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知识大全.ppt
《高分子材料知识大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材料知识大全.ppt(3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通用高分子材料,郑志锋西南林学院2005年10月,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基础课,4-1 塑料,4-1-1 类型及特性一、概念 塑料: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等)下可塑成一定形状并且在常温下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习惯上也包括塑料的半成品(如压塑粉等)。,二、类型目前大批量生产的已有20余种,少量生产和使用的则有数十种。(一)按组分数目分单一组分塑料:基本上是由聚合物构成或仅含有少量辅助物料(染料、润滑剂等)PE塑料、PP塑料、有机玻璃等。多组分塑料:除聚合物外,还包含大量辅助剂(增塑剂、稳定剂、改性剂、填料等)PF塑料、PVC塑料等。,(二)按受热后形态性能表现的不同分热塑
2、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受热后软化,冷却后又变硬,可重复、循环,反复成型占塑料总产量的70%以上大吨位品种:PVC、PE、PP等。热固性塑料:由单体直接形成网状聚合物或通过交联线型预聚体而形成,受热后不能再回复到可塑状态,不溶不熔聚合过程(最后的固化过程)和成型过程同时进行PF、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等。,(三)按使用范围分通用塑料:指产量大、价格较低、力学性能一般、主要作非结构材料使用PVC、PE、PP、PS等。工程塑料:指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能经受较宽的温度变化范围和较苛刻的环境条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耐磨性能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等。但:目前两者之间的界限
3、模糊,如PP经改性之后也可作结构材料用。,三、特性质轻:相对密度大致,仅为钢铁的1/4-1/6密度大小主要决定于填料用量。电绝缘:表面电阻109-1018导电填料(金属粉、石墨等)或经特殊处理一定导电率的导体或半导体。绝热。摩擦系数:有些很低轴承、轴瓦、齿轮等可用水作润滑剂;有些较高制动装置的摩擦零件。,耐化学腐蚀。容易成型加工各种装饰品,薄膜、型材、配件及产品。性能可调范围宽:应用领域广泛。力学性能比金属差,表面硬度亦低。大多数品种易燃。耐热性较差。,4-1-2 塑料的组分及其作用一、聚合物单组分:基本上由聚合物组成聚四氟乙烯不加任何添加剂,PE、PP等只加少量添加剂。含量:40-100%。
4、,二、添加剂(一)类型有助于加工的润滑剂和热稳定剂;改进材料力学性能的填料、增强剂、抗冲改性剂、增塑剂等;改进耐燃性能的阻燃剂;提高使用过程中耐老化性的各种稳定剂。,(二)主要添加剂及其作用(1)填料及增强剂填料种类:硅石(石英砂)、硅酸盐(云母、滑石、陶土、石棉)、碳酸钙、金属氧化物、炭黑、玻璃珠、木粉等。作用:降低成本、收缩率,一定程度上改善塑料某些性能(如增加模量和硬度,降低蠕变等)。用量:20-50%。,增强剂种类:纤维状材料最常用玻璃纤维、石棉纤维,新型有碳纤维、石墨纤维和硼纤维等。作用:提高塑料制品的强度和刚性。用量:20-50%。增强效果:取决于增强剂和填料与聚合物界面分子间相互
5、作用的状况偶联剂。,(2)增塑剂概念:一般是沸点较高、不易挥发、与聚合物有良好混溶性的低分子油状物。种类主增塑剂:与聚合物的混溶性好、塑化效率高PVC主要使用增塑剂(80%)碳原子数6-11的脂肪酸与邻苯二甲酸类合成的酯类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及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二乙酯;环氧类、磷酸酯类、癸二酸酯类、氯化石蜡类。樟脑(纤维素基塑料的增塑剂)。,副增塑剂(增量剂):与聚合物的混溶性稍差,主要是与主增塑剂一起使用,以降低成本。作用:降低玻璃化温度和成型温度,改善加工时熔体的流动性能,降低分子间作用力;制品模量降低、刚性和脆性减小。,(3)稳定剂目的:为防止塑料在光、
