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探界者”钟扬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3 -“探界者”钟扬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探界者”钟扬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4.3*“探界者”钟扬一、单选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是钟扬为2016年刚刚峻工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自博馆”)参与写作的500多块图文展板之一。B.换言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垫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QC.钟扬曾经这样回忆自己高考的经历,他就读的是如今鼎鼎大名的黄冈中学。D.因为学科跨度大、文字要求高,她先后联系的几家高校都因这个项目难度太大而惋拒。2.A.B.C.D.3.A.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调侃(k d n) 收敛(Ii n) 悲怆(c ng) 跌宕(d a ng) 下列各句
2、中,奇葩(bd)原核(h6)拟南芥(jiS)撰写(ZhUan)奠定(jidn)脑溢血(yi)戛然(jid)担当(ddng)毛坯房(pi)婉拒(W酉n)屋脊(ji)超负荷(h。)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通过钟扬的母亲回忆,钟扬在考上少年班以后就开始补习数学、物理,因为老师说他这两门考得不好。B.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尽管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C.因为学科跨度大、文字要求高,她先后联系的几家高校都因这个项目难度太大而婉拒。D.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以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4.下列各句中,加
3、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就我个人而言,我将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B.钟扬教授在生命科学领域教书育人、因地制宜,培养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C.“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钟扬曾说过的话犹在耳边。D.2017年9月25日,钟扬忙碌的行程在出差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作报告之后戛然而止。5 .下面是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钟扬的颁奖词,横线上应填句子的顺序是()超越海拔六千米,O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你热爱的藏波罗花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不求雕梁画栋,只绽
4、放在高山砾石之间A.B.C.D.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探界者”钟扬喜看稻菽千重浪两篇文章都属于新闻通讯,因为新闻重在及时、真实地反映事实,所以不能运用描写的手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让观点隐含在事实中。B.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青衫,则是指黑色单衣,是唐代高官的专有服饰。C.”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天台四万八千丈的“天台”也是山名。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篇,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二7
5、 .下面对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以事写人,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了袁隆平的科学探索之路,还了解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的精神品格。8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所报道的模范人物张秉贵没有感天动地的宏伟业绩或英雄行为,作者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适当虚构,给我们塑造出一位鲜活的劳动模范。C.“探界者”钟扬记述别人对钟扬的印象及回忆,通过多视角再现钟扬的形象,展现的人物形象不仅全面系统,客观真实,而且感人至深。D.三篇文章选取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劳动者作为报道对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9
6、.第二单元学习任务结束后,同学们根据学习内容,以对联的形式表达对袁降平、张柔贵、钟扬的崇敬之情,以下对联表达最为准确、得体的一组是()辛勤耕耘解决全球温饱不懈探索推动国家发展(袁隆平)一谷倾心为饱千家而立命百畦埋头凭勤己身以济国(袁隆平)区区凡夫一抓准显身手拳拳温情千团火暖人心(张秉贵)勤勉娴熟本领过硬立服务标杆耐心细致热情似火成岗位标兵(张秉贵)初心不改高原踏满足迹使命已达拙作渗尽才思(钟扬)命途连结种子甘作探界先锋情意牵系后生愿为接盘导师(钟扬)A.B.C.D.二、语言表达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科学家把自己
7、的科研成果奉献给人民,用于造福社会,这是其职责所在。我们不好比较这些贡献的大小与影响,因为科学不同,特别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存在差别,。但是,无论从事何种学科专业的科学工作者,。经过科学普及,人们逐渐了解了相关的科技成果,这反过来又促进科学的发展。如果科学家忽视这种责任,就会。三、问答题11 .钟扬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探界者”钟扬12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是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四、现代文阅读阅读课文探界者钟扬,回
8、答问题。种子达人2000年,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经佐琴成为他的行政秘书、后勤主管。那年5月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渡房。经佐琴临时给他找了一个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坯房,当经佐琴愧疚地和钟扬沟通此事时,没想到他毫无怨言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十几年过去了,钟扬和家人的住房仍没有太大改善,只是从毛坯房搬进了一套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屋。这和光鲜亮丽的上海形成了强烈对比,和他后来担任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的职位也产生了巨大反差。为了供孩子上学,钟扬夫妻把唯一的房产卖了,如今的住所是岳父岳母的房子。这个小屋紧挨着一片工地,却住着钟
9、扬一家四口和他的岳父岳母。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从他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据统计,在这十几年间,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O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钟扬要收集种子?“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l3o有些地方甚至100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J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他深扎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
10、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方舟”。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卡车把它们拉回来。“钟扬调侃道。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对于钟扬的博士生、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来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
11、。”“那次,我和扎西次仁(钟扬在西藏的首位植物学博士一一记者注)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拉琼回忆。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一一鼠麹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如今,这些种子静静地沉睡在一个又一个玻璃罐头里,等待着有一天,改变人类的命运。按钟扬的话说,也许那个时候,胖胖的钟
12、教授已经不在了,但是他期待着它们可以派上用场。13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一直到最后,住房条件都没有太大改善,这和光鲜亮丽的上海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和他后来担任的复旦大学的职位产生了巨大反差。B.经过数年的寻找,钟扬自己在“无人区”一一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最终寻获“植物界小白鼠”一一拟南芥,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C.探寻生命的边界时,钟扬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个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的先锋者。D.钟扬无论在上海还是西藏,都为国家的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
