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分工.ppt
《国际贸易与分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与分工.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本章的学习重点:1、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影响因素、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世界市场的形成 及作用 3、世界市场的形式 4、世界市场价格的形成,第一节 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生产国际专业化的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扩张,社会分工开始超越国家的界限,从经济上把整个世界联为一体,形成了国际间的专业化生产与合作,这便是国际分工。.,(二)
2、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1、生产力是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革命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推动和加速了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18世纪下半叶,蒸汽动力的发明和蒸汽机应用于生产,使人类社会从手工劳动时代进入了大机器工业时代,并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此后,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超过了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财富总和。19世纪后半期,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于生产,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此后一百年,全世界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近20倍。生产力的这种高速发展,使各个国家的生产都难以继续囿于国界的限制,各国古老的、独成一体的民
3、族工业慢慢被侵蚀、被整合,从而使一切国家的生产都逐渐变成了世界性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进了国际分工的一体化之中。.,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瓦特(1736-1819)是苏格兰的发明家。童年时代的瓦特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但他在父亲做工的工厂里学到了许多机械制造知识,后来他到伦敦的一家钟表店当学徒。他的蒸汽机发明并改进后,迅速被整个工业部门采用,为产业革命铺平了道路。,瓦特所发明蒸汽机现在安放于西班牙马德里博物馆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
4、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机时代。,(2)生产力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深化创造了条件。,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深化不断创造着新的部门和领域,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着新的机会与条件。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电子工业、宇航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不断涌现,并引致国际间的技术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不断深化。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使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上的进步日新月异,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在空间与时间上的距离,整个世界正在变为一个“地球村”,国际分工也随之深化和发展。欧洲中世纪横跨
5、大西洋的运输需要在海路上走几十天,而当今的新型运输机在几小时内便可完成。现代通讯业的发展,使人们不出门便可在几分钟内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市场行情,为跨国生产和国际贸易做出迅速准确的经营决策。.,凡尔纳(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曾写过海底两万里等著名书籍。80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一部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小说讲述的故事:英国绅士福克与朋友打赌两万英镑,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他和仆人路路通克服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难险阻,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等地。在环练地球一圈并回到伦敦时
6、,却迟到五分钟,他自认失败。却又意外地获得胜利原来他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利用时差正好节约了一天的时间!,(3)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例如,最早发生产业革命的英国,以及紧随其后的欧美各主要国家,由于生产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国,便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了十分主动的地位,以其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的质优价廉的商品做炮弹,轰开了各个闭关自守国家的民族经济的大门,把它们拉进了国际分工的体系。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在国际分工中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内容与形式。,从内容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提高,初级产
7、品比重不断下降。从形式看,各种新的分工形式不断出现,国际分工已越出部门经济的分工,发展到了企业内部、工种、工艺间的分工。.,2、自然条件是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条件,主要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地理环境、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对于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国际分工发展的早期尤其如此。例如:马来西亚盛产橡胶,古巴盛产蔗糖,赞比亚盛产原铜,扎伊尔盛产钻石,这些都受着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而这些条件绝不是任何国家都能具有的。.,3、跨国公司和资本输出对国际分工的推动作用,这种跨国生产,既可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可以绕开关税壁垒,把一部分产品当地生产当
8、地销售。如今,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农矿产品生产者了,而是从发达国家手中接过了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生产和一部分高技术的加工工业品的生产,开始逐步改变以往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被动地位。.,4、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各国政府经常借用上层建筑的力量推行各种对外政策,以改善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例如,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成立的“经互会”就曾是这种类型的地区性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苏联为首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简称经互会。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
9、议,决定建立该组织,同年4月举行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布经互会成立。民主德国(1950)、蒙古(1962)、古巴(1972)和越南(1978)。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和苏联政局发生急剧变化,经互会的作用日渐衰弱。1991年6月28日,经互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宣布经互会解散。)例如,八十年代的美韩彩电竞争。韩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实行的一些补贴与反补贴政策,就是为了能使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争取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三)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国际分工的发展可分4个阶段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760年1860年)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第二次大战)
10、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初期阶段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便是在当时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产生和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下发生的。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场所。(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这时西欧的资本主义开始了它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利用“火与剑”的手段,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残酷的掠夺。他们在这些地区开矿山,建立甘蔗、烟草、咖啡等农作物的种植园,发展起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种植园制度,为本国生产和提供自己不能生产的农矿产品,当时盛行的“三角
11、贸易”就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一种简单的国际分工形式。(主要指17-18世纪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因其贸易涉及欧、美、非三洲,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利益背景:,哥伦布(14511506)很喜欢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12541324),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很向往印度和中国,并希望能够找到通往东方国家的近路。当时“地圆说”理论还不完备。十五世纪末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中都在寻找与东方国家联系的海上通道。探险家哥伦布在做了大量的准备后
12、先向葡萄牙提出,从大西洋向西走去寻找东方国家。但是,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没有接受哥伦布的建议和要求。致使哥伦布转而寻求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的支持。,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接受了哥伦布的建议和要求,并鼎力支持。在与哥伦布的谈判中达成了以下两条利益协议:(1)新发现地的商品和财富的十分之一归哥伦布,并且免除一切税赋;(2)对以后驶往这些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1492年8月3日拂晓,哥伦布带着给印度及中国皇帝的国书上路了。1492年10月12日凌晨,就在船员们怨声四起,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他们来到了一个岛屿,哥伦布立即上岸,面对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并命名为圣萨
