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有线电视系统.ppt
《电视原理有线电视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原理有线电视系统.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有线电视系统,5.1 概述5.2 信号接收与信号源5.3 前端系统 5.4 传输系统5.5 分配系统5.6 用户终端5.7 双向有线电视系统5.8 付费电视系统,5.1 概述,5.1.1 基本概念 1.定义与分类(1)定义。有线电视系统是采用缆线作为传输媒质来传送电视节目的一种闭路电视系统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它以有线的方式在电视中心和用户终端之间传递声、像信息。所谓闭路,指的是不向空间辐射电磁波。,(2)分类。按照用途分,有线电视系统有广播有线电视和专用有线电视(即应用电视)两类。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有线电视的界限已不十分明显,有逐渐
2、融和交叉的趋势。,2.传输方式 应用电视和广播有线电视均采用同轴电缆或光缆甚至微波和卫星作为电视信号的传输介质。传输方式:一种是射频信号传输,又称高频传输;另一种是视频信号传输,又称低频传输。应用电视系统都采用视频信号传输方式;广播有、无线电视系统常采用射频信号传输方式。,3.工作频段及频道(1)有线电视工作频段包含VHF和UHF两个频段。(2)我国的无线(开路)广播电视台按行政区域覆盖范围实行中央、省(市)、地区和县四级布局。(3)邻频道指的是相邻的标准广播电视频道。(4)增补频道传输也是增加有线电视频道的一种方法。,有线电视的工作频段及频道分布,表5 1 Z1Z16频道分配表,表52 CA
3、TV的频道划分表,4.特性与功能 有线电视近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家庭生活的第三根线,又称图像线(第一根线是电灯线,第二根线是电话线)。有线电视的发展之所以迅速,主要在于它有如下特性:高质量。宽带性。保密性和安全性。反馈性。控制性。灵活性。发展性。,5.1.2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1.基本组成 有线电视系统一般由接收信号源、前端处理、干线传输、用户分配和用户终端几部分组成,而各个子系统包括多少部件和设备,要根据具体需要来决定。图52是图。,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实例,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1)接收信号源。(2)前端设备。(3)干线传输系统。(4)用户分配网络。(5)
4、用户终端。,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终端设备,例如:电视:接收机上变换器、解扰器、电视接收机;调频广播:收录机、收音机;通信:调制解调器(Modem)、复用器、电话机、传真机、电视电话机;计算机:调制解调器、计算机;报警:调制解调器、传感器、报警器。,2.拓扑结构 有线电视系统的拓扑结构指的是其传输分配网络的结构型式。拓扑结构有:树枝型,即信号在“树根”(前端)产生,然后沿“主干”(干线)到达“树枝”(分支线、分配线),最后送到“树叶”(用户)。树状结构具有多路传送、分支分配、放大等功能,且可以中继传送,适合同轴电缆网。,有线电视拓扑结构(a)环形;(b)树枝形;(c)星形,光纤CATV拓扑结构(
5、a)星-树型网络;(b)根树型网络;(c)格子网,表53 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类型,3.基本类型 种类繁多,分法复杂。按系统规模或用户数量来分,有线电视有A、B、C、D四类,分别对应大型、中型、中小型和小型系统。,大型和小型CATV系统示意图(a)大型CATV;(b)小型CATV,大型和小型CATV系统示意图(a)大型CATV;(b)小型CATV,按网络构成分,有线电视系统有以下几种模式:同轴电缆网。光缆网。微波网。混合网。,HFC混合网,表54 按工作频段分的有线电视系统类别,5.2 信号接收与信号源,5.2.1 信号接收 1.开路电视信号的接收(1)差值天线。两副天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天线方
6、向正对需要接收的电视信号(主信号)入射方向。两副天线一前一后,前后距离d等于所要接收的电视信号中心波长0的一半。,两副天线一左一右,左右间距D30/4,以避免两副天线互相干扰。干扰信号入射方向与两副天线馈点间的连线方向垂直。两副天线的两条引下的馈线长度相等,即LA=LB,经反相加法器(合成器)获得输出信号uo。,差值天线,设入射信号与天线方向夹角为,如图58所示,则空中波到达A、B两点的相位差为 式中,的取值对合成信号uo有很大影响。当=2n,(n=0,1,2,)时,使合成信号uo为最小时对应的角称为抗干扰角。当=(2n+1),(n=0,1,2,)时,使合成信号uo为最大时对应的角称为增强角。
7、,(51),图58 差值天线的抗干扰角分析,(2)可变方向性天线。分集接收天线。移相天线。二元天线阵方向图零辐射角与天线间距d和波长缩短系数之间的关系为,(52),图59 分集接收天线,图510 d与零辐射角的关系曲线,图511 移相天线组成原理,2.卫星与微波电视信号的接收 卫星电视信号的接收是采用卫星接收机,微波电视信号(主干线微波中继)的接收是采用微波收信机。,图512 抛物面天线的类型(a)主焦点抛物面天线;(b)卡塞格伦天线,目前应用的接收天线,主要有1m、3m、4.5m、5m、6m、7m、7.3m、10m等几种,它们都工作在C波段。4.5m的卡塞格伦天线的电特性为:频率:C波段3.
