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半导体器.ppt
《电力半导体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半导体器.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电力半导体器件,1.1 电力半导体器件种类与特点 1.2功率二极管 1.3 功率晶体管 1.4 功率场效应管 1.5 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 1.6 晶闸管 1.7 晶闸管的派生器件 1.8 主要电力半导体器件特性比较,1.1 电力半导体器件种类与特点,1.1.1 半导体器件分类 从功率等级来分类 有微功率器件、小功率器件、大功率器件等等制造材料分类 有锗管、硅管等等从导电机理分类 有双极型器件、单极型器件、混合型器件等等 从控制方式来分类 可分为不可控器件、半可控器件和全可控器件三类器件,1.1.2 电力半导体器件使用特点,电力半导体器件稳态时通常工作在饱和导通与截止两种工作状态。饱和
2、导通时,器件压降很小,而截止时它的漏电流小得可以忽略,这样在饱和导通与截止两种工作状态下的损耗都很小,器件近似于理想的开关 但需要指出的是,电力半导体器件在开关状态转换过程时并不是瞬时完成的(所需时间称开关时间),而是要经过一个转换过程(称开关过程),图1-1:简单的bjt电路,例如,图1-1所示电路中,当工作在饱和导通状态时管压降,的管耗,截止的漏电流,即截止时的管耗。如果 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时,设,则 的管耗。,从使用角度出发,主要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查电力半导体器件的性能特点:导通压降 运行频率 器件容量 耐冲击能力 可靠性 此外,诸如控制功率、可串并联运行的难易程度、价格等等也是选择电力
3、半导体器件应考虑的因数。,1.1.3 电力半导体器件发展水平,在整流管类中,快速恢复二极管将有较大的发展在高压直流输电中,晶闸管(光控晶闸管)将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在功率晶体管类中,以IGBT发展最为迅速,1.2功率二极管,1.2.1 二极管工作原理与伏安特性 它具单向导电性 当外加正向电压(P区加正、N区加负)时,PN结导通,形成电流 二极管外加反向偏压(P区加负、N区加正)时,所以反向电流非常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1-3所示。,图1-2二极管耗尽层与少数载流子浓度分布,图1-3二极管伏安特性,1.2.2 功率二极管开关特性,关断过程的三个时间段。反相恢复时间,反相恢复电流。,研究二极管关断
4、过程的电路,二极管关断过程的波形,功率二极管开通时间很短,一般可以忽略不计,但二极管的关断过程较复杂,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视。,1.3 功率晶体管,图1-6 BJT内部结构与元件符号(a)BJT内部结构;(b)元件符号,BJT是一种双极型半导体器件,即其内部电流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形成。基本结构有NPN和PNP两种。为了提高BJT耐压,一般采用NPvN三重扩散结构(图1-6)。,图1-7 集电极耐压与单位发射面积电流密度关系,功率晶体管BJT一般是指壳温为25时功耗大于1W的晶体管,1.3.2 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图1-8 BJT三种基本电路,(a)共发射极电路,(b)共基极电路,(c)共集电
5、极电路,系数 是共基极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亦称电流传输比,称为共射极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若接近于1,则的数值会很大,它反映了BJT的放大能力,就是用较小的基极电流IB可以控制大的集电极电流IC,BJT共发射极电路的输出特性,图1-10 BJT共发射极电路的输出特性,该图表示集电极电流IC 与集射极电压UCE的关系,其参变量为IB,特性上的四个区域反映了BJT的四种工作状态。在晶体管关断状态时,基极电流IB0,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即使很高,但发射结与集电结均处于反向偏置,即UBE0,UBC0,UBC(IC/)时,晶体管就充分饱和了。这时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是正向偏置,即UBE0,UBC0,电流增益和导
