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ppt课件-教材及教学内容.ppt
《化学教学论ppt课件-教材及教学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论ppt课件-教材及教学内容.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化工学院 孙晓春,化 学 教 学 论,教育教学目的、任务要求,化学教学论,内 容,复习引入:,课程、课标、内容、教材的关系,思考:,教材是达成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工具,那么根据目标如何设计中学化学教材;知识浩如烟海且高速增长,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又如何选择,按怎样的顺序编写?,第三章:中学化学教材设计 及内容分析,本章提纲:3-1、中学化学教材的设计 3-2、中学化学新教材特点及内容分析 3-3、国外中学化学教材的特点及启示,3-1 中学化学教材设计,一、中学化学教材设计的理念 二、中学化学教材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三、中学化学教材栏目的设计,化学教材与教科书,开始出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新型教材(
2、光盘、网络教材、电子课本)实验册、练习册、评价手册、兴趣阅读材料以及有关网站、网页等辅助教材通过现场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开发的“活”教材,1、课程结构限定中学化学教材的册数,(1)新的课程结构,一、中学化学教材设计的理念,(2)中学化学教材册数(10册),(1)化学课程理念:提高化学科学素养,未来学习与发展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 与方法(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潜能 力(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化学学习的兴趣,对化学的情感 化学的作用,社会责任感 科学态度,唯物辨证观(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课程理念决定了教材设计理念,一、中学化学教材设计的理念,(2)中学化学教材设计的理念,
3、第一类教材:“学术中心”理念 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以知识为中心,采取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呈现知识,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学术中心课程取向的代表性教材:美国1963年化学体系我国983年:两种要求教学纲要:较高要求甲种本基本要求乙种本,第二类教材:“社会中心”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化学、技术额和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倡导经验中学,“做中学”。内容呈现抛弃学科知识的传统框架,解决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教材的主线,追求“生活或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社会中心课程取向的代表性教材美国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社会中的化学英国索
4、尔特化学、纳菲尔德化学,第三类教材:“融合型”理念 以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作用。教材基本主线依然围绕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或原理展开没有刻意去寻找生活或社会事例作为教材内容的主线,更多重视学科背景支持下的的学生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又兼顾了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融合型教材美国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我国新课程教材,3、教材设计理念决定教材内容的选择,(1)选择内容体现学科特点(学术)从学科角度分析,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反映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及学科的发展趋势,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观念、方法和知识。化学学科特征 化学科学是实验性较强的学
5、科之一化学科学使用特定的概念和原理 化学科学有自己的一套科学语言化学科学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化学科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新课程中学化学教材核心知识板块:化学基本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究)化学与STS其他资源开发,(1)选择内容体现学科特点,3、教材设计理念决定教材内容的选择,(2)选择内容体现社会的发展 我们对化学的认识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学科本身,而应开阔视野,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化学的重要作用,来认识化学教育的重要作用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反映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努力反映现代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要体现时代性。,20世纪
6、5070年代化学学科发展的特点(理论发展)从基本上是描述性的过渡到推理性的;从主要是定性的过渡到定量的;从主要是宏观的过渡到微观的。20世纪80年代化学学科发展特点(应用发展)环境保护 能源开发 材料研制 生命探索 化学 中心科学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一方面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提出,理论化学研究越来越显现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当前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都需要化学家的参与。,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义务教育化学教材内容一览,九年级上教版内容标准,融入各章内容之中,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四章 燃烧 燃料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
7、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物,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四章 燃烧 燃料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四章 燃烧 燃料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物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 1 科学探究,主题 2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 3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 4 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 5 化学与社会发展,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内容一览,二、中学化学教材设计的心理学理论,1、贝塔朗菲“系统论”,所谓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本身与外部环