8、74.2GHz;增益:G43.8dB,第一旁瓣低于17dB;极化特性:圆极化,可分为左、右旋两种,并可方便地改成线极化;工作环境:-50+45,可抗1012级风;可调范围:方位90,微调5,俯仰:090;跟踪方式:手动。,5.2.2 信号源 简单的信号源只有一台录像机,复杂的信号源可包括多台录像机、摄像机、电视电影机、字幕机以及整套演播室设备提供的视频和音频信号。这一部分可参阅第3章3.2节。,5.3 前端系统,5.3.1 前端系统及其要求 前端是有线电视系统核心,它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信号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进行信号处理,它包括:信号的分离、信号的放大、电平调整和控制、频谱变换(调制、
9、解调、变频)、信号的混合以及干扰信号的抑制。,目前的有线电视系统的频道设置,一般要求充分利用VHF频段,设置情况如下(N为频道数):N7:隔频设置,即用DS1、DS3、DS5、DS6、DS8、DS10、DS12;7N10:隔频设置,加增补频道;11N19:邻频设置,加增补频道,即用DS1DS12和Z1Z7;20N28:邻频设置,加增补频道,即用DS1DS12、Z1Z7和Z8Z16。,系统的载噪比主要由前端载噪比决定。国标规定:若有线电视系统的载噪比C/N43dB,则要求前端系统的载噪比(C/N)h为 式中,K为分配系数,若K=0.3,则(C/N)h=48.2dB。前端的输入信号电平应为,(53
10、),(54),在工程上,天线输出电平可以实测,也可以按下式估算:系统的指标分配应根据以下指标分配公式:CMx=CM-20lgK(56)IMx=IM-10lgK(57)CTBx=CTB-20lgK(58),5.3.2 前端系统的组成 1.前端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前端系统的组成方案不同,前端系统的组成也就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常见型。(2)重新调制型。(3)外差型。,图513 常见型前端,图514 重新调制型前端,图515 外差型前端,2.有线电视前端系统的发展过程 从有线电视的发展过程看,前端系统的发展有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的传统型前端系统。第二阶段为逐步发展起来的邻
11、频前端系统.(1)对邻频前端的技术要求 抑制带外成分,使所传输频道的频谱很纯,波形很规则。伴音/图像载波功率比可调,以免伴音载波干扰邻频道图像。,输出信号稳定,邻频道电平差要小。变频和放大部件非线性失真要非常小。采用宽频带高隔离度的混合器作输出。邻频前端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射(高)频处理方式。中频处理方式。中频转换+中频陷波方式。中频转换+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方式。(3)频率相关技术第三阶段为新一代组合式邻频前端。,图516 中频处理方式,前端设备 1.前端系统中的放大器 前端系统中的放大器,按结构和实用性可分天线放大器、频道放大器和高电平输出(功率)放大器等几种。(1)天线放大器
12、。(2)频道放大器。(3)高电平输出放大器。,图517 用宽带型天线放大器和频道滤波器 组成频道型天线放大器,图518频道放大器工作原理(a)手动增益调节频道放大器;(b)自动增益调节频道放大器,2.频道转换器 频道转换器是只进行载频搬移而不改变频谱结构的频率变换器,主要有以下几种:U-V转换器。将UHF的电视信号转换成VHF的电视信号,在VHF较低频率上传输,容易保证信号质量和降低系统成本。U-Z转换器。采用增补频道进行信号传输时需要U-Z转换器。V-U转换器。在全频道有线电视系统中,可以用V-U转换器把VHF的电视信号转换为UHF的电视信号。V-V转换器。在强场强区,为了克服空间波直接窜入
13、高频头而形成前重影,往往采用V-V转换器。,频道转换器从工作原理上分,有一次变频和二次变频两种。前者结构简单、体积小,但存在许多干扰,而且涉及的品种多。后者干扰少、品种也少,易实现系列化,但是体积大,成本高。一次变频的频道转换器的原理框图示于图519。为保证频谱不倒置,通常采用低本振取差频方式,即fP2=fP1-fL。,图519 一次变频频道转换器,图520 二次变频频道转换器,表55 频道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3.频道处理器 频道处理器有两种类型,即外差型和解调-调制型。与二次变频的频道转换器相比,它主要多了中频处理器和中频AGC两部分。因此,它可以在中频将图像与伴音进行分离,并进行伴音电平
