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ppt
《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目录,1 工程定额概述,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正常施工条件,是指生产过程按生产工艺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施工条件完善,劳动组织合理,机械运转正常,材料储备合理,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资源消耗的数量标准,同时还规定所完成的产品规格或工作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例如,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规定,砌墙分项工程的工作内容包括:调、运、铺砂浆,运砖;砌砖包括窗台虎头砖、腰线、门窗套,安放木砖、铁件等;定额消耗量是:每砌10m3一砖混水墙需16.08工日,标准砖5.40千块,混合砂
2、浆2.25m3,对砌体的质量要求是表面平整、横平、竖直、灰浆饱满。,1 工程定额概述,定额水平是指定额规定的完成单位产品消耗量的数量标准。定额水平高,完成单位产品的消耗量少;反之,完成单位产品的消耗量多。定额水平与一定时期的构件装配化、工厂化和施工机械化程度,工人操作技术水平和职工劳动积极性,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有关。,1 工程定额概述,定额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行定额的目的,是为了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定额在工程建设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1
3、 工程定额概述,(1)按生产要素分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三部分。与其相对应的是劳动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按生产要素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它直接反映出生产某种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因此,劳动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是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等多种定额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1 工程定额概述,(2)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可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等。(3)按费用性质分类分为直接费定额和间接费定额。(4)按编制单位和执行范围分类可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和补充定额等。建筑工程定额分类见图
4、1所示。,1 工程定额概述,1 工程定额概述,图1工程定额分类,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工程建设中的消耗主要包括劳动消耗和各种物资消耗。科学地进行各种消耗的研究和分析,是制定定额的基础。,施工过程是指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各种生产过程。施工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建造、恢复、改建、移动或拆除工业、民用建筑和构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施工过程按组织上的复杂程度,一般可分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施工过程及其分类,(1)工序工序是劳动组织上不可分割,技术操作上属于同一类的施工过程。工序的主要特点是:工人编制、工作地点、施工工具
5、和材料均不发生变化。如果其中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意味着从一个工序转入另一个工序。拿砌砖这一工序来说,工人和工作地点是相对固定的,材料(砖)、工具(砖刀)也是不变的。,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从施工的技术操作和组织的观点来看,工序是工艺方面最简单的施工过程,但从劳动过程的观点来看,工序又可分为较小的组成部分操作和动作。工序可以由一个工人来完成,也可以由小组或几名工人协同完成;工序可以由手动完成,也可以由机械完成。,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指同一工人或工人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操作上相互有联系的工序组合。工作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6、人员编制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变换。拿调制砂浆这一工作过程来说,其人员是固定不变的,工作地点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时而用砂,时而用水泥,材料在变化;时而用铁铲,时而用箩筐,工具在发生变化。由一个工人完成的工作过程称为个人工作过程;由小组共同完成的工作过程称为小组工作过程。,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综合工作过程综合工作过程是指在施工现场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直接联系的,并且最终能获得一定产品的施工过程的综合。施工过程的工序或其组成部分,如果以同样的内容和顺序不断循环,并且每重复一次循环可以生产出同种产品,则称为循环施工过程;反之称为非循环施工过程。施工过
7、程的划分,见图2所示。,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图2施工过程划分示意图,(1)技术因素。包括:产品的种类和质量要求,所用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类别、规格、性能和质量,所用工具、机械设备的类别、型号、性能及完好程度。(2)组织因素。包括:施工组织和管理水平,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工人技术水平、操作方法及劳动态度,工资分配形式和开展劳动竞赛情况。(3)其他因素。如酷暑、大风、雨雪、冰冻及水电供应情况等。,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完成任何施工过程,都必须消耗一定的工作时间,若要研究施工过
8、程中的工时消耗量,就必须对工作时间进行分析。工作时间是指工作班的延续时间。建筑安装企业工作班的延续时间一般为8h,即1个工作日。,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研究,是将工人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工作时间,根据其性质、范围和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划分、归类,明确哪些属于定额时间,哪些属于非定额时间,找出非定额时间损失的原因,以便拟定技术组织措施,消除产生非定额时间的因素,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对工作时间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分为工人工作时间和机械工作时间两个系统。,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1)工人工作时间:即工人在工作班内消耗的工