13、尔瓦多岛。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这个岛屿就是现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哥伦布最初到达的南北美洲之间的群岛被称为“西印度群岛”。.,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马可.波罗(12541324)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
14、中国游历了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麦哲伦(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年1512年)和西班牙(1519年1521年)作航海探险。地点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但他的船队依然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被世界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他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2、第
15、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这里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以蒸汽机和纺织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惊人的进步,人类社会也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世界范围里初步形成了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分工。“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这种发展状况,使原本在第一阶段就已出现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和固定化。.,3、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人类社会又发生了以电力
16、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此后,各种新的生产手段相继产生,如发电机、电动机、蒸汽涡轮机、内燃机、汤姆士炼钢法等。各种新兴工业部门也随之出现,如电力、电器、石油、机车、汽车等,社会生产力被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1)新的运输和通讯方式把世界更紧密地联为一体,从而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铁路运输的发明和使用,电话与电报的发明和使用),(2)国际生产的专业化倾向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形成了工业国之间的分工。例如:英国由于发明了转炉炼钢技术,因此在钢铁工业方面领先于别国;美国在电力工业方面具有优势;德国在机械、造船方面成绩突出;日本的纺织工业则较发达。.,(
17、3)世界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加深了。,特点是:农业国与工业国已经互相离不开了。农业国只有生产农矿产品的能力,其他所需产品都要依靠从工业国输入。工业国的情况亦是如此,庞大的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既离不开农业国为其提供原材料,又要以农业国为其重要的产品销售市场。.,4、现代科技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20世纪中叶,发生了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工业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生产力把国际分工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世界范围的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已经削弱,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世界范围的工业分工成为了国际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一新特点具
18、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各国工业部门间的分工开始向部门内部和企业内部的分工发展。现在的分工深化成了在不同的国家间进行产品的专业化、零部件的专业化和工艺的专业化。例如,空客飞机就是由西欧几个主要工业国联合完成的,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工艺专业化,是指锻件、铸件、模压件、毛坯等中间产品的国际专业化。这种专业化主要是在跨国公司的各分公司之间进行的。.,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格局发生了变化。它们之间旧式的工业国、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格局在逐渐弱化,而新式的工业分工格局在它们之间不断成长。发达国家不断把一些“夕阳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被转移出来的产业主要是使用劳动力
19、多从而在高工资的发达国家已不具竞争力的部门。这样,就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分工格局,即高精尖工业与一般工业的分工、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工。.,二、国际分工的类型与作用,(一)国际分工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三大类:1、垂直型国际分工。这类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和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分工。2、水平型国际分工。这类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各个发达国家之间,但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都存在。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工业产品上的分工。3、混合型国际分工。这种类型的国际分工是就一国的情况来看的,
20、指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既采取了垂直型分工方式,又采取了水平型分工方式。.,(二)国际分工的作用 1、积极作用:(1)各国可通过分工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2)可以节约全世界的劳动时间,提高社会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3)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2、消极作用:(1)国际分工使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的单一化和依附性;(2)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剥削和控制。例如价格指数的变化。.,三、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进一步削弱1、农业中的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成为了世界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一项统计资料表明,19
21、611963年时,发达国家在世界食用农林牧副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为46.2%,到19821984年时上升到62.7%,变成了世界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以美国1981年的统计数字为例,当年美国的棉花出口量占世界棉花出口总量的32%,小麦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48.1%,而大豆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比重竟高达86.6%。.,中国农业与美国农业相比存在两个方面的差距:,第一,耕作规模太小。中国每个农业家庭的耕地平均为6.15亩。美国大农场平均为9300亩,中小农场为1500亩地。例如韩丁的农场。第二,生产方式落后。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300万农业劳动力的效率。.,资料:据国家统计局2008-4-10
22、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到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指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常住人口)共有5.3亿,另外,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亿。其中在农村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3.5亿,农户2亿,农户平均耕地约6亩,有14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1亩,其中又有6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低于联合国所制定的土地对人口的最低保障线0.8亩的标准。.,2、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工业化国家对落后国家自然资源的依赖。例如,用强化陶瓷代替高强度合金钢,用石墨纤维强化塑料代替铅等等。此外,化纤工业的发展,使纺织行业减少了对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的依赖。,3、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引进资本和先进技术,
23、经济迅速崛起,开始大量生产并出口工业制成品和出口一部分高技术产品。例如70年代,巴西经济飞速发展,被称为“巴西奇迹”,同时,韩国经济飞速发展,被称为“汉江奇迹”。这期间,新加坡、墨西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先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二)各国在产业结构上的相互依赖正进一步加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正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催化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正在变成为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例如,80年代的东亚区域内出现了产业形态上的跨国分工与合作:日本主要生产和出口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四小龙”主要生产和出口普通技术密
24、集型产品;东南亚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和分工将这些国家的经济紧紧地连为了一体。.,(三)地区性自由贸易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紧密,原因是区域性合作比全球性合作更容易实现。进入90年代后,这种地区性分工趋势在世界三个经济圈西欧、北美和东亚经济圈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东亚区域合作比较成功的是“东盟”。1967年8月8日成立。到1999年的“10加3”和其后的“10加1”,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大湄公河次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大西南的结合部。次区域涉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缅甸、老挝、泰国
25、、柬埔寨、越南,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贯穿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中国境外段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四)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因为技术的发展有其周期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技术都会逐渐老化。为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分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