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技术.ppt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技术.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年八月,锅炉燃烧系统运行优化调整技术,主讲人:张广才,目 录,一、锅炉燃烧系统运行优化调整目的二、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调整技术现状三、通过燃烧优化调整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途径四、通过燃烧优化调整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技术途径五、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内容,一、锅炉燃烧系统运行优化调整目的,首先满足外界电负荷需要的蒸汽数量和合格的蒸汽品质的基础上,保证锅炉安全、经济和环保运行,具体归纳为:1.1.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应通过运行优化调整尽量减少各种损失,以提高锅炉的效率;优化配煤方式提供锅炉运行经济性;同时保证锅炉正常稳定的汽压、汽温和蒸发量,减少再热器减温水的流量等,以提高整个机组热
2、效率。,一、锅炉燃烧系统运行优化调整目的,主蒸汽温度每降低10,影响发电煤耗约0.93 g/kWh;再热蒸汽温度每降低10,影响发电煤耗约0.75g/kWh。过热器减温水流量每增加10t/h,影响发电煤耗约 0.080.12 g/kWh;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每增加10t/h,影响发电煤耗约0.520.63 g/kWh。,1.2.通过燃烧优化调整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提高锅炉运行的稳定性;使得锅炉燃烧完全火焰均匀充满炉膛,防止锅炉运行火焰偏斜;减少水平烟道出口烟温偏差;减少水冷璧周围产生还原性气氛;减少锅炉结渣、防止烧损燃烧器;避免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不超温等。,一、锅炉燃烧系统运行优化调整目的,1
3、.3.最大限度减少燃烧过程污染物排放量。,主燃烧区域采用低于的过剩空气系数,保持还原性气氛,在燃尽风口送入平衡风,达到完全燃烧。在最上层燃烧器上设置燃尽风口,组织全炉膛的分级燃烧,进一步降低NOx生成。,二、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调整 技术现状,我国火力发电厂大多以煤为主要燃料;近年来由于电煤供应较为紧张,锅炉燃煤变化较为频繁,实际燃用煤种常常偏离设计值,直接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现有供煤及配煤系统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加之电站燃用煤质难以得到保障;随着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投运,对锅炉燃烧运行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二、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调整 技术现状,目前我国火力电厂锅炉运行中,设备的实际制造
4、、安装和运行方式存在缺陷;监控参数存在偏差、负荷变化频繁;优化调整试验间隔较长等原因;燃烧系统多种多样;锅炉燃烧达不到最佳工况的现象,需要通过燃烧优化运行调整,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机组煤耗。,切圆燃烧方式,墙式切园燃烧示意图,W火焰燃烧方式,无烟煤这种反应特性极低的煤种(可燃基挥发分低于10%),采用“W”火焰的燃烧方式,通过提高炉膛的热负荷,延长火焰行程等手段来获得满意的燃烧效果。,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沿炉膛宽度方向热负荷分布均匀过热器、再热器区炉宽方向的烟温分布更加均匀 燃烧器具有自稳燃能力,二、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调整 技术现状,采用单因素法进行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寻求合理的一、二次风配比
5、、风煤比的配比及及过剩空气系数等;寻求较佳配煤和上煤方式;通过试验调整较佳的煤粉细度;确定锅炉燃烧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提供不同负荷及煤种下过剩空气系数曲线、风煤比曲线等。用以指导锅炉优化运行。,二、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调整 技术现状,采用锅炉燃烧系统监测仪表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运行人员监控风粉浓度、一次风速、烟气含氧量、飞灰含碳量在线检测、煤质成分在线检测等参数调节锅炉燃烧;目前电厂安装的燃烧参数测量仪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普遍较差,测量不准确,同时检修维护及管理的不到位;影响了锅炉燃烧优化产品的功能发挥。,三、通过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提高 锅炉运行经济性途径,3.1 锅炉的热平衡 100=(ql+q2