9、作时间,按其消耗的性质可分为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如图3所示。(1)定额时间:是指工人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它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有效工作时间:是指与完成产品有直接关系的工作时间消耗。它包括准备与结束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和辅助工作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准备与结束时间:是指工人在执行任务前的准备工作和完成任务后的结束工作所需消耗的时间。基本工作时间:是指直接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发生关系的时间消耗。辅助工作时间:是指为了保证基本工作顺利而做的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
10、断时间:是指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操作和施工组织的原因而引起的工作中断而消耗的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休息时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为了恢复体力所必需的暂时休息,以及工人生理上的要求(如喝水、大小便等)所必须消耗的时间。(2)非定额时间 多余和偶然工作的时间: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不应发生的时间消耗,以及由于意外情况所引起的工作所消耗的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停工消耗: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或非施工本身的原因造成停工的损失时间。前者是由于施工组织和劳动组织不善,材料供应不及时,施工准备工作没做好而引起的停工时间。后者是由于
11、外部原因,例如水电供应临时中断以及由于气候条件(如大雨、风暴、酷热等)所造成的停工时间。违犯劳动纪律时间:是指工人不遵守劳动纪律而造成的损失时间。如迟到、早退、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工作时间聊天等。,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机械工作时间机械工作时间的消耗,如图4所示。(1)机械定额时间:包括机械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三部分。有效工作时间:包括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和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其中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指由于受施工操作条件、材料特性的限制,造成机械在低于其规定的负荷下工作的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
12、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由施工过程的特点和机械的特性所造成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如铲运机返回到铲土地点。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指由于技术操作和施工过程组织的特性,而造成的机械工作中断时间。其中又可分为:与操作有关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与机械有关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机械非定额时间 多余的工作时间:指可以避免的机械无负荷下的工作或者在负荷下的多余工作。前者如工人没及时给混凝土装料而引起的空转,后者如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时超过规定的搅拌时间。停工损失时间:指由于施工本身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前者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善、机械维护不良引起的停工,后者是由于
13、气候条件(暴风雨等)和外来的原因(如水、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违犯劳动纪律的损失时间:是指由于工人迟到、早退及其他违犯劳动纪律的行为而引起的机械停歇。,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图3工人工作时间的分析,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图4机械工作时间的分析,劳动定额也称人工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消耗量标准。劳动定额是表示建筑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指标,是施工定额的重要组成部分。,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
14、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1)时间定额是指某种专业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时间定额的单位是以完成单位产品的工日数表示,如工日m3、工日m2、工日t、工日根、工日块等。每个工日工作时间按8h计算。计算式为:,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例如,某砌砖小组由4人组成,砌一砖半基础,2d内砌完22.6m3,则即砌筑1m3质量合格的一砖半基础需0.354工日。,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产量定额是指某种专业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合理的劳动组织与
15、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产量定额的单位通常以一个工日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来表示,如m3工日、m2工日、m工日、t工日、根工日、块工日等。产量定额的计算方法如下:,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例如,某砌砖小组由4人组成,砌一砖半基础,小组的时间定额为0.354工日m3,则,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个人完成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在数值上是互为倒数关系,即小组完成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为:,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
16、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是同一劳动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各有其用途。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便于计算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总工日数,易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产量定额以产品数量的计量单位表示,便于班组分配任务及考核工人劳动生产率。,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劳动定额的使用及表现形式,以往的劳动定额,采用复式形式表示消耗标准,即在劳动定额项目表中,分子表示时间定额,分母表示产量定额。1994年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改变了传统的复式定额表示形式,全部采用单式,即以时间定额(工日)表示,如表1所示(见P33)。,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测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有技术测定法、
