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十章.ppt
《国际金融第十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第十章.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hapter 10 External equilibrium and equilibrium of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t the same time外部均衡和内外均衡同时实现(Textbook,Ch9 and Ch10),INTERNATIONAL FINANCE,Xuguo Wang,2,Contents,10.1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ternal equilibrium and internal equilibrium10.2 Mundell-Flemming Model:A short-term Analysis 10.
2、3 An extension of Mundell-Flemming Model:Dorn Bucsh Sticky-Price Monetary Model 10.4 An Application of AD-AS Model,3,Fundamental Issues,What is Meades conflicts?What is Principles ofAssignment of PoliciesWhat is Mundell-Flemming Model?What is Dorn Bucsh Sticky-Price Monetary Model?What is the long-t
3、erm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AD-AS Model?,4,10.1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ternal equilibrium and internal equilibrium,(一)Meades conflicts(米德冲突)(二)The origin of the contradi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quilibrium(三)Assignment of Policies,5,(一)Meades conflicts(米德冲突),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
4、矛盾是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首先提出来的。米德认为,开放宏观经济的运行,有时会使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产生相互矛盾的情况。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的矛盾关系可举例如下:,6,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的矛盾关系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状况一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二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三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四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7,上述第一和第三种情况即为相互矛盾的情况。在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要同时达到内部经济的均衡和外部收支的平衡,就必须采用两种政策并进行适当的搭配。这就是政策搭配的基本思想。,8,(二)The orig
5、in of the contradi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quilibrium,造成内外均衡矛盾的产生的根源(the origin of the contradi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quilibrium)在于经济的开放性。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发生变化:第一,政府政策目标的数量增加,国际收支成为宏观调控所关注的变量之一。第二,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在很多情况下,宏观经济在封闭条件下的主要目标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冲突成为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内外均衡的统一就成为政府的政策目标。,9,(三)Assign
6、ment of Policies政策搭配,要解决这个矛盾,同时实现两个均衡,就要采用两种独立的政策,进行适当的政策搭配。一种政策用于实现内部均衡;另一种政策用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一种政策工具只能用来对付一种目标。一种政策工具若用来同时对付两个相互独立的政策目标,则两个目标都不能充分实现。因此,要充分实现多少种相互独立的政策目标,就要有多少种不同的政策工具。,10,1、丁伯根原则(Tinbergens Principle),丁伯根(JTinbergen)最早提出将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指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但是,丁伯根原则假设各
7、种政策工具可以供政策当局集中控制,而且没有指出政策工具调控的侧重点。,11,2.Swan Assignment斯旺搭配,195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Swan)提出用支出增减政策改善内部均衡,用支出转换政策调节外部均衡。经济衰退和逆差:支出扩张政策、本币贬值经济衰退和顺差:支出扩张政策、本币升值通胀和逆差:支出紧缩、本币贬值通胀和顺差:支出紧缩、本币升值,12,如果资本完全流动,汇率政策则无效;只有一种支出政策工具,斯旺搭配无效;没有区分支出政策工具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3,3、政策指派(Assignment)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提出了关于政策指
8、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market classification)其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据此,蒙代尔区分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影响内外均衡上的不同效果。我们把政策之间的指派和协调称为政策搭配。,14,专栏:各类政策的作用和搭配,国际收支政策调节的全部目的在于:当国际收支失衡时,正确使用并搭配各种不同类型的调节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均衡。在所有类型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至少存在以下这样几对互为可替代的搭配: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移型政策:支出型
