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性错构瘤随访.ppt
《肝血管性错构瘤随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血管性错构瘤随访.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日期:2011-04-10,病 例,临床病史,患者女性,9岁,反复右上腹闷痛10余天查体:体 温 37.2,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莫菲氏征阴性,肝区无叩痛,肝右肋10cm可及,质韧,表面光滑,边缘钝,有压痛。辅检:EOS稍增高(9.8%,正常0-6%),肝功能正常,H B s A g(),A F P()。B超:肝右叶及尾状叶实质性占位伴液化(良性病灶可能性大)。,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平
2、扫,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平 扫,T2WI,DWI,T1WI 正相位,T1WI 反相位,MR 增 强 三 期,病 理,(右肝)血管性错构瘤伴间质硬化。免疫组化:Vimentin(+)、Calponin(+),desmin散在(+),SMA局灶(+),CD34血管(+);S-100、NF、HMB45、Hep-par-1、AE1/AE3、Ki-67均为(-)。手术记录:右肝可及肿瘤,大小为16x15x13cm,色灰白,质韧。,血管性错构瘤是肝间充质错构瘤的一种。肝间充质错构瘤(mesenchymal hamartoma of liver)为肝内少见的良性病变,是一种先天畸形;来源于肝血管间充质的
3、良性肿瘤,又称间叶性错构瘤、囊性错构瘤和淋巴管瘤。好发于4个月2岁的婴幼儿,男略多于女。根据组织成份多少分为两类:起源于内胚层,多为肝实质性错构瘤和胆管错构瘤;另一类起源于中胚层,分为间叶错构瘤和血管性错构瘤。,组织病理,本病以肝右叶多见,具有“巨块和多个囊泡”的特征,边界清楚无包膜。囊腔直径16cm,甚至达10cm以上。腔内含有类似淋巴液样的淡黄色清亮浆液或胶样物,隔以纤维基质,内含间充质、畸形的胆管和肝实质。,临床要点,一般情况良好,有时有便秘症状。体检多为上腹部无痛性包块,边缘光滑。实验室检查:AFP阴性。,CT表现,1)平扫呈多房囊性低密度影,其中有厚薄不均的分隔。2)囊腔内壁光整,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管性 错构瘤 随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