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第3章功放.ppt
《通信电子线路第3章功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电子线路第3章功放.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述.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与功率合成电路.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简介.章末小结,第3章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与低频功率放大电路一样,输出功率、效率和非线性失真同样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三个最主要的技术指标。不言而喻,安全工作仍然是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在通信系统中,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作为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经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所以要求输出功率很大。输出功率大,从节省能量的角度考虑,效率更加显得重要。因此,高频功放常采用效率较高的丙类工作状态,即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导通时间小于输入信号半个周期的工作状态。同时,为了滤除丙类工作时产生的众多
2、高次谐波分量,采用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故称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概述,显然,谐振功放属于窄带功放电路。对于工作频带要求较宽,或要求经常迅速更换选频网络中心频率的情况,可采用宽带功率放大电路。宽带功放工作在甲类状态,利用传输线变压器等作为匹配网络,并且可以采用功率合成技术来增大输出功率。本章着重讨论丙类谐振功放的工作原理、动态特性和电路组成,对于甲类和乙类谐振功放的性能指标也作了适当介绍,接着再讨论高频宽带功率放大电路,最后给出了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一些实例。,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1、使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目的,放大高频大信号使发射机末级获得足够大的发射功率。,2、高频功率信号
3、放大器使用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高效率输出,高功率输出,高频功率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共同特点都是输出功率大和高。,联想对比:,3、谐振功率放大器与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异同之处,相同之处:它们放大的信号均为高频信号,而且放大器的负 载均为谐振回路。,不同之处:为激励信号幅度大小不同;放大器工作点不同;晶体管动态范围不同。,谐振功率放大器波形图,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波形图,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波形图,谐振功率放大器波形图,4、谐振功率放大器与非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异同,共同之处:都要求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功率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把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化为交流能量,能量转换的能力即为功率放大器的效
4、率。,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用来放大窄带高频信号(信号的通带宽度只有其中心频率的1%或更小),其工作状态通常选为丙类工作状态(c90),为了不失真的放大信号,它的负载必须是谐振回路。,非谐振放大器可分为低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为无调谐负载,工作在甲类或乙类工作状态;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以宽带传输线为负载。,电路。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输出功率与效率。,工作状态,功率放大器一般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丙类等工作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还提出了丁类与戊类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于丙类工作状态,属于非线性,3.2.1 工作原理 图是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假
5、定输入信号是角频率正弦波,输出选频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的相同频率上。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到以下表达式:uBE=UBB+ub=UBB+Ubmcos0t(3.2.1)uCE=UCC+uc=UCC-Ic1mRcos0t=UCC-Ucmcos0t,3.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3.2.2),图 3.2.1 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其中uBE和uCE分别是晶体管b、e极电压和c、e极电压,ub和uc分别是输入交流信号和输出交流信号,R是回路等效总电阻,IC0和Ic1m分别是集电极电流iC中的直流分量和基波振幅。UBB和UCC是直流电源。由此可以得到集电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D、谐振功放输出交流功率P
