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第八讲.ppt
《财政学课件第八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件第八讲.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本章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国债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国债的基本原理,国债的流通及管理,以及国债作为筹集资金的方式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工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功能。,学习目标和要求:本章主要是阐述国债的一般理论,核心问题是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掌握国债的含义和特征;理解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掌握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理解国债市场的相关知识:发行和偿还、市场功能等;掌握政府的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一、国债原理(国债概述)1.国债的概念和特征 2.国债的产生和发展3.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4.国债的经济效应 5.国债的政策功能二、国债市场1.国债市场概述
2、2.国债市场的功能三、政府债务1.债务负担率和债务依存度2.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一、国债概述1.国债的概念和特征国债与公债:公债就是国家各级政府的债务或负债。中央政府的负债或债务称为国债;地方政府的负债或债务称为公债或地方债。区分国债和公债的重要意义:地方政府的独立性在增强。国债:指中央政府向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从三方面来理解: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属于国家信用范畴。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家作为债务人以信用方式筹措资金的形式有:国内外发行债券,向本国国家银行借款,向国外政府、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家作为债权人提供信用的
3、方式有:财政性贷款、向外国提供贷款。在我国,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国债是一种特殊的财政形式(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和特殊的债务范畴),即国债的三性特征。自愿性公债的发行或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发行者以借贷双方自愿互利为基础,以信用方式发行。有偿性通过发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偿还本息。灵活性公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完全由政府据财政资金的余缺状况灵活确定,而非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公债的自愿性决定了有偿性,自愿性和有偿性又决定和要求发行上的灵活性。只有三者同时具备才是“真正”的公债。,国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当今世界各国、公债的作用已不仅仅局
4、限于弥补财政赤字,它还是政府调节经济、实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2.国债的产生和发展国债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国债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职能的扩展密切相关,同时又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信用制度的发展为前提。公债的产生有两个条件:政府财政支出的需要;借贷资本的存在。国债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上述条件。,公债萌芽于奴隶社会,兴起于封建社会,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公债大规模发展的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争夺战、支持海外贸易、发展铁路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剩余产品和闲置资本增长;公债发行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投资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的赤字财政政策。,我国的公债制度
5、始于清朝末年,为应付甲午战争军事需要于1894年发行了第一次内债息借商款。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也曾多次发行内债和举借外债,据统计,从19271949年国民党政府发行公债86次,创中国历史之最。,建国以后国债发行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对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恢复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58年,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5次发行了总额为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第三阶段是1979年以后,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重点建设资金,我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19811993年,国债发行的品种有国库券、重
6、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3.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种类:按国债发行地域内债即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向本国境内居住的公民和单位发行的公债,以本国货币认购和还本付息。表明政府动员国内资源安排使用。外债指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其他国家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和在国外发行的债券。其发行和偿还都要使用外汇,表明政府利用国外资源。,按期限:有期国债:即规定有还本付息期限的公债,据还本付息期限分为短期国债(1年以内)特点是灵活性大;主要为年度内收不抵支而发行,作临时周转之用;是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中期国债(110年)期限较长,在一国公债中占重要地位。长期国债(8年以上)特
