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工程第十一章.ppt
《材料表面工程第十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表面工程第十一章.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气相沉积,11-1 物理气相沉积(PVD)11-2 化学气相沉积(CVD),11-1 物理气相沉积(PVD)11-1-1 概 述 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VD)技术是一种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的气相合成技术。PVD的三大系列:1963年Mattox提出了离子镀技术。1965年IBM公司研制出射频溅射法。1972年Bunshan发明活性反应蒸镀技术。,二十世纪80年代PVD沉积技术进一步完善并扩大应用范围,在机械工业中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强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进入二十一世纪,PVD技术的应用对象不断扩大,沉积过程的低温化、复合化和多层化是其
2、发展趋势。,11-1-2 PVD的基本过程 气相沉积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步骤:a.提供气相镀料;b.镀料向所镀制的 工件(或基片)输送;c.镀料沉积在基片上 构成膜层。(1)气相物质的产生 一类方法是使镀料加热蒸发,称为蒸发镀膜;另一类是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离子轰击靶材(镀料),从靶材上击出镀料原子,称为溅射镀膜。,蒸镀和溅射是物理气相沉积的两类基本镀膜技术。以此为基础,又衍生出反应镀和离子镀。反应镀在工艺和设备上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蒸镀和溅射的一种应用;而离子镀在技术上变化较大,所以通常将其与蒸镀和溅射并列为另一类镀膜技术。,(2)气相物质的输送 气相物质的输送要求在真空中进行,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气
3、体碰撞妨碍气相镀料到达基片。在高真空度的情况下(真空度为102Pa),镀料原子很少与残 余气体分子碰撞,基本上是从镀料源直线前进到达基片;在低真空度时(如真空度为10Pa),则镀料原子会与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而绕射,如真空度过低,镀料原子频繁碰撞会相互凝聚为微粒,则镀膜过程无法进行。,(3)气相物质的沉积 气相物质在基片上沉积是一个凝聚过程。根据凝聚条件的不同,可以形成非晶态膜、多晶膜或单晶膜。镀料原子在沉积时,可与其它活性气体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化合物膜,称为反应镀。在镀料原子凝聚成膜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离子轰击膜层,改变膜层的结构和性能,这种镀膜技术称为离子镀。,11-1
4、-3 蒸镀 在高真空中用加热蒸发的方法使镀料转化为气相,然后凝聚在基体表面的方法称蒸发镀膜(简称蒸镀)。1蒸镀原理 固体在任何温度下也或多或少地气化(升华),形成该物质的蒸气。在高真空中,将镀料加热到高温,相应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向上散发,基片设在蒸气源的上方阻挡蒸气流,蒸气则在其上形成凝固膜。,2蒸镀方法(1)电阻加热蒸镀 加热器材料常使用钨、钼、钽等高熔点金属,按照蒸发材料的不同,可制成丝状、带状和板状。,(2)电子束加热蒸镀 由灯丝发射的电子经6l0kV的高压加速后,进入偏转磁铁,被偏转270之后轰击镀料。镀料装在水冷铜坩埚内,只有被电子轰击的部位局部熔化,不存在坩埚污染问题。,(3)合金膜
