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ppt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2 回弹法,3 超声回弹综合法,4 局部(半、微)破损法,5 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1 概 述,6 其它无损检测技术,1 概 述,一、应用背景,二、方法简介,三、相关标准,一、应用背景,不能反映混凝土的施工及养护质量;不能反映结构各部位混凝土强度质量,评价均匀性不全面;当无试件或对试件的制作、养护、抗压试验等条件有怀疑时,无法评价验收混凝土强度;不能反映结构老化或意外损伤后的强度;不能反映特殊工艺生产的构件混凝土强度(如喷射、离心、挤压、振动模压等);不能进行多次试验(如观测强度发展或外界因素的影响等)。,用标准试件评价混凝土质量的缺点:,一、应用背景,试件不足或没有试件可疑
2、(材料用量、配合比)试件结果不符合强度要求,混凝土合格性的判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维修、加固、改建,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条件下,在混凝土结构构件原位上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和缺陷进行直接定量检测的技术,二、检测方法简介,1.检测混凝土的强度,2.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3.几何尺寸检测,回弹法综合法拔出法钻芯法,超声法冲击回波法雷达波反射法红外热谱法,钢筋位置、保护层、板面、道面、墙面厚度,冲击回波法电磁法雷达波反射法,三、相关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3、技术规程(CECS 03:88)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94)基桩低应变动力测桩规程(JGJ/T 93-9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2 回弹法,二、回弹仪,三、影响测强关系的因素,一、概 述,六、工程
4、实例,五、检测要点,四、测强曲线的建立,一、概 述,1.基本原理,表面硬度法的一种1948年瑞士斯密特(Schmidt)发明回弹仪,能量损失:塑性变形吸收的能量 结构振动所消耗的能量 回弹仪各部件摩擦消耗的能量,一、概 述,2.应用场合,3.适用条件,根据回弹值检验结构混凝土质量均匀性对比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某些工艺要求推定混凝土强度确定结构混凝土的质量疑问区,以进行进一步检测,原材料应符合现行标准,掺或不掺各种掺合料人工、机械搅拌或泵送混凝土自然养护龄期7-2000天强度10-70MPa,一、概 述,4.使用限制,5.回弹法的特点,表层与内部不能有明显差异超过回弹测强曲线限定的龄期,碳化过深超
5、过回弹测强曲线限定的强度(10-70MPa),无损伤,可复测仪器轻便,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试费用低测试速度快,可做较多数量,代表性高可以基本反映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规律只反映表面强度,表面不平整,有疏松、麻面、蜂窝,有浮浆、污物表层有损伤(受冻、火烧、化学腐蚀等)表层潮湿内部有缺陷,二、回弹仪,1.构造和规格,2.标准状态,重 型:26.42J 大型构件、路面、大体积混凝土中 型:2.207J 一般建筑物、普通构件轻 型:0.98J 轻质材料(砖、轻砼)、薄壁构件特轻型:0.27J 砂浆,标称动能2.207J钢砧率定值802(洛氏硬度602,205)锤与杆碰撞瞬间,拉簧处于自由状态,弹击锤起
6、跳点位于0刻度,装配尺寸及性能:拉簧有效自由长度L061.5mm(此值增大回弹值偏低)弹击锤冲击长度Lp75.0mm,拉簧刚度785N/m(大而偏低)重锤起跳点:100,二、回弹仪,3.常规保养,4.回弹仪的检定,使用期限:半年;累计弹击次数:6000;仪器遭撞击、损害,更换零部件;新出厂仪器。,超过2000次常规保养清洗中心导杆、弹击锤、弹击杆内孔和冲击面,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它部位不得抹油;清理机壳内壁,检查指针摩擦力;保养后应进行率定。,三、影响测强关系的因素,1.原材料,4.成型面和测试方向,2.成型及养护方法,3.龄期的影响,三、影响测强关系的因素,1.原材料,2.成型及养护
7、方法,水泥品种及用量:碳化速度、混凝土强度骨 料:品种及粒径均无显著影响外加剂:除引气剂外无显著影响,成型方法:只要内部密实,无影响;模板:无显著影响;养护方法:含水率的影响。,三、影响测强关系的因素,1.原材料,4.成型面和测试方向,2.成型及养护方法,3.龄期的影响,碳化深度综合了水泥品种和用量、龄期、环境条件,钢筋、表面石子、泌水,5.其它影响因素,四、测强曲线的建立,1.测强曲线的分类,统一曲线:平均相对误差15,相对标准差18;地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14,相对标准差17;专用曲线:平均相对误差12,相对标准差14;,四、测强曲线的建立,1.测强曲线的分类,2.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1
8、)试件成型,五个强度等级;每个等级制作标准试块2组;同材料、同工艺;同条件养护;,加压3080kN;相对两侧面共计16点;点与点、边缘不小于30;避开石子和气孔回弹值精确到1;平均值精确至0.1(Rm)按GB/T50081检测混凝土强度。,(2)回弹和测强,(3)回归分析,五、检测要点,1.搜集资料,2.确定检测(抽样)方案,3.测区的布置,4.测点的布置及回弹,5.碳化深度的检测,6.数据处理,五、检测要点,1.搜集资料,(1)工程概况,(2)施工情况,混凝土生产与输送方式,模板、浇筑、养护情况成型日期等。,(3)检测目的,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结构或构件名称、尺寸、数量及强