6、热、氧等条件下过早老化,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常加入稳定剂防老剂品种:抗氧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变价金属离子抑制剂、光屏蔽剂等。抗氧剂概念:能抑制或延缓聚合物氧化过程的助剂。作用:消除老化反应中生成的过氧化自由基,还原烷氧基或羟基自由基等终止氧化连锁反应,种类取代酚类:对制品无污染和变色性,适用于烯烃类塑料或其他无色及浅色塑料制品;芳胺类:抗氧化效能高于酯类且兼有光稳定作用,但有污染性和变色性;亚磷酸酯类:不着色抗氧剂,常用作辅助抗氧剂;含硫酯类:辅助抗氧剂用于聚烯烃,与酚类并用有显著协同效应。,热稳定剂应用:主要用于PVC及其共聚物。PVC加工特点:PVC分子具有较强极性,Tg、软化温度
7、、Tm较高,150-160以上才能塑化加工;热稳定性差90开始分解,120更明显,放出大量HCl,使树脂降解,颜色较深,无法加工。,PVC热降解机理(自由基反应机理,有氧存在)脱HCl加速PVC分子链断裂及其连锁反应;氧化及断链;交联;环化。热稳定剂作用原理:加入适当的碱性物质中和分解出来的HCl,防止大分子进一步发生断链。,常用热稳定剂种类:主热稳定剂:铅盐类(无机酸和有机酸的铅盐),带盐基(PbO)的盐基性铅盐盐基硫酸铅和硬脂酸铅;金属皂类(脂肪酸月桂酸、硬脂酸等的二价金属盐(Ba,Cd,Pb,Zn,Ca,Mg等);有机锡类带两个烷基的饱和或不饱和有机酸、硫醇或硫代硫酸酯的锡盐生产PVC透
8、明制品所用的稳定剂,具良好的光稳定性;有机锑化合物;稀土稳定剂等。,辅助热稳定剂:环氧化合物还起增塑剂作用,如环氧化油等;螯合剂(亚磷酸酯类),能与金属盐类形成络合物单独使用无效,与主稳定剂并用则显示稳定作用亚磷酸三苯酯;多元醇等。复合热稳定剂:由主、辅热稳定剂和其他助剂组成的协同稳定体系,有固体和液体共沉淀金属皂类、液体金属皂、有机锡等特点:相容性好,透明性好,不易析出,易计量,无污染,加工性能好;用量较大,价格较高。,光稳定剂高分子材料的户外老化的原因:紫外线辐射下,氧化降解过程大大加速;水、臭氧、微生物等的影响。紫外线特点:波长200-350nm的近紫外线能量达340-600kJ/mol
9、,足以使大分子主链断裂,发生光降解(C-C键能350kJ/mol,C-Cl键能330kJ/mol)。光稳定剂概念:为了防御紫外线对高分子材料的破坏而添加的一类能吸收紫外线或减少紫外线透射作用的化学物质。,作用原理:将紫外线的光能转化成热能或无破坏性的较长波长的形式,从而把能量释放出来。用量:重量份。种类:紫外线吸收剂:邻羟基二甲苯酮类、水杨酸酯类、苯并三唑类、三嗪类等;光屏蔽剂:炭黑、氧化锌、钛白粉、锌钡白等颜料类填料(反射和/或吸收紫外线);光淬灭剂:二价镍的有机螯合物(新型高效光稳定剂)受阻胺光稳定剂等。,(4)润滑剂目的:改善塑料熔体的加工流动性,防止塑料在热成型加工过程中发生粘模现象。
10、应用:最密切的是聚氯乙烯(尤其是硬制品),另:聚烯烃、纤维素树脂、聚酰胺、ABS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加工时也常使用。各种热固性树脂(如PF、UF、PU、硅树脂)加工时将其作脱模剂使用。,种类(主要依其与高分子熔体的相容性而定)。内润滑剂:其分子与高分子材料有良好相容性,其润滑作用主要是降低极性高分子材料分子间内聚力(如PVC、ABS等)加工时熔体自身的位移阻力,内摩擦所导致的升温,提高熔体流动速率常用的PVC内润滑剂有:脂肪醇(C14C18)、脂肪酸单甘油酯(如硬脂酸单甘油酯)、脂肪酸低级醇酯(如硬脂酸丁酯)等。,外润滑剂:其分子具有较长的非极性碳链,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其润滑作用主要是降低熔体与
11、加工机械表面间的摩擦,防止熔体与加工设备热金属表面的粘附,提高熔体流动速度最常用的外润滑剂有:固体石蜡、相对分子质量低的聚乙烯(聚乙烯蜡)、硬脂酸及其金属盐类(如硬脂酸铅、硬脂酸钙等)。区别:实际上,内、外润滑剂的区分并非十分严格,如硬脂酸金属皂类,往往兼具内外润滑两种作用。润滑剂用量:一般为0.51.5。,(5)抗静电剂作用:通过降低电阻来减少摩擦电荷,从而减少或消除制品表面静电荷的形成。特性:吸水的化合物(电解质),基本上不溶于聚合物,易渗出到表面,形成亲水性导电层。种类:有机氮化物(如酰胺、胺类及季胺化合物)、具有醚结构的化合物。,(6)阻燃剂高分子材料的易燃性:如PE、PP、PMMA、
