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电学实验基础.ppt
《高三物理电学实验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电学实验基础.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物理电学实验复习,物理电学实验复习,电学实验基础,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一、电流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构造:永磁铁和放入永磁铁磁场的可转动线圈组成 I,大约几欧到几十欧,二、把灵敏电流计改为电压表,电路图,(2)电压表的内阻:Rv=Rg+R,三、把灵敏电流计G改为电流表A,(2)电流表的内阻:RA=RgR/(R+Rg),1)、限流式:,2)、分压式:,四、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2)、滑动变阻器电路,、限流电路,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当RR0时,也可用,此电路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较少。,内阻不计,电动势为,A,(2)、滑动变阻器电路,、分压式电路,负
2、载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常适用于R0R时,此电路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较多。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内阻不计,电动势为,、选择方法 限流接法 分压接法:,(通常情况),电流、电压能达到要求的调节范围;不超过测量仪表的量程,不超过各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三种特殊条件),a、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可调。,b、采用限流接法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中 的电流(电压)都会超过电表量程或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c、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电阻,不利于测量获得多组数据。,负载RX的电压调节范围,可见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R越大,电阻RX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越大。变阻器总阻值R 是Rx 的2
3、-5倍时,限流接法对电流、电压控制作用显著,这样既便于调节,用电器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又比较大.,(1)限流电路,在合上开关以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所使用的阻值最大,如果题目没有要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可调,也没有要求多测几组数据,而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并且在滑动变阻器连成限流电路时能保证电表和待测电阻正常工作,这时应从节省电能()和电路简单考虑,选用限流电路。,(2)分压电路,负载RX的电压调节范围0-E,在合上开关以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初始位置置于a端以使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最小(均为零),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R越小,越便于调节用电器两端电压 一般选用滑动变阻
4、器的全电阻小于用电器的电阻,在0.10.5倍之间为好。,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需要多测几组数据;要求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从零开始连读可调,应选分压电路。如果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为了能使待测电阻两端电压有较大变化,应选分压电路。如果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最小电流等于或大于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电流表的量程,应选分压电路,三、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的选择:,EIR电源负担轻,E(IR+Iap)电源负担重,简便,复杂,用电压表测电压,用电流表测电流,外接法?内接法?,限流式?分压式?,1.原理,一伏安法测电阻,“同一性”,2.电路,限流器电路,安培表内接法,
5、限流器电路,安培表外接法,分压器电路,安培表内接法,分压器电路,安培表外接法,2、如何选择电流表的内接或外接方式?答:一般当RX较小时,即RXRV时,(RX与RA较接近)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方式:而当RXRA时,一般采用电流表的内接方式。(一般RX较小时外接,RX较大时内接),由于电流表分压引起的。,误差产生的原因:,若 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电压表分流引起的。,误差产生的原因:,若 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比值法,b.选择方法:,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a.条件:已给出R的估计阻值,若 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若 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1、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的条件:RxRA 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的
6、条件:RvRx,例题解析,电流表内、外接判断方法,用试触法进行判断,当(即)时用内接法 大,2、当不满足RxRA和RvRx关系时,当(即)时用外接法 小,当时,用内、外接法均可,3、当Rx、RA、Rv的阻值未知时,试触法,b.选择方法:将电压表分别接a、b两点,结论:两次接触,那个表示数变化明显,Rx就与那个表“近接”,a.条件:未给出RX的估计阻值,如果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强,不满足RXRV,不适应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应用电流表的内接法,安培表和伏特表示数变化显著(明显)的标志是它们的示数的变化量(绝对误差)占原来值的百分比大(相对误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压表的示数没
7、有显著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很弱,满足RXRA,应选用内接法P 应接在b 处。,实验电路(电流表内外接法)选择的依据,R测U/IRx 偏大,R测U/IRx 偏小,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的分流,请 牢 记,给阻值 看比值 与比值大表近接,无阻值 看变化 与变化大表近接,内接和外接的确定,小结:,伏安法测电阻之发散思维,2“安安法”,电流表的创新使用测电压,条件:已知电流表A2的内阻,将A2看成一个电压表使用,1“伏安法”测电压表的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是一个能读出其两端电压(通过其电流)的电阻,没有系统误差,没有系统误差,此电路能否测量出电流表的内阻?,根据并联分流进行测量,没有系统误差,3“
8、伏伏法”,电压表的创新使用测电流,条件:已知电压表V2的内阻,将V2看成一个电流表使用,没有系统误差,存在系统误差,能否消除?,根据串联分压进行测量,没有系统误差,没有系统误差,【备考提示】在很多情况下,电压表和电流表(已知内阻)的功用可以互换。有时利用一块电表配合定值电阻也可以完成功能的互换。实际上就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变形运用。在处理时,一定要明确原理,灵活运用。,替代比较法测电阻,替代法测量电阻,比较法测量电阻,I2R=I1 Rx Rx=I2R/I1(不计电源内阻),4.仪器的选择,安全性原则,要保证所用仪器的安全,电源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
9、流、用电器的额定电压电流等。选择电源、电表和用电器时,保证其电流和电压均不超过使用的量程。,精确性原则,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选择电表时,在保证电流和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取满偏度的2/3),电表达不到满偏的1/3是不允许的。,操作性原则:,如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既要考虑它的额定电流,又要考虑它的阻值范围,当其阻值大于用电器的阻值时用限流电路调节电路的电压(电流)比较方便;当其阻值小于用电器的电阻时用分压电路调节电路的电压(电流)比较方便,选择的一般步骤,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电路;找出唯一性的器材;估算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结合已知器
