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管理.ppt
《品牌营销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牌营销管理.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会展品牌营销管理,第一节 品牌-顾客关系管理概述,一、品牌顾客关系管理概述1、品牌顾客关系管理意义(1)建立品牌与顾客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够显著降低顾客流失率,对实现企业销售及盈利增长具有重要意义。(2)与顾客之间良好的品牌关系为竞争者进入构筑了巨大的障碍(3)通过现有顾客群对品牌的认同,向未来顾客提供一种有效信息,已成为一种成功的品牌传播模式。,第一节 品牌-顾客关系管理概述,2、品牌顾客关系管理的方法要建构和强化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围绕品牌载体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等品牌特征的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地做到符合顾客需求;第二:深度建立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
2、,以及情感交流与互动机制,通过切实行动在顾客心目中留下这样的印象品牌为他们创造了真正的价值。,第一节 品牌-顾客关系管理概述,二、品牌顾客的互动反应过程品牌关系的归宿点是实现品牌忠诚,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将取决于品牌与顾客关系的互动反应如何。这种互动反应包括两个过程:1、是顾客对品牌的态度,即:顾客对品牌由“认知沟通情感”的过程组成;2、是品牌的市场行为,它意味着品牌对顾客的态度,即:品牌通过对顾客的了解进行“定位个性体验”的过程。,第一节 品牌-顾客关系管理概述,1.“定位个性体验”过程从本质上说,品牌定位就是要确定品牌在顾客脑海中的位置,彰显品牌的核心价值。其实质就是为品牌塑造一种“身份”,
3、当品牌以某种身份与顾客进行接触时,就有了品牌个性。而要将这种独特的个性形象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顾客,取得顾客的认同,就需要品牌体验了。其最终结果将倾向于给顾客带来心理、情感或价值上的满足。,第一节 品牌-顾客关系管理概述,2.“认知沟通情感”过程对顾客而言,品牌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的标志或象征,它也是顾客精神层面上的诉求。顾客对品牌产生情感的基础就是其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程度。在此之前,顾客需要了解品牌、信任品牌,从而选择品牌。这就正如人际交往一样:人们都是对自己“谈得来”的人吐露心声,建立情感,判断的标准便是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它完全是顾客的一种主观感知,也是顾客价值的重要来源。这个过程的完结标志
4、着顾客对品牌态度的形成。,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企业明智的选择品牌因素,建立起品牌意识,对以顾客为本的品牌资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主要的投入还在于与品牌有关的营销活动和营销方案中。主要的营销方案有以下几个:,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一、产品策略产品本身是品牌资产的核心,因为对消费者体验该品牌、从他人那里听说该品牌,以及公司在宣传中如何向消费者介绍该品牌,都有重要影响。设计出售一件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是营销成功的前提。无论这件产品是有形货物,还是服务或者组织。要想建立品牌忠诚度,产品的体验至少要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最好是可以超过预期。,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1、感知质量,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
5、,2、感知价值消费者往往将对质量的感觉和对成本的感觉结合起来,对某一产品的价值作出评判。在设计消费者价值感知时,必须意识到:成本不仅局限于实际的货币价格,还反映在实践精力以及消费者在做购买决定时任何想到的事物机会成本上。迈克尔波特把价值链作为一种战略工具,用来确定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的途径。它把公司看作是设计、生产、销售、递送和支持产品的活动集合。价值链挖掘了五项主要的价值创造活动:内部物流、运营、外部物流、营销和服务,此外还有四项出现在这些活动中的支持性活动:公司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3、加深消费体验加深顾客消费体验、培育忠诚度、联结消费者的具体活动
6、有:(1)建立并保持消费者的信息档案(2)详细策划与消费者联系方法(3)分析消费者满意度调查(4)制定并执行宣传方案(5)主动举行特别的消费者活动(6)确定并唤回失去的顾客,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二、定价策略价格是营销组合中产生收入的因素;价格奖励是建立品牌意识和建立强烈、有力、独特的品牌联想的重要途径之一。1、消费者的价格感知 品牌的定价政策,能在消费者头脑中产生联想,即定价策略可以左右消费者对品牌的价格进行分类的行为,以及公司或消费者对该价格的看法。而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觉应该超过了公司制造和出售产品的成本。从树立品牌的角度讲,必须全面理解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价格感觉,作为这种理解的一部分,
