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唐诗宋词专项复习课件4.ppt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专项复习课件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唐诗宋词专项复习课件4.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外自读,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系列三,名师赏析,课外自读,跟踪测评,古代诗歌鉴赏一、古诗鉴赏的有关知识(一)关于古诗的题材1交游诗:包括送别诗、怀人诗、寻访诗等,常常表现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或依依不舍、或切切思念、或安慰勉励、或相逢之喜、或离别之愁。2怀古诗:此类诗或缅怀古人,或追思古事,多借古讽今,抒发壮志难酬的抑郁,不胜昔盛今衰的悲凉,总结历史教训,讽喻当朝天子。,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系列三,3边塞诗和闺怨诗:二者在主题上多有一致,只是表现角度不一样。前者多写边塞荒凉,总有千嶂狼烟、山月羌笛或抒发爱国情感,或倾吐思家盼夫情绪,或抨击不义战争;后者多写闺中少妇孤单寂寞、思夫心切,借此传达厌恶战争、企
2、盼和平的主题。4咏物诗:常常抓住某物写其内在的精神,以物相象征人格,托物言志,寄寓诗人的情操人格追求。5哲理诗:此类诗寓情于景,由景悟理,因事见理,传达出启人深思的哲理。,6羁旅行役诗:常写旅途所见所感,借此抒发漂泊无依的孤苦,思念故土家园的心情,怀才不遇、天涯沦落的哀伤。7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模山范水,见山水精神,歌赞祖国大好河山,抒发个人胸襟抱负;田园诗写村居田园生活,透露出隐逸思想,抒发闲适心态。二者都要即景即事抒情,都讲究情景交融,情在景中。,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二)关于古诗的语言1抒情性:诗歌语言往往景染情色,情由景出,好的诗歌更是“一切景语皆情语”。2形象性:诗歌传情达
3、意不是直接告白,而要借助意象、营造意境来传达。3凝炼性:往往是几个字或几十个字,在极短的篇幅内传达出丰厚的意蕴,诗歌的语言必须以一当十,高度浓缩。由于诗歌语言的凝炼性,所以诗歌中往往有一些空白,要由读者去想像、补充。4含蓄性:诗歌的语言往往是意在言外,由读者去思索。,5音乐性:诗歌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具有明显的音乐美,古诗中常常采用倒装句,既有合韵的考虑,又有强调的作用。6多义性:诗歌语言由于人物的心境不同,阅历不同,对诗歌的解读大同小异。(三)关于古诗的形象1诗歌中的诗人形象。在自述胸怀抱负中,总有一个“我”的形象,如杜甫登高一诗中塑造的年老多病、世事艰难、襟抱难开的潦倒的诗人形象,令人仰慕
4、和心酸。鉴赏诗人自身形象,要准确地抓住其人格内涵,指出其社会意义。,2象征形象。在托物言志的诗中,所咏之物就是一个象征形象。如于谦石灰吟中的石灰形象,不怕考验,勇于牺牲,气节清白,象征了具有石灰精神的伟大人格。鉴赏这类形象,要提示其精神风貌,指出其象征意义。3诗中的人物形象。在叙写人物的诗中有一定的人物形象。鉴赏这类形象要概括其事迹和精神,判断作者塑造形象的深层用意。,4诗中的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指的是诗人所写的意象构成的意境。如陶渊明的饮酒通过一些意象,组成了一幅幅闲适、恬静的农村生活画面,勾画出一个厌恶官场、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鉴赏这类诗,要指出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并分
5、析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关于古诗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要指出诗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并指出表达效果。(1)比喻。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了比喻修辞,将无形的愁绪化为可见的春水,写出了愁绪绵绵无尽、深沉翻涌的特点,非常形象。(2)夸张。如写“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极写白发之长,隐含愁思浓重,摧人速老的深意,用语大胆而新巧。,(3)比拟。如苏轼海棠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以美人比花,写出了海棠花的艳丽迷人,语言生动,形象鲜明。(4)对比。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雪对比,既写出了雪之洁白,又写出了梅之清香,使各自的特色得到了鲜明的
6、实现。(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字一语双关,既反映天晴,更寓“情”意,写出了女子的迷惘、不安、希望和等待,十分含蓄,耐人寻味。,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3表达技巧:要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表达效果。(1)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间接抒情有触景生情,情由景物触动而生,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有情景浑然,全篇写景,情在景中,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有托物言志,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表现手法烘云托月
7、。包括陪衬与反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陪衬)“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反衬)虚实相生。眼见为实,想像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诗歌中常虚实结合,使形象更鲜明,并拓展诗歌意境,增大诗歌容量。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前句实写,后句虚写。“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前句实写,后句虚写。,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写少妇“闺怨”,却先不写其“愁”,反先写其“不知愁”,欲扬先抑,顿挫有力。时空错综。打破时空,以心理时空构架诗歌。如李商隐无题(一)先写眼前然后又想像到别后。,以小见
8、大。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流和山色都是局部的小景,但由于江面宽阔,江流浩浩荡荡,所以“江流天地外”,也由于江面广阔,烟雾迷茫,所以两岸“山色有无中”。虽写小景,反映的却是整体的阔大。无理而妙。有的诗句看似无理,细品则妙不可言。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中“霜”其实不会满天,这看起来不合情理,但作者却用这种无理而妙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当时皇榜落第的无助与失落。,意在言外。有些诗歌把所要说的道理寓于诗歌的具体意象、意境之中。读这样的诗要认真玩味,从诗的表面文字读出所深含的哲理。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一首山水诗,简单的言语
