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监控系统设计.ppt
《火灾监控系统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监控系统设计.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火灾监控系统、火灾通讯广播和消防疏导系统为核心防火设备;以消火栓系统、水喷淋系统、水雾(细水雾)系统、消防炮系统、防排烟系统、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等为主要灭火设施;并通过消防控制中心协调控制,完成对火灾的有效探测、数据信息处理、火灾报警与消防设备联锁动作、自动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共同构成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系统,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第九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第三节 电气火灾探测系统第四节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2,一、火灾探测器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
2、系统分类,火灾探测器可按其探测的火灾特征参数、监视范围、复位功能、拆卸性能等进行分类。(一)根据探测火灾特征参数分类 火灾探测器根据其探测火灾特征参数的不同,可以分为感烟、感温、感光、气体、复合等五种基本类型:1.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异常温度、温升速率和温差变化等参数的探测器。2.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悬浮在大气中的燃烧和/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探测器,进一步可分为离子感烟、光电感烟、红外光束、吸气型等等。,3,一、火灾探测器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一)根据探测火灾特征参数分类 火灾探测器根据其探测火灾特征参数的不同,可以分为感烟、感温、感光、气体、复合等五
3、种基本类型:3.感光火灾探测器:响应火焰发出的特定波段电磁辐射的探测器,又称火焰探测器,进一步可分为紫外、红外及复合式等类型。4.气体火灾探测器:响应燃烧或热解产生的气体的火灾探测器。5.复合火灾探测器:将多种探测原理集中于一身的探测器,它进一步又可分为烟温复合、红外紫外复合等火灾探测器。,4,一、火灾探测器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一)根据探测火灾特征参数分类 特殊类型的火灾探测器:(1)图像型火灾探测器:使用摄像机、红外热成像器件等视频设备获取监控现场视频信息;(2)漏电流感应型火灾探测器:探测泄漏电流大小的火灾探测器;(3)静电感应型火灾探测器:探测静电电位
4、高低的火灾探测器;(4)微压差型火灾探测器;(5)超声波火灾探测器:利用超声原理探测火灾的火灾探测器等。,5,一、火灾探测器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二)根据监视范围分类 火灾探测器根据其监视范围的不同,分为点型火灾探测器和线型火灾探测器。1.点型火灾探测器:响应传感器附近的火灾特征参数的探测器。2.线型火灾探测器:响应某一连续路线附近的火灾特征参数的探测器。另多点型火灾探测器:响应多个传感器(例如热电偶)附近的火灾特征参数的探测器。,6,一、火灾探测器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三)根据其是否具有复位(恢复)功能分类 火灾探测器根据其
5、是否具有复位功能,分为可复位探测器和不可复位探测器两种。1.可复位探测器:在响应后和在引起响应的条件终止时,不更换任何组件即可从报警状态恢复到监视状态的探测器。2.不可复位探测器:在响应后不能恢复到正常监视状态的探测器。,7,一、火灾探测器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四)根据其是否具有可拆卸性分类 火灾探测器根据其维修和保养时是否具有可拆卸性,分为可拆卸探测器和不可拆卸探测器两种类型。1.可拆卸探测器:探测器设计成容易从正常运行位置上拆下来,以方便维修和保养。2.不可拆卸探测器:在维修和保养时,探测器设计成不容易从正常运行位置上拆下来。,8,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分
6、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一种手动触发器件,它通过手动操作报警按钮的启动机构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按编码方式分:编码型报警按钮与非编码型报警按钮。,9,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保护对象及设立的消防安全目标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一)区域报警系统(二)集中报警系统(三)控制中心报警系统,10,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一)区域报警系统 区域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
7、组成,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区域报警系统的组成如图9-1所示。,图9-1 区域报警系统的组成示意图,11,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二)集中报警系统 集中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集中报警系统的组成如图9-2所示。,12,图9-2 集中报警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三)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
8、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且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组成如图9-3所示。,13,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系统分类,图9-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三)控制中心报警系统,14,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有火灾探测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功能;同时具有对相关消防设备实现状态监测、管理和控制的功能。一、系统形式选择与设计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和设计要求与保护对象及消防安全目标的设立直接相关。正确理解火灾发生、发展的过程和
9、阶段,对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尽早发现火灾、及时报警、启动有关消防设施引导人员疏散,如果火灾发展到需要启动自动灭火设施的程度,就应启动相应的自动灭火设施,扑灭初期火灾,防止火灾蔓延。,15,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一、系统形式选择与设计要求(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 1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宜采用区域报警系统;2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需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并应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3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
10、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16,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一、系统形式选择与设计要求(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1.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1)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2)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员值班的场所;(3)系统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该装置应具有传输表9-1所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系统未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应设置火警传输设备。,17,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一、系统形式选择与设计要求(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2.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1)系统应由火
11、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2)系统中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等起到集中控制作用的消防设备,均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3)系统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具有有关信息的功能。,18,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一、系统形式选择与设计要求(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1)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其中一个为主消防控制室;(2)主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并
12、应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设备;各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之间可以互相传输并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3)系统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具有有关信息的功能。,19,(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表9-1 火灾报警、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20,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一、系统形式选择与设计要求(三)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1.报警区域的划分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可将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也可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电缆隧道的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封闭长度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相连的3个封闭长度区间;道
13、路隧道的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超过150m;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报警区域应由一个储罐区组成,每个50000m及以上的外浮顶储罐应单独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21,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三)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2.探测区域的划分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1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为20m100m。下列场所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1)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
14、烟楼梯间;(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3)电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4)建筑物闷顶、夹层。,22,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二、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一)火灾探测器选择的一般规定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火灾探测器。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