6、通压降UCE均达到最小值,BJT进入饱和区(IV区)。BJT工作在饱和区,相当于处于导通状态的开关。,BJT的开关特性,图1-11 BJT的开关特性,当基极回路输入一幅值为UP(UPUBB)的正脉冲信号时,基极电流立即上升到,在IB的作用下,发射结逐渐由反偏变为正偏,BJT由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上升到负载电阻压降。集电极电流IC上升到负载电阻压降,集电结变为零偏甚至正偏,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压降UCE0,BJT工作在饱和状态,BJT相当于闭合的开关。,当基极输入脉冲为负或零时,BJT的发时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向偏置,集电极电流逐渐下降到ICICEO0,因此负载电阻RL上的压降可以
7、忽略不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压降UCEUCC,即BJT工作在截止状态,BJT相当于一断开的开关,BJT的开关特性,图1-11 BJT的开关特性,图1-11 b)中的ton叫开通时间,它表示BJT由截止状态过渡到导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它由延迟时间td和上升时间tr两部分组成,ton=td+tr。td为延迟时间,表示从加入驱动脉冲,到集电极电流上升到0.1ICsa所需要的时间 tr为上升时间,表示集电极电流从0.1ICsa上升到0.9ICsa所需要的时间。toff叫关断时间,表示BJT由导通状态过渡到截止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它由存贮时间ts和下降时间tf组成,toff=ts+tf。ts为存贮时间,
8、表示输入脉冲由正跳变到零时刻开始,直到集电极电流下降到0.9ICsa所需要的时间。tf为下降时间,表示集电极电流从0.9ICsa下降到0.1ICsa所需要的时间。,图1-12 功率晶体管的开关损耗,1.3.4 BJT的二次击穿,图1-13 二次击穿实验曲线,图1-14 二次击穿临界线,反偏二次击穿触发功率 零偏二次击穿触发功率 正偏二次击穿触发功率,在二次击穿现象中,当第一次雪崩击穿后,从电流上升到ISB,再到触发产生二次击穿的时间延迟,称为触发时间。意味着BJT工作点进入一次击穿区时,并不立即产生二次击穿,而要有一个触发时间。当加在BJT上的能量超过临界值(触发能量)时,才产生二次击穿,也就
9、是说二次击穿需要能量。,(二)BJT的安全工作区(SOA),BJT工作的安全范围由图1-15所示的几条曲线限定:集电极最大允许直流电流线ICM,由集电极允许承受的最大电流决定;集电极允许最高电压UCE0,由雪崩击穿决定;集电极直流功率耗散线PCM,由热阻决定;二次击穿临界线PSB,由二次击穿触发功率决定。,图1-15 BJT的安全工作区,图1-16 不同工作状态下BJT的安全工作区(a)正向偏置安全工作区;(b)反向偏置安全工作区,从图1-16可以看出BJT的反向偏置安全工作区比正偏时大得多可以在元件关断瞬间,想办法使元件真正置于反偏工作状态,即对BJT基极驱动电路,在元件截止时,施加负的基射
10、极电压。来利用反偏安全工作区的特性,1.3.5 达林顿BJT与BJT模块,图1-17 达林顿BJT的等效电路,达林顿BJT有以下特点:1 共射极电流增益值大,图1-18 BJT模块的等效电路,BJT模块除了有上述达林顿BJT的特点外,还有如下优点:1)它是能量高度集中的组合器件,大大缩小了变换器的体积;2)有电绝缘且传热好的固定底座,安装使用很方便;3)内含续流二极管减少了线路电感,降低了器件关断时电流变化率造成的过电压。,2 饱和压降UCEsa较高 3 关断速度减慢 ts=ts1+ts2,1.4 功率场效应管,1.4.1 概述,功率场效应管,即功率MOSFET(Metal Oxide Sem
11、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是一种单极型的电压控制器件,有驱动功率小、工作速度高、无二次击穿、安全工作区宽等显著优点。在中小功率的高性能开关电源、斩波器、逆变器中,功率场效应管成为双极型晶体管的竞争对手,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图1-19 功率场效应管结构图(a)“T”MOSFET;(b)“V”MOSFET,1.4.2 MOSFET的基本特性,1;转移特性,图1-20N沟道型MOSFET的转移特性,只有UGS大于门槛电压UGS(th)才有漏极电流ID流过,在ID较大时,ID和UGS近似为线性关系,亦即跨导gFS为常数:,U GS10V之后,MOS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半导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9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