9、政策与融资政策;支出增减型与供给型政策。,15,各类政策的作用 1 支出增减型 需求和支出增减 2 支出转换型 需求和支出方向转换 3 供给型 供给增减 4 融资型 中 性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首先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其次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时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再次取决于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对不同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要采用不同的调节方法。正确的政策搭配,是国际收支成功调节的核心。,16,10.2 Mundell-Flemming Model:A short-term Analysis,1,Basic Model2,Fiscal Policy and M
10、onetary Policy with Fixed Exchange Rates3,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with Floating Exchange Rates4,An application of Mundell-Flemming Model:Krugmans trilemma克鲁格曼“三元悖论”,17,1.Basic Model,美国经济学家弗莱明(J.Flemming)和蒙代尔(R.Mundell)分别于1962年至1963年发表有关文章,运用凯恩斯主义的ISLMBP曲线,继续研究斯旺曲线模型提出的政策性难题。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财政政策
11、和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均衡的不同作用,并且着重探讨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18,为便于分析,这里建立一个小国模型,即一国国内经济形势、政策的任何变化均不会影响世界经济状况。假定条件-总供给曲线是平缓的;-即使在长期,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相反,经常项目盈余的规模与(实际)汇率正相关,同(实际)收入负相关;-汇率预期是静态的;-资本的流动性是不完全的。,19,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主要由以下方程式组成:,20,Figure 10-1:Mundell-Flemming Model,模型中涉及三个内生变量,Y、R和E,以Y-R和R-E坐标系表示。,21
12、,在图中:(1)假设进出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开放经济下汇率也会影响商品市场需求,因而IS曲线的位置也取决于汇率E的取值,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使本国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长,IS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同理。,22,(2)图中IS与LM曲线恰好交于一点A,此时国内利率为R0,实际产出水平为Y0,由国内利率水平根据非抛补的利率平价条件A所决定汇率水平为E0,国内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尽管这种情况只是一种巧合,但实际上,当汇率可以自由浮动时,汇率的自发调整可以通过使IS曲线位置移动使之交于一点。这里,我们总假定初始状态是如A与A所示的均衡状态。,23,(3)由封闭经济条件下的I
13、SLM曲线性质可知,非利率的因素在影响产品与货币市场时,均会引起IS与LM曲线向右或向左的移动。,24,M-F模型的特点-M-F模型继承了凯恩斯传统,即总供给对固定价格水平起积极作用,而总需求变动确定经济活动水平(即假定1);-模型将着重点放在决定经常账户平衡的不同条件上,-又着重分析决定资本净流入的不同条件。结果就是比较严格的存量-流量(Stock-Flow Equilibrium)。,25,2.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with Fixed Exchange Rates,1、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在固定汇率下,对
14、于开放型小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影响的程度:在国际收支平衡的货币方法下,由于流通中货币数量变化被抵消,非冲销性的货币政策对实际收入的即时影响最终发生逆转;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情况下,货币政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被减弱。如果中央银行采取非冲销性干预政策,货币政策对于实际收入水平不产生影响。,26,Figure 10-2 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与内部均衡,27,货币政策和资本不完全自由流动下的国际收支基本问题:当一国资本流动程度比较低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有何潜在影响?,28,考虑资本的流动性程度如果一国资本流动程度低,BP曲线相对陡峭。我们假定最初该国国际收支均衡点在BP曲线上。现在增加名
15、义货币供应量,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产生了一个新的IS-LM均衡点,该点位于BP曲线的右下方。因此,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收支出现赤字。由于资本流动程度低,货币扩张引起的均衡利率下降只能引起相对少的资本外流,因此,发生国际收支赤字的关键性原因是实际收入的上升。实际收入的上升刺激了进口的增加,由此导致贸易赤字。,29,如果一国资本流动程度相对较高但仍不完全,BP曲线相对平缓。这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该国均衡的名义利率下降,就会导致资本大量外流。这意味着该国的国际收支赤字主要是资本账户赤字,这是该国在新的均衡点存在国际收支赤字的主要原因。,30,考虑固定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承诺按照
16、事先宣布的价格(汇率)买进或卖出本币,货币政策的唯一目的就是将汇率保持在预定的水平。换言之,固定汇率制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承诺它将按照使市场均衡汇率等于预定汇率的原则来调节货币供给。,31,在固定汇率下,对于开放型小国,货币政策的最初影响主要依赖于其中央银行实施冲销政策的程度,也就是避免外汇储备对名义货币量的影响程度。在国际收支平衡的货币方法下,由于流通中货币数量变化被抵消,非冲销性的货币政策对实际收入的即时影响最终发生逆转。,32,货币政策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下的国际收支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情况下,对一个开放型小国,由于国外的实际收入和利率水平是外生给定的。由于资本完全流动,无抛补利率平价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金融 第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