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观潮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观潮同步练习(含解析)部编版语文四上第一单元1观潮单选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震动(Zhen)闷雷(m6n)B.鼎沸(ding)哀号(ho)C.霎时(ChG)薄雾(b6)D.隆隆(16ng)踮着脚(din)拼写让生字走进语境。清晨,大海上空笼罩着蒙蒙的薄雾。不一会儿,IdngChdo奔腾而来,youru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拍打着kuanku的dddI。随着旭日的冉冉升起,海边又ZhUjian恢复了平静。选择填空选出加点字意思和所给词语中相同的一项。(1)天下奇观A.悲观B.景观C.观潮D.道观(2)横贯江面A.贯穿B.连贯C.万贯D.鱼贯而入选择填空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再完
2、成练习(填序号)。(1)A.鼎沸B.风平C.浩浩D.水天E.浪吼F.地裂(2)根据课文内容给词语分类。形容人多:描写潮水的声音:描写江面或潮水的样子:(3)选词填空。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潮来时,江面上潮水声如。海堤上,听不出他们在说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按要求写句子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仿写句子)雨越下越大,好像。(2)读句子,想象画面,下图对应的句子是A.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B.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C.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
3、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作者按照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A.由近到远B.由远到近C.从上到下D,从下到上(2
4、)选文读起来很有画面感,我能从和两个角度来想象潮来时的画面。我能通过“水墙”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我能通过“白色战马”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我能通过“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心情。由“人声鼎沸”“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4)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分句将“浪潮”比作”,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第二个分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O(5)下列诗句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按要求写句子请你
5、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试着写一写火车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火车越来越近,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选做题)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中“盛”的意思是A.多,大B.程度深C.深厚D,普遍,广泛(2)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对潮水进行描绘。写“形”的部分是“、”,写“色”的词语是“、二写“声”和“势”的部分是“(填原文)答案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拼读时要注意读准确。“闷”是多音字,读mn时,可组词“愁闷、闷闷不乐”等;读n
6、时,可组词“闷热、闷头苦干”等。“霎时”的“霎读sh不读acha二2 .【答案】浪潮;犹如;宽阔;大堤;逐渐【解析】本题考查拼写词语的能力。拼读时要细心,一边根据拼音、句意来推断,一边结合所学内容来思考。书写时要注意:“犹”右面是“尤”,不是“龙”;“大堤”的“堤”跟“土”有关,是提土旁;“逐渐的“逐”不要多加点。3 .【答案】(1) B(2) A【解析】(2)本题考查多义字的字义。理解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判断。如第(2)题,“横贯江面”的意思是从江此岸直通彼岸,“横贯”指横着通过去,“贯”的意思是贯通,跟“贯穿”的“贯”意思相同。4 .【答案】(1)人;声;浪;静;荡;荡;相;接;风;号;
7、山;崩(2) A;EF;BCD。(3) B;E;F;A;D【解析】(3)本题考查对课文中四字词语的积累、理解及运用。在选词填空时,既要熟悉课文,又要注意分析提示语。注意“潮来之前”与“潮来时”形成对比,因此第一、二空填一对反义词,即“风平浪静”和“风号浪吼”“山崩地裂”与“人声鼎沸都是写声音的,但“山崩地裂”形容声音巨大,因此填入第三空最恰当。根据提示语“听不出他们在说什么可知,第四空只能填“人声鼎沸”。“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因此填在最后一空最合适。5 .【答案】(1)示例:无数颗断线的珍珠洒落下来(2) B【解析】(1)本题考查仿写比喻句的能力。比喻一般是用具体、浅显的事物来代替抽
8、象、难理解的事物,这样既生动形象,又便于读者理解。例句中把隆隆的响声比作闷雷,让人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仿写句子时,要写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描写对象是“雨”,从样子上来看,将其比作断线的珍珠较恰当。(2)本题考查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能力。读句子时,要依据景物描写,想象画面,让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A句写出了潮来前江面平静的样子,B句写出了潮刚来时的情景,C句写出了潮头西去,余波涌来的情景。根据图片的画面可以判断出答案是Bo6 .【答案】(1) B(2)样子;声音;示例:非常高,而且很整齐;是白色的,水势很急;山崩地裂声音巨大。(3)急切;人们的激动和惊喜(4)千万匹白色战马;声势浩大;示例:汹涌澎
9、湃;气势磅礴。(5) A【解析】(1)本题考查描写顺序。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等语句,很容易判断出作者的描写顺序是由远到近0(2)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想象画面的能力。想象画面时,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如“水墙”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墙一定是非常平整、高大的;“白色”写出了浪潮的颜色,而“战马”又不是一般的马匹,表现出浪潮汹涌澎湃的气势。我们还可以抓住文中其他相关词语,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来想象画面。(3)本题考查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的能力。“踮着脚”通过动作写出了人们急切的心情。从听到隆隆的响声时“人声鼎沸”,到出现白线时的“人群又沸腾起来、都能够体
10、会到人们见到钱塘江大潮时的激动和惊喜。(4)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词语积累。第一个分句中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生动形象,使浪潮非凡的气势得到充分体现。第二个分句中,浪潮的声音不可能把大地震得颤动起来,这样夸大事实,是为了突出大潮的声势浩大的特点。这种故意言过其实,对人、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的修辞手法叫夸张。最后,我们应该注重培养随时积累四字词语的习惯,例如学了观潮,我们可以从课外积累形容钱塘江大潮的四字词语,如:雄奇壮观、铺天盖地、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等。(5)本题考查对诗句、课文的理解。A项中诗句的意思是:农历八月,浪涛呼啸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
11、山石,又反弹回来B项中诗句的意思是: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选文描写的是浪潮来时声势浩大的情景,很显然应选Ao7 .【答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轨道上奔驰着;声音越来越大,轰隆轰隆地穿过山洞,震耳欲聋。【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课文第四自然段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从样子和声音两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画面。因此,我们也应该分别从样子和声音两个方面描写火车来时的画面。8 .【答案】(1) A(2)仅如银线;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银;玉;雪;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解析】(1)本题考查对字义的理解。结合课文可知,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应解释为“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大(的时候),故选Ao(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这篇文言文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等简短的几个词,把大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了。阅读时可以结合课文的句子来帮助理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