7、点是偿还期长、利息率高,风险较大。政府可用此筹集长期建设资金,但这种公债推销难度较大。无期国债:即永久性公债,只付利息,可转让。,按举借形式不同:发行国债券:即向社会各单位、居民个人借债采取的形式。具有普遍性、法律保证以及持久性等优点,应用范围较广,效能较高。但发行成本高,需要以发达的信用制度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基础。政府契约性借款又称合同之债。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形式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协议或合同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这是最原始的借款方式,具有手续简便,成本低的特点,不具普遍性。,按债券的发行市场划分:上市国债:指可在债券市场上出售,并且可以转让的公债。它既受金融市场影响又影响金融市场的动态。买
8、卖价格随多种因素变动。不上市国债指通过某种行政手段派售的,一般不能买卖的公债。其利率和数额都是由财政部门决定的,市场不能支配,购买者也无选择权,某种程度上具有强制性。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可流通转让公债占全部公债的70%。,按发行性质划分:强制国债:是不问债权人是否自愿,国家凭借权力强制推销。其强制形式主要是政府根据居民和单位财产多寡等经济实力规定承购任务。强制公债一般是在战争或国家特别困难和非常时期发行,具有变相租税性质,有负影响。自由国债或任意国债:是指由居民和单位自由认购,不带任何强制性。只要社会安定,经济正常运行,政府就保有较高债信和偿还能力,同时规定优惠的利率,还能增加经济利益的刺激力以吸
9、引承购。,按国债还本付息方法分为:普通国债:在偿还时,本金和利息不同时偿付。平时分期支付利息,公债偿还期限届满偿还本金。有奖国债:是在偿付时采用抽签方式决定奖金获得者及其数额大小。年金国债:是按一定偿还期计算出公债本金与利息的总额,逐年平均予以偿还。,按照国债发行以什么为本位货币国债:即以货币为本位的国债。或者说是以货币为发行对象的国债。货币公债又可分为:1)本币国债,即以本国货币发行的国债;2)外币国债,即以外国货币发行的国债。一般说,一国政府发行的内债都以本国货币作为公债本位。外债的发行通常以债权国的货币,或者以在国际上公认的货币为本位。,实物国债即以实物为本位的国债。1)直接以实物为本位
10、的国债,即以某几种实物,如稻谷、布匹等若干为单位并规定利息,还本付息时按实物偿还。2)间接以实物为本位的国债,也称折实公债。如1950年我国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它将单位确定为“分”,分值以当时上海、天津、汉口、西安、广州、重庆六城市的大米(天津为小米)3公斤、面粉0.75公斤、白细布4市尺、煤炭16公斤的批发价格,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折实公债的适用范围比直接以实物为本位的公债更广泛,既维护国债信誉,又易于推销。,按照国债发行的凭证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类似储蓄,具有安全、容易保管、兑付方便的特点。记账式国债:是利用账户通过
11、电脑系统完成国债发行、兑付的全过程,称为“无纸化国债”。可记名、挂失,安全性高,成本低,效率高,交易手续方便,是世界各国发行国债的主要形式。,结构:国债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应债主体结构:指社会资金或收入在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即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各自占有社会资金的比例。国债持有者结构或应债资金来源结构:即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实际认购和持有国债的比例。国债期限结构:指一国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以偿还期为标准所形成的结构概念。,国债负担和限度:重点基本概念:国债的负担即发
12、行公债给整个社会主体可能带来的负担。可通过认购人负担、政府负担、纳税人负担和代际负担四个方面来体现。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国债规模的衡量:绝对规模指标-历年积累债务的总规模、当年发行的公债总额、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相对规模指标国债负担率、居民应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教材304-305页。,4.国债的经济效应国债的经济效应即国债的经济影响。政府借债是自亚当.斯密时代以来宏观经济学争论的问题。李嘉图的等价定理:否定国债的经济效应。李嘉图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其核心观点是国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
13、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国债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等价观点的逻辑基础是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假说。,国债的经济效应:1.国债的资产效应:即国债发行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国民收入,而且影响居民所持有资产的变化。2.国债的需求效应:即国债对总需求的影响。国债融资增加政府支出通过支出的乘数效应增加总需求或者通过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增长。如果是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则形成原有总需求之上的扩张总需求,但扩张效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310页从而扩张总需求的效应。3.国债的供给效应:即国债在具有需求效应的同时所具有的增加供给总量和改
14、善供给结构的效应。因为:供给和需求是密不可分的,5.国债的政策功能(参阅教材312-313)对于国债的功能,可以从财政角度和经济角度两方面来进行考察。就财政观点而言,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建设资金、平衡预算、解决财政困难的最可靠、最迅速的手段。,弥补赤字有三种办法:增税、透支、举债。发债方式弥补赤字,副作用最小:一是发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二是国债的认购遵循自愿准则,属于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资金,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国债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又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仍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区分。关键看债券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日本
15、在法律上将国债明确分为两种:一是建设国债、二是赤字国债。,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国债具体调节经济的作用。调节积累与消费,促进两者比例关系合理化;调节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节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手段,而且是金融政策手段。短期国债券在金融市场的运用,二、国债市场及其功能1.国债市场概述(1)国债制度:即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制度。国家以信用形式发行公债募集资金到偿付本息要经历一系列的运行过程:发行、使用、流通、偿付等环节。国债的发行和国债的偿还,(2)国债的发行 A.国债发行及其原则 国债的发行指政府债券交付给债券承购者,并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课件 第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