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和风.ppt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和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和风.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1 页,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和风险控制能力,反应型经验管理本能、经验亡羊补牢,监督型科学管理惩罚监管,自律型体系管理HSE体系风险预案,文化型文化管理内部受控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一体化)团队国际化,事后,事故,应急,危机,对安全的认识 管理学发展,管理学发展,安全认识,文件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HSE管理体系的构成,1974年,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提出制订应急预案1982年,欧共体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塞韦索法令),重大事故预防与救援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促进各国修改法律法规、完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1986年,美国紧急事故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案1993年,IL
2、O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应急计划要求,一、总体情况,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逐步有了系统化认识。,2001年,“9.11”后美国成立国土安全部,我国,2002年颁布实施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与政府制定应急预案。2003年非典后,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快了国家整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步伐。,1、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我国应急面临的形势,2、重特大事故灾难频繁发生,第 9 页,3、公共卫生事件仍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 艾滋病、乙丙肝炎、血吸虫等感染者、患者都在几十万以
3、上,第 10 页,4、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因素依然存在,第 11 页,近几年刑事案件总量年均400万起以上;近几年各类刑事案件死亡6.5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亿元;近几年每年受理计算机犯罪案件上万起,年增长率明显上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我们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全国上下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三是依靠法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四是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和预备役民兵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骨干和突击队作用;五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和社会各界同舟共济。,三、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体会,(一)成功作
4、法,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二是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三是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四是部分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五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还相当薄弱;六是法制还不够完善。,(二)薄弱环节,灾害多发事故高发防御脆弱应对复杂责任重大,要点:,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二、国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政府工作报告
5、: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政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一)工作原则,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级(一
6、般突发公共事件),(二)突发事件的分级,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按照发生的可能性和危急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预警级别,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三)突发事件的分类,(四)应急救援体系,(4X4),(五)一案三制,法制建设方面:主要是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并注意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促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方面:主要是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
7、效的应急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与响应机制、公众沟通与动员机制、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应急管理体制方面:主要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体系;建立健全以事发地党委和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专业救援队伍、专家咨询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民兵的重要作用。,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临时单项预案,应
8、急预案体系,全国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级专项预案,国务院部门预案,省级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举办大型会议、展览和文体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部门应急预案,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海洋石油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冶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二、国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1、加快应急法制建设 2、逐步完善应急管理制度 3、细化应急管理要求,(一
9、)法制建设情况,应急预案法律体系,强制性,1、加快应急法制建设 已出台涉及突发事件应急的法律30多件、行政法规30多件、部门规章50多件;还出台中央、国务院及部门文件100多件。2、逐步完善应急制度 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的应急处置制度;破坏性地震、防洪、环境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草原火灾、森林火灾、旱灾、突发性天气灾害等的应急制度;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植物疫情等的应急制度;金融风险等的应急制度。,第 34 页,3、细化应急管理要求 反恐怖、群体性治安事件、民族或者宗教因素引发事件、劫机等的应急制度;城市供水、城市燃气、水库大坝安全、铁路运输安全等的应急制度;外汇电子数据备份与电子系统
10、故障等的应急制度。,第 35 页,还未建立应急制度的突发事件 重大计算机系统故障、大面积停电、大面积中毒、重大爆炸、外来生物入侵、价格干预以及有关城市公共交通、民用燃气安全等方面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 36 页,(二)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要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研究起草过程 2003年开始研究起草工作;2006年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法草案;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
11、法的适用范围 重在对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作出规定,赋予政府应急处置所必要的权力,以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只适用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对行为,不适用于战争、动员。,第 37 页,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0条,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第三章 监测与预警第四章 应急处置与救援第五章 事后恢复重建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企业的主要规定,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八)加强各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负有
12、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培训考核达不到考核要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一律不准上岗。(十)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十二),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十三)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十七),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企业的主要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员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十七条)。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
13、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监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六十八条)。,第 41 页,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第 42 页,一案三制四个等级、四种类别、四四体系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企业是责任主体,小结:,一、近年来主要工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下一步重点工作,集团公
14、司领导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是检验各级领导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围绕国家关于“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要求,在应急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预案体系、保障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明确了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牵头、领导成员参加的应急领导小组,设置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建立起由总部职能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一)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集团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联席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协调解决指定
15、的具体事项,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议定事项,各成员单位按照部门职能分别落实,办公厅负责督促落实。应急时,作为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主要工作职责:(一)负责集团公司应急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研究提出应急管理的规划和意见。(二)负责协调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体制、机制、制度建设。,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三)优化应急资源配置,健全专业救援队伍,组织应急平台建设、维护和支持工作。(四)协助集团公司领导处置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组织协调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技术支持、资源保障、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和媒体应对等工作。(五)负责向国务院、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
16、地方政府报送、沟通重特大突发事件信息。联系国务院应急办、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上级应急管理机构。(六)承办集团公司应急工作专题会议、活动和文电工作。组织开展应急管理调研和宣传培训工作。(七)负责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作为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侧重应急时期值班值守、综合信息、应急协调和督办工作。负责组织集团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制修订,负责集团公司应急平台建设和维护,督导检查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等;应急时,按应急事件等级,承担应急调度指挥,信息汇总,媒体应对,协调落实应急领导小组指令,统一调度应急资源等职能,联系国务院应急办,负责联络现场应急指挥部和应急信息组。,集团总值班室应急
17、协调办(办事机构),作为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工作机构,侧重经常性应急管理和准备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组织专项应急预案制修订和审核,指导所属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演练工作;统筹规划、配置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指导集团公司专业应急救援中心建设;负责组织应急培训、调查评估、统计分析等工作;协助抓好应急平台及相关数据库建设。应急时,负责动员和组织应急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协调实施应急处置方案,跟踪应急处置,联系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联络应急专家组等。,安全环保部应急管理处(工作机构),职能部门:跟踪掌握本部门业务系统内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置情况,并根据应急职能分工落实指令;接收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强 应急 管理 提高 突发事件 应对 和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0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