9、之后却深含着观察事物、研究问题务必全面、周到的深刻道理。,二、古诗鉴赏的阅读策略关注诗题和诗序。诗题概括诗的内容,对理解诗意有定向的作用,一定要认真地理解诗题。善于发现“诗眼”。“诗眼”是诗中最能体现事物精神、最能表现诗人情感、概括力最强的语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愁思”。利用诗歌的结构。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的诗,一般是先情后景;情景交融的诗,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要逐句逐字推敲。利用诗后注释排解疑难,贯通语言。,三、古诗鉴赏的答题策略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不要不顾题目随意发挥,造成答非所问的后果。先用规范、准确的术语回答,再结合诗句作具体的分析,不
10、要只答概念不作分析,空洞无物。对比较宽泛的问题,如“写一段鉴赏文字”,“你更喜欢哪一首”等,应该力求从语言、形象、技巧、主旨、风格等方面去评价,提供多角度的答案。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清新、质朴、明丽、含蓄、绚丽等。,名师赏析,1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主人公抒情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
11、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一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尾“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
12、,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巳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2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
13、、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辽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婉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
14、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4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本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此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画写得意会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上片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哀怨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玉勒”二句写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无可奈何,女子怎能不
15、怨?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情,以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结尾“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这两句一直为后人所欣赏。“花不语”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乱红”意象既是眼前之景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5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知制诰;嘉祐元年(10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欧公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
16、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中所写平山堂为欧公任扬州太守时所建。,这首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栏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这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便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杨柳本是无情物,但中国传统诗词里,却与人们的思绪紧密相连。何况这垂柳又是词人亲手种的。可贵的是,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特别是“几度春风”四字,更能给人以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下片三句写所送之人刘敞,与词题相应。此词云“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不仅表达了词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刘敞的倚马之才,作了精确的概
17、括。缀以“一饮千钟”一句,则添上一股豪气,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词的结尾二句,先是劝人,又回过笔来写自己。饯别筵前,面对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冲口而出。无可否认,这两句是抒发了人生易老、必须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是由于豪迈之气通篇流贯,词写到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反有一股苍凉郁勃的情绪奔泻而出,涤荡人的心灵。,6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苏轼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颇有悱恻意味。开头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要聊且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唐诗宋词 专项 复习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