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论上 (2).ppt
《魏晋南北朝文论上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文论上 (2).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论,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上)引言、时间概念两汉文论讲到公元195年,这里从公元196年讲起。这一年是汉末建安元年,进入曹魏时期。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称帝。然后是西晋(265-317)、东晋时期(317-420)。从东晋开始,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大政治、社会格局。北有北魏(386-534)、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齐(550-577)、北周(557-581)。581年,隋代北周。南朝有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589年隋灭陈。南北朝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共390余年。2、社会思想文化概
2、况()南北分裂长达270余年。政权交替相当频繁,南朝除东晋有一百年外,刘宋五十几年,梁、陈四十几年,最短的齐只有二十几年。北朝最长的北魏一百四十几年,最短的东魏十几年,西魏、北周二十几年。()思想活跃。汉代确立的儒家正统地位有所动摇,老庄思想受到重视,东汉末年输入的佛教思想颇有影响;但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创作兴盛。主要是诗歌创作。文体大备,骈俪文盛行,小说不乏作者。,、魏晋南北朝文论的特点()古代文论的繁荣时期。这种繁荣与先秦以来文学创作的积累,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的兴盛有关,与当时的思想活跃亦有某种联系。()出现了众多专门论文和成体系的著作,比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特别
3、是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另外,通过编选作品以体现文学观点,也是一种文论形式,这主要是萧统所编文选。()从内容方面说,继承先秦以来的文学思想,在文学的本原、文学形式、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等一系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讲法。以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为基本构架讲授。一、文原于道这主要讲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的思想,刘勰认为文学本原于道。先说文,再说文原于道。、文易传认为,“物相杂,故曰文”;文有“天文”,“人文”。“天文”,即自然之文;“人文”,即人创之文。王充也有相关思想。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接受了这些看法,并加以具体的发挥。,()自然之文 a、天
4、地日月之文。刘勰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b、动植之文。刘勰说:“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c、从接受方式说,以上都是形文,刘勰还认为有所谓声文。他说:,“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鍠: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人创之文这是刘勰要主要论述的。他说:“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为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
5、之道也。”刘勰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人创之文。他认为最早的人创之文是八卦易象。他说:,“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人创之文主要是语言文字作品,即文学。他说:“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暤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日新。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制诗辑颂,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针流而万世响,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魏晋南北朝文论上 2 魏晋 南北朝 文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