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微生物药物的发酵工艺.ppt
《几种重要微生物药物的发酵工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重要微生物药物的发酵工艺.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八章 几种重要微生物药物的发酵工艺,青霉素发酵工艺,红霉素发酵工艺,氨基酸发酵工艺,维生素C发酵工艺,螺旋霉素发酵工艺,2,第一节 青霉素发酵工艺,一、概述1、青霉素是一族抗生素的总称,是由不同的菌种或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获得的同一类化学物质。通常所指的青霉素即指苄青霉素(青霉素G),其疗效最好,应用最广泛。青霉素性质;是一种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解,难溶于水;青霉素金属盐易溶于水;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其钠盐吸湿性较弱;固体青霉素稳定,水溶液不稳定。2、使用 对象:大多数G+细菌,部分G-细菌,各种螺旋体及部分放线菌;注意:易引起过敏,故使用前需皮试。,3,4,二、青霉素发酵工艺及过程,1、菌种
2、,诱变,不同途径改良,5,2、发酵工艺流程丝状菌发酵工艺流程:,6,生产米,球状菌发酵工艺流程:,7,甘油、葡萄糖和蛋白胨组成的培养基斜面培养,砂土孢子,生产孢子的制备:,大米或小米固体培养基上25培养7d,孢子成熟后真空干燥,低温保藏备用。,3、发酵工艺过程,8,大规模发酵生产:,采用三级发酵,其目的是使青霉菌菌体数量逐步扩大和适应发酵,其次是使发酵罐连续使用,缩短发酵周期。,一级发酵:小罐,使孢子萌芽形成菌丝;二级发酵:大量繁殖青霉菌菌丝体;三级发酵:继续大量繁殖菌丝体,生产青霉素。,9,发酵工艺控制要点:,碳源、氮源的影响和控制:,葡萄糖是容易利用的碳源,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乳糖是青霉素生
3、物合成最好的碳源。青霉素发酵中采用连续流加葡萄糖的方法,在发酵初期使青霉菌大量迅速强壮地繁殖菌丝体;发酵后期利用乳糖使青霉素大量合成。玉米浆是青霉素发酵最好的氮源。,10,前体的影响和控制:,苯乙酸及其衍生物苯乙酰胺、苯乙胺、苯乙酰甘氨酸等均可以作为青霉素G侧链的前体物直接结合到青霉素分子中,也可以作为养料和能源被利用。苯乙酸、苯乙酰胺等对菌体生长和生物合成均有毒性。采用间歇或连续添加低浓度前体物质的方法,保持前体的供应率仅大于生物合成的需要,可以起到提高产量的作用。,11,pH的影响和控制:,青霉素发酵的最适pH一般认为是,应尽量避免pH超过7.0。当pH高于最适pH时,通过补糖和生理酸性物
4、质(硫酸铵等无机氮源)降低pH;当pH低于最适pH时,通过补加CaCO3、氨水或尿素,也可提高通气量,促进有机酸氧化来提高pH。可利用自动加入酸或碱的方法维持pH。,12,温度的影响和控制:,青霉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是30,分泌青霉素的适宜温度是20,通常采用分段变温控制法,使温度适合不同阶段的需要。0-56 h维持在27.2,然后恒速降温至18.7,并维持到184 h,最后24 h回复到27.2培养。这样变温培养法可比常温25培养产量增加16%。,13,补料控制:,中间补糖以控制糖浓度和pH;补加氮源可延长发酵周期、调节pH、提高青霉素产量,控制发酵液中的氨基氮含量在0.01%-0.05%。补加
5、表面活性剂,如新洁尔灭50 mg/L、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等也能增加青霉素的产量。加入少量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醇、聚二乙胺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使青霉素产率提高38%。,14,铁离子的影响和控制:,Fe3+对青霉素生物合成有显著影响,一般当发酵液中含量超过30-40g/ml,则发酵单位增长缓慢。铁制发酵罐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处理,可在罐壁涂上环氧树脂等保护层,使Fe3+含量控制在30g/ml以下。,15,染菌及异常情况处理:,每隔一段时间取样分析;前期染菌:重新消毒并补充适当的养分;中后期染菌:视情况补救如提前结束发酵、过滤提炼等,情况特别严重需倒罐处理并消毒灭菌。,16,第二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要 微生物 药物 发酵 工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0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