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ppt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ppt(3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世界贸易概览,本章简介,谁和谁贸易规模问题: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世界变小了吗?人们交换什么产品?服务外包,2-3,图 2-1:2006年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Source:U.S.Department of Commerce,2-4,图 2-2:欧洲经济体规模 及其与美国贸易的价值,Source:U.S.Department of Commerce,European Commission,谁和谁贸易,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万有引力定理:两个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引力模型
2、: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出口大量产品。,表2-1 虚拟世界中的支出比例和各国的GDP 表2-2 各国的出口量(万亿美元),更具一般性的引力模型:,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本,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2-9,图 2-3:经济体的规模及其与美国的贸易量,Source:U.S.Deparment of Commerce,European Commission,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
3、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疆界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汇率 国内贸易大于国际贸易,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2-11,The Gravity Model,除规模外影响贸易的因素:距离:Distance between markets influences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therefore the cost of imports and exports.Distance may also influence personal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which may influence trade.文化(Cult
4、ural affinity):if two countries have cultural ties,it is likely that they also have strong economic ties.地理(Geography):ocean harbors and a lack of mountain barriers make transportation and trade easier.,2-12,The Gravity Model(cont.),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corporations spread across differe
5、nt n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many goods between their divisions.疆界(Borders):crossing borders involves formalities that take time and perhaps monetary costs like tariffs.These implicit and explicit costs reduce trade.The existence of borders may also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languages(see
6、2)or different currencies,either of which may impede trade more.,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世界变小了吗?政治的力量可以超过技术进步的力量 两次世界大战与大萧条严重制约了国际贸易的比重人们交换什么产品?工业制成品是主导,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未来服务贸易比重会上升。服务外包 对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中出现的生产垂直分割现象,存在不同的术语:垂直专业化、多阶段生产、产品内分工、竞合关系、国际生产分割、生产非一体化、全球生产分享、价值链切片、生产的非地方化、外包、代工和全球价值链等。,2-14,图 2-5:自1830年以来的国际贸易的上升、下
7、降、再上升,Source:Richard E.Baldwin and Phillipe Martin,“Two Waves of Globalization:Superficial Similarities,Fundamental Differences,”in Horst Siebert,ed.,Globalization and Labor(Tubingen:Mohr,1999).,2-15,图 2-6:2005年世界贸易构成,Source:World Trade Organization,2-16,图 2-7: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的变化,Source:United Nations Coun
8、cil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17,图2-8:可贸易产业的就业比重,Source:J.Bradford Jensen and Lori G.Kletzer,“Tradable Services:Understanding the Scope and Impact of Services Outsourcing,”Peterso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5-09,May 2005,2-18,Summary,The gravity model predicts that the volume of trade is
9、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GDP of each trading partner and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Moder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have increased trade,but political factors have influenced trade more in history.,2-19,Summary(cont.),3.Besides size and distance;culture,geography,multi
10、national corporations,and the existence of borders influence trade.4.Today,most trade is in manufactured goods,while historically agricultural and mineral products made up most of trade.,第三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本章简介,国家间进行国际贸易出于两个基本原因:国家之间在气候、土地、资本、劳动以及技术上存在差异试图达到生产上的规模经济(scale economy)李嘉图模型(Ricardian m
11、odel)建立在国家间的技术差异上这些技术的差异反映在国家间劳动生产率(productivity of labor)的差异,比较优势的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生产出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因此,机会成本衡量的是生产某种产品所耗费的同样资源如果用来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出数量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建立在机会成本的比较之上。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较低,则在这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概念,如果每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较低的机会成本)进行专业化(specialization)生产,然后进行贸易,则这
12、种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比较优势是如何决定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帮助我们了解国家间的差异如何决定贸易模式(the pattern of trade),即一个国家出口什么和进口什么,单一要素经济,假定我们研究一个经济,并将其称为“本国”(home)。在此经济中,假定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只生产两种商品(奶酪和酒)劳动力供应在两国是固定的生产每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单一要素经济,本国经济的技术可以用劳动生产率来表述,即单位产品劳动投入(unit labor requirement)单位劳动投入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要耗费的劳动时间(小时劳动量)用aLW表示生产酒的单位产品劳动
13、投入用aLC表示生产奶酪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经济中的总资源用表示,即总劳动供给,单一要素经济,生产可能性(production possibilities)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PPF)指的是一国最有效率生产出的两种产品的各种可能组合上述假设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以一下方程来表述:aLCQC+aLWQW=L,L/aLW,L/aLC,图 2-1: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单一要素经济,o,单一要素经济,相对价格与供给每种产品生产的数量是由价格所决定的用产品W(酒)来表示的产品C(奶酪)的相对价格指的是交换一单位奶酪所需要的酒的数量。用表示P
14、C奶酪的美元价格,用PW表示酒的美元价格。用wW表示酒产业的美元工资,用wC表示奶酪产业的美元工资,单一要素经济,单一要素经济是完全竞争的,因此没有利润存在。奶酪部门的小时工资率等于工人每小时的产值,即PC/aLC。而酒部门工人的小时工资率则等于PW/aLW以上关系意味着如果奶酪的相对价格(PC/PW)大于它的机会成本(aLC/aLW),则该经济将专业化生产奶酪。或PC/aLCPW/aLW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会生产两种商品。因此,PC/PW=aLC/aLW,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模型假定: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酒和奶酪)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国家中劳动的
