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造假与职业判断小组作业.ppt
《会计造假与职业判断小组作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造假与职业判断小组作业.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判断与会计造假,组长:贵永淯组员:张璇 李诗旖 戴紫薇 姜珑钰 廖娟池讲解:张璇,一、会计的职业判断概念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原理、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法律法规等会计标准,在遵守会计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特点,以及企业具体情况,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计算等方法,对非确定性会计事项和业务所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二、如何实施会计职业判断,(一)实施职业判断的原则(二)实施职业判断的程序(三)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一)实施职业判断的原则,1.客观性与谨慎性原则 客观性与谨慎性原则要求判断主体如实地反映判断客体,即真实地反映
2、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在做出具体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2.合法性与公允性原则 合法性与公允性要求会计职业判断应在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框架内做出,并强调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允揭示。,3.适用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要求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调整应符合企业的理财环境和生产经营特点,以便能够最恰当地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且便于根据经营周期和行业特点进行税收筹划,降低成本,增加利润。4.公正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是对判断主体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保持正直的品格,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事务,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利益。,5.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要
3、求在会计职业判断过程中应随时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关系,择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二)实施职业判断的程序,1.理解问题 会计人员要对相关的事项和环境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问题本身的信息、以及产生的前因后果方面的信息等。对于一些复杂事项,如复杂的租赁合同,复杂的促销方案等,由于其涉及多方面关系,有时还需借助图表等辅助方式,来描述事项中涉及的相关各方关系,以帮助全面理解问题。,2.确定目标 该目标是针对具体判断事项而言的,即明确是对什么做出判断、判断结果应实现什么目的等。对于复杂事项,有时还需把整个问题分解为较简单的子问题来分别解决。明确判断目标,可以指导会计人
4、员围绕目标有效地搜集信息。,3.提出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即可能的判断结论。这一阶段受人的知识经验的影响较大,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提出不同的备选方案;同一个人随着信息的获得,对备选方案也可能会修改和补充。,4.收集信息 首先,信息的来源依赖于选择什么标准来比较。可选择的标准包括既定的标准、该公司过去的情况、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情况以及类似事件的结果等,其中既定的标准是最常用的。会计职业判断中的既定标准主要是指权威机构发布的专门规则和制度,在我国主要是各种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证券监管条例等。其次,收集信息还应具有导向性。如要判断一项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交易,就要收集补价和资产公允价值的信
5、息。再次,信息收集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认识问题的过程,如果发现原备选方案或拟确定的标准并不恰当,就要进行必要的修改,然后再补充收集信息。,5.确定标准 它是指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评价后确定的具体适用标准,如会计准则中的某一具体论述。在没有明确的法规标准的情况下,行业惯例、事实等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作为判断标准。确定恰当的标准非常重要,选择失当就可能导致判断的失误。6.分析比较 即将判断标准和备选方案逆行分析和比较。使用的主要方法是识别衡量和序列衡量。识别衡量是指确定判断对象(某一备选方案)与判断标准相符合的程度。序列衡量是指把判断对象按一定标准排列起来后衡量其各自的优劣,它用于有多种方案均可选
6、择时的最佳方案的确定。,7.得出结论 即做出最终的断定、估计或选择。以上是会计职业判断过程的通用模式,它们总体而言保持上述的顺序,但有时也会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复杂程度做适当的调整与省略,有时还会从后一阶段再返回到前一阶段而形成局部的循环。,(三)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1.从个人层面,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判断能力 2.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会计职业判断机制 3.从环境方面,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支撑环境,二、会计造假(1)会计造假的概念 人为的目的,为了追求企业及个人自身非法利益而采取各种伪造、隐匿、毁损会计凭证、报表,非法记账,瞒报,不报,虚报会计信息等行为就是会计造假。,(2)会计造假的原因,1
7、、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2、缺乏一个真正“诚信”的环境,会计、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3、会计法制不健全,惩罚对象不明确,惩罚力度不够。4、监管机构的指使和放任。,虽说会计造假的直接责任者是会计人员,但敢于为一己私利擅自造假的会计人员毕竟是少数,大多属于被动造假。因为会计人员是由企业领导聘用和任命的,在这种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中,会计人员只能惟命是从,按领导意图办事。有些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往往因为坚持原则拒做假账而被企业领导解聘。由此可见,会计人员丧失其独立行使会计核算职能乃是当前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3)会计造假的手段,1、多计收入、少计支出。造假者为塑造企业形象、获得上级好感,或为骗取银行贷款
8、,或为取得高额薪水或奖金,或为上市公司大股东高价抛售股票、获取高额利润,利用假证、假账采取多计收入、少计支出的手段虚增利润,伪造业绩。,2、少列收入、虚增成本、转嫁各项损失。造假者为逃避税收,或为从资本市场获取廉价证券和达到低价收购企业的目的,利用假证、假账采取少列收入、虚增成本、转嫁各项损失等手段隐匿利润,装贫扮穷。3、少报收入,低估或隐匿财产,编制虚假财务报表。造假者为掩饰贪污公司财产行为,采取少报收入,低估或隐匿财产,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等手段瞒天过海,蓄意造假。,(4)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利用监管漏洞蓄意造假。造假者受利益驱动,故意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或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和监督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造假 职业 判断 小组 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0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