10、材的规格选定电源、选定电压表和电流表以及所用的量程;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待测电阻的阻值选择滑动变阻器.,例1.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试把图中给出的器材连接成测量R的合适的电路。图中安培表的量程为0.6A,内阻接近1,伏特表的量程为3V,内阻为5K;电源的电动势为6V,变阻器的阻值为020。在闭合电键前,变阻器滑动触点应处于正确位置。,解:金属导线的电阻不大,安培表应外接,变阻器电阻比较大,可用限流接法,画出电路图如下:,例2:有一个电阻Rx,其阻值大约是25k,可供选择的器材是:电流表A1(0-100A,2k)电流表A2(0-500A,300)电压表V1(0-10V,100k)电压表V2(
11、0-50V,500K)直流稳压电源 E(15V,1A)滑动变阻器 R(1k,1W)电键K和若干根导线 试选择适当的器材,选取适当的电路,使测量尽可能准确,并画出电路图,再将如图示的实物连线。,解:(1)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由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明显小于待测电阻,因此滑动变阻器必须用分压器接法。,若电压表选V2(50V),因为电源电压15V不足其量程的1/3,所以电压表应选V1(10V)。,(2)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实验电路图,因为RX=25KRA=300,所以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用分压器接法时,电阻RX 中的最大电流为,Imax=10V/25K=0.4mA=400A,所以电流表选A2
12、(500 A),例3.如图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1)待测电阻Rx(约100)(2)直流毫安表(量程010mA,内阻50)(3)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5k)(4)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V,内阻可不计)(5)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允许最大电流1A)(6)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答:,因毫安表内阻与待测电阻相近,必须“外接”,因为变阻器电阻很小,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分压电路,,(全题6分电源、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分压电路,占3分除电键接错扣1分外,其它任何错都不给这3分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占3分,其中电
13、流表应外接,即电压表应直接与待测电阻并联这部分接线中有任何错误都不给这3分),A1,例4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50k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待测电压表V(量程3V)电流表A1(量程200A)电流表A2(量程5mA)电流表A3(量程0.6A)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1K)电源(电动势4V)电键K.(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_(填写字母代号).,(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试在方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解析:由于滑动变阻器用分压接法时,伏特表两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可以多测几组数据,故滑动变阻器用分压接法由于电压表中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max=3V/20K=
14、150A,因此电流表应选用A1,【例题2】(2006年全国、)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 的内阻。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量程2V,内阻约4k);电流表(量程1.2mA,内阻约500);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2.4V,内阻不计);固定电阻3个:R1=4000,R2=10000,R3=15000;电键S及导线若干。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试从3个固定电阻中选用1个,与其它器材一起组成测量电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要求电路中各器材用题中给定的符号标出。)电路接通后,若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则电压表内阻RV=_。,【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实验中真
15、正的难点在于如何获得电压表中流过的电流大小,此时可以用电流表与定值电阻配合完成电流表的功能。原理还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关键是灵活的运用。,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1)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1=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2000年高考,根据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将两电流表并联,如图示:,解:电流表I1m=10mA,r1 40 R1=100 R2=50,若滑动变阻器用限流接法,,Imin=1.5/190=0.08A=
16、8mA,Imax=10mA,电流的变化范围很小,应该用分压器接法。,因为电压表读数很小,Um=0.4V,不能用伏安法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测出多组两电流表的读数,,由 I1 r1=I2 r2,得 r1=I2 r2 I1,评分标准.(1)如图所示(5分。若电阻R1与电池串联,不扣分;若R2用作限流电阻,正确的同样给分。)(2)I1表示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I2表示通过电流表A2的电流,r2表示电流表A2的内阻。(3分,未说明r2的不扣分。),四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目前中学实验室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多数为磁电式电表,标为2.5级,即满刻度的百分比误差为2.5,可按下面的方法读数:
17、,电学实验基础知识,量程为0.6A的电流表,满刻度绝对误差最大为0.015A,最小分格为0.02A,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分用半格估读法,读数为两位小数。如图,电流表读数为0.15A.,量程为3A的电流表,满刻度绝对误差最大为0.075A,最小分格为0.1A,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分用1/10格估读法,读数为两位小数。如图,电流表读数为0.74A.,量程为3V的电压表,满刻度绝对误差最大为0.075V,最小分格为0.1V,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分用1/10格估读法,读数为两位小数。如图,电压表读数为2.38V.,量程为15V的电压表,满刻度绝对误差最大为0.375V,最小分格为0.5V,
18、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分用1/5格估读法,读数为一位小数。如图,电压表读数为11.7V.,(1)电路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为什么?),(2)滑线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3)采用“4V、0.7 A”小灯泡较好,在03V内已能反映出非线形特性(如图)。因此,电压表用3V量程,电流表用0.6A量程。测量范围不要超过3V和0.6A。否则,要选用15V、3A,将会带来较大的读数误差。,(4)应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由小向大(A-B)逐渐改变,在电压表03V范围内读取并记录下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以I为纵轴,画出U-I曲线,分析曲线变化的规律.
