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局讲-山岭隧道施工方法与安全质量控制.ppt
《隧道局讲-山岭隧道施工方法与安全质量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局讲-山岭隧道施工方法与安全质量控制.ppt(1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陈文義二一一年三月,山岭隧道施工方法与安全质量控制要点,2,随着社会的发展,隧道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科技进步角度看,隧道工程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和相关学科领域的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隧道机械设备的更新密不可分。由于施工机械的不断革新,促进了隧道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现代化应用技术注入隧道工程技术后,使隧道工程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21世纪,是人类向地下空间发展的世纪,地下工程必将有大的发展,隧道施工技术也将有大的提高,不断发展更新。,3,隧道建筑在上世纪以前,大都是交通道路隧道和水工隧道。上世纪初以后,相继发展地下铁道,现在有的大城市已拥有数百公里地下铁道。以后
2、,发展了军事用途的地下工程,也出现了大型民用地下仓库建筑。随后服务于如核物理的实验隧道相继修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少城市开始发展地下大型停车场及商业街,还发展和修建了不少海底储气库。,1.隧道技术发展的综合趋势,4,我国铁路隧道到上世纪末投入运营的6877座,总延3667km,已列世界前茅。,1.隧道技术发展的综合趋势,5,我国已经投产的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14.295km、长梁山隧道12.782km、西秦岭隧道18.46km、兰武铁路乌鞘岭隧道20.05km,渝怀铁路圆梁山11.07km、石太客专太行山隧道27.84km、武广客专新大瑶山1号隧道10.08 km、武合客专大别山隧道14.3
3、km等一大批特长铁路隧道。同时我国还在“世界屋脊”上建成了青藏铁路,并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m,海拔4905m)。,2.隧道的单座长度,向长隧道发展,6,近几年,在建的10Km以上的铁路隧道就更多了,如目前在建海拔3300米(最高的特长隧道)的铁路隧道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32.605km、兰渝客专西秦岭隧道28.236km、南疆铁路中天山隧道22.467km、兰渝客专木寨岭隧道19.08km、贵广客专三都隧道14.598km、渝利客专长洪岭隧道13.287km、厦深客专大南山隧道12.697km、襄渝二线新大巴山隧道 10.638km 等等。,2.隧道的单座
4、长度,向长隧道发展,7,隧道单座长度不断向长隧道发展,首先在技术上要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单座隧道长度的增加,是衡量隧道工程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隧道的单座长度,向长隧道发展,8,3.勘察设计向综合化、现代化发展,隧道工程建设,与地质条件紧密相关。从隧道工程技术发展伊始,就与地质勘察技术不可分离。地质学的科学技术进步,为隧道工程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地质勘察综合化,隧道设计现代化,野外测量数据处理自动化,勘察设计一体化、智能化,已经成为隧道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表现在:,9,对长大隧道,需要进行大面积地质调查和测绘、地质选线;由于卫星照片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和使用,已能够对隧道
5、所在位置的区域进行大面积选线并做到充分优化比选;遥感地质的发展已能在遥感图片上对诸多工程地质因素加以正确判释,从而使隧道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GPS全球定位系统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确保了测量工作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定位的准确和正确性。,3.勘察设计向综合化、现代化发展,10,地质勘察多手段、综合化。除了传统的、必要的地质现场测绘及钻探外,物理勘探发展迅速,多种物探方法相互补充印证,有针对性地用钻探验证,大大提高了地质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地质资料数据处理技术广泛采用了计算机,大大加速了对地质数据的分析、判别、处理速度,为隧道设计提供了可靠条件。野外测量数据采集、处理、成图用计算机完成,加快了设计进程
6、。,3.勘察设计向综合化、现代化发展,11,隧道设计广泛采用CAD技术,可以迅速进行多方案比选,专家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使设计更加完善准确,特殊情况下的理论分析,用大型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很快就能完成分析,提出成果,使过去用人工计算无法办到的事变为事实。,3.勘察设计向综合化、现代化发展,12,岩石力学的发展,逐步使理论和工程有机结合,形成岩土工程科学,由于岩石力学理论上的成就,近代对隧道及地下建筑物的围岩变形、结构受力状态、围岩内部应力分布等有了区别于普氏理论的全新概念,从而使设计出现了新的突破,新奥法原理应用于设计,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3.勘察设计向综合化、现代化发展,13,对隧道设计,逐
