。3后
2、口式(如蝽蟓、蚜虫、叶蝉等。,(三)头部的附器,1 触角构造:触角由三节组成,基部一节称柄节,第二节称梗节,以后许多节内部均无肌肉着生,总称为鞭节,昆虫触角类型,A,B,C,D,昆虫触角类型,E,F,H,I,J,K,昆虫触角类型,2 眼,种类:昆虫的眼有复眼和单眼两种。,复眼,单眼,昆虫的单眼分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3 口器,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昆虫的种类、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它们的口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各种不同的特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蝗虫的咀嚼式口器构造,舌,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特点,对植物所造成的机械损伤明显。有的能把植物的叶片咬成缺刻或穿孔,啃食叶肉
3、仅留下叶脉,甚至把叶全部吃光,如金龟子和一些鳞翅目的幼虫。有的在果实或枝干内部钻蛀隧道,取食危害,如各种果实的食心虫和危害枝干的天牛、吉丁虫等。有的是潜入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或果树表皮下潜食叶肉或皮层,,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状,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可将胃毒剂、触杀剂、微 生物农药喷撒在植物体上或做成毒饵,使其和食物一起被昆虫食入消化道,即可引起中毒和致病死亡。,(2)刺吸式口器,(2)刺吸式口器,为害:吸取植物的汁液,造成病理的或生理的伤害,使被害植物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畸形,或因部分组织受唾液的刺激,使细胞增生,形成膨大的虫瘿。多数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可以传播病害,如蚜虫、叶蝉、飞虱
4、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状,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防治:对剌吸式口器的害虫的防治,只有用内吸剂、触杀剂和熏蒸剂才有防治效果,而胃毒剂防治则无效。,(3)虹吸式口器,喙,下唇须,复眼,虹吸式口器,(4)锉吸式口器,二、昆虫的胸部,构造:前胸、中胸和后胸前足,中足,后足前翅和后翅背板,侧板,腹板。,(一)胸部的附肢附器,1、胸足构造:,昆虫足的类型,2、昆虫的翅,翅的基本构造前缘,后缘或内缘,外缘。肩角,顶角,臀角。臀前区,臀区,轭区,腋区。,昆虫翅的类型,脉序,昆虫翅的两层薄膜之间还常有纵横行走向的翅脉。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称为脉序或脉相。脉序在不同种类间变化很大,常作为分类的依据。,假想脉
5、序,昆虫学家根据对多种昆虫(包括化石昆虫)的比较,以及对翅发生学的研究等,假想出一种原始的脉序,这种脉序虽然不是实际存在的,但它却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现已普遍被昆虫学者所采用。假想脉序的翅脉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类,它们各有一定的名称和缩写方法。,假想脉序,翅的连锁器,三、昆虫的腹部,(一)构造:9 11 节组成具有尾须和外生殖器背板,腹板,侧膜节与节间有节间膜相连。,(二)腹部的附肢,(1)外生殖器。雌性外生殖器 产卵器,位于腹部第8、9节的腹面,由3 对产卵瓣组成,第1 对称腹产卵瓣,第2 对称内产卵瓣,第3 对称背产卵瓣。生殖孔开口于第8、9 腹节之间。,(1)外生殖器,产卵器有很多变化:蝗