19、,曲线不为直线的原因是,例3(04上海)、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2)在右图中画出小煤泡的UI曲线.(3)如果某一电池的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问:将本题中的灯泡接在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2)小题的方格图中),解:(1)见下图;(2)见下图(3)作出U=EIr图线,可得小灯泡工作电流为0.35安,工作电压为0.80伏
20、,因此小灯泡实际功率为0.28瓦,例4、使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且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的关系曲线已知小灯泡上标有“6V,3W”字样,电源是3个铅蓄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 2A”.要求:把图1中实物连成实验电路;,图2的4个图象中哪个可能是正确的?简单说明理由,解:变阻器通常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可以有限流与分压两种接法,根据题意,灯泡电阻约为R=62/3=12,若采用限流,即使变阻器阻值用到最大,灯泡电压最小值可达4V左右,其电压调节,范围约在4V6V间,显然不宜选取合理数据范围作电功率与两端电压平方关系图线而采用分压接
21、法则灯泡两端电压变化范围为0V6V间,便于选取数据作相应图线,至于电压表与电流表采用内接、外接,题目未给表的内阻,但实验学生用表在电阻为10左右时,内、外接表误差差别不大,本题不作要求,连线时应注意量程选择与表“”、“一”接线柱接法,接线如图3,例4的实物连线图,图2中所绘图线,由横、纵坐标可知为 P U2图线,小灯泡在点亮时灯丝温度可高达上千摄氏度随电压升高,灯丝温度升高,相应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与相应电阻不变时的功率相比要减少,或者说由 P=U2/R可 知,该,图线斜率为1/R,随P增大,R增大,斜率减小,因此D图可能正确,而B图对应斜率不变、即R不变的情况,与本题实际不符。,测电阻率,
22、b,a,图4,A电压表03V 内电阻约30KB电流表00.6A 内电阻约0.5KC电池组:电动势3V 内电阻很小D保护电阻R0E电键F螺旋测微器(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其刻度位置如图1所示,读数为_mm。(2)试将图2中提供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要求:避免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使电阻丝的电阻率随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能进行多次测量 根据图3所示的数据点描绘出图线。根据描绘出的图线结合有关数据计算出该电阻丝的电阻率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有一根固定在直尺上的均匀电阻丝(总阻值小于5),两端各有一个固定的接线柱a和b,直尺的之间有一个可沿直尺滑动的触头c,c的上端为接线柱,触头c与电阻丝通
23、常不接触,当用手按下时,才与电阻丝接触,且可在直尺上读出触点的位置,现给你如下器材,要求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率,G连接用导线若干,(3)通过改变滑动触头c的位置,分别测量出了五组与长度L对应的电压U的数据(电流表示数保持在0.5A不变),并已描在坐标纸上,如图3所示,4、,0.5,1.0,1.5,2.0,图3,0.5,0.4,0.3,0.2,0.1,0,0.6,0.8,0.7,U/V,L/m,例 有一根固定在直尺上的均匀电阻丝(总阻值小于5),两端各有一个固定的接线柱a和b,直尺的之间有一个可沿直尺滑动的触头c,c的上端为接线柱,触头c与电阻丝通常不接触,当用手按下时,才与电阻丝接触,且可在直尺
24、上读出触点的位置,现给你如下器材,要求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率,A电压表03V 内电阻约30KB电流表00.6A 内电阻约0.5KC电池组:电动势3V 内电阻很小D保护电阻R0E电键F螺旋测微器(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其刻度位置如图1所示,读数为_mm。(2)试将图2中提供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要求:避免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使电阻丝的电阻率随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能进行多次测量 根据图3所示的数据点描绘出图线。根据描绘出的图线结合有关数据计算出该电阻丝的电阻率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通过改变滑动触头c的位置,分别测量出了五组与长度L对应的电压U的数据(电流表示数保持在0.5A不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电学 实验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