7、有必要揭示相关的质量和价格,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溢价。,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2、设定价格以建立品牌资产有效的价值策略应该白吃以下几个因素的平衡:产品设计和运送;产品成本;产品价格。“渗透价格”和“表面定价”代表了两种极端的定价策略。选择定价策略以建立品牌资产,涉及以下两个决定:(1)设定现行价格的方法或途径(2)确定促销和折扣程度及期限的政策或策略,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三、渠道策略1、渠道策略概述 营销渠道是指在为了使用或消费的目的而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所涉及的一群独立的组织。渠道策略包括对中间人(批发商、分销商、经纪人和零售商)的计划和管理。渠道的设计种类和安排可供选择。总的来说,可以
8、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2、直接渠道(1)直接渠道概念是指通过个人联系,以信件、电话、电子手段、交流往来等方式将产品从公司出售给潜在客户。(2)直接渠道适用场合,第二节 设计营销方案,2、间接渠道(1)间接渠道概念间接渠道是指通过第三方中间人(如代理或经纪人代表、批发商或分销商、零售商或生意人)出售产品。(2)间接渠道适用场合,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一、品牌体验营销概述,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1、传统营销(1)传统营销关注客观事实,以设计驱动的、理性和分析的观点看待消费者、产品和竞争,也就是说传统营销的存在需要很多前提假设。传统营销是特色和益处的营销。其他所有一切都是以
9、此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说,传统营销的所有特点都能追溯到一个根本假设:为了达到营销目的,产品能够而且因该根据功能的的特色和益处来描述。,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2)传统营销的特征第一:关注功能特色和益处。传统营销很大程度上关注与功能性特点和益处。传统营销从业者假设各种市场上(工业、消费者、技术和服务)的消费者(企业顾客和最终消费者)都是根据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来衡量功能特色,评价产品特征,并选择具有最高整体效用(即权重特征的总和)的产品。第二:对于产品类别和竞争定义比较狭隘。对于传统的营销从业者而言,竞争基本上发生在范围比较窄的产品类别中-产品和品牌经理的战场。,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第三:消费者被看
10、成是理性决策者。20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决策学家和营销从业者都把消费者的决策过程看作是直截了当的问题解决过程。典型的识别过程包括:识别需求、寻找信息、评价可供选择的产品、购买和消费。第四:采用分析、定量和处理语言信息的方法。传统营销方和工具属于分析、定量而且用于处理语言信息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方法包括:回归模型、定位图和组合分析。,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2、体验营销概念根据伯德施密特(Bernd H.Schmitt)博士在体验营销一书中的定义,就是企业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围绕着顾客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它是站在消费者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它关注顾客的所有
11、消费行为以及他们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体验,它自始至终都把为顾客提供令其身在其中并且难以忘怀的体验作为主要目标。,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体验营销正是通过让顾客体验产品、确认价值、促成信赖后自动贴近该产品,成为忠诚的客户。体验营销不把体验当作一种无定形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真实的经济提供物,作为一种有别于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载体。体验营销从传统的卖产品和服务转变为卖体验,从重视功能与质量转变为重视顾客的感性需求。,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3、体验营销特征(1)体验营销关注的是顾客体验。传统营销关注产品的特点和利益,而体验营销关注的是顾客的体验,它重视与顾客的沟通,发
12、掘他们内心的体验需求,以向顾客提供良好的体验为目标,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2)体验营销认为顾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体验营销认为顾客既是理性的,同时也是感性的。顾客因理智和追求乐趣、刺激等一时冲动而产生购买行为的概率是相同的。,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3)考察消费场景 和专注于狭隘定义的产品类别和竞争相比较,体验营销从业者不考虑具体某一产品,相反,他们考虑的是这个产品的“使用氛围”,从而创造协同效应,把产品以及系列产品的体验结合在一起。(4)方法和工具都比较折衷 和传统营销分析性强的、定量的以及处理语言信息的方法相比,体验营销者采用的方法和工具比较多便而且多元化。,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4、
13、体验营销范围(1)交通运输领域(2)技术产品(3)工业产品(4)新闻和娱乐(5)咨询、医药和其他服务行业(6)金融产品,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二、品牌体验营销的类型,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1、感官营销(1)概念通过一些基本的要素、风格和主题,企业形象(组织的公众形象)映射到顾客和其他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相关者(比如,供应商、投资人以及普通公众)心中,最终形成了某种特定的顾客印象。(个体对于一个组织或使其品牌标示所持有的观点)。(2)战略目标第一:使用感官营销实现差异化第二:使用感官营销激励消费者第三:使用感官营销提供价值,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2、行动营销(1)概述 行动营销战略就是为消费者创造