15、供给是固定的每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劳动在国家间不能移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用带有星号的变量表示外国经济变量,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相比另一个国家在产品生产上有较低的单位劳动投入,则认为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假定aLC a*LC和aLW a*LW 该假定意味着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即使本国具有两种产品的绝对优势,也可以和外国进行互惠的贸易贸易模式将由比较优势所决定,L*/a*LW,L*/a*LC,+1,图2-2:外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比较优势假定aLC/aLW a*LC/a
16、*LW 这一假定表示本国用酒来表示的奶酪的机会成本比外国低 换言之,在不存在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奶酪的相对价格低于外国奶酪的相对价格本国在奶酪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它将向外国出口奶酪来交换酒,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贸易后相对价格的确定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定义整个世界中奶酪的相对需求和相对供给奶酪的相对供给等于在每一相对价格下所有国家生产的奶酪的总量除以酒的总供给,即(QC+Q*C)/(QW+Q*W)奶酪的相对需求是同样的概念,2,1,aLC/aLW,a*LC/a*LW,图 2-3:世界相对供给和需求,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首先,RS曲线显示当世界相对价格低于aLC/aLW时,没有
17、奶酪供给 假定aLC/aLWa*LC/a*LW,本国将专业化生产奶酪 当PC/PWaLC/aLW或PC/aLCPW/aLW时,本国将专业化生产酒 同样,当PC/PWa*LC/a*LW时,外国将专业化生产酒其次,当奶酪的相对价格为PC/PW=aLC/aLW,本国工人对于生产奶酪和酒是无差异的。RS曲线是一条直线,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第三,当PC/PWa*LC/a*LW时,本国和外国都专业化生产奶酪,将没有酒的生产。因此奶酪的供给是无限的。第四,当PC/PW=a*LC/a*LW时,外国工人对于奶酪和酒的生产无差异。RS曲线为直线。第五,当aLC/aLW PC/PW a*LC/a*LW时,奶酪的相
18、对供给是(L/aLC)/(L*/a*LW),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贸易所得如果国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他们都将从专业化的生产中获得贸易利益。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揭示这些贸易利益。首先,我们可以贸易是发现了一种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新技术,即一种“间接”的生产方式。,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另一个考察贸易所得的方法是分析贸易如何影响了两国的消费。消费可能性边界(consumption possibility curve)指的是在给定其他商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可以消费某种商品的最大数量。在不存在贸易的情况下,消费可能性曲线和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致的贸易扩展了两国的消费可能性曲线,各国可以消费与其产出不同
19、的产品组合,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图 2-4:贸易扩张了消费可能性,(a)本国,(b)外国,多产品比较优势的确定,模型的建立两个国家都能生产和消费N种产品相对工资和专业化生产贸易模式将依赖于本国工资和外国工资的比值商品总是在能最便宜地生产它们的地方生产 例如,如果waLi w/w*时,则在本国生产该产品比较便宜,多产品比较优势的确定,表 2-4:本国和外国的单位劳动投入,多产品比较优势的确定,哪一个国家生产哪一种产品?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生产率高于其相对工资,则该国在该产品上具有成本优势 例如,如果w/w*=3,本国将生产苹果、香蕉、和鱼子酱,而外国指生产枣和烤饼 两个国家都将从贸易
20、中得利,多产品比较优势的确定,多种产品模型中相对工资的确定为了确定多产品经济中的相对工资,我们必须研究相对需求。因为,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对本国劳动的相对需求和本国对外国工资的比值成反向变动,多产品比较优势的确定,图 2-5:相对工资的确定,运输费用和非贸易品,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专业分工并不会如模型分析的那样极端,主要有三个原因:存在多于一种的生产要素,会减弱专业分工的趋势国家会使用贸易保护措施某些商品和服务的运输成本太高由于实际运输成本的问题,一些商品成为非贸易品,本章小结,李嘉图模型是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它揭示了国家间的差异导致了贸易,并获得了贸易利益在这一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要
21、素,国家间的差异反映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在李嘉图模型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时具有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的产品,本章小结,贸易利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贸易是一种间接生产方式贸易拓展了消费可能性贸易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国家所生产商品的相对价格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很多产品成为非贸易品,国家之间的分工不是极端的,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李嘉图模型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从而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就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资源的差异。现实中的贸易理论不仅要分析劳动的重要性,也要分析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矿产
22、资源)的重要性。,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为了分析资源差异在贸易中所起的作用,在本章讨论的模型中,我们假设各国间的资源差异是产生贸易的唯一原因。模型表明,国内各种资源和生产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一国的比较优势产生影响。,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学说,是国际经济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伯尔蒂尔俄林(BertilOhlin)提出的,因此通常称之为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y)。由于这一理论强调了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和
23、它们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又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 theory),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在现实世界中,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可以部分地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而贸易的产生同样反映了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差异。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强调要素禀赋的差异是贸易产生的唯一动因表明比较优势是受下列因素影响的:相对要素充裕度(就国家而言)相对要素密集度(就产品而言)还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本章结构,1.两要素经济模型 2.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3.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 4.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两要素经济模型,1.两要素经济模型的
24、假设条件 2.价格与生产 A.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 B.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3.要素投入集的选择 4.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5.资源和产出 A.生产要素总量不变 B.生产要素总量改变,两要素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的假设条件1.只存在一个国家(home)2.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棉布(cloth)和粮食(food)。3.两种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两种有限供给的要素:劳动(L)和土地(T)。,两要素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的假设条件4.两个国家中,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而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 aLC/aTC aLF/aTF aTF/aLF aTC/aLC5.所有市场是完全竞
25、争的。1(一个国家)2(两种产品)2(两种生产要素),两要素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aTC=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aLC=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aTF=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aLF=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L=一国的劳动总供给T=一国的土地总供给李嘉图模型:用来生产给定数量的粮食或棉布所要求的要素数量 H-O模型:用来生产给定数量的粮食或棉布所使用的土地或劳动的数量 H-O模型中,两种要素的投入使用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模型的假设条件:两个国家中,C商品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F产品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aLC/aTC aLF/a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济学 中文版 克鲁 第八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