7、步注重了功能要求。铁路长隧道的安全防灾设计、铁路长隧道的环保和维修作业特殊要求设计,公路隧道的通风自动控制、防灾报警抢险及监视系统设计,地铁及地下停车场的通风、照明、安全设计,已普遍进行详尽的施工图设计,在主体建筑设计中一次考虑,提出完善配套的设计。,3.勘察设计向综合化、现代化发展,14,在一些地质复杂的长大隧道中,推行掌子面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采用地震波法、声波法等预报掌子面前方50150m范围内的地质条件,一方面使施工有所准备,另一方面可以据以提前考虑做出修正设计,实现设计施工修正设计修正施工的轨道。,3.勘察设计向综合化、现代化发展,15,4.钻爆施工开挖方法的发展变化,上世纪初,隧道钻
8、爆法开挖绝大多数采用小断面多分部的矿山法施工。由于分部多,断面小,对围岩多次扰动,支护工程量巨大,安全无保障,施工工序干扰很大。上世纪中叶开始,由于岩石力学在理论上的成果及施工机械的不断现代化,支护技术的巨大进步,在钻爆法施工的开挖方法上有了根本性的变化。,16,其总的趋势是趋向大断面少分部开挖,辅以简单易行且安全可靠的强有力的支护结构。诸如全断面开挖,台阶法开挖,中隔墙法(CD、CRD法)开挖,都是当前的主要开挖方法。矿山法导坑、扩大、拉槽、落底等传统旧方法,已经较少使用了,逐步被淘汰。,4.钻爆施工开挖方法的发展变化,17,开挖方法的转变,关键因素是要解决大能力施工机械和高效易行的支护技术
9、。我国隧道工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几乎全部多用分部的矿山法施工,原因是受上述关键因素未能解决所致。八十年代,随着大瑶山双线铁路隧道的修建和发展,在交通道路隧道中实现了开挖方法的转变。,4.钻爆施工开挖方法的发展变化,18,5.隧道施工设备向大型机械化发展,一是能力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高,无论钻爆法的钻孔机械、装碴机械、运输机械,都朝向大能力、高效率、现代技术注入工程机械的方向发展。二是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出现了隧道掘进机,改变了利用化学、物理能破碎岩石的传统方法,利用机械能挤压破碎岩石完成开挖。三是隧道施工的辅助作业机械,特别是通风机械,朝着大容量、高效率、节能、自动调速、可逆运转等方向发
10、展,大大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和职业健康。,19,6.施工方法的多样化,铁路、公路隧道,遇山开洞时,目前除钻爆法施工外,掘进机法正在蓬勃发展。欧美国家用掘进机施工的隧道,已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瑞士圣哥达铁路隧道(57km)使用8台掘进机,我国也在使用如狮子洋隧道、中天山隧道、西秦岭隧道等。当遇到江河海峡需要穿越时,除钻爆法、掘进机法外,如地质条件许可,沉埋管段施工技术正在兴起。我国也已在甬江、黄浦江、珠江修建了多座沉埋管段公路隧道。,20,在地铁施工方面,除传统的明挖及暗挖外,已出现了盖挖法、辅以强有力的边坡加固结构(如连续墙结构,悬喷桩、搅拌桩、SMW桩、钻孔咬合桩等)。我国海底隧道采用钻爆法
11、施工的也已经尝试,如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已经投产,青岛至黄岛的海底隧道也即将投产。,6.施工方法的多样化,21,7.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的探索,地下工程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和因素不确定性,使地下工程建设成为高风险的行业,使建设各方普遍认识到实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开展了在隧道工程中进行了风险管理的探索,目前建设部、铁道部已组织编制了风险评估的规范与指南,用以指导和规范隧道施工,提高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如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进行了规范。,22,8.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成为必然,以人为本,创
12、造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山岭隧道施工中,尊重生命、杜绝责任伤亡事故,改善职业健康环境,减少作业环境对作业人员的健康伤害;注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已成为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23,今天探讨六个方面的内容,1.吉图珲客专隧道工程概况2.山岭隧道的施工方法3.辅助工法的应用4.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要点5.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应注意事项6.山岭隧道安全、质量控制要点,24,1.吉图珲客专隧道工程概况,吉图珲客专JHSK-I 标本标段共31座隧道,隧道全长59.83km,隧道占正线比例67%,其中拉法山隧道全长10035m,为全线控制工程之一,石门隧道全长6263m、鸡
13、冠山隧道全长4721m,均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1标隧道概况,25,1.吉图珲客专隧道工程概况,线路所经地区属于长白山中段中低山区,期间分布有相对平缓开阔的河谷盆地。线路自西北向东南依次经过老爷岭剥蚀中低山及丘陵区、敦化盆地、哈尔巴岭及布尔哈通河峡谷区。沿线经过地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分属于松花江水系及图们江水系。,1标段地形地貌,26,1.吉图珲客专隧道工程概况,沿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及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二迭系岩性主要为变质粉砂岩、变质细砂岩、板岩等。侏罗系岩性为砾岩、砂岩、角砾岩、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白垩系岩性为砾岩、粗、细砂岩及页岩。,地层岩性,27