9、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生产厂家;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五、检测要点,2.确定检测(抽样)方案,(1)单个检测,(2)批量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基本相同;成型及养护条件基本一致;龄期相近;同类结构或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同一层柱可作为一个批量进行检测;同一层梁、板作为另一个批量进行检测;常规质量监督和验收,应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安全鉴定,以主要受力构件为主,如主梁、大跨度板、悬挑构件等;质量事故处理依据,应
10、由设计等单位提出;当混凝土强度离散性较大时,应扩大抽样数量。,五、检测要点,2.确定检测(抽样)方案,五、检测要点,2.确定检测(抽样)方案,A 一般施工质量检测B 结构质量或性能检测C 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五、检测要点,3.测区的布置,(1)数量,(2)位置,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3)其它,间距控制在2m以内,面积宜控制在0.04m2以内;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不宜大于0.5m,不宜小于0.2m;宜布置在关键受力受力部位和易产生缺陷的部位;最好选择在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且均匀分布;尽量使仪器处于水平方
11、向。,一般构件不应少于10个,小构件(4.5m0.3m)5个,检测面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和杂物;避开石子和钢筋,但不应故意避开受力、薄弱部位;必要的加固;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五、检测要点,4.测点的布置及回弹,在测区内进行的一个检测点,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回弹值读数估计至1。,五、检测要点,5.碳化深度的检测,不少于30的测区;极差大于2.0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精确至0.5mm。,五、检测要点,6.数据处理,(1)计算
12、测区强度值,计算测区回弹平均值(去掉最大最小各3个),精确到0.1;回弹值修正:先非水平方向修正;后表面、底面修正;换算测区强度;钻芯或同条件养护试件修正。,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曲线计算得到的该检测单元的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五、检测要点,6.数据处理,(1)计算测区强度值,(2)结构或构件强度的确定(3种情况),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0MPa时,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五
13、、检测要点,6.数据处理,(1)计算测区强度值,(2)结构或构件强度的确定,对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六、工程实例,某住宅小区为地上26层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对指定的12面墙体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法检测。,把指定层的一面墙作为一个构件进行抽检(共12个);每个抽检的构件侧面布置10个测区;每个测区测取16个回弹值;同时随机选取30%的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选取6个测区为取芯位置钻取芯样。,单个构件混凝土强度计算汇总表,六、工程实例,某住宅小区为地上26层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对指定的12
14、面墙体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法检测。,本批构件平均强度m=36.1MPa,标准差s=0.92MPa4.5MPa可以作为一批构件;强度推定值=m-1.645s=34.6MPa;不符合设计强度等级C35要求。,2 超声回弹综合法,三、影响测强关系的因素,一、概 述,六、工程实例,五、检测要点,四、测强曲线的建立,二、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一、概 述,1.基本原理,两种以上方法的综合使用,互相弥补,弥补相互的不足回弹法只反映表层砼弹性性能,声速能反映全断面的弹性性能;对低强度砼回弹法不敏感;对高强度砼声速随强度的变化幅度不大。,减少龄期和含水率的影响(对反映强度的作用相反)龄期长导致声速的增长率下降,碳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 无损 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