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卫生防护与实验室管理.ppt
《辐射卫生防护与实验室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卫生防护与实验室管理.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辐射卫生防护与实验室管理,核医学教研室,掌握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掌握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及措施了解开放型放射性实验室的布局及管理,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1、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机理2、开放型放射性实验室的布局及管理3、辐射防护的措施,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一、作用机理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是研究核射线能量传递给生物机体后引起的变化和反应,分为若干性质不同且又互相联系的阶段:物理阶段、物理-化学阶段、化学阶段和生物学阶段。,1、原发作用(包括物理、物理-化学、化学阶段)物理阶段:射线作用于生物体,将部份或全部能量以电离,激发的形式转移机体,使机体组织获得能量,这一阶
2、段时间很短,约10-16-10-18S。,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物理-化学阶段:机体获得能量后,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发生反应。,直接作用:生物体内具有活性的大分子直接接受射线能量,导致产生化学断裂,分子结构改变,引起功能和代谢障碍。间接作用:射线作用于机体内小分子,产生水自由基(氧化自由基)等原发辐射产物(*H、*OH、*H2O、*H2O2、*e-aq),再对生物大分子作用,引起损伤,由于机体细胞含水量很高,该损伤作用严重。,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化学阶段:大分子物质的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DNA和蛋白质合成、代谢均受到抑制,组织中的DNA含量减少,分解产物增多,蛋白
3、质分解代谢增强,出现负氮平衡。,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2、继发作用(生物学阶段)由于原发作用结果导致生物体细胞水平变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染色体畸变)最终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整体损伤。如果:生物效应强产生不可逆变化机体损伤、死亡生物效应弱细胞代偿修复、再生康复,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二、影响因素(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二)受照机体对射线敏感程度的影响(三)环境,(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1、辐射源种类与剂量 剂量越大危害越大,当超过一定剂量水平后,生物效应与剂量水平失去比例关系。,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辐射种类不同产生生物效应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和中子具有较高的的传
4、能线密度(LET),其生物效应大于低LET辐射(X、)。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带电粒子在某一长度径迹上消耗的能量与该径迹长度之比,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2、照射方式,照射的次数和面积照射方式:内照射:放射性核素或物质进入机体内,产 生照射。外照射:辐射源在体外,机体受到射线的辐射照射次数与照射面积:相同剂量条件下,分次照射和单次照射,生物效应不同,在相同剂量条件下,照射面积越大,辐射生物效应越严重。,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二)受照机体对射线敏感程度影响1、不同物种,不同个体敏感性不同 机体结构越复杂,对射线敏感程度越高 个体在不同发育时期,敏
5、感度不同,胚胎期高于胎儿期,高于幼儿期,高于青少年期,高于成年。,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2、同一个体不同器官、组织、细胞的敏感程度不一人体组织分为高、中、低三类敏感度;高度敏感:淋巴组织和细胞,胸腺组织和细胞,骨髓和原始红细胞、粒细胞、原核细胞;中度敏感:性腺与生殖细胞,眼与角膜晶体细胞、皮肤与皮粘腺、汗腺细胞;低度敏感:骨、肌肉、结缔组织。,第一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三)环境1、温度:温度降低可使辐射损伤减低2、氧:辐射效应随周围介质氧浓度增加而增加氧效应。氧增强比(Oxygen enhancement ratio OER),缺氧条件下产生一定生物效应的剂量与有氧条件下产生同等效应的剂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辐射 卫生 防护 实验室 管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