14、各种各样的体验机会,包括身体体验、长期行为模式体验、生活方式体验以及与人互动的体验。(2)行动体验 行动体验,包括理性行为、人体、机械行为、互动、生活方式、非语言行为、自我感知、行为改进等等。,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3、情感营销(1)概述 情感营销这种策略就是通过媒介为公司和品牌附加上一定的情感。情感营销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充分理解如何消费体验中创造体验。(2)情感来源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是最强烈的,在接触和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随着时间而不断发展。他们与消费者的个人经历有关。主要的方式有面对面互动交流,情感广告的使用等等。,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4、思考营销(1)概述 鼓
15、励消费者用心思考,使思维更具有创意,从而重新认识公司及其产品,这就是思考营销的目标。思考营销的本质就是要鼓励消费者创造性地思考工地及其品牌。(2)思考方式: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3)思考营销的原则:出乎意料、激发兴趣、挑衅,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5、关联营销(1)关联使个体与品牌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它超出个人感官、情感、认知和行动的范畴。(2)关联营销体验主要包括:社会角色、血缘关系、文化价值观、群体成员、品牌传播、社会身份、社会分类、社会影响。,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三、品牌体验营销的战略问题,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1、选择哪种战略体验模块(1)谁是目标消费群?(2)消费者对欣
16、赏产品的哪个方面?(3)整个行业的反战趋势和方向在那里?业内有没 有运用独特体验方式取得成功的小型竞争对手?(4)竞争对手采用那种体验方式?他们成功了么?2、关于体验矩阵的战略问题(1)基本矩阵的延伸(2)战略模块与体验模块的关系(3)强度:强化和弱化(4)幅度:丰富与简化(5)深度:扩展与伸缩(6)联结:结合和分散,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体验矩阵,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3、企业品牌和亚品牌制造 这个问题涉及到企业或者品牌架构的问题,针对消费者(供应商、商业用户或者终端消费者)设计。一般来说,一个享有盛名的企业必须打造自己的体验标识。但是同时哈腰为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打造体验标识,而且不与企业标识
17、相违背。4、新产品、品牌延伸合作战略 三种驱动因素:(1)新产品或品牌延伸对公司或品牌的体验形象有多大程度影响;(2)新产品和品牌延伸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增加新的体验并平衡新产品和以后的品牌延伸;(3)新产品和延伸有助于建立全面体验的程度。,第三节 品牌体验营销,5、全球体验的品牌塑造 体验品牌延伸到全球范围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其中包括:(1)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会期待并且欣赏同一类型的产品么?(2)文化差异会不会造成人们对某种体验方式的偏好?(3)具体的体验怎么处理?(4)不同的体验媒介能够吸引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么?,第四节 品牌整合传播,一、品牌整合传播的构成要素支撑力、张力和提升力,构成了品牌
18、整合传播的动力层,重力和摩擦力则构成了品牌整合传播的阻力层.另外,根据品牌整合传播的不断深入,模型将整个传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整合初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第四节 品牌整合传播,1、品牌整合传播支撑力 支撑力是整合营销传播能不断深入的基础,它取决于产品的改进、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质量。产品是消费者需求的最根本对象,技术创新保证了产品差异化个性化的实现,而服务质量则为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一种产品形象,这三者的有效整合优势是品牌整合后形成竞争力的关键。2、品牌整合传播张力 张力来源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品牌整合传播的隐性生态环境,包括企业组织、员工激励方式、工作氛围等经营观、价值观,使企业品牌竞争
19、优势的源泉。,第四节 品牌整合传播,3、品牌整合传播提升力 提升力对品牌整合传播起导向作用,取决于传播要素。传播要素包括信息以及各种媒体。信息主要是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包括产品、服务、营销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媒体包括了各种可控媒体和不可控媒体。4、品牌整合传播重力 重力来源于品牌本身设计,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识、品牌符号、品牌定位等。这些方案的不协调将会阻碍品牌整合传播的发展。5、品牌整合传播摩擦力 摩擦力是由一些其他因素造成的,包括企业组织战略、营销活动等等。如果企业营销没有考虑到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将对品牌形象起到破坏作用。,第四节 品牌整合传播,二、品牌整合传播的实施方案品牌整合传播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牌 营销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1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