14、,1.吉图珲客专隧道工程概况,第三系岩性为砾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华力西期及燕山期主要岩性为黑云母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英安岩、闪长岩等,广泛分布于全线。第三纪、第四纪喷出岩以各类玄武岩为主。第四系各类成因的松散堆积物广布全线,以盆地、河谷阶地、谷地较为集中,厚度变化大。,地层岩性,28,1.吉图珲客专隧道工程概况,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局部为上层滞水。山间河谷及丘间洼地地带地下水埋深较浅,一般为210m,低山丘陵地段埋深较大,多在520m之间,地下水季节性变化幅度为0.55.0m。松花江冲积平原区及沿线河谷盆地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局
15、部具承压性。水位埋深一般为0.05.0m,季节性变化幅度0.52.0m。深层为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29,1.吉图珲客专隧道工程概况,不良地质斜坡稳定问题:洞口沟壁陡立多有溜坍及崩塌现象;顺层问题;地质构造及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局部高陡边坡地带有危岩、落石分布。有害气体:煤系地层可能含有瓦斯。放射性:燕山期钾质花岗岩及华力西晚期黑云母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及闪长岩中一般含放射性物质。,不良地质体及特殊岩体,30,1.吉图珲客专隧道工程概况,特殊岩土软土及松软土:以松软土为主,一般分布于表层,厚度一般18m,局部厚达20多米。季节性冻土:为重度季节冻土区。沿线季节性冻土层厚度1.671.92m
16、,每年从10月开始冻结,次年4月开始融化。膨胀岩土:白垩系及以后的泥质软岩、玄武岩残积层及第四系上更统黏性土层常具有膨胀性。,不良地质体及特殊岩体,31,二、山岭隧道的施工方法,钻爆法掘进机(TBM)掘进机辅以钻爆法沉埋管段(水底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主要是开挖与运输方法的选择,从大的方面分类可分为:,今天主要探讨钻爆法施工方法,32,1.选择的指导思想与应遵循的原则,隧道施工符合安全环保、工艺先进、质量易控、进度均衡、节能降耗的要求,隧道施工应本着“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指导思想,按照“保护围岩、内实外美、重视环境、动态施工”的原则组织施工。其施工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二、山岭隧
17、道的施工方法,33,施工安全,改善施工环境。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调研情况、地质围岩级别、结合隧道长度、断面大小、纵坡情况、衬砌方法、工期要求、装备水平、队伍素质等综合因素决定。地质变换频繁隧道应考虑其适应性,便于工序调整转换。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认真按照新奥法原理、掌握应用好光爆、喷锚、量测施工三要素。,34,(1)施工条件 它包括一个施工队伍所具备的施工能力、素质以及管理水平。目前施工队伍的素质受规模扩张和施工装备水平的影响,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不能不考虑这个因素的影响。(2)围岩条件其中包括围岩级别、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等。围岩级别是对围岩工程
18、性质的综合判定,对施工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35,(3)隧道断面积隧道尺寸和形状,对施工方法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单线和双线的铁路隧道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全断面法及台阶法;而在更大断面的隧道工程中,先采用各种方法修小断面的导坑,再扩大形成全断面的施工方法极为盛行。(4)隧道埋深隧道埋深与围岩的初始应力场及多种因素有关,通常将埋深分为浅埋和深埋两类,有时将浅埋又分为超浅埋和浅埋两类。在同样地质条件下,埋深的不同,施工方法也将有很大差异。,36,(5)工期作为设计条件之一的施工工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本施工方法的选择。因为工期决定了在均衡生产的条件下,对开挖、运输等综合生产能力
19、的基本要求,即对施工均衡速度、机械化水平、队伍能力和管理模式的要求。,37,(6)环境条件当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如爆破振动、地表下沉、噪声、地下水条件的变化等不良影响时,环境条件也应成为选择隧道施工方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特殊条件下,甚至会成为选择施工方法的决定性因素。完善施工方法标准化、模式化的重要条件是建立适应各种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技术的标准模式。,38,全断面法台阶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山岭隧道施工的过程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钻爆法仍然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隧道修建方法,山岭隧道开挖常用的方法为:,39,在当前的施工实践中,从