6、虫的产卵器短小呈瓣状;蟋蟀的产卵器剑状;姬蜂的产卵器细长,有的可为体长的数倍;蜜蜂的产卵器则特化为螫针;在植物组织内产卵的昆虫,其产卵器往往成锯齿状(如叶蜂和蓟马)或为刀状(如蝉、叶蝉);有些昆虫如蝶、蛾类、蝇类和甲虫,它们的腹末几节逐渐变细,互相套叠,可以伸缩,形成能够伸缩的伪产卵器。,昆虫雌性外生殖器构造1雌虫产卵器2雌天牛的伪产卵器,大青叶蝉产卵,锯状产卵器,蛾产卵,伪产卵器,蜜蜂的产卵器变异,螯针,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或称交尾器。主要包括一个阳茎和一对抱握器。每一种昆虫的雄性外生殖器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分类上常作为最后鉴别种类的重要依据。,雄性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1侧面观2
7、后面观,(2)尾须,为着生于腹部第11 节两侧的一对须状物,分节或不分节,长短不一,具有感觉作用。,(3)幼虫的腹足,蛾与叶蜂的腹足,第三节 昆虫的各虫态,一、昆虫的变态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体积增大,同时在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等方面也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的类型: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主要变态类型A不完全变态(蝽)B完全变态(蛾),三、昆虫各虫期的特征,(一)卵卵期:卵从母体产下到卵孵化所经过的时期。卵的构造卵的大小、形状产卵方式,昆虫卵的形状,1长茄形(飞虱)2袋形(三点盲蝽)3半球形(小地老虎)4长卵形(蝗虫)5球形(甘薯天蛾)6篓形(棉金刚钻)7椭圆形(蝼蛄)8椭圆形(大黑鳃
8、金龟)9馒头形(棉铃虫)10长椭圆形(棉蚜)11长椭圆形(豆芫菁)12肾形(棉蓟马)13有柄形(草蛉)14被有绒毛的椭圆形卵块(三化螟)15桶形(蝽蟓)16双辫形(豌豆象),日本球坚蚧体内的卵,梨小的卵/瓢虫的卵,草蛉的卵,(二)幼虫期,当胚胎发育完成以后,昆虫的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现象叫孵化。,蝴蝶幼虫孵化过程,昆虫从卵孵化出来后到出现成虫特征(不完全变态类变成成虫,或完全变态类化蛹)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都可称为幼虫期。在昆虫的发育史中,幼虫期的明显特点是大量取食和以惊人的速度增大体积。由于幼虫期是大量取食的阶段,所以很多农林害虫的危害期都是幼虫期,因而常常也是防治的重点虫期。,1、生长与
9、脱皮,虫龄,每脱一次皮,虫体就显著增大,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两次脱皮之间的时间称为龄。从卵孵化出到第一次脱皮之间的时期为第一龄期,这时的幼虫称为第一龄幼虫(或1 龄虫、初孵幼虫);第一次与第二次脱皮之间的时期为第二龄期,这时的幼虫称为第二龄幼虫(或2 龄虫),以此类推,最后一龄幼虫又称末龄幼虫或老熟幼虫。,由于头壳在同一龄期中,几乎是不生长的,因此在实践中识别虫龄,根据头壳大小进行识别比较准确。而体长因在同一龄期内生长变化较大,而很难作为依据。,例如,已知大菜粉蝶第1龄幼虫头宽是0.4 mm,最后两龄头宽是1.8 mm和3.0 mm,从最后两龄头宽比1.83.0=0.6可以推知:第5龄头宽:
10、3.0mm;第4龄头宽:3.00.6=1.8(mm);第3龄头宽:1.80.6=1.08(mm),实测为1.1 mm;第2龄头宽:1.080.6=0.65(mm),实测为0.72 mm;第1龄头宽:0.650.6=0.39(mm),实测为0.4 mm。并由此推知大菜粉蝶幼虫共有5龄。,2、幼虫的类型,1、无足型2、多足型3、寡足型4、原足型,(三)蛹期,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寻找适当场所,缩短身体,变得不活动,乃进入前蛹期(预蛹期)。前蛹脱皮后变成蛹,这一过程称为化蛹。从化蛹到变成成虫所经过的时期,称蛹期。,蝴蝶幼虫化蛹,蛹的类型,蛾的被蛹,斑潜蝇的成虫和围蛹,蜂的离(裸)蛹,(四)成虫期,全