15、应选择火焰探测器。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期探测的场所,宜增设CO火灾探测器。,23,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二、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一)火灾探测器选择的一般规定 对使用、生产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汽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应根据保护场所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燃烧材料的分析,并根据火灾探测器的类型、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等选择相应的火灾探测器,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火灾探测器。同一探测区域内设置多个火灾探测器时,可选择具有复合判断火灾功能的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24,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二、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二)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对不同高度的房间,可按
16、表9-2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注:表中A1、A2、B、C、D、E、F、G为点型感温探测器的不同类别,其具体参数应符合表9-3的规定。,25,表9-2 对不同高度的房间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表9-3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26,二、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二)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对不同高度的房间,可按表9-2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二)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2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商场等;计算机房、通信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楼梯、走道、电梯机房、车库等;书库、档案库等。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7、场所,不宜选择点型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气流速度大于5m/s;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27,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二)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可能产生蒸汽和油雾;高海拔地区;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等。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且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典型应用温度和最高应用温度选择适当类别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可能发生无烟火灾;有大量粉尘;吸烟室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或蒸汽滞留的场所;厨房
18、、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需要联动熄灭“安全出口”标志灯的安全出口内侧;其他无人滞留、且不适合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但发生火灾时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28,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二)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6可能产生阴燃或发生火灾不及时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温度在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择定温探测器;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不宜选择具有差温特性的探测器。7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火焰探测器或图像型火焰探测器: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可能发生液体燃烧等无阴燃阶段的火灾;需要对火焰做出快速反应。,29,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二)点
19、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8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火焰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焰探测器: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探测器的“视线”易被油雾、烟雾、水雾和冰雪遮挡;探测区域内的可燃物是金属和无机物;探测器易受阳光、白炽灯等光源直接或间接照射。9探测区域内正常情况下有高温物体的场所,不宜选择单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10正常情况下有阳光、明火作业,探测器易受X射线、弧光和闪电等影响的场所,不宜选择紫外火焰探测器。,30,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二)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1下列场所宜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使用可燃气体的场所;燃气站和燃气表房以及存储液化石油气罐的场所;其他散发可燃气体
20、和可燃蒸汽的场所。12在火灾初期产生CO的下列场所可选择点型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烟雾不容易对流或顶棚下方有热屏障的场所;在棚顶上无法安装其他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场所;需要多信号复合报警的场所。13污物较多且必须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应选择间断吸气的点型采样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或具有过滤网和管路自清洗功能的管路采样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31,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三)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无遮挡的大空间或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宜选择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可能产生蒸汽和油雾;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固定探测器的建筑结
21、构由于振动等原因会产生较大位移的场所。3下列场所或部位,宜选择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桥架;不易安装点型探测器的夹层、闷顶;各种皮带输送装置;其他环境恶劣不适合点型探测器安装的场所。,32,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三)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4下列场所或部位,宜选择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除液化石油气外的石油储罐;需要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易燃易爆场所;需要监测环境温度的地下空间等场所宜设置具有实时温度监测功能的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公路隧道、敷设动力电缆的铁路隧道和城市地铁隧道等。5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保证其不动作温度符合设置场所的最高环境温度的要
22、求。,33,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四)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下列场所宜选择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具有高速气流的场所;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的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高度超过12m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低温场所;需要进行隐蔽探测的场所;需要进行火灾早期探测的重要场所;人员不宜进入的场所。2灰尘比较大的场所,不应选择没有过滤网和管路自清洗功能的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34,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三、系统设备的设计及设置 系统设备的设计及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实际工程的使用性质,常住人员、流动人员和保护对象现场实际状况等因素,综合判断考虑。(一)系统参数兼容性要求 火灾自
23、动报警系统中的系统设备及与其连接的各类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GB22134-2008等标准的规定。,35,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三、系统设备的设计及设置(二)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设计容量 1.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计容量 任意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点,其中每一总线回路连结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2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2.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设计容量 任意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不应超过1600点,每一联动
24、总线回路连结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1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36,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三、系统设备的设计及设置(三)总线短路隔离器的设计参数 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四)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设置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或有人员值班的房间和场所。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 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25、。,37,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三、系统设备的设计及设置(四)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设置 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中的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可设置在无人员值班的场所:1本区域内无需要手动控制的消防联动设备;2本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所有信息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上均有显示,且能接收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联动控制信号,并自动启动相应的消防设备;3设置的场所只有值班人员可以进入。,38,第二节 系统设计要求,三、系统设备的设计及设置(五)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1.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半径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和A1、A2、B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灾 监控 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