6、+q3+q4+q5+q6)式中:q1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q2排烟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q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q4机械不完全燃烧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q5锅炉散热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q6灰渣物理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三、通过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提高 锅炉运行经济性途径,3.2、锅炉热效率=100-(q2+q3+q4+q5+q6)=q1 从锅炉热平衡方程式计算式可知:锅炉运行中如能减少这些热损失,就能提高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也就能提高锅炉的效率与运行经济性。,3.3.通过燃烧优化调整降低各项热损失的技术措施,(1)影响锅炉排烟热损失因
7、素(q2)排烟热损失主要取决于排烟温度与排烟氧量(过剩空气系数)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5%7%);排烟温度每升高10.排烟损失约增加0.50.7);机组发电煤耗升高约1.7 2.2 g/kWh。过高的排烟温度,对锅炉后电除尘及脱硫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构成威胁。,烟气余热利于系统图,1.1 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1)漏风对排烟温度影响;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3)受热面积灰引起排烟温度升高;4)空预器入口风温高引起排烟升高;5)受热面布置原因引起排烟温度升高;6)煤质变差引起排烟温度升高。,1)漏风对排烟温度影响,原因分析:漏风是指炉膛漏风、制粉系统漏风及烟道漏风,是排烟温度升高
8、的主要原因之一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可表示为:=+1+2+3 式中:送风系数;1炉膛漏风系数;2制粉系统漏风系数;3烟道漏风系数。由上式知道,保持不变,当漏风系数=1+2+3 升高时,则送风系数下降,即通过空预器的送风量下降,排烟温度升高。,1)漏风对排烟温度影响,减少漏风采取技术措施:针对锅炉本体及制粉系统的查漏和堵漏工作;炉底水封槽和炉顶密封;在运行时,随时关闭各看火门孔;尽量调整炉膛负压及钢球磨煤机入口负压控制的较低水平等;经验表明,通过漏风综合治理可降低排烟温度约下降23。,炉底漏风治理对排烟温度影响示例,某超临界机组投产后排烟温度较高;通过针断发现炉底漏风较大;500MW负荷试验工况排
9、烟温度(修正后)为134.99;炉底漏风治理后,520MW负荷试验工况排烟温度(修正后)为121.55;基本相同负荷下炉底漏风治理后,排烟温度下降约15左右;锅炉效率提高约0.8%。,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原因分析:目前国产锅炉机组,往往在设计时认为进入炉膛的风量中,除炉膛及制粉系统漏风外,其他风均通过预热器。实际上制粉系统在运行时,为了协调锅炉燃烧需要的一次风速和磨煤机风量,往往要掺入部分冷风,以保持一定的磨煤机出口温度,使通过预热器的风量小于设计值,因而导致排烟温度升高。,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运行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偏低按照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L/T 466-200
10、4)规定的磨煤机出口温度,见表1。锅炉设计时热风温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燃烧的需要;所选定的热风温度往往高于所要求的磨煤机入口的干燥剂温度,因此要求在磨煤机入口前掺入一部分温度较低的介质;运行中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的越低,则冷一次风占的比例越大,即流过空预器的风量流量降低,这样引起排烟温度升高。,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表1 磨出口最高允许温度值,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一次风率偏高磨煤机实际运行中,由于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的不准确,为了保证磨煤机运行安全,风煤比曲线运行控制往往偏离了设计值,如按设计RP923型磨煤机出力35t/h时风量为72t/h,实际运行中达到85t/h,风量相差13t/