20、施工造价及施工速度考虑,施工方法的选择顺序为:全断面法 台阶法 台阶法设临时仰拱法 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眼睛法);从施工安全角度考虑,其选择顺序应反过来。如何正确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但必须符合安全、快速、质量和环保的要求,达到规避风险、加快进度和节约投资的目的。,在当前的施工实践中,从施工造价及施工速度考虑,施工方法的选择顺序为:全断面法 台阶法 台阶法设临时仰拱法 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眼睛法);从施工安全角度考虑,其选择顺序应反过来。如何正确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但必须符合安全、快速、质量和环保的要求,达到
21、规避风险、加快进度和节约投资的目的。,全断面开挖,40,(1)全断面法 全断面开挖法是将整个隧道开挖断面一次钻孔,一次爆破成型、一次初期支护到位的隧道开挖方法。主要适用于非浅埋级硬岩地层。浅埋段、偏压段和洞口段不宜采用。如确实地质条件较好,也可先小导坑,后扩挖的方法,这对保持围岩稳定是有利的。,导洞超前,41,(1)全断面法 该法有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效率较高,可深眼爆破,提高施工速度,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较分部开挖法减少了对围岩的振动次数。但由于开挖面积较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工作量相对较大,深孔爆破用药量大,引起震动大,因此须进行精心的钻爆设计和严格
22、控制爆破作业。,42,43,(2)台阶法 台阶法施工是将隧道结构断面分成两个或三个部分,即分成上下两个断面或上中下三个断面分部进行开挖的隧道开挖方法。该法适用于铁路双线隧道、级围岩,单线隧道级围岩亦可采用,但支护条件应予以加强。该法具体可分为正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法等。,44,台阶法的优点是对地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工序转换较容易,并能较早地使初期支护闭合,有利于控制沉降。台阶长度一般应控制在1倍洞径内为宜,可在35m,以及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也可适当缩短台阶长度,当围岩较稳定,短台阶能保持时,上下台阶同时钻眼爆破。,45,台阶法之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图示,台阶
23、法施工图示,46,台阶法下部断面(中、下层台阶)是开挖作业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下部开挖中,因方法欠妥,作业不慎引起初期支护失稳造成的重大坍方事故已有多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开挖顺序上,宜采用先挖侧槽、左右错开向前推进的做法,不宜采用拉中槽挖马口的方法。,47,侧槽一次开挖长度不宜太长,靠近边墙范围应采用风钻、风镐手工开挖,人工清壁扒碴,严禁使用重型机械开挖和装碴,以免对围岩过大扰动、破坏围岩和初期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性。,48,(3)中隔壁法(CD法)CD法是将隧道断面左右一分为二,先挖一侧,并在隧道中部设立利用钢支撑及喷混凝土为临时支撑隔墙,当先开挖一侧超前一定距离后,再开挖另一侧的隧道开
24、挖方法。,49,CD法变大跨为小跨,使断面受力更合理,对减少沉降,保证隧道开挖安全、可靠具有良好效果。该法适用于较差地层,如采用人工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级围岩和浅埋、偏压及洞口段。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初支稳定,除喷锚支护外,须增加型钢或钢格栅支撑,并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锚杆、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预注浆等一种或多种辅助措施进行超前加固。,50,由于地层软弱,断面较小,只能采用小型机械或人工开挖及运输作业,工序较多,施工进度较慢。必要爆破时,应控制药量,避免损坏中隔墙。临时中隔墙型钢支撑规格应与初期支护所采用的一致。每步台阶长度控制在35m,步步封闭成环。,中隔壁法施工示意图,51,(4)交叉中隔壁
25、法CRD法当采用CD法仍然无法保持围岩稳定和控制沉降时,可采用CRD法开挖。该法的特点是各分部增设临时仰拱和两侧交叉开挖,每步封闭成环,且封闭时间短,以抑制围岩变形,达到围岩沉降可控,初期支护安全稳定的目的。,52,CRD法除喷锚支护及增设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型钢或钢格栅支撑外,还应采用多种辅助措施进行超前加固。,53,适用于断层破碎带、碎石土、卵石土、圆砾土、湿陷性黄土、全风化的花岗岩地层的级围岩及较差围岩中的浅埋、偏压及洞口段等。,CRD法法除喷锚支护及增设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型钢或钢格栅支撑外,还应采用多种辅助措施进行超前加固。,54,(5)单侧壁导坑法,单侧壁导坑法施工与中隔壁法(CD法)类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山岭 施工 方法 安全 质量 控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