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ppt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一、原料品质说明书原料品质说明书:是原料供应商提供给客户的原料身份证。完整的说明书包括:物理检测数据、化学分析数值、安全性评价结果。目的:从说明书上标示的完整性,评估原料商的品质管理技术及对原料的 负责态度。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 油脂类原料的品质,不能以外观、颜色、味觉等(作为辅助条件)指标来判断。分类:物理检测和化学分析两类1、物理检测(1)比重 指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标准物质(通常为纯水)的质量之比。,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1)比重A、条件 15.5。若需以15.5以外的温度测试比重时,应进行校正。校
2、正公式:0(t-t0)0.00069B、分析方法 比重计、比重瓶、比重管C、意义 判断其是否新鲜(比重一定);久置后氧化、水解的油脂,比重有变化。,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2)折射率A、条件 589.3nm(采用黄色钠光灯D线)温度:20(温度升高,折射率下降)校正公式:nD20 nDt(t-20)0.00037B、分析方法 阿贝折射仪C、意义折射率偏大的油脂,表示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为干性油。b.折射率降低,表示油脂中有游离脂肪酸,原料不新鲜。,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2)折射率c.折射率较大的油脂,表示其分子量较大或含共轭不饱和酸酯类
3、。(3)外观性状 指常温下的物理状态:液体、固液体或固体。此外还包括:颜色、嗅觉、味道等。(4)颜色 用比色计测定(5)粘度A、分析方法 用乌氏粘度计进行测定。,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5)粘度B、意义 用于判断原料是否适合于生产目标产品。例如:由于蓖麻油的粘度太高,不适合于生产口红。2、化学分析(1)酸值 中和1g油脂或蜡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的mg数。A、分析方法 以乙醇(异丙醇)及苯(或乙醚)的1:1混合液溶解,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 KOH水溶液滴定,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1)酸值计算公式:AV=(VKOH 5.61
4、)/G油脂(mg/g)B、意义 了解油脂的新鲜度(温度,水解 游离脂肪酸甘油变质)(2)皂化值 皂化1g油脂或蜡所需的KOH的mg数。A、分析方法 将油脂溶入0.5M的KOH酒精溶液中,回流煮沸反应30min,加入酚酞作指示剂,以0.5M的HCl滴定。计算公式:皂化值(B-A)28.05/油脂试料实重(mg/g)其中:A0.5M盐酸消耗量(mL);B不皂化,全部滴定时0.5M盐酸的消耗量。,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2)皂化值B、意义制肥皂时确定用碱量计算油脂平均分子量:油脂平均分子量356.111000/皂化值三、蜡类原料的分析1、物理检测(1)比重 常温下为固态,
5、无法直接测试。,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三、蜡类原料的分析(1)比重A、分析方法,熔融,制球(3mm直径),冷却,投入装有酒精溶液的量筒中(酒精:水=35:65),调节(下沉加水,上浮加酒精),振荡,平衡,测量,测量:用比重计测混合液的比重,即为蜡的比重。,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三、蜡类原料的分析(2)折射率 先完全融化,测定方法与油脂测定方法相同。(3)粘度 用旋转粘度计测量(4)熔点 用熔点测定仪测定2、化学分析 同油脂,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四、表面活性剂的品质分析1、物理检测(1)清洁力A、分析方法将标准布(纯毛凡立丁布)经脱脂干燥后,称重。然后浸渍于10橄榄油乙
6、醚溶液中吸附,风干,称重。配置浓度为0.5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布料的50倍量),将布放入溶液中。于40下洗涤30min(洗涤机转速为42r/min),倒掉洗涤液,加入氯化钙水溶液,反复水洗6次,干燥,称重。B、计算清洁力=(橄榄油量-残脂量)/橄榄油量100%,第五章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四、表面活性剂的品质分析2、化学分析(1)水分(水含量)为便于生产,表面活性剂原料按不同水含量供应。例如:生产粉类化妆品的表面活性剂:不含水 生产洗发精、沐浴露的表面活性剂:含30%的水A、分析方法,称重,烘干至恒重,称重,注:从4050徐徐提高到105 2,水分=减少的重量/试样重100%,注:对于不耐热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妆品原料 品质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0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