5、的镀制 多电子束蒸发源是由隔开的几个坩埚组成,坩埚数量按合金元素的多少来确定,蒸发后几种组元同时凝聚成膜。单电子束蒸发源沉积合金时会用连续加料的办法来分馏问题。,(4)分子束外延以蒸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分子束外延技术和设备,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已制备出各种-V族化合物的半导体器件。外延是指在单晶基体上成长出位向相同的同类单晶体(同质外延),或者成长出具有共格或半共格联系的异类单晶体(异质外延)。目前分子束外延的膜厚控制水平已经达到单原子层,甚至知道某一单原子层是否已经排满,而另一层是否已经开始成长。分子束外延的最新研究进展是量子阱半导体器件和纳米器件。,图4-4是分子束外延装置的示意图。分子束(或
6、原子束)由喷射坩锅产生。这种坩锅的口径小于坩锅内镀料蒸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因而蒸气分子形成束流喷出坩锅口。分子束通过开在液氮冷却的屏蔽罩上的小孔进入真空室。小孔上方装有活动挡板,可以彻底切断束流,阻止任何镀料原子飞向基片。,分子束的发散角很小,挡板有可能将分子束全部挡住。而在一般蒸镀装置中,挡板不可能彻底挡住镀料原子,由挡板间隙中漏出的镀料原子与真空室器壁碰撞反射后有可能到达基片。正是由于上述特点,分子束外延有可能精确控制膜厚。,分子束外延装置内是采用107109Pa的超高真空。当真空度为108Pa时,基片表面的原子每104s受到一个残余气体分子的碰撞。因而分子束外延时的镀膜速率有可能降低到1
7、02s沉积一层厚约数埃的单原子层。这样低速镀膜不但有利于膜厚控制,还有利于降低外延温度。,膜层的高洁净和膜厚的高精确是分子束外延的两大特点。这使其不但适于镀制外延膜,还适于镀制超薄膜(膜厚数十埃到数百埃)和超晶格膜(例如GaAsGaAlAs超晶格)。,3蒸镀用途蒸镀只用于镀制对结合强度要求不高的某些功能膜,例如用作电极的导电膜,光学镜头用的增透膜等。蒸镀的优势是镀膜速率快,适合于镀制纯金属膜;用于镀制合金膜时,在保证合金成分这点上,要比溅射困难得多。,蒸镀纯金属膜中,90%是铝膜。铝膜有广泛的用途。在制镜工业中广泛采用蒸镀,以铝代银,节约贵重金属。集成电路中先蒸镀铝进行金属化,然后再刻蚀出导线
8、。在聚酯薄膜上蒸镀铝具有多种用途,如制造小体积的电容器、制作防止紫外线照射的食品软包装袋、经阳极氧化和着色后即得色彩鲜艳的装饰膜等。,11-1-4 溅射镀膜溅射镀膜是在真空室中,利用荷能粒子轰击镀料表面,使被轰击出的粒子在基片上沉积的技术。溅射镀膜有两种:(1)在真空室中,利用离子束轰击靶表面,使溅射出的粒子在基片表面成膜,称为离子束溅射。(2)在真空室中,利用低压气体放电现象,使处于等离子状态下的离子轰击靶表面,并使溅射出的粒子堆积在基片上。,1溅射的类型(1)直流二极溅射 被溅射靶(阴极)和成膜基片(阳极)构成溅射装置的两个极。阴极上接13 kV直流负高压,阳极接地。阴极靶上的负高压在两极
9、间产生辉光放电并建立起一个等离子区,带正电的氩离子在阴极附近的阴极电位降作用下,加速轰击阴极靶,使靶物质表面溅射,并以分子或原子状态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靶材料的薄膜。,(2)三极和四极溅射三极溅射是在二极溅射的装置上附加一个电极,使放出热电子强化放电,它既能使溅射速率有所提高,又能使溅射工况的控制更为方便。四极溅射又称为等离子弧柱溅射,是在原来二极溅射靶和基板垂直的位置上,分别放置一个发射热电子的灯丝(热阴极)和吸引热电子的辅助阳极,其间形成低电压、大电流的等离子体弧柱,大量电子碰撞气体电离,产生大量离子。,(3)射频溅射为了避免干扰电台工作,溅射专用频率规定为1356MHz。在射频电源交变电
10、场作用下,气体中的电子随之发生振荡,并使气体电离为等离子体。射频溅射的两个电极,一个放置基片与机壳相连并且接地,相对于安装靶材的电极而言是一个大面积的电极,它的电位与等离子相近,几乎不受离子轰击。另一电极对于等离子体处于负电位是阴极,受到离子轰击,用于装置靶材。射频溅射的缺点是大功率的射频电源不仅价高,对于人身防护也成问题。因此,射频溅射不适于工业生产应用。,(4)磁控溅射 磁控溅射是在阴极靶面上建立一个环状磁靶,以控制二次电子的运动,离子轰击靶面所产生的二次电子在阴极暗区被电场加速之后飞向阳极。磁控溅射时,溅射气体(氩气)在环状磁场控制的区域发出强烈的淡蓝色 辉光,形成一个光环。处于光环下的
11、靶材是被离子轰击最严重的部位,会溅射出一条环状的沟槽。,磁控溅射具有高速、低温、低损伤等优点,镀膜速率与二极溅射相比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工业生产中用矩形平面靶,用于镀制窗玻璃的隔热膜,让基片连续不断地由矩形靶下方通过,不但能镀制大面积的窗玻璃,还适于在成卷的聚酯带上镀制各种膜层。磁控溅射靶的溅射沟槽一旦穿透靶材,就会导致整块靶材报废,所以靶材的利用率不高,一般低于40,这是磁控溅射的主要缺点。,(5)离子束溅射 离子束溅射采用单独的离子源产生用于轰击靶材的离子。阴极灯丝发射的电子加速到4080eV飞向阳极,并使气体(氩气)电离为等离子体。屏栅与加速栅之间的强电场将离子引出离子源轰击靶材。,离子