14、的调节;然后,再与图像信号进行混合。图521为一PAL/DK制电视频道处理器框图。解调-调制型频道处理器主要用于通过微波中继的超大型系统,而一般常用的是外差型。,4.调制器 调制器是将视频和音频信号变换成射频电视信号的装置,它常与录像机、摄像机、卫星接收机等配合使用。调制器有高频(直接)调制和中频调制两种方案,且常常使用后者。高频直接调制方案的框图如图522所示。调制电路大多采用三极管高电平调制方式,输出幅度大,失真和干扰也大。,图521 频道处理器框图,图522 高频直接调制器,图523 中频调制器,5.混合器 混合器是把两路或多路信号混合成一路输出的设备。其主要技术指标是:插入损耗(要小)
15、、隔离度(要大,一般要求20dB)、带外衰减(要大)、输入输出阻抗(通常为75)。,图524 混合器举例,6.导频信号发生器 为了增加干线长度或补偿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电缆衰减量和放大器增益的变化,在干线中要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和自动斜率控制(ASC)。为此,在前端就需要提供一个或两个反映传输电平变化情况的固定频率(幅度也要稳定)的载波信号(导引信号),即导频。,图525 导频信号发生器框图,5.4 传输系统,5.4.1 传输系统概述 传输系统是把前端的电视信号送至分配网络的中间传输部分。在大型有线电视系统中,主要指干线和支线(也可能有超干线);在中、小型有线电视系统中,通常只有支线。,5
16、.4.2 传输媒质 1.射频同轴电缆 有线电视系统传输电视信号通常采用的是射频同轴电缆(简称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在支线中使用较为普遍,在分配网络中几乎都采用同轴电缆,在干线中也可使用同轴电缆。(1)基本结构。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金属管状。铝塑复合带纵包搭接。编织网与铝塑复合带纵包组合。护套。,2)性能 特性阻抗。有线电视系统标准特性阻抗为75。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由下式计算:衰减常数。同轴电缆的衰耗由内、外导体的损耗r和绝缘介质的损耗g两部分组成,即,(59),(510),驻波系数与反射损耗。屏蔽系数与屏蔽衰减。温度特性。(3)同轴电缆的发展与规格 最早的是SYK型实芯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第
17、二阶段以SSYV型化学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为代表。,(511),(512),SYKV纵孔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属于第三代产品。SYWFY型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电缆是第四代同轴电缆。,图527 MC2同轴电缆结构,表56 美国三种同轴电缆的性能比较,2.光缆(1)结构。(2)性能 衰耗特性。频率特性。防干扰性能。寿命。其它性能。,表57 光纤的分类,图528 光缆断面图,3.微波 以微波作为传输媒质的除了国家微波干线的大微波和卫星外,还有单路与多路FM微波、AM微波以及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微波传输有以下特点:频带宽,传输容量大。传输质量高、稳定性强。适应性和灵活性强。投资少,便于维护。,5.4
18、.3 传输方式 1.同轴电缆传输 同轴电缆传输方式是一种在前端和用户之间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质的有线传输方式。,图529 干线传输系统示意图,串接放大器后,系统交调增加,载噪比下降,因此对传输系统中放大器的数目或者传输距离应有所限制。通常,一条干线内串接的放大器应在30个以内。传输距离与系统的上限频率有关,一般上限频率越高,传输距离越短。用同轴电缆传输的电视信号通常为AMVSB信号,前端和用户不需要调制和解调,使用比较方便。传输系统根据网络拓扑的不同,还常使用分支器和分路器(分配器)。,2.光缆传输 光纤的损耗很小,在一定距离内不需放大;光纤的频率特性好,可不需要进行均衡处理。(1)基本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视 原理 有线电视 系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