11、变态类蛹或不完全变态类若虫最后一次脱皮后,变成成虫的过程叫羽化。大多数昆虫的成虫,羽化后须继续取食一个时期方能进行生殖,一般雌性比雄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性成熟,这种对性腺发育不可缺少的成虫期的营养称为补充营养。,蜻蜓的羽化过程,蝴蝶的羽化过程,独角仙的羽化过程,三、昆虫的世代与年生活史,昆虫由卵到成虫开始产生后代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年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即由当年越冬虫期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成虫发生期和产卵期长的种类,前后世代间界有明显的重叠现象,世代的划分就变得很难,称为世代重叠。世代的划分从卵开始。昆虫的生活史除文字进行叙述外,也可以用图表来表
12、示。,生活史的图表表示,第四节 昆虫主要目、科的识别,一、昆虫纲的分类系统昆虫纲的分目是根据翅的有无及类型、变态的类型、口器的构造、触角的形状、跗节节数等进行的,但具体目的数目及其分类系统,各分类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目有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九个目。,昆虫纲分目,昆虫纲分为34目一.无翅亚纲 Apterygota(一)增节变态类 Anametabola 1.原尾目 Protura(二)表变态类 Epimetabola 2.弹尾目 Collembola 3.双尾目 Diplura 4.缨尾目 Thysanura,二.有翅亚纲
13、Pterygota,(三)原变态类 ptometabola 5.蜉蝣目 Ephemerida,(四)不全变态类 Hemimetabola,6.蜻蜓目 Odonata 7.蜚蠊目 Blattaria 8.螳螂目 Mantodea 9.等翅目 Isoptera 10.缺翅目 Zoraptera 11.叠翅目 Plecoptera 12.竹节虫目 Phasmida 13.蛩蠊目 Grylloblattodea,(四)不全变态类 Hemimetabola,14.直翅目 Orthoptera 15.纺足目 Embioptera 16.重舌目 diploglossata 17.革翅目 Dermaptera
14、 18.同翅目 Homoptera 19.半翅目 Hemiptera 20.啮虫目 Psocoptera 21.食毛目 Mallophaga 22.虱 目 Anoptera 23.缨翅目 Thysanoptera,(五)全变态类 Holometabola,24.鞘翅目 Coleoptera 25.捻翅目 Strepsiptera 26.广翅目 Megaloptera 27.脉翅目 Neuroptera 28.蛇蛉目 Raphidioptera 29.长翅目 Mecoptera 30.毛翅目 Trichoptera 31.鳞翅目 Lepidoptera 32.双翅目 Diptera 33.蚤 目
15、 Siphonaptera 34.膜翅目 Hymenoptera,园林昆虫常见目比较,双项式1、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2 口器非咀嚼式、嚼吸式-52、前后翅质地相同均为膜质-3 前翅皮革质或角质,后翅膜质-43、前后翅形状、大小、脉纹均很相似,有翅鳞,无连锁器-等翅目 前翅大,后翅小,以翅钩连锁-膜翅目4、前翅为皮革质,后翅膜质,前足开掘足或后足跳跃足-直翅目 前翅角质,后翅膜质-鞘翅目5、口器为剌吸式-6 口器为虹吸式或锉吸式或舐吸式-76、前翅质地均一,口器从头后方生出-同翅目 前翅基半部角质端半部膜质,口器从头前方生出-半翅目7、口器为虹吸式,前后翅为鳞翅-鳞翅目 口器为锉吸式或舐吸式-8