8、境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有目的性、动态性、有序性三大基本特征。,1、贝塔朗菲“系统论”,义务教育教材高中必修教材高中选修教材册单元(一个中心)课题(围绕中心展开)总分式例如: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课题二:氧气课题三:制取氧气教材采用单元课题式的结构,突出主题,具有综合性单元之间的融合。,2、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
9、说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2、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理论,强调新的学习材料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联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单元“先行组织者”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学习前的引导材料。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示。设置一段有关生活的背景材料。一幅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化学问题或一则生动的化学实验。作用:与后继内容建立桥梁,使学习过程“平易化”。特点(要求):具体生动,引人入胜,富有感
10、召力,降 低新内容难度。,中学化学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人教版”内容呈现方式,中学化学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鲁科版”内容呈现方式,中学化学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苏教版”内容呈现方式,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情景素材。另外还通过各种资料性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图文并茂,信息丰富是新教材在内容呈现上一个突出的特点。,3、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他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
11、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4、皮亚杰“认知理论”,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
12、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1)螺旋式编排方式。科学的系统是严谨的,但比较复杂,常常是难点集中。这样就不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顺序,而且也可能超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例如:微粒观、氧化还原、有机化学等。(2)穿插式编排方式。即概念、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要进行穿插式编排。(2012初中教材),二十一世纪我国化学新教材的编写模式,(3)镶嵌式编排方式。(4)渗透式编排方式。有些教科书,根据它们的性质不宜于反映在章节标题上,也不能自成体系,就可以采用渗透式编排方式,把它们渗透在基干教科书之中。与镶嵌式编排相似,渗透
13、式编排方式也是在不破坏基干教材逻辑关系的条件下,照顾到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是实现“三序”结合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分散难点),二十一世纪我国化学新教材的编写模式,1)集学科中心、活动中心等之所长,多中心展开教材内容,既兼顾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考虑学生的兴趣、活动和爱好;2)教科书文字精炼流畅,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可读性;3)利用形式多样的栏目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参与探究;4)以丰富的组图、图表、表格等呈现方式,展示化学学科的魅力。,课标教材内容呈现特点,三、中学化学教材栏目的设计,1教材栏目指向明确,有利于创设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教学情景;2栏目的设计反映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要;3栏目
14、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栏目设计的意义,(二)栏目的分类,1、学习活动性栏目,2、资料性栏目,活动性栏目主要是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资料性栏目主要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必需的素材。,初中化学教材栏目设计,“人教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调查与研究,1、活动类:(1)实验(2)探究(3)实验活动(4)课外实验(5)讨论(6)调查与研究(7)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8)习题(9)单元小结2、资料类(1)资料卡片(2)化学技术社会(3)提示(4)图(5)表,统计初中化学教材各栏目数值,高中化学教材栏目设计,“人教版”,章复习题,1、活动类:(1)实验(2)科学探究(3)实践活动(4)学与
15、问(5)思考与交流(6)习题(7)归纳与整理2、资料类:(1)资料卡片(2)科学视野(3)科学史话(4)提示(5)图(6)表,统计高中中化学必修1、2教材各栏目数值,三版本教材中栏目统计表,一、中学化学教材特点二、中学化学教材分析,3-2 中学化学教材特点及分析,1、新教材编写特点,(1)以常见物质为明线编排,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课程理念。(2)以化学理论为暗线编排,体现事实与理论相互穿插编排思路。(3)以化学思维方式为核心,体现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的编排思路。(4)以探究为程序,体现教本向学本转变编写思路。,一、中学化学教材特点,2、新教材的三个转变,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从
16、“文本”向“对话”转变;从“知识”向“素质”转变,3、教师应具有的教材观,(1)是“学本教材”非“教本教材”(2)是“重要课程资源”非“唯一课程资源”(3)是“用教材教”非“教教材”,教材观的转变图,二、中学化学教材分析,1、为什么要进行教材分析?2、怎样分析教材?3、教材章节分析范例。,1、为什么要进行教材分析?,定界:前后联系剖析:如何借助内容达成目标层次:呈现顺序有效教学的前提,2、怎样进行教材分析?,认识和理解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氧化还原反应”一节为例,讨论如何认识和理解教材,认识教材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它属于基本概念原理知识。主要包括三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教学 ppt 课件 教材 教学内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0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