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讲稿(下册)-应化第九章吸收.ppt
《化工原理讲稿(下册)-应化第九章吸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讲稿(下册)-应化第九章吸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一、概述二、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三、吸收剂用量的决定和最小液气比四、低浓度气体吸收塔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五、理论板数的计算六、解吸,一、概述,1.吸收塔的计算,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2.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与步骤,(1)吸收剂的选择及用量的计算;(2)设备类型的选择;(3)塔径计算;(4)填料层高度或塔板数的计算;(5)确定塔的高度;(6)塔的流体力学计算及校核;(7)塔的附件设计。,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3.校核计算的主要内容与步骤,(1)吸收率的计算(2)吸收剂用量、组成及操作温度对吸收塔的影响,4.计算依据物系的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和传质速率
2、方程式,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对稳定吸收过程,全塔物料衡算为:,下标“a”代表填料层上顶截面;下标“b”代表塔内填料层下底截面。V 惰性气体B的摩尔流率kmol/s;L 吸收剂S的摩尔流率kmol/s;Y 溶质A在气相中的摩尔比浓度;X 溶质A在液相中的摩尔比浓度。,二、物料衡算与吸收操作线方程,全塔物料衡算目的:计算吸收剂出口浓度。,V,Ya,V,Yb,L,Xb,L,Xa,1.全塔物料衡算,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进塔惰性气体流量V和组成Yb由吸收任务规定的,进塔吸收剂温度和组成Xa一般由工艺条件确定,吸收剂用量由设计者给出,出塔气体组成Ya则由任务给定或由给定的吸收率求出
3、,由上式可求算出吸收剂出口浓度Xb。,2.吸收率的定义:,混合气中溶质A被吸收的量占总量的百分率,称为溶质的吸收率或回收率,以表示,即:,已知进料中A的组成为50%(mol%),要求气体吸收率为90%,则塔顶尾气中A的组成:A:9%B:7%C:5%D:3%,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3.操作线方程与操作线,在任一截面与塔顶间作溶质A的物料衡算,有,V,Ya,V,Yb,L,Xb,L,Xa,V,Y,L,X,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操作线方程,Y,X,o,B,Yb,Xb,Xa,Ya,A,Y,X,Xe,Ye,P,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并流操作线方程,V,Ya,V,Yb,L,Xb
4、,L,Xa,V,Y,L,X,对并流操作的吸收塔,其操作线方程可取塔内填料层任一截面与塔顶(浓端)作物料衡算得到。,Y,X,o,A,Ya,Xa,Xb,Yb,B,Y,X,Xe,Ye,P,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4.吸收塔内流向的选择,逆流操作时,传质推动力变化较小;并流操作时,传质推动力变化较大;逆流操作的平均推动力大于并流;工业吸收一般多采用逆流。,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三、吸收剂用量的确定,可知吸收剂出塔浓度Xb与吸收剂用量L是相互制约的,吸收剂用量L对出塔浓度Xb及吸收过程的影响可通过Y-X坐标图分析。,由全塔物料衡算式,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Y,X,o,Ye=f
5、(X),A,Yb,Xb,Xa,Ya,A,(L/V),B,Xb,(L/V),Xbe,(L/V)min,C,1.最小液气比(L/V)min,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若吸收剂用量 L/V,吸收剂出塔浓度Xb,循环和再生费用;,吸收剂出塔浓度Xb,设备费用。,若吸收剂用量,L/V,若相平衡线的形状不规则,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2.吸收剂用量的确定,L,操作费用,L,设备费用;按总费用最低的原则来选取;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一般取:,兼顾填料润湿率。,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在20,1atm下,用清水分离氨-空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氨的分压为1330Pa,经吸收后氨的分压降为7P
6、a,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1020kg/h,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 Ye=0.755X。若适宜的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2倍,求所需吸收剂用量及离塔氨水的浓度。,例题:,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四、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1.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式,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填料塔的不同截面,Y,X不同;传质推动力不同;传质速率不同;,要确定整个填料塔的传质量,需采用微积分方法。,所以,从物质传递过程角度分析,若dh微元段内传质速率为NA,则通过该微元填料层的溶质A的传递量为,任取填料层中高度为dh的微分段,V,Ya,V,Yb,L,Xb,L,Xa,Y,X,h,Y+dY,dh,X+dX
7、,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由物平可知通过该微元层物质的传递量为:,将以气相摩尔比分数表示的总的传质速率方程代入,则有:,分离变量,对上式沿塔高积分得,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同理,将以液相摩尔比分数表示的总的传质速率方程代入,则有,分离变量,对上式沿塔高积分得,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若采用NA=kY(Y-Yi)和NA=kX(Xi-X)可得:,用其它组成表示法的传质速率方程,可推得以相应相组成表示的填料层高度h的计算式。,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对低浓度气体吸收(yb10%),传质系数kY、kX、KY、KX 沿塔高变化小,可取塔顶和塔底条件下的平均值,作为常数提
8、到积分号外面。,体积传质系数:实际应用中,常将传质系数与比表面积a的乘积(KYa及KXa)作为一个完整的物理量看待,称为体积传质系数或体积吸收系数,单位为 kmol/(m3.s)。体积传质系数的物理意义:传质推动力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填料层内吸收的溶质摩尔量。,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2.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对气相总传质系数和推动力:,HOG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NOG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无因次。,HOL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NOL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无因次。,若令,对液相总传质系数和推动力:,若令,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类似地,气相传质单元高度,气
9、相传质单元数,液相传质单元高度,液相传质单元数,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由此可见,如果气体流经一段填料层所产生的浓度变化(Yb-Ya)恰等于此段填料层内气相总推动力的平均值时,那么这段填料层就可视为一个气相总传质单元,其高度就等于一个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讨论,由此可见,如果液体流经一段填料层所产生的浓度变化(Xb-Xa)恰等于此段填料层内液相总推动力的平均值时,那么这段填料层就可视为一个液相总传质单元,其高度就等于一个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讨论,传质单元数NOG或NOL反映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其大小取决于分离任务和整个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原理 讲稿 下册 第九 吸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0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