16、8、前后翅为缨翅,口器为锉吸式-缨翅目 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双翅目,二、昆虫分类检索表,单项式1(8)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2(5)前后翅质地相同均为膜质3(4)前后翅形状、大小、脉纹均很相似,有翅鳞,无连锁器-等翅目4(3)前翅大,后翅小,以翅钩连锁-膜翅目5(2)前翅皮革质或角质,后翅膜质6(7)前翅为皮革质,后翅膜质,前足开掘足或后足跳跃足-直翅目7(6)前翅角质,后翅膜质-鞘翅目8(1)口器非咀嚼式、嚼吸式9(12)口器为剌吸式10(11)前翅质地均一,口器从头后方生出-同翅目11(10)前翅基半部角质端半部膜质,口器从头前方生出-半翅目12(9)口器为虹吸式或刮吸式或舐吸式13(
17、14)口器为虹吸式,前后翅为鳞翅-鳞翅目14(13)口器为锉吸式或舐吸式15(16)前后翅为缨翅,口器为锉吸式-缨翅目16(15)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双翅目,三、主要目科的概述,(一)直翅目Orthoptera中型至大型昆虫。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剑状,单眼2 或3 个。前翅狭长,复翅、革质,常覆盖在后翅上,后翅膜质,能够作扇状折叠,翅脉多是直的。有些种类短或无翅。后足多发达,适于跳跃,或前足为开掘足。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腹部第十节有尾须一对。雄虫大多能发音,凡发音的种类都具有听器。,(一)直翅目Orthoptera,不完全变态。本目昆虫多数生活在地上,也有生活在土中的(如蝼蛄)。成
18、虫多产卵于土中(如蝗虫、蝼蛄、蟋蟀)或植物组织内(如螽斯)。多为植食性,其中很多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常见的有蝗虫、蝼蛄、蟋蟀等。,1 蝗科Locustidae,体粗壮。触角短,一般不超过体长多呈丝状、剑状。前胸背板马鞍型,跗节3 节。多具2 对发达的翅,亦有短翅及无翅的,后翅常有鲜艳的颜色。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发音,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两侧。产卵器粗短,瓣状。,2 蝼蛄科Gryllotalpi dae,触角显著比身体短。前足开掘足。前翅甚小。后翅由前翅下方突出于体外,呈尾状。无听器。体表无产卵器。此类昆虫以土栖为主,具较强的趋光性,夜间活动,咬食植物的根茎,为重要的农业害虫。,东方蝼蛄,3 螽
19、斯科Tettigonli idae,触角丝状,比体长。跗节4 节,听器在前足胫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螽斯有肉食性也有植食性的。雌虫多产卵于植物枝条组织内,造成技梢枯萎或落叶。,4 蟋蟀科Gryll idae,粗壮,色暗。触角比身体长。跗节3 节。尾须长,不分节。产卵器细长,成剑状或镰状。雄虫发音器在前足近基部,听器在前足胫节上。夜出性昆虫。食性杂,多取食植物近地面柔嫩部分,危害幼苗。少数种类为肉食性。不少种类雄虫性凶残,常搏斗,有互相残杀现象。,(二)等翅目(Isoptera),形态特征 小型至中型昆虫白色柔软。多态型。头大,前口式。口器咀嚼器上颚很发达;触角念珠状。有长翅、短翅、无
20、翅等情形,翅狭长,前后翅相队不用时平放在腹部上,基部特有的横缝脱落。足的跗节4或5,有2爪。尾须 18节。,(二)等翅目(Isoptera),生物学特性 本目昆虫通常集体生活,有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和分工。一个巢穴内通常有一对“王族”,即“王”和“后”,专负责生殖,有无数的“工族”和“兵族”,分别担负各项工作和保卫的职责。有时还有长翅、短翅或无翅的“补充王族”及大小不同的“工族”和“兵族”。不(完)全变态,卵呈卵形或长卯形。幼虫和成虫相似。夏天从巢穴中拥出大量有翅的“工族”,群飞觅偶,落到地面交配,地即脱落,乃钻入土中,开创新群落。“工族”和“兵族”寿命较短,雌的白蚁后则可生活6一15年,一生