12、PS等是极易燃烧的;纯粹PVC虽不能点燃,但其中所含增塑剂是可燃的限制应用提高塑料的难燃性,制成不燃性或自熄性(离开火源自动熄灭)塑料制品。,种类(使用方法)添加型阻燃剂:多用于热塑性塑料,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有机阻燃剂(如磷酸赂、含卤磷酸酯、有机卤化物等)和无机阻燃剂(如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或水合氧化铝及其他金属化合物)。反应型阻燃剂:具有反应性基团,可作为共聚单体用于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的合成以及用于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反应中优点:对塑料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影响较小,不易发生迁移,阻燃性持久;缺点:价格较高。,(7)着色剂作用:亦称色料,赋予塑料制品各种色泽。种类:染料:有机化合物,常能溶于增
13、塑剂或有机溶剂中。颜料:分有机和无机化合物,颗粒较大,通常不溶于有机溶剂。,(8)发泡剂概念:发泡剂是一类受热时会分解放出气体,从而在塑料中形成泡孔结构(气、固相共存)的助剂。分类:按产生气体的方式分: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根据化学结构分(化学发泡剂):无机、有机。物理发泡剂:主要指压缩气体、可溶性固体和沸点低于110的挥发性液体加入塑料熔体后,通过物理状态变化(相变)形成气泡孔最常用:卤代烃和含57个碳的脂肪烃(氟氯烃禁止生产和使用)。,无机发泡剂: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出CO2和NH3。有机发泡剂:偶氮类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磺酰肼类化合物等分子中都含有=N-N=或-N=N-
14、结构部分,加热后易产生N2,同时产生少量NH3、CO、CO2、H2O及其他气体最常用: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应具备的条件:加热后短时间内即可放出气体,放气速度可调节;分解出的气体应是CO2、N2之类无毒的惰性气体;在塑料中易分散,分解温度适当,分解时发热量不大。,(9)偶联剂作用:提高增强剂或填料的效能,改善塑料制品的性能。种类:有机硅烷、有机钛酸酯等。,(10)变定剂(固化剂)变定(固化):在热固性塑料成型时,线型的聚合物转变为体型交联结构的过程。变定剂(固化剂):在固化(变定过程中对固化起催化作用或本身直接参加固化反应的物质。应用:专用于热固性树脂固化,使树脂由线型分子结构转变成体
15、型交联结构的助剂。广义而言,各种交联剂都可视为固化剂。,例子:环氧树脂: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时间)能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或侧羟基发生开环或加成反应,引起环氧树脂交联。酚醛压塑粉:固化时用六次甲基四胺作固化剂,不饱和树脂:固化时则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种类:胺类(如二乙撑三胺、三乙撑四胺、二甲胺基丙胺、六次甲基四胺、间苯二胺等);酸酐类(如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均苯四酸二酐等);酰胺类(如低分子聚酰胺,它也用作增塑剂);咪唑类(如2一甲基咪唑、2一乙基4一甲基咪唑、2一苯基咪唑等);三氟化硼络合物。,(11)其它助剂成核剂光降解剂防霉剂防雾剂等,4-1-3 塑料的成型