11、h,在保持一定的磨煤机出口温度下,一次风量越大,则其中冷一次风量也增大,这样将会造成送风量的降低,从而导致排烟温度升高。,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采取技术措施(1)目前许多电厂煤质下降,磨煤机出口温度的提高是有一定潜力的。可适当提高一次风风粉混合物的温度,减少冷风的掺入量。(2)设计合理的风粉比曲线,应定期校验一次风量的测量系统,防止因测量误差导致磨煤机实际运行中一次风量偏大。但一次风率控制太低,易造成一次风管内积粉造成堵管与出现烧喷嘴的故障,因此,要根据原始设计及设备的具体状况、运行煤种来决定磨煤机不同出力下的风煤比。同时满足磨煤机干燥出力和锅炉燃烧要求的一次风速,应控制最低一次风风速不
12、低于18m/s。,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示例1:某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排烟温度实际运行值超过了设计值10以上;习惯投运5台磨煤机,而另外备用磨煤机的冷风门开度经常在30%左右,同时磨煤机出口一次风管隔绝门全开,实测备用磨煤机对应冷风量约7080t/h左右;通过调整对比。结果见表2,磨煤机出口隔绝门全开,入口冷风门开30%时,锅炉排烟温度为136.43,磨煤机出口隔绝门全关后,在同样负荷下排烟温度为133.72,比全开时排烟温度降低了2.71,因此在运行调整中不能忽视一些设备的缺陷。将磨煤机出口温度提高7,通过试验排烟温度下降了2。见表3。,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表2 磨煤机出口隔绝
13、门开关前后对排烟温度影响,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表3 磨煤机出口温度变化对排烟温度影响,2.研究路线,通过对制粉系统运行状况以和目前燃烧煤种的分析,以及必要的调研,并针对性开展现场试验。找出影响磨煤机出力和细度的因素,提出提高制粉系统出力和降低煤粉细度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3)受热面积灰引起排烟温度升高,原因分析 受热面积灰指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及空预器传热元件积灰,锅炉受热面积灰将使受热面传热系数降低,锅炉吸热量降低,烟气放热量减少。空预器入口烟温升高,从而导致排烟温度升高;空气预热器堵灰则使空气预热器传热面积减少,也将使烟气的放热量减少,使排烟温度升高。减少漏风采取技术措施:
14、各个电厂普遍存在煤质变差,发热量下降灰分增加问题,运行中在汽温保证的前提下优化吹灰,确保吹灰器运行正常,将空气预热器压差控制在合理范围。,4)空预器入口风温高引起排烟升高,在夏天,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高,空气预热器传热温差小,烟气的放热量就少,从而使排烟温度升高。同时制粉系统需要的热风减少,流过空预器的一次风减少,排烟温度升高,这属于环境因素,是难以克服的,若增加过多的受热面,降低空预器入口烟温,则冬季时,排烟温度会低于露点值,为防止空预器低温腐蚀,必须投入暖风器,来提高排烟温度,这样,辅汽损失会增大,所以要根据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综合考虑设计布置受热面及暖风器。除环境温度影响外,个别厂热风再循
15、环关闭不严密引起排烟温度升高。,5)受热面布置原因引起排烟温度升高,由于锅炉设计时,对炉膛沾污系数估算不准,使得受热面布置不合理,或者是由于结构不佳造成受热面吸热不足,导致空预器入口烟温偏高,从而使得排烟温度升高,这需要重新进行设计校核计算,必要时可采取增加省煤器管排,或将省煤器由光管式改为鳍片式,增加省煤器的吸热量,降低空预器入口烟温。,600MW超临界锅炉设计引起排烟温度变化东方锅炉厂采用日立公司技术,锅炉运行平稳,但排烟温度约高1020;哈尔滨锅炉厂采用三菱技术,排烟温度约高1020;上海锅炉厂采用阿尔斯通技术,排烟温度基本正常,但个别再热器超温。,6)煤质变差引起排烟温度升高,煤质变差
16、水分、灰分增大,发热量降低,燃料消耗量增大,烟气量增大。加强燃料采购与配煤管理,控制燃煤质量,尽可能接近设计煤种。,通过以上分析,影响排烟温度因素中与锅炉燃烧调整有关主要有漏风、掺冷风量与受热面积灰,因此在运行中要加强调整,最大限度的降低排烟热损失。,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1)漏风对排烟温度影响;2)掺冷风量对排烟温度影响;3)受热面积灰引起排烟温度升高;4)空预器入口风温高引起排烟升高;5)受热面布置原因引起排烟温度升高;6)煤质变差引起排烟温度升高。,1.2、通过燃烧调整确定最佳过剩空气系数,过剩空气系数对排烟损失也影响较大;q2将随过剩空气系数的增加而增大,而q4却随增大而降低;最合理
17、的过剩系数,应使q2、q3、q4之和为最小;被称为最佳过剩空气系数。,过剩空气系数对经济性影响,在稳定负荷与煤种下进行;调整试验期间不进行吹灰,调整试验值可在炉膛出口的设计值附近选3-4个值进行;试验时保持一次风量不变;通过调整送风机的开度改变过剩系数值;反平衡获得不同工况下的锅炉效率,并在不同负荷下进行过剩空气系数的调整,最终获得不同负荷下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曲线;如果锅炉燃烧不同煤种时要进行不同煤种过剩空气系数的调整。,1.2、通过燃烧调整确定最佳过剩空气系数,示例2 表4 不同负荷下氧量调整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续表4 不同负荷下氧量调整对锅炉效率的影响,1.2、通过燃烧调整确定最佳过剩空气系数