21、能产卵数百万。按习性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土栖性、木栖性、土木两栖性。,1、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有囟。兵蚁前胸背板扁平,狭于头;有翅成虫前翅鳞大于后翅鳞,其顶端伸达后翅鳞。土栖性。,2、白蚁科(Termitidae),头部有囟。成虫前翅鳞仅略大于后翅鳞,两者距离仍远;兵蚁前胸背板前中部分隆起。土栖为主。,(三)半翅目(Hemi Ptera),通称蝽蟓。体小至中型,略扁。刺吸式口器,喙从头的前下方生出。触角3 5 节。复眼显著,单眼有或无。前胸背板甚大,中胸小盾片发达。跗节一般三节。多数具2 对翅,前翅为半鞘翅,基半部硬化的部分可分成革片、爪片、缘片和楔片,而端部的膜质部分
22、,称为膜片,常具翅脉。翅静止时平放于身体背面,末端部分交叉重叠。胸部腹面常有臭腺,可散发出恶臭。,(三)半翅目(Hemi Ptera),渐变态。本目昆虫大多为植食性,危害农作物、果树、森林,刺吸茎叶或果实的汁液,是重要的园艺害虫;部分种类可以捕食害虫,是天敌昆虫,如猎蝽、长蝽的一些种类。,半翅目昆虫身体构造模式及前翅示例1蝽的背面观2头、胸部腹面观3后足端部,l 蝽科Pentatomidae,触角5 节(极少数4 节),单眼2 个,少数缺,喙4 节。前翅分为革片、爪片、膜片三部分,膜片上具多数纵行翅脉,发自于基部的一根横脉。中胸小盾片大,三角形,超过爪片。本科种类很多,一般为植食性。,2 缘蝽
23、科Coreidae,体一般较狭,两侧缘略平行。触角4 节,喙4 节。中胸小盾片小,短于爪片。前翅分革片、爪片及膜片3 部分,从一基横脉上分出多条分叉的翅脉。本科均为植食性,常见种类可危害瓜、豆及果树。,3 猎蝽科Reduviidae,体中型或大型。触角4 节或5 节。喙坚硬,仅3 节,基部不紧贴于头下,而弯曲成弧形。前翅分为爪片、革片和膜片3 部分,膜片基部有两个翅室,从其上发出2 条纵脉。,4 盲蝽科Miridae,小型或中型昆虫。触角4 节,无单眼,喙4 节。前翅分为革片、爪片、楔片及膜片,在膜片基部有1 或2 个小翅室,其余翅脉均消失。同一种类常有长翅型、短翅型和无翅型。本科有植食性的,
24、也有捕食性的。,5 花蝽科Anthocoridae,小型种类,体扁长卵形。与盲蝽相似。前翅除革片、爪片、膜片外,还有楔片,但有单眼,膜片上的翅脉少。触角4 节,喙3 或4 节。一般为捕食性,以蚜虫、蓟马、木虱、介壳虫、粉虱及螨类等为食,属有益昆虫。,6 网蝽科Ti ngidae,小型种类,体扁。无单眼。触角4 节,第3 节最长,第4 节膨大。喙4 节。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小盾片,有网状花纹,前翅不分革片与膜片,也有网状花纹。成虫和若虫生活在叶的背面,常在主脉的两侧危害,被害处常积集斑点状的褐黑色分泌物及蜕皮壳。,(四)同翅目Homoptera,为小型或中型昆虫,头后口式,刺吸式口器,喙3 节,
25、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似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膜质或前翅皮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也有无翅种类,以雌介壳虫和蚜虫最为常见。,(四)同翅目Homoptera,除粉虱及雄介壳虫属于过渐变态外,均为渐变态。本目昆虫体形变化很大,一般以刺吸植物汁液为生。繁殖方式各样,有两性生殖、孤雌生殖,也有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进行。有卵生,也有卵胎生。本目不少种类为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并能传播植物的很多病害,如蚜虫、叶蝉、木虱等能传播病毒。亦有不少种类如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分泌蜜露,诱致煤污病,1 蝉科Cicadidae,多为大型昆虫。复眼发达,单眼3 个。触角短,刚毛状。前足腿节膨大,下方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鉴 认识 自然 常见 昆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