16、加工方法成型与加工:塑料制品通常是由聚合物或聚合物与其他组分的混合物,于受热后在一定条件下塑制成一定形状,并经冷却定型、修整而成的过程。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和受热后表现不同,其成型加工方法也不同。,成型加工方法:已有数十种,最重要的有(占90%左右)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压延成型吹塑成型模压成型铸塑传递模塑,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一、挤出成型概念:挤出成型又称挤压模塑或挤塑,是热塑性塑料最主要成型加工方法,有一半左右塑料制品或半成品是挤出成型的。应用:挤出成型法几乎能加工所有热塑性塑料,制品主要有连续生产的等截面的管材、型材、板材、薄膜、电线电缆包覆以及各种异型制品;热塑性塑料的塑化、造粒
17、、着色和共混改性等。,设备(由两部分组成,图5-2):挤压部分:主要为螺杆挤出机,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又有平行双螺杆,锥形双螺杆之分)挤出机等,借以塑化、输送、计量物料;机头口型部分:主要指机头、口型及定型、牵引机构,借以将物料制成规定形状、尺寸的制品。,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与各种助剂混合均匀后,在挤出机料筒内受到机械剪切力、摩擦热和外热的作用使之塑化、熔融,并在螺杆挤压推送下,通过过滤板进入成型模具,挤塑成制品。,螺杆:挤出机核心,根据工作原理和物料在挤出过程的状态变化,可将螺杆工作区分为三部分:吃料送料段:即固体输送段,螺杆相当于一个螺旋推进器。在这段中,物料依然是固体状态。
18、螺杆吃料和送料能力的强弱是保证机器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熔融压缩段:又称塑化段,在这段中,物料在剪切力场与温度场作用下开始熔融、塑化,由固态逐渐转变为粘流态。并因螺杆设计有一定压缩比,使熔体压实、排气。,匀化计量段:又称挤出段,从压缩段来的粘流状物料在此进一步压紧、塑化、拌匀,并以一定流量和压力从机头口型流道均匀挤出。这一段的螺槽截面是均匀趵。机头、口型部分:核心是口模,它是制品横截面的成型部件,相当于一个长径比很小的管状口模。螺杆挤出机要稳定工作,必须使口模的输送能力与匀化计量段的输送能力相匹配,而且要兼顾吃料送料段的吃料能力及熔融压缩段的塑化、熔融情况。,挤出机的特性:主要取决于螺杆数量及结
19、构。螺杆长度与直径之比称长径比LD,是关系物料塑化好坏的重要参数,物料在料筒内受到混炼时间,塑化效果越好。L/D为2030,40以上(新近开发)。进展:近年来,塑料挤出机和挤出成型工艺仍在不断改进和更新中,其中精密挤出成型、反应性挤出加工成型、多种物料复合共挤出成型等都取得很好的发展。,二、注射成型概念:注射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或注塑,是将塑料(一般为粒料)在注射成型机料筒内加热熔化而后在柱塞或螺杆推压下将熔料压缩、前推,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快速注人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过冷却定型,开启模具即得制品。概述:是一种生产形状结构复杂,尺寸精确,用途不同的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注塑制品产量约占塑料制品总量
20、的20以上。主要用于热塑性,设备(图5-3):柱塞式或螺杆式往复注射机和注射模具。,注射成型过程(图3-4):塑化充模(即注射)保压冷却脱模,全部过程循环往复、连续进行(包括一个主循环和两个辅助工序)。合模后,经过预塑化的物料在柱塞或螺杆的前进推力下通过喷嘴、浇口充入模具型腔,在模腔内建立起复杂的应力场和温度场。模腔内温度、压力的变化对注塑制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物料充满模腔后,保压一段时间,柱塞或螺杆开始后退,喷嘴内压力下降,部分未凝结熔体可能倒流,直到浇口内的熔体凝封,而后冷却一段时间,即可开模顶出制品。,热固性塑料的注射成型:注射成型:又称喷射成型,即将热固性塑料在料筒内加热软化,并注意将其