13、贡献。1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种子达人”这一部分中的“种子”一语双关,既是指他收集的种子和培养的学生,又是指钟扬自己。B. “生命延续”这部分,西藏大学的老师展示了钟扬2017年6月24日一天的密密麻麻的具体行程安排,这样的精准表述了钟扬“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1C.文中多次引用了钟扬说过的话,直接表现了钟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了钟扬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实、准确、可信。D.钟扬曾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使命感,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奔跑前行,直至生命尽头。14 .“种子达人部分为什么从钟扬的住房写
14、起?15 .从节选部分来看,你认为钟扬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16 .阅读下面一则人物通讯,完成下面小题。当代毕昇:记两院院士王选王光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被人们誉为“当代毕昇二他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他主持开发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占据国内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黑白)出版业市场,以及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 1958年,王选教授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并留校在无线电系当了助教。在此后的3年里,王选一直在计算机硬件第一线上跌打滚爬。然而,1961年他却对自己
15、的研究领域作了重大的调整,以他的话来说,是“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当问及调整研究方向的原因时,王选说:“当时我阅读了国外许多文献,50年代国外有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我赞叹不已,同时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只能欣赏别人的成果,而不能有自己的创新思想?我试图寻找创造的源泉,即那些创新构思的背景,逐步领悟到程序和应用对硬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软件,才算真正懂得计算机。后来的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软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是我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选择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跨领域研究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就
16、像控制论发明者维纳说的那样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科之间的无人空白区上去耕耘,最能取得丰硕成果。1974年8月,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北京大学从1975年开始从事其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工作,王选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这一科研项目。他在调研了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后于1976年做出决策:跨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系统、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对于这一创造性想法,王选有他自己深刻的思考。经过对国内外状况细致的调查分析,他坚信数字式存储(第四代机)将是代表技术发展的方向。科学研
17、究有时可以采取这种迂回策略,用创新的设计,绕过按常规方式发展会遇到的巨大困难,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往往能够走出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2) 王选常说,科学研究本身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几十年来,他淡泊名利,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1975年王选开始研究激光照排时,正病休在家。为了解国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他常拖着病体到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资料。当时条件很艰苦,没有项目经费。王选常常为节省5分钱的公交车费,提前一站下车;为节省复印费,许多资料都是一笔一划手抄下来。而在此后长达18年的科研道路上,王选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但王选从来没有埋怨过生活,他深知科研的乐趣在哪里
18、。他十分推崇这样一句话献身于科学研究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几十年的科研攻关,有三件事让王选教授兴奋不已:一是在攻克技术难关时,冥思苦想,几周睡不好觉,忽然一天半夜灵机一动,想出绝招,使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愉快和享受是难以形容的。二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广泛采用,这种成就感是金钱所买不来的,是最大的酬报。三是发现年轻的杰出人才并委之以重任。3)扶植新秀,甘为人梯1993年,56岁的王选又一次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他说:“今后看我贡献的大小,主要看培育出多少个年轻人J有些人开始又不理解了,人家6
19、0多岁的老人在一线搞科研的也很多,王选是不是想“见好就收”?但王选心里很清楚,他深刻地意识到并非每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欢迎年长者。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年轻人具有明显的优势。他说自己的两次创造高峰一一1964年从事软硬件研究和1975年研制激光照排项目,分别只有27岁和38岁。慧眼金睛,识千里良驹。在王选教授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1993年方正研究院任命肖建国(36岁)、阳振坤(28岁)、汤炽(28岁)三位年轻人担任研究室主任。肖建国主持完成了第一个中文彩色报纸编排系统,汤炽提出并主持实现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新一代排版软件;而阳振坤博士也领导完成了由我国独立
20、研制的PostScriptLever2照排系统。王选教授杰出的科技成就和人格魅力,感召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正在为我国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事业奉献着青春和才智。(选自光明日报)(1)本文和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都刻画了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对这四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和探界者”钟杨主要展现科学家重视实践、实事求是的精神。B.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这两篇文章,作者使用鲜明个性化的语言,使张秉贵、钟杨这两个人物形象活了起来。C.本文多次引用王选院士的话,更
21、好地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也使作品更具真实性,增添可读性。D.“几十年来,他淡泊名利,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慧眼金睛,识千里良驹”这些语句体现了新闻报道者的立场。(2)人物通讯往往会选择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品格,本文主要择取了三个典型事件对王选院士进行了报道,本文已就第三个事件拟写出小标题,请拟写第一、第二个事件小标题,要求能概括典型事迹,每个小标题不超过12个字。1)2)3)扶植新秀,甘为人梯(3)人物通讯时常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请从本文找出典型的细节描写,并结合文本说说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五、写作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
22、的去生活,活出诗意,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有人希望成为青年毛泽东,做一个时代的弄潮儿,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人愿意成为张秉贵,做一个售货员,用“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有人梦想成为钟扬,做一位“探界者”,活出“生命的高度”。或象李白一样,热切地追求理想和自由;或象陶渊明一样,在喧嚣现代社会里寻一方净土。或变身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或梦回南宋,成为田夫家的一员,唱着插秧歌,享受劳动的快乐。上述这些人物,哪一个是你最喜欢的?请从中自选一位,填在下面的题目上。请以“假如我与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补充完整目,文体特征鲜明;写作中不得暴露真实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
23、答案解析部分1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常见的字形的识记方式。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A项,“峻工”应改为“竣工”;B项,“垫定”应改为“奠定”;D项,“惋拒”应改为“婉拒二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界者”钟扬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探界者 钟扬 同步 练习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