17、统计分析法、比较类推法和经验估计法。1)技术测定法此法是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及施工条件下,在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详细地记录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时、材料、机械台班消耗,完成产品数量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对记录进行整理,科学地分析各因素对消耗量的影响,从而获得编制定额的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以及测定的任务、对象、方法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测时法用测时法研究施工过程某些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不研究工人休息、准备与结束及其他非循环的工作时间,主要适用于施工机械,可为制定劳动定额提供单位产品所必
18、需的基本工作时间的技术数据。根据记录时间及使用秒表的不同,又可分为选择法测时和连续法测时。,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选择法测时是从被观测对象某一循环工作组成部分开始,即开动秒表,当该组成部分终止时,立即停表,然后记录延续时间,并将秒表归零,再记录下一个组成部分,如此依次记录延续时间。选择法测时记录见表2。接续法测时是在工作进行中和非循环组成部分出现之前,一直不停止秒表。观测者根据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时点,在秒针走动过程中记录它的终止时间。记录表中每一组成部分的计时资料分为两行,第一行记录组成部分的终止时间,第二行计算出该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见表3)。,2 劳动定额、材料消
19、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在选择法测时和接续法测时中,对观测过程中因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误差,应进行分析,对实测数据中明显存在问题的数据应予以剔除,然后对测时数据进行修正,计算出平均修正值。计算公式为:,(2)写实记录法写实记录法是一种观测和研究施工过程中各种性质的工作所用时间的一种方法。其观测对象可以是一个工人或班组,因其精确度较高,且可以获得分析时间消耗的全部资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写实记录法按其记录时间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数示法、图示法和混合法三种。,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数示法:是三种方法中精确度较高的
20、一种,但其登记手续较麻烦。其特点是用数字表示时间,只限于对两名或两名以下的工人进行观测。适用于组成部分较少而且比较稳定的施工过程,记录时间的精确度为510s。数示法写实记录见表4。图示法:是用线表示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时消耗。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对三个及三个以下的工人进行观测记录。此法精确度较数示法低,为0.51min,但登记、整理较简便,因此应用范围广。图示法写实记录见表5。,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混合法:是用数字和线段分别表示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人人数和工时消耗。此法可同时对三个以上的工人进行观测。记录方法是用图示法记录各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用数示法记录各组成部分
21、的人数。混合法采用的记录表格与图示法相同(见表6)(见P37)。三种写实记录法比较见表7(见P38)。,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工作日写实法工作日写实法是研究整个工作日内各类工时消耗的方法,是按照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实地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的一种测定方法。根据工作日写实的记录资料,可以分析哪些工时消耗是合理的、哪些工时消耗是无效的,并找出工时损耗的原因,拟定措施,消除引起工时损失的因素,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4)简易测定法是将前述三种观测对象的组成部分,按
22、简化表格记录内容进行简化,同时仍保持现场实地记录的基本原则。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测得基本工作时间后,利用公式可计算定额时间,即:,【例1】设测定一砖厚的基础墙,现场测得每立方米砌体的基本工作时间为140工分,试求其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解】查定额工时消耗规范得知:准备与结束时间占工作班时间的5.45%;休息时间占工作班时间的5.84%;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工作班时间的2.49%,则时间定额=140/1-(5.45%+5.84%+2.49%)=140/0.8622=162.4(工分)折合成工日,则时间定额为:162.4/(608)=0.34(工日)每工产量=1/0.34=2.94(m3)
23、,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统计分析法此法是根据已完工的同类工程或工序的实际耗用工时、材料和机械台班的统计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并结合技术组织条件确定定额的方法。该法简单,工作量小,但容易受过去统计资料准确程度的影响。它适用于施工(生产)条件正常,产品稳定,批量大,统计工作制度健全的施工(生产)过程。,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比较类推法此法是以同类型的工程或工序的定额作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推算出另一工程或工序的定额。这种方法工作量小,编制速度快,适用于工程种类多、变化大的情况。但应注意用来对比的两工程必须是同类型的,具有可比性,否则定额不
24、准确。,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4)经验估计法此法是由定额编制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相结合,总结以往施工中的生产、管理经验,参照图纸、规范等资料进行讨论、研究、计算来制订定额。此法简单、快速、易于掌握、工作量小,但技术根据不足,有主观性、偶然性因素,准确、可靠性较差,一般用于一次性定额的制订。,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和节约材料的条件下,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半成品、构件、配件、燃料等的数量标准。根据材料使用的次数不同,可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两类。,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
25、定,非周转性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砂、石、钢材、水泥等。这类材料的消耗量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消耗净用量和损耗量。材料消耗净用量,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数量。材料损耗量,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操作损耗量。,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1 非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的消耗定额由材料净消耗定额和损耗定额两部分构成。即:材料的总消耗量等于材料的净用量与材料的损耗量之和。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式中的损耗率可参考表8(见P39)。非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1)观测法是在合理与节约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定额 原理 编制 建筑工程 预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