18、,(2)影响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因素(q4),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通常仅次排烟热损失;一般约占0.5%5%,主要取决于灰渣可燃物含量;灰分含量约20%、发热量约22 MJ/kg时,通常cf每增加1个百分点,q4损失增加约0.30.4个百分点,锅炉热效率降低约0.30.4个百分点;机组发电煤耗升高约1.01.3 g/kWh。,2.1 降低灰渣可燃物含量的主要对策,加强燃料采购和配煤管理工作,定期对入炉煤、煤粉、飞灰和大渣进行取样与化验分析,指导运行调整。安装在线检测装置,提高锅炉运行操作指导的实时性、准确性。定期进行制粉系统与燃烧系统运行优化,确定经济煤粉细度与最佳炉膛出口过剩氧量。提高制粉系统
19、设备的检修维护质量,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确保达到需要的煤粉细度,降低一次风管出口煤粉浓度的偏差值。,2.2 经济煤粉细度的调整,经济煤粉细度定义:经济煤粉细度是指使锅炉的不完全燃烧损失与制粉系统电耗之和,即(q4+qzf)为最小的煤粉细度。其中:制粉单耗qzf(%)按下式整理成与q4损失相当的热量损失。qzf=2930bPzf/BQr 式中 b本电厂的标准煤耗g/(kWh);B入炉煤量,kg/h;Pzf制粉系统总电耗,kW。,2.2 经济煤粉细度的调整,煤粉细度选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大容量煤粉锅炉炉膛选型导则(DL/T 831-2002),煤粉细度按下式选取:R90K0.5nVd
20、af 式中:K系数,Vdaf25%的煤质,K4;Vdaf15%25%的煤质,K2;Vdaf15%的煤质,K0。,2.2 经济煤粉细度的调整,经济煤粉细度的选取考虑因素:煤的燃烧特性。一般来说,挥发分高、灰分少、发热量高的煤燃烧性能好,煤粉细度可以放粗;燃烧方式、炉膛的热强度和炉膛的大小。炉膛的热强度高及大炉膛时,煤粉细度可以放粗;煤粉的均匀性系数。均匀性好煤粉细度可以放粗。,2.2 经济煤粉细度的调整,经济煤粉细度经验选取:由于考虑到制粉单耗qzf试验比较复杂,较简单的方法是只测量飞灰可燃物的Cfh与R90的关系。如图4.2所示,在R90较小时,随着R90的增加,Cfh变化比较平缓,但超过某一
21、值后(图中C点),Cfh迅速增大,可以将此转折点作为经济细度的估计值。,2.2 经济煤粉细度的调整,图4.2 飞灰可燃物与煤粉细度的关系 通过调整,获得煤粉细度与粗粉分离器挡板开度(或转速)之间的具体关系,以便向运行人员提供运行中控制煤粉细度。如果煤种发生变化可适当调整。,2.2 经济煤粉细度的调整,示例3某厂机组投产以来锅炉飞灰可燃物偏高,基本处于8%15%之间。煤粉细度R90从11%调整到5%,飞灰由燃烧调整前的8%15%下降到调整后的4%-8%,锅炉效率由调整前的85%-86%上升至88%以上,初步估算可使煤耗下降56g以上。,(3)影响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因素,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
22、排烟中残留的可燃气体,如C0、H2、CH4等未放出其燃烧热而造成的损失;在煤粉炉中,q3一般不超过0.5;根据燃料性质和燃烧方式,控制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是运行调整减少q3的主要措施。,(4)影响散热损失因素(q5),散热损失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锅炉容量;锅炉外表面积;炉墙结构、管道保温;周围的空气温度等。,(5)影响灰渣物理热损失q6因素,它的大小与燃料的灰分、炉渣占总灰量的份额、排渣方式以及炉渣温度等因素有关。液态排渣炉,由于其排渣量和排渣温度均大于固态排渣炉,故此项热损失就要比固态排渣炉大。事实上,液态排渣炉的q6必须考虑,对于固态排渣煤粉炉,当燃煤的折算灰分小于10%,可以忽略灰渣物理
23、热损失,只有当燃用高灰分煤时考虑计入q6。,四、通过燃烧优化调整提高 锅炉运行安全技术途径,4.1、提高锅炉低负荷燃烧稳定性;4.2、通过燃烧调整减少锅炉炉膛结渣;4.3、通过燃烧调整减轻水冷壁的高温腐蚀;4.4、通过燃烧调整减轻受热面超温爆管。,4.1提高锅炉低负荷燃烧稳定性,影响燃烧稳定性因素:燃烧不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由于电煤供应比较紧张,电厂来煤不稳定,均影响锅炉燃烧稳定性,有时甚至造成锅炉灭火,锅炉燃烧稳定是限制机组最低负荷的关键因素,低负荷时由于炉膛火焰温度下降,煤粉着火困难,火焰稳定性差,易熄火,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炉膛爆炸事故。由于燃烧稳定性差需要投大量助燃油,也影响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锅炉 燃烧 优化 调整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