6、o、集电极效率c和集电极功耗PC如下:,从公式(3.2.5)可知,如果要提高效率,需增大Ic1m或减小IC0(减小IC0即减小集电极平均电流,通过降低静态工作点可以实现)。,图是三种不同静态工作点情况时晶体管转移特性分析。其中QA、QB和QC分别是甲类、乙类和丙类工作时的静态工作点。工程上通常用dBm作为功率的单位,转换式为10lgP(dBm)其中P的单位是mW。例如,1mW=0 dBm,100mW=20 dBm。,在甲类工作状态时,为保证不失真,必须满足Ic1mIC0,又UcmUCC(忽略晶体管饱和压降),所以由公式(3.2.5)可知,最高效率为50%。在乙类工作状态时,集电极电流是在半个周
7、期内导通的尖顶余弦脉冲,可以用傅氏级数展开为:,其中ICm是尖顶余弦脉冲的高度,即集电极电流最大值。,由此 可求得在Ucm=UCC时的最高效率,在图中,随着基极偏置电压UBB逐渐左移,静态工作点逐渐降低,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由甲类、乙类而进入丙类。由刚才的分析可知,乙类的效率确实高于甲类。,图 3.2.2 甲、乙、丙类三种工作状态下的转移特性分析,功率放大电路是大信号工作,而在大信号工作时必须考虑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这样将使分析比较复杂。为简化分析,可以将晶体管特性曲线理想化,即用一条或几条直线组成折线来代替,称为折线近似分析法。图是将晶体管转移特性折线化,由此来分析丙类工作状态的有关参数。,图
8、3.2.3 丙类状态转移特性分析,(3.2.7),当t=时,iC=0,由式(3.2.7)可求得:,(3.2.8),当t=0时,iC=ICm,由式(3.2.7)和(3.2.8)可求得:,所以,式(3.2.7)可写成:,(3.2.9),(3.2.10),从集电极电流iC的表达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尖顶余弦脉冲函数,因此可以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即 iC=IC0+Ic1mcost+Ic2mcos2t+Icnmcosnt+,(3.2.11),其中各个系数可用积分方法求得,例如,,式中iC式()代入。由于iC是ICm和的函数,所以它的各次谐波的振幅也是ICm和的函数,若ICm固定,则只是的函数,通常表
9、示为:IC0=ICm0(),Ic1m=ICm1(),Ic2m=ICm2(),(3.2.11),其中0(),1(),2(),被称为尖顶余弦脉冲的分解系数。,图给出了在0180范围内的分解系数曲线和波形系数曲线。,若定义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Ucm/UCC,可以得到集电极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另一种表达式:,图 3.2.4 尖顶余弦脉冲的分解系数()与波形系数g1(),由图可以看出,1(90)=1(180)=0.5,这两种情况分别对应于乙类和甲类工作状态,均比丙类(90)的数值高,而1的最大值是1(120)=0.536,处于甲乙类状态。这意味着当回路等效总电阻R和脉冲高度ICm相同时,丙类的输出功率比甲类
10、、甲乙类和乙类都要小一些,但是丙类的集电极效率比它们都要高。,分析式(3.2.12)、(3.2.13)可知,增大和g1的值是提高效率的两个措施,增大1是增大输出功率的措施。然而图告诉我们,增大g1与增大1是互相矛盾的。导通角越小,g1越大,效率越高,但1却越小,输出功率也就越小。所以要兼顾效率和输出功率两个方面,选取合适的导通角。若取=70,此时的集电极效率可达到85.9%,而=120时的集电极效率仅为64%左右。因此,一般以70作为最佳导通角,可以兼顾效率和输出功率两个重要指标。,例3.1 在图中,若Uon=0.6 V,g=10mAV,ICm=20mA,又UCC=12V,求当分别为180,9
11、0和60时的输出功率和相应的基极偏压UBB,以及为60时的集电极效率。(忽略集电极饱和压降),解:由图可知:0(60)=0.22,1(180)=1(90)=0.5,1(60)=0.38因为 Ucm=UCC=12V,所以,当甲类工作时(=180),根据式(3.2.11),(3.2.4),在乙类工作时(=90),有,当丙类工作时(=60),有,由式(3.2.9)可,所以由式(3.2.8)可求得:,性能分析 若丙类谐振功放的输入是振幅为Ubm的单频余弦信号,那么输出单频余弦信号的振幅Ucm与Ubm有什么关系?Ucm的大小受哪些参数影响?式(3.2.1)、(3.2.2)和(3.2.6)分别给出了谐振功
12、放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和晶体管转移特性的表达式。由这些公式可以看出,当晶体管确定以后,Ucm的大小与VBB、VCC、R和Ubm四个参数有关。利用图所示折线化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曲线,借助以上三个表达式,我们来分析以上两个问题。在分析之前,让我们先确定动态线的情况。,在输出特性图中,表示输出电压uCE随集电极电流iC变化的轨迹线称为动态线,又称为交流负载线。由于谐振功放的负载是选频网络,故输出交流电压uc必然是一个完整的余弦信号。由图可以看到,截止区和饱和区内的动态线分别和输出特性中截止线和临界饱和线重合(其中临界饱和线斜率为gcr),而放大区内的动态线是一条其延长线经过Q点的负斜率线段AB。放大区
13、内动态线AB的表达式可用以下步骤求出。,图 3.2.5 折线化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分析,由式(3.2.1)和(3.2.2)可写出:,代入式(3.2.6),经过整理可得到动态线表达式:iC=-gd(uCE-U0),其中,由图(3.2.5)可以写出斜率值gd的另一种形式:,因为 Ic1m=ICm1(),R=Ucm/Ic1m,(3.2.14),可见,放大区内动态线的斜率是负的,其数值gd(动态电导)与R、两个参数都有关系,且动态电阻Rd与回路等效总电阻R不相等,1.负载特性 若UBB、UCC和Ubm三个参数固定,R发生变化,动态线、Ucm以及Po、c等性能指标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就是谐振功放的负载特性。
14、由图可知,UBB和UCC固定意味着Q点固定,Ubm固定进一步意味着也固定。根据式(3.2.14),放大区动态线斜率1/Rd将仅随R而变化。图中给出了三种不同斜率情况下的动态线。,三点法作图:,t=0,uBE=UBB+Ubm;uCE=UCC-Uc1m 得到C点,t=/2,uBE=UBB;uCE=UCC 得到 B点,t=,uBE=UBB-Ubm 0-iC=0;uCE=UCC+Uc1m 得到D点,直线BC与横轴交于A点,动态特性分析:iC、uBE和uCE的关系曲线,称动特性曲线 即交流负载线,uCE,折线CAD即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曲线,图 3.2.6 三种不同斜率情况下的动态线及波形分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电子线路 功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