21、保持在热塑性状态,然后将可流动物料通过喷嘴注入模具中,再经加热高温固化而成型。传递模塑成型(图5-5)或铸压成型:若料筒中的热固性塑料是在软化后用推杆一次性全部推入模具,无物料残存于料筒中。,进展:近年来,注射成型过程也在不断开发新技术,高压注射机、精密注射成型、气辅注射成型、反应性注射成型、带有金属嵌件制品的注射成型、多台注射机共注射及注射成型过程的全自动控制等均为注射成型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领域,带来若干新鲜研究课题。,三、压延成型概念:压延成型是将加热塑化的热塑性塑料通过两个以上相向旋转的热辊筒间隙,使其成为规定尺寸的连续均匀片(膜材的成型方法。应用:主要用于生产PVC、纤维素、PS片材、薄
22、膜、人造革及其他涂层制品。特点:加工能力大,生产速度快,产品质量好,生产连续;缺点是设备庞大,投资高,维修保养复杂,制品宽度受限于机器尺寸。,设备组成:往往有三个以上辊筒,辊筒越多压制的薄膜厚度越小,可完成的贴胶工艺越多。辊筒的空间排列方式(图5-6):三辊筒排列方式:有I型和三角型。四辊筒排列方式:A型、倒L型、正Z型、斜Z型等。,例子:软质PVC薄膜的生产(图5-7)首先把PVC树脂与增塑剂、稳定剂等助剂混合;再经螺杆挤出机或两辊筒开炼机塑化,得塑化坯料;经过金属检测器检测后,直接喂入压延机辊筒间进行热压延(调节辊筒辊距可以得到不同厚度的薄膜或片材);若薄膜若通过刻花辊可以得到刻花薄膜;若
23、把布和薄膜分别导人压延辊经过热压后,就可制得压延人造革制品。,再经一系列的导向辊把从压延机出来的膜或片材导向有拉伸作用的卷取装置,使薄膜厚度进一步减小;最后冷却、测厚、成品卷取。,四、模压成型概念:模压成型又称压缩模塑或压制,是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的树脂原料置于由上下模板组成的模具型腔内,在成型温度下闭模加压,使模具内的塑料在热与力作用下成型或固化,经冷却、脱模得到模压成型制品。,应用:热固性塑料:模压时模具一直处于高温,型腔内的物料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先由固态变为半流动态,充满型腔,随着交联反应的进行,半流态的物料逐渐固化变成固体,最后脱模获得制品。热塑性塑料:模压过程基本与上述相仿,但是由于
24、不存在交联反应,在熔体充满型腔后应强制制冷,使其凝固,然后脱模获得制品。需交替地加热和冷却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生产较大平面制品,普通中小制品生产多用注射成型。,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工艺过程:物料准备:包括预压和预热两部分,预压可以将松散的粉料或纤维状物料在冷压下压成重量确定、形样规整的密实体(型坯);预热去除水分和其他挥发物,为模压准备热料,缩短模压周期。模压,模压成型的塑料有:酚醛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柔酯、聚酰亚胺等,其中以酚醛树脂和氨基树脂应用最为广泛。模压制品的应用:主要用于机械零件、电器绝缘材料、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聚四氟乙烯的成型:为冷压烧结成型,属特殊的模压成型。大多数
25、氟塑料虽是热塑性塑料,但事实上它们很难熔化,熔体粘度又特高,难以用一般热塑性塑料成型方法加工。工业上采用类似粉末冶金烧结成型的方法,称冷压烧结成型。成型时,先将一定量聚四氟乙烯(悬浮聚合的树脂粉料)放入常温下模具中,在压力作用下(3050MPa)压制成密实的型坯,然后送至烘室内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一般为380400,保温一段时问后,冷却、启模得到所需制品。,五、吹塑成型概念:先将塑料预制成片,冲成简单形状或制成管形坯后,置入模型中吹入热空气,或先将塑料预热吹入冷空气,使塑料处于高度弹性变形的温度范围内而又低于其流动温度,即可吹制成模型形状的空心制品。,吹塑中空制品成型工艺:用挤出机或注射机先挤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材料 知识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0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