12、束溅射的优点:能够独立控制轰击离子的能量和束流密度,并且基片不接触等离子体,有利于控制膜层质量。此外,离子束溅射是在真空度比磁控溅射更高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有利于降低膜层中杂质气体的含量。离子束镀膜的缺点:镀膜速率太低,比磁控溅射低一个数量级,只能达到0.01m/min 左右,不适于镀制大面积工件,这限制了离子束溅射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溅射的用途 溅射薄膜按其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可大致分为机械功能膜和物理功能膜两大类。机械功能膜:耐磨、减摩、耐热、抗蚀等表面强化薄膜材 料和固体润滑薄膜材料;物理功能膜:电、磁、声、光等功能薄膜材料。,在物理气相沉积的各类技术中,溅射最容易控制合金膜的成分。采用C
13、r、Cr-CrN等合金靶,在N2、CH4等气氛中进行反应溅射镀膜,可以在各种工件上镀Cr、CrC、CrN等镀层。溅射法制取固体润滑剂如MoS2膜及聚四氟乙烯膜十分有效,膜致密性好,附着性优良,适用于在高温、低温、超高真空、射线辐照等特殊条件下工作的机械部件。,11-1-5 离子镀膜离子镀是在镀膜的同时,采用带能离子轰击基片表面和膜层的镀膜技术。离子轰击的目的在于改善膜层的性能,离子镀是镀膜与离子轰击改性同时进行的镀膜过程。无论是蒸镀还是溅射都可以发展成为离子镀。,离子轰击对基片表面的清洗作用可以除去其污染层,另外还能形成共混的过渡层。如果离子轰击的热效应足以使界面处产生扩散层,形成冶金结合,则
14、更有利于提高结合强度。离子轰击可以提高镀料原子在膜层表面的迁移率,有利于获得致密的膜层。,1离子镀的类型离子镀设备要在真空、气体放电的条件下完成镀膜和离子轰击过程,由真空室、蒸发源、高压电源、离化装置、放置工件的阴极等部分组成。(1)空心阴极离子镀(HCD)HCD法是利用空心热阴极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由HCD枪引出的电子束初步聚焦后,在偏转磁场作用下,束直径收缩而聚焦在坩埚上。HCD枪既是镀料的气化源也是蒸发粒子的离化源。空心阴极离子镀广泛用于镀制高速钢刀具TiN超硬膜。,(2)多弧离子镀 多弧离子镀采用电弧放电的方法,在固体的阴极靶材上直接蒸发金属。多弧离子镀的特点是从阴极直接产生等离子体,阴
15、极靶可根据工件形状在任意方向布置,使夹具大为简化。多弧离子镀以喷射蒸发的方式成膜,可以保证膜层成分与靶材一致,这是其它蒸镀技术所做不到的。突出优点是速率快,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弧斑喷射的液滴飞溅射到膜层上会使膜层粗糙,对耐蚀性不利。,(3)离子束辅助沉积离子束辅助沉积是在蒸镀的同时,用离子束轰击基片。双离子束镀是一种将离子注入和常规气相沉积镀膜结合起来,兼有两者优点的高新技术。两个离子束,其中低能的离子束1用于轰击靶材,使靶材原子溅射并沉积在基片上。另一个高能的离子束2起轰击(注入)作用。双离子束镀的基本特征是在气相沉积镀膜的同时,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离子束轰击不断沉积着的物质。由于离子轰击引起沉积膜
16、与基体材料间的原子互相混合,界面原子互相渗透溶为一体,形成一个过渡层从而大大改善了膜基的结合强度。,2离子镀的应用离子镀膜具有粘着力强、均镀能力好、取材范围广且能互相搭配,以及整个工艺没有污染等特点,在工业上有着广泛应用。此外,离子镀在能源、集成电路、磁光记录、光导通讯等领域也有广泛的用途。,11-2 化学气相沉积(CVD)11-2-1 概 述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是在相当高的温度下,混合气体与基体的表面相互作用,使混合气体中的某些成分分解,并在基体上形成一种金属或化合物的固态薄膜或镀层。CVD与物理气相沉积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表面工程 第十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8470.html