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课件第5章互感电路及理想.ppt
《电路基础课件第5章互感电路及理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基础课件第5章互感电路及理想.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5.1 互感及互感电压 5.2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5.3 互感线圈的连接及等效电路5.4 空心变压器5.5 理想变压器小结,5.1 互感及互感电压,1.互感现象及互感原理 图5.1(a)所示为两个相邻放置的线圈1和2,它们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自感磁链与自感磁通、互感磁链与互感磁通之间有如下关系:,(51),仿照自感系数定义,我们定义互感系数为,图5.1 两个线圈的互感,互感的大小反映一个线圈的电流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磁链的能力。互感的单位与自感相同,也是亨利(H)。2.偶合系数K 只有部分磁通相互交链,(52),可以证明,(53),(54),耦合系数k总是小于1的
2、。k值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线圈的相对位置及磁介质的性质。如果两个线圈紧密地缠绕在一起,如图5.2(a)所示,则k值就接近于1,即两线圈全耦合;若两线圈相距较,远,或线圈的轴线相互垂直放置,如图5.2(b)所示,则k值就很小,甚至可能接近于零,即两线圈无耦合。,图5.2 耦合系数k与线圈相对位置的关系,3.互感 电压 如果选择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与互感磁通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法则,则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结合式(52),有,(55),当线圈中的电流为正弦交流时,如,则,(56),作业:P156页(4)P172页 5.1,5.2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图5.3 互感电压的方向与线圈绕向的关系,为了表示线圈的相
3、对绕向以确定互感电压的极性,常采用标记同名端的方法。同名端的标记原则及测定 1.同各端的标记原则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两个互感线圈的电流i1和i2所产生的磁通是相互增强的,那么,两电流同时流入(或流,出)的端钮就是同名端;如果磁通相互削弱,则两电流同时流入(或 流出)的端钮就是异名端。同名端用标记“”、“*”或“”标出,另 一端则无须再标。根据上述标记原则可以判断出图5.3所示两组耦合 线圈的同名端。图5.4中标出了几种不同相对位置和绕向的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同名端只取决于两线圈的实际绕向和相对位置。,图5.4 几种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同名端总是成对出现的,如是有两个以上的线圈彼此间
4、都存在磁耦合时,同名端应一对一对地加以标记,每一对须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如图5.4(b)所示。2.同名端的测定 对于难以知道实际绕向的两线圈,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同名端。,图5.5 测定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同名端的应用 同名端确定后,互感电压的极性就可以由电流对同名端的方向来确定,即互感电压的极性与产生它的变化电流的参考方向对同名端是一致的。,图5.6 图5.3的互感线圈的电路符号,在互感电路中,线圈端电压是自感电压与互感电压的代数和,即,(57),例5.1 写出图5.7(a)、(b)所示互感线圈端电压u1和u2的表达式。,(58),图5.7 例5.1电路图,解 对于图(a),有,例5.2 在
5、图5.8(a)所示电路中,已知两线圈的互感M=1H,电流源i1(t)的波形如图5.8(b)所示,试求开路电压uCD的波形。,对于图(b),同样可得,图5.8 例5.2图,解 由于L2线圈开路,其电流为零,因而L2上自感电压为零,L2上仅有电流i1产生的互感电压。根据i1的参考方向和同名端位置,则有,由图5.8(b)可知:0t1s 时,i1=10 tA,则 1t2s 时,i1=(10 t+20)A t2s时,i1=0,则 开路电压uCD的波形如图5.8(c)所示。,作业:P160页(4)P172页 5.2,5.3 互感线圈的连接及等效电路,互感线圈的串联 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串联时有两种接法顺向串
6、联和反向串联。1.互感线圈的顺向串联 图5.11(a)所示电路为互感线圈的顺向串联,即异名端相连。在图示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下,根据KVL可得线圈两端的总电 压为,图5.11 互感线圈的串联,称为顺向串联的等效电感。故图5.11(a)所示电路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感Ls来替代。2.互感线圈的反向串联 图5.11(b)所示电路为互感线圈的反向串联,即同名端相连。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为,(59),式中,其中Lf称为反向串联的等效电感。即,(510),比较式(59)和式(510),可以看出LsLf,LsLf,当外加相同正弦电压时,顺向串联时的电流小于反向串联时的电流。根据Ls和Lf可以求出两线圈的互感M为,(5
7、11),例5.3 将两个线圈串联接到50Hz、60V的正弦电源上,顺向串 联时的电流为2A,功率为96W,反向串联时的电流为2.4A,求互 感 M。解 顺向串联时,可用等效电阻R=R1+R2和等效电感 Ls=L1+L2+2M相串联的电路模型来表示。根据已知条件,得,反向串联时,线圈电阻不变,由已知条件可求出反向串联时的等效电感,所以得,互感线圈的并联 互感线圈的并联也有两种接法,一种是两个线圈的同名端相连,称为同侧并联,如图5.12(a)所示;另一种是两个线圈的异名端相连,称为异侧并联,如图5.12(b)所示。当两线圈同侧并联时,在图5.12(a)所示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下,由KVL有,图5.
8、12 互感线圈的并联,根据上述电压、电流关系,按照等效的概念,图5.12(a)所示具有互感的电路就可以用图5.13(a)所示无互感的电路来等效,这种处理互感电路的方法称为互感消去法。图5.13(a)称为图5.12(a)的去耦等效电路。由图5.13(a)可以直接求出两个互感线圈同侧并联时的等效电感为,由电流方程可得,将其分别代入电 压方程中,则有,(512),同理可以推出互感线圈异侧并联的等效电感为,(513),其异侧并联的去耦等效电路如图5.13(b)所示。,图5.13 并联互感线圈的去耦等效电路,互感消去法不但可以用于互感并联电路,也可以对两个互感线圈只有一端相连的电路进行互感消去。具有互感
9、的两个线圈仅一端相连时,同样有同名端相连和异名端相连两种连接方式,如图5.14(a),(b)所示。,图5.14 一端相连的互感线圈及去耦等效电路,图5.14(a)为同名端相连的情况,在图示参考方向下,可列出其端钮间的电压方程为,(514),由式(515)可得如图5.14(c)所示的去耦等效电路。同理,两互感线圈异名端相连可等效为如图5.14(d)所示的去耦等效电路。例5.4 在图5.15所示的互感电路中,ab端加10V的正弦电压,已知电路的参数为R1=R2=3,L1=L2=4,M=2。求 cd端的开路电压。解 当cd端开路时,线圈2中无电流,因此,在线圈1中没有互感电压。以ab端电